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學方法

教師應廣泛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及適當的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對本 學習領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本身亦應能時時表現出對求知的熱忱,

以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教育部,2003)。

一、教學策略與方法

李隆盛(1996)認為「策略(strategy)」指的是為達成目標之手段 和方法的管理,在教育上常視為「方法」、「程序」的同義詞。因此,教 學策略是指教師安排和設計課程,使學生一步一步的學習到教師所要傳 授的知識。陳玫良(1996)認為教學策略的內涵為:(1)有效率且有效 能的教學;(2)教學方法的選擇;(3)教學單元的結構;(4)教學單元 的準備;(5)教學環境的安排。而 Kemp 和 Schwaller(1988)認為科技 教育適用的教學策略可分為教學途徑與教學方法,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教學途徑

Kemp 和 Schwaller(1988)認為教學途徑是指教材內容所組織或管 理的方式,其內容包含(黃振裕,2004):

1. 概念學習途徑( conceptual learning approach)

以概念為導向,學生利用已有的概念去建構知識並學習相關的知 識,解決科技問題。但在建構知識的同時,學生應該已有基本的 認知與技能, 才能發揮概念學習的特色。

2. 學科整合途徑(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以適當的主題,將與科技相關科目,如科學、數學、環境、社會 等整合起來,透過學科之間的互動及內容統整,來激盪出各學科 之間的關聯性及重要性。目前較常被採用的是數學、科學及科技

(Mathema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ST)的整合方式。

3. 社會與文化途徑(social/cultural approach)

從生活中的議題出發,來探討科技對於人類文化及社會,會產生 什麼樣的影響,進而瞭解科技的真實意義。目前以運用在科技教 育的科學、科技及社會的 STS 教學最具代表性。STS 教學使學生 瞭解科技的發展、科學的本質及科技及科學對現實生活及社會所 造成的衝擊。

4. 問題解決途徑(problem solving approach)

問題解決能力一直是九年一貫課程所強調的基本能力之一。使用 問題解決的途徑主要目的在培養學生問題解決的能力,問題解決 的教學著重於概念化的模式,目的在使學生熟習運用問題解決的 程序與方法(李欣儒,1999)。

5. 整合科技系統途徑(integrating the systems of technology approach)

Savage 和 Sterry(1990)將科技系統定義為研究科技與其他學科 關係之內容,一般的科技系統分為輸入、處理、輸出與回饋等。

整合科技系統途徑旨在整合各個科技系統,包括資訊傳播、營建 製造、能源運輸等,並讓學生瞭解系統間的關係。

6. 詮釋工業途徑(interpretation of industry approach)

科技系統中的資訊傳播、營建製造、能源運輸等系統,產出了各 式各樣的產品與服務,學習這些科技系統可以培養學生的科技素 養。

(二)教學方法

生活科技課程的目標為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提升科技素養,所 以生活科技的教學方法與一般學科並不相同。Maley(1978)認為應用 在科技教育的一些教學方法有:講述法、示範教學法、討論法、探究與 發現教學法、群體或團體教學法、模組教學法、問題解決教學法。而柯 兆欣和蔡銘修(2011)提出將競賽教學應用於班級教學,不僅能吸引學

生專注、訓練學生首演腦的協調能力,也能提升學習效果。Kemp 和 Schwaller(1988)亦指出科技教育適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解與示範、群體 互動、遊戲和模擬、探究學習等。

二、適合科技教育的教學方法

研究者依據前面兩個章節對教科書的分析,加上上述教學策略與方 法的歸納,將適合用於科技教育的教學方法整理為九種,分別為:「講 述教學法」、「示範教學法」、「討論教學法」、「探究與發現教學法」、「模 組教學法」、「問題解決教學法」、「遊戲和模擬教學法」、「科際整合教學 法」與「競賽教學法」,以下分別說明,整理如表 2-9:

表 2-9 科技教育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 概略說明

講述教學法 講述教學法是指教師運用敘述或演講的方式,傳遞教材知識的一種教 學方法,其程序為:引起學生注意→告知學習目標→喚起舊經驗→介 紹學習內容→提供學習指引→誘導主動學習→提供正確回饋→評估學 習表現→總結或複習(林進財,2004)。

示範教學法 示範教學的涵義是指學習者觀察並模仿教導者所提供的行為示範,而 改變其原有行為的學習歷程。其程序為:教師示範正確的行為→要求 學生反應→表現正確的反應→教師稱讚學生(紐文英,1999)。

討論教學法 討論教學法是指團體成員齊聚一起,經由說、聽和觀察的過程,彼此 溝通意見,以達成某種教學目標,其程序為:全體討論→小組討論→

腦力激盪法(林進財,2004)。

探究教學法 由學生主動去探尋並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可分為指導式探究和非指 導式探究。前者教師角色在於引導學生思考;後者教師角色居於協助,

不給予任何指導,由學生扮演主動、積極的角色。其程序為:教師引 起動機→提供教材結構→描繪圖像→鼓勵組織推測→回歸教學目標

(林進財,2004)。

表 2-9 科技教育的教學方法(續)

教學方法 概略說明

模組教學法 模組化教學是個別化教學的一種教學設計模型,在此種教學中供給學 生遵循不同的途徑,追求不同的教學目標,因此是屬於「多元多價

(multivalent)」模式的個別化教學設計,亦即依學生個別不同的興趣、

性向、能力、動機等,可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進度等(多元),讓學 生達成不同的教學目標(多價)(引自林坤誼,2001)。

問題解決教學

問題解決教學法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法,教師不再主導教 學,轉而成為協助者,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使用問題解決法時,

教師多不直接介紹教學內容,而是提供預設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自己 根據現在的知識資料,積極在活動中尋找答案。其程序為:選擇問題

→界定問題→歸納資料→解決問題(林進財,2004)。

遊戲教學法 遊戲教學法是把教學活動轉變為遊戲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童在遊戲 中進行有意義之學習,並進行具有挑戰性的思考活動(饒見維,1996) 其程序為:掌握學生先備知識→依學習目標設計遊戲→引起學習動機

→達成教學目標(陳建文,2000)。

科際整合教學

科際整合教學是一種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學門知識的互動,這樣的知 識互動可能從簡單意見溝通,到更廣的組織化整合(胡嘉智,2007)。

競賽教學法 競賽除了名利的目的以外,競賽也可以達到學習的目的;尤其是為學 生活動而舉辦的各項競賽,更是具有提升知能、建立信心、深化榮譽 感的學習效果(柯兆欣、蔡銘修,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