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網路學習平台之相關研究

E 世代的來臨,雲端科技與行動裝置的不斷創新與開發,電腦、通訊、消費 性電子產品等多樣的視屏與網路充斥於生活中,人們在享受科技便利性的同時,

生活型態也受改變,並同時影響了學習知識的方式,以全球資訊網為基礎的網路 教學方式在現今的世代蔚為風潮。依據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2002)定義「數 位學習」,係指以數位工具,透過有線或無線網路,取得數位教材,進行線上或 離線之學習活動。數位學習打破時空的限制,提供學習者能透過網路有更多與教 師、同儕交流互動的機會,學習介面更趨完備,善用圖案、影音、超連結、線上 交談工具、多媒體網路等科技,為學習開啟新的扉頁並為教育注入一股新血,在 教學與學習之方法上更具互動多元化、教材多元化、資源豐富性、高度合作互動、

回饋的立即性與學習的個別化等特性(洪明洲,2002)。

貳、數位學習與傳統學習之比較

數位學習相對於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有時間與地點上的彈性、學生可自行控 制學習時間、多媒體教學、易於追蹤學習成效之優點(謝雅青,2006),但學生必 須具備更高的自律精神;這也往往是數位學習課程中途放棄人數高於傳統課程之 原因。從許多實證研究也證實學習者在網路學習中,進行瀏覽、搜尋的學習活動,

能在某些科目的學習評量得到與傳統面對面或更加的學習效果(洪明洲,1999;

周斯畏,1999)。因此,本研究希望藉由網路網路之時間空間的便利性,結合上 課期間教師豐富有趣的教學方式,創造出多元、適性、永續與個別化的學習環境。

以下針對數位學習與傳統教學比較如下表2-1(引自謝雅青,2006:22-23):

35

3.Just-in-case 的學習方式,提 供大量資料,但相關性如何不

36 (instructor- centric) 其他效益 加快企業反應速度、學習門檻低、

37

參、數位學習的特性與限制

網路教學乃是一種資源為主的學習環境,教師不再是傳統擔任敘述者或訊息 傳播者之專家角色,而是以學習促進者的角色引導學習者學習:教科書不再是唯 一的教學資源,不同形式的教材與媒體之應用都可以豐富學習者的學習(岳修平,

1999)。也因為數位科技發展與通訊軟體的便利性,使得數位學習日漸蓬勃同時 也擴充了學習教材來源之多樣性。

陳明聰(2002)認為數位學習的特色含以下幾點:

(一) 學習內容以多媒體呈現:數位學習之教材內容可以運用多媒體呈現,打破過 去傳統教材只能以文字呈現的限制,更可以聲音,動畫、圖片等多媒體呈現 方式,加強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

(二) 視覺化的概念學習:以視覺化的傳達方式教學內容,除了能吸引學生之注意 力,亦可以幫助理解較抽象之概念。

(三) 高互動性、促進學生參與學習:針對學生的學習立即進行討論或測驗,使學 生能更順利融入課程,透過人與人之間的立即回饋與互動增進參與感。

(四) 提供學生學習資訊與資源:藉由網路各種資源管道,提供學生課堂相關的參 考資料或補充資料,使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完整。

(五) 分散性管理、促進做學習:分散各地與不同背景之學習者,可一同進行學習,

透過經驗分享與討論,提升合作學習之成效。

(六) 提供即時的學習內容與資訊:數位學習之教材管理較傳統學習之教材管理更 為方便,可立即更新修正學習內容與資訊、統一教材版本,維持教材之新穎 性與一致性。

38

39

Markus(1994)提到:數位溝通雖然有很多優點,但是相對的,使用者的行為可 能會被「標準化」或「去人格化」,所有的行為都架構在特定的模式之下,包含 表情、語氣、眼神、乃至肢體語言,這種面對面的互動學習方式都將不見。數位 學習在強調新知快速的前提下,往往造成新的知識仍未沉澱,下一波新的知識隨 即而來,面對數位學習的不斷更新知識的同時,數位學習仍有其缺點。

李飛龍(2006,頁 14-15)曾提出數位學習的四項問題:

(一)互動方面

學習時學習者與教學者是處於不同時空的非同步狀態,要讓學習者在產生問 題時,能夠適時取得教學者或同儕間的解惑服務或服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問 題。

(二)學習成效掌握方面

非同步教學的另一個問題是要如何掌握學習者的學習成效。如果教學者無法 即時了解學習者的學習狀況,便無法即時的調整其教學內容,很容易造成盲目性 的教學。

(三)教材設計方面

數位化教材呈現常以活潑、互動、創新為主要重點,這意味著授課教師須具 備相當的資訊科技能力以製作合適的數位教材,因此教師是否具備網頁、動畫等 編製能力,是數位學習的第三個問題。

(四)學習者方面

數位網路環境中,學習者可能會因過多的連結而造成迷失,以致無法達成數 位學習預期的成效,反而造成學習者對學科學習產生排斥。此外,數位學習提供 學習者相當大的彈性和自由度,在如此不受拘束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學習者是否 具備自治能力以及主動學習的態度,是數位學習的第四個問題。

