•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歷程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教學方案實施歷程

一、教學歷程 (一)交互式教學法:

因為學生從國小開始便較少有討論與發表意見的機會,在英語學習上,教師 多採用直接式教學法並搭配文法翻譯法進行教學,對於需要依據學生的先備知識 進行溝通討論,具有任務導向之交互式教學,學生在剛接觸時較陌生且不了解如 何針對問題進行自研究者的意見發表與溝通討論。

此階段教學主軸放在交互教學法四項策略應用於課文文章閱讀之學習單寫 作的直接教學。老師依據學習單的內容及交互教學法的四項策略(預測、澄清、

57

提問、摘要),逐步的介紹其意義與書寫的原則,經由學生了解學習單的使用意 義後,再透過教師的親自示範如何將其運用在閱讀完篇章,進行交互式教學法之 活動課程,同時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先依據自己的先備知識進行獨立練習,

之後採用分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最後,教師依據各組的討論內容,進行統整 分析及建議給予與回饋,讓學生對於四項策略的使用有進一步的認識且理解文章 內容。

本次教學階段共進行六節課。以國中英語南一版第一冊一至三課作為教師示 範與引導之教材,第一、二節課老師講解交互式教學之意涵、本次英文教學課程 的實施程序:「澄清-提問-摘要-預測」、如何將交互教學法之四項策略依據學習單 的引導應用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之後的第三至六節教師帶領學生朗讀文章後,

學生採用小組的座位安排方式,引導學生填寫學習單(如附錄三),其課程實施方 式為:

1.澄清:請學生填寫自己在閱讀文章過程中不懂得部分及不會的單字,填寫完成後,

小組學生先針對不懂的段落或單字進行猜測,之後各組上台將猜測的字 義寫在黑板上。最後,教師翻譯文章並依序根據黑板猜測字義予以回饋 及補充說明。

2.提問:每位學生對於文章的理解用中文提問的方式提出相關問題,再經由詢問同 組夥伴藉以了解學生是否理解該篇文章內容。教師在學生的相互詢問中,

針對學生的問題給予適時的建議,使學生了解如何提問。

3.摘要:培養學生能瞭解文章的重點,並以連貫、精確而流暢的簡短文字呈現文本 所呈現的初始意義及重點內容,藉以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與洞察力。因 考量學生在初學階段與英語能力較低,故老師開放學生可以採用中文方 式,小組討論進行文章重點摘要,老師依據學生的重點摘錄講解說明如 何摘要文章。最後請學生對於文本內容以簡潔有力且精簡的文字對於文

58

章下標題,教師之後教導標題在英文書寫情況下應該注意的事項及如何 用簡潔的文字說明文章內容。

4.預測:引導小組學生依據摘要的內容預測文章之後的發展。教師在學生的討論過 程中給予協助,並針對多數學生的問題進行解說並對於預測內容具有特 色且有所根據之表現良好的組別給予具體的稱讚與鼓勵

5.反思:學生依據澄清所寫下不懂的單字進行造句,以提升對於不懂的單字之印 象並學習使用該單字於句子中,教師再依據多數學生的問題進行文法結 構的教學及單字的補充學習。最後再請學生發表在該篇文章中最喜歡或 具有感觸的句子,說明喜歡的原因,使學生的經驗可以與文本結合,對 文章產生情感的互動與共鳴。

(二)Cool English 英文網路學習:

英語網路學習時間固定運用每週禮拜二第八堂英語補救教學時間帶領研究 對象至電腦教室使用Cool English 英文網路學習平台進行自主學習。此階段共進 行二堂課,共90 分鐘之英語網路自主學習。對於學生第一次使用電腦學習,學 生們帶著期待又可以碰到電腦的興奮又開心之心情到電腦教室進行自主學習

H:今天我們要到電腦教室學英文,請大家現在帶著紙筆到電腦教室。

SA:哇,好啊好啊!老師不知要幹嘛,感覺好好玩,也不用坐在教室裡。

S3:(學生到電腦教室)老師,現在我們可以開電腦了嗎?

H:請同學先將電腦主機開關打開,並將螢幕開啟,在電腦開機的過程 中,老師會先控制全班同學的電腦螢幕,先看老師操作,老師解說 完之後,會歸還你們的電腦螢幕,在請各位同學試試看。

S5:好,那老師你講解快一點。(觀 20160920)

教師在全班學生帶著期待的心情下,先帶領學生學習如何搜尋並連結至該英 文網路學習網站之位置,之後介紹學生該網站的特色、內容、操作方式及如何有 效協助學生自主學習,最後訂定本階段希望學生可以學習到的進度:閱讀區-圖解

59

式閱讀-選修第二冊第一~二課及 stories of students story 第一課。教師與全班學生 講解完該堂課學習內容與教學目標後,請學生自行到該網站登入,找到教師要求 的學習區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本階段目標是希望學生能認識Cool Englsh 英 文網路學習網站,並嘗試操作與學習,讓學生能了解到電腦不僅僅只能玩遊戲跟 做基本的文字搜尋,藉由科技工具的輔助,從網站所提供的資源協助自我學習,

