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四節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設計的完成,必須經由系統的方式,包含多個前後彼此連貫的步驟 (Gagné,1988)。而一般教師在教學前或多或少均會對自己的教學做某些的 規劃與設計,此等規劃或設計或許會正式地以文字的方式記錄呈現,或許只 是在腦海中進行一番構思(張霄亭、朱則剛,1998)。但構思與計畫畢竟無法 全然客觀,因此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式正提供教師一套固定的方法與程序性的 指引,以便在合乎邏輯程序的基礎上設計教學。簡言之,系統化教學設計是 將教學視為一個解決教學問題的過程,以問題解決的思考邏輯程序,作為其 運作的基本理念與步驟(張霄亭、朱則剛,1998)。

然而,由於對教學設計的定位不同,使用的時機各異,因此發展至今約 有百種系統化教學模式,各有其獨特的設計原則與架構,有的模式注重媒體 的使用,有的則強調教學活動的設計。其中,ASSURE 模式以設計實際運用 於課室之中的教學媒體為重點,由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授 R. Heinich 與 M.

Molenda 以及普渡大學教授 J.D. Russell 於 1982 年提出。是一個針對教師在 教學上應用媒體,配合既定的教學內容,強調根據學習者特性來規畫教學方 法的教學設計模式。此模式依步驟的六個英文字母 A-S-S-U-R-E 為名稱,分 別為以下六個步驟(張霄亭、朱則剛,1998):

A-Analyze Learners(分析學習者) S-State Objective(敘寫教學目標)

S-Select Media and Materials(選擇媒體與教材) U-Utilize Media and Materials(使用媒體與教材) R-Require Learner Participation(要求學習者反應) E-Evaluate and Revise(評量與修正)

而為使教學實驗活動進行更為流暢,並融入圖像化教學步驟,本節旨在 以 ASSURE 系統化教學設計模式為依據,設計出適用於語文科教學實驗的 課 程 活 動 。 由 於 檢 視 圖 像 化 教 學 在 文 言 文 學 習 上 的 成 效 為 本 研 究 之 主 要 目 的,因此教學活動設計乃藉由學習者分析、教學目標確認與教材選用、課堂 參與及課後評量等方向著手,逐步分析出適用於本單元學習之內容。

一、學習者分析

(一)學習者學習特性

由皮亞傑的觀點而言,六年級學童的認知發展階段正處於具體運思與形 式運思的過渡時期,部分學生命題推理能力未臻於成熟。同時對照布魯納的 認知表徵發展理論可以得知,六年級學童儘管已逐漸發展符號表徵能力,但 形象表徵能力仍然具備,且部分較高層次的思考尚需藉助於形像表徵。由此 可知,形像表徵在此時期仍為大多數學生所使用的認知表徵形式。

(二)學習者先備能力

羅 秋 昭 (2003) 認 為 對 於 學 生 從 未 見 過 的 事 物 就 成 了 教 師 教 學 上 的 難 點,要特別花時間來說明才可以,因此,教師於教學前必須先充分把握學生 的經驗。而在本單元教學之前,學習者已於第七冊、第九冊、第十冊接觸過 中國古典文學如詩歌等教材,對於文言文的表達形式已有初步認知。在此將 學習者先前學習過的教材與本課所要學習的重點繪製如下圖 3-2:

第七冊 第一課‧遊子吟

表 3-7 「鷸蚌相爭」之能力指標教學重點與命題陳述

表 3-7 「鷸蚌相爭」之能力指標教學重點與命題陳述 (續)

表 3-8 「鷸蚌相爭」教學目標 (續)

目標領域 教學目標

5、能將文言文句子改寫成白話文。

認知 6、能學習課文成語,並進行造句練習 情意 1、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情境相聯結

1、能正確讀寫出課文生字 技能 2、能對文章進行默讀與背誦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三、教材的選用