綜合上述文獻,數位學習的優點在於學生於學習過程中較自由、具彈性、又 可以依據自己的程度調整學習進度與內容,對於不懂的內容又可重複觀看,課程

40

也因具有聲音、影像、學生練習等多元的教學媒材,較傳統教室教學更生動、豐 富、有趣,且能完整記錄學習者的學習歷程,使學習者看見自己的進步歷程與了 解學習之需要,這些的學習優勢理應對學習者的學習成效有助益,不過數位學習 也有其缺點與限制,如學習者的學習與參與狀況不易掌控、網路頻寬的限制、學 習者可能會有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數位內容的節點過多造成學習迷失、教師 的電腦專業不足無法編輯數位教材而影響數位學習成效等等。因此如何將數位學 習的優勢應用於教學現場,並摒除其缺點,是使用數位學習於教學課程上的一大 挑戰。

肆、數位學習主要模式

數位學習既然擺脫了傳統教室的空間限制,一般人就把數位學習所營造出來 的學習環境稱為虛擬教室(Virtual Classroom),陳年興、王敏煌(1997)提出將其環 境所採用的網路與多媒體技術分成同步網路教學、非同步網路教學及整合式網路 教學三種模式,各模式敘述如下:

一、同步網路教學

即線上有教師,也有課程軟體的同步學習環境,稱之為「即時群播視訊教學

」。同步的網路教學主要是應用高速網路系統,結合電腦相關軟、硬體視訊設備,

除了音訊與視訊外,還可以看到教師講解的投影片,讓身處於不同地點的老師以 及學生,將影像與教材傳至遠端教室並透過留下來的訊息來溝通(汪承蓉,2004)。

同步教學具立即性,學習者彼此能互相交流但參與者必須熟悉硬體平台的功能此 種教學方式,目前多應用在通識課程的跨校選課,特別在於具有互補效果的課程 上。

二、非同步網路教學

課程軟體為非同步學習環境,稱之為「網路教學系統」。其強調藉由電腦軟 體及網際網路工具,設計出一套模擬上課情境之教學管理系統,教師可以把教材 製成網頁、放到網路上讓學生閱讀學習,並可指定作業題目、繳交作業期限、學

41

生上傳報告、老師評分、回答問題等等。學習者可隨時、隨地登錄學習不需受限 於同時上線之限制,雖無法即時溝通,但仍可藉由線上討論區、聊天室等達成人 際互動與資訊交流,形成彈性溝通模式。

目前教育單位多採用「非同步學習」進行網路教學,建構所謂的「網路大學」、

「虛擬大學」、「網路學校」、「網路教育訓練中心」(陳年興、王敏煌,1997)。目 前系統多以模擬上課情境並提供多元性的學習輔助工具及溝通機制為主要設計 方向。與傳統課堂比較,非同步網路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進度與需求調整學習 時間與內容,教師亦可藉由非同步機會加強教學效能以提高學習者學習成效的目 的。

董素蘭針對非同步網路輔助教學的優缺點整理如下(引自趙景松,2014,頁 29-34)

(一)優點

1.活潑的教學內容:教學活動不再侷限於書本的平面圖片及文字的知識,而教學單 元的製作可採用多媒體形式,不但可以提升內容演示品質,更可以讓教學內 容具有可變性,藉以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2.共享的的教學資源:可以平衡學校資源上的差異,增加學生之學習機會。除此 之外,學生不但擁有個別化的學習環境,更可以自由使用資訊,達到重複學 習之目的。

3.無礙的互動溝通:師生除了每週面授一次外,教學沒有空間與時間的限制,透 過媒體傳播方式,將聲音、影像及圖文教材傳播到彼端,讓師生都可以進行 雙向的互動交流,彼此溝通無障礙且可以有效的立即回饋。

4.多元的學習方式

(1)這是一種積極性、個別的混成式學習方式 (2)全年無休的學習,時間的運用有彈性

42

(3)「合作學習」方式,可擴大分享層面;線上討論、交換學習心得,可擴大教 學層面。

(4)多向式(不只 2 個人)即時交談,對於學生的學習心得和經驗分享有很大的助益 5.便利繳交作業:免除指本的列印,而且還可以互相分享、觀摩

6.完整檔案管理

(1)教師的教學檔案:教學檔案電腦化,方便儲存及使用

(2)學生的學習紀錄:採用電腦輔助教學的效益之一便是方便蒐集學習紀錄,學 生的上課次數、時數等,都可以經由網路收集管理,提供教學之參考。

7.永續的課程經營:課程可以不斷修正、增刪、永續經營。如有可能,亦可以將 其擴充為「社區教學」(Community Learning)又或是「終身學習」(Life-long

7.永續的課程經營:課程可以不斷修正、增刪、永續經營。如有可能,亦可以將 其擴充為「社區教學」(Community Learning)又或是「終身學習」(Life-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