加強自己在課堂學習中所學不足之處,進而提升自研究者的學習成效,養成自主 學習的習慣,進而在基礎學習之外,擴充學習範圍。

二、實施歷程中的問題 (一)交互式教學法:

1.學習單之英語單字學生不理解其意

H 英語教師認為學生是在進行英語學習,所以應該讓學生能多接觸英語之字 彙,故在英文之學習單(Worksheet)的設計上,皆以英文作為學習單之問題敘述方 式,教師雖已在課堂教學活動之前進行學習單之各單字與句子所敘述之意思進行 解說,但程度較低落的學生仍不斷的在嘗試填寫學習單的過程中,不斷舉手發問,

根據以下師生在課堂中進行的對話即可了解。

H:S1 同學,你怎麼沒有寫老師剛剛要你們寫學習單的部分?

S1:老師你剛才所說要填寫的內容是哪裡?

H:Clarify 與 Acquire and Apperciate 第二部分不會的單字寫下來。

S1:老師現在講的是哪裡?(問同組的同學)。

S9:這個部分與這裡(同學指給他看)。(觀 20160920) 2.學生不知如何討論

教師在第一堂課已以南一 1 上課本第一課為例,告訴學生學習單的內容大概 如何填寫,並示範學生如何學習,但學生在開始實際進行第二課討論時,研究者 發現學生多數都未進行討論,僅就老師要求書寫的部分進行答案的填答,老師要 求學生進行對話討論時,學生不知應討論什麼、該如何就自己填答的內容與其他

60

同組組員進行討論(札 H,20160923),故僅能單方面訴說自己填寫在學習單之內 容為何,而其他學生也無法給予回應,最後老師再次詳細說明該部分應討論的重 點為何(觀 20160926),學生才漸入佳境,開始有互動與對話。

3.學生 Question 的問題設計較淺顯

學生在 Question 設計的問題,都是較淺顯易懂,看到文章的某個句字或某 個單字便能知道答案的基本問題,無法依據整篇文章的段落大意進行問題設計,

故教師須不斷的回饋與示範,告訴學生要如何提出問題才是好的一個問題設計。

S2:主角叫啥名字?

S5:Emma

S3:Emma 在哪慶生?

S8:家裡

H:你們的問題都很不錯,直接問到課本的重點,研究者看了一下你們 的問題,多數學生都是問主角是誰,他在哪裡慶生,如果同學有 能力的話,可以學習設計一些比較有深度的問題,需要再回去閱 讀或思考才能回答的問題,舉例來說,像本篇文章就可以設計題 目為有幾位朋友為Emma 慶生,她收到了生日禮物有哪些。(觀 20160926)

4. Summarize 學生不知如何摘錄重點

學生不會將文章內容與自己的先備知識做連結,藉由語詞的歸納、統整、

濃縮與經由自己對文章的認識,使用連貫而流暢的話語轉化文章的意義,僅能就 文章的開頭與結尾進行句子的擷取,對於文章中的段落敘述無法提綱挈領的指出 該段敘述的重點為何(札 H,20160921),教師在摘要部分需要額外指導學生摘要 的意義、作法、特質,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碰到冗詞贅字,進行刪除,設法去 蕪存菁,之後在聚焦內容重點,找出文章關鍵字句後,再依據自身的先備知識與

61

生活經驗之連結,使用自身的化進行連結與統整,達到長話短說之摘要的精隨(觀 20160921)。

5. Predict 的內容無法有所依據

預測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投入文本內容的脈絡,了解作者的想法,進一步在文 章線索的提供下發揮學生自研究者的想像力,預測下文或接下來會發生的故事情 節,但學生在預測過程中往往僅能就單一句子或憑空想像文章接下來的情節發展,

無法說明其預測的根據為何(觀 20160922)。以第二課課文為例,該課文的內容為:

My name is Matthew Lewis.I am 30 years old.I am from the USA.I am a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I am also a teacher at the English club.

S2 與 S4 都寫:他過世了。

S6 寫:他失業了。

S7 寫:他英文很好。(S2 S4 S6 S7,B1L2)

從上面的作答反應可以發現學生都是採用自己的想像憑空亂猜,未有所根據,

所以在預測過程中,教師須不斷的引導學生要從文章所提供的線索或摘要的部分 進行預測。

(二) Cool English 英文網路學習:

1.學生無法登入使用

教師教導學生使用 Facebook 登入,但學生在使用 Facebook 登錄後卻出現

「登入無效,請重試」之字樣,造成本階段常遇到登入之問題,最後老師要求學 生申請一個新帳號做為日後方便進行該網站學習之帳號,但學生在填寫基本資料 的內容裡,卻發現有一欄格需填寫電子郵件信箱,多數學生反應未有電子郵件信

「登入無效,請重試」之字樣,造成本階段常遇到登入之問題,最後老師要求學 生申請一個新帳號做為日後方便進行該網站學習之帳號,但學生在填寫基本資料 的內容裡,卻發現有一欄格需填寫電子郵件信箱,多數學生反應未有電子郵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