(一)教材的選取

獲得適合教材的方法不外乎透過選擇現有教材、修正現有教材以及設計 新教材三種途徑。其中最簡捷省事的方法就是選用現有教材,若現有教材不 完全適用,則需進行修正(李宗薇,1999)。由於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相當成 熟,且為配合九年一貫精神,落實資訊融入的理念,教師應配合不同領域學 習 的 基 本 需 求 , 採 行 必 要 之 資 訊 融 入 模 式( 陳 忠 志 , 1999) 。 Schwier 與 Misanchuky 在探討運用電腦媒體輔助教學時,認為有五點原則必須符合(轉 引自黃清雲,1994):

1.教學性(Instructional):教材須以達到教學功能為最基本原則。

2.多重媒體來源(Multiple Media Sources):教材需來自各種媒體資源。

如:聲音、影像、動畫等。

3.片段式(Segmented):教材內容須包括、連續動畫影像、靜止畫面、文 字、問題等。

4.有意義的設計(Intentionally Design):教材必須配合學習者的需求,經 過詳細的教學設計,才能呈現課堂上互動的效果。

5.連貫性(Coherent):整合教材內容,使前後教學目標能達到一致的效果。

由於 PowerPoint 軟體具備容易操作、編製容易等特性(張霄亭等譯,

2002),因此,本研究之圖像化教材擬以 PowerPoint 軟體進行簡報編製,並 利用現成一小段 Flash 動畫播放來協助學習者思考。將出版商提供與網路免 費下載之現有 Flash 教材進行畫面之擷取,並予以重新編排,以符合學習者 及課堂教學需求,同時避免 Flash 動畫因播放速度過快,造成學童理解不及 的狀況。

(二)教材的使用

對於選用或設計的教材,教學者應先行看過,如此可將一些疑點解釋澄 清,對於複雜的情境或背景資料亦可事先闡明,教學進行中方可對學生提出 解說或說明觀賞重點(李宗薇,1999)。因此本研究教學實驗進行前,研究者 擬事先商借教室,選擇可供 PowerPoint 播放,且光源適當,不影響畫面呈現 的環境。並對媒體教材的內容與操作預先進行熟悉的動作,同時設計搭配適 切的說明與提問,將圖像化教學步驟融入,以使教材具有良好的組織結構,

形成學生的有意義學習(張春興,1997)。

四、要求學習者參與

早期學者杜威(John Dewey)即認為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參 與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條件(轉引自李宗薇,1999)。由此觀之,教學活動設 計應考量到學生的反應,過程中應有適當的引導、提問,並針對學生的反應 進行回饋,以引發學習者參與的興趣。

五、評量的進行

李 宗 薇 (1999)指 出 評 量 為 整 體 教 學 設 計 的 最 後 一 個 步 驟 , 包 括 三 個 方 面:對教學過程的評量,對學習成就的評量,以及對教學媒體、教學方法與 教學者的評量。教學過程評量在探討教學目標應如何達成與是否達成,評量 於實際教學前即已展開,教學過程中同時需利用一連串測試、反應等活動來 評估學生學習狀況;教學成效評量的目的在檢視學生是否已習得教學目標中 各能力,評量方式依教學目標而定;而對媒體、教學方法與教學者的評量,

則可由學習者的反應態度與班級氣氛得知。

為達成各項評量實施的完整性,研究者需於教學活動進行前即對學習者 的起點行為及教材媒體進行評量,以確定學生的經驗背景與教學媒體是否確 實互相配合(張霄亭等譯,2002)。而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學習者練習與測試的 機會,並由練習當中進行教學評量。同時針對教學目標與命題陳述展開教學 成效之試題編製,並設計學習滿意度問卷,方能於教學活動結束後,評估教 學成效與媒體、教學方法等條件。

本研究之教學活動設計,依循以上之分析步驟進行分析與發展。且由於 實驗組與控制組所採行之教學策略不同,因而研究者針對兩組之需要將發展 不同的教學活動設計,以符合各組所使用之教學策略。兩組詳細之教學活動

設計,詳見附錄八及附錄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