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學理念與自我效能的轉變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教學理念與自我效能的轉變

一、教學理念

課輔老師的教學理念,在初任老師階段與資深老師階段會有不同的想法,初 期對於教學因為沒經驗,或是經驗少,對於教學及教師需具備的條件都不甚瞭解,

經過補救教學課輔計畫課輔的磨練,對教學有更深的體悟、更有自己的想法,教 學理念也就會有所改變。

(一)學習者為中心

我一開始會以為老師教什麼學生就要學什麼,可是後來就覺得應該要以

60

學生為主。(訪 C20161127)

這些學生跟我之前在補習班遇到的不一樣,補習班的學生大多家境都沒 什麼問題,甚至經濟條件不錯,補救教學課輔計畫讓我看見不一樣的學 生,讓我重視這些弱勢的學生,想要到偏鄉服務。(訪 B20161119)

不少老師因為以前的求學經驗,所接收到的訊息都是「老師說得算」,在教 室裡就是要聽老師的,學生比較沒有表達自己想法與意見的機會,所以他們在進 入課輔現場後,多會抱持著一樣的態度面對學生,覺得學生就是要聽老師的,老 師教什麼,學生就要學什麼,不太會去傾聽或瞭解學生想要什麼,或是需要什麼,

但在經過補救教學課輔計畫課輔的洗禮之後,漸漸的改變既有的思維,會去觀察 不同的學生需要什麼不同的學習內容,或是要用什麼不同的教學策略,也會傾聽 學生的想法,變成以學生為學習的中心。

在進入補救教學課輔計畫補救教學現場後,課輔老師對於教學有了不同的認 識,之前的打工經驗、教學對象並不是弱勢的學童,因為到了補救教學課輔計畫,

而對弱勢學童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因為瞭解,所以更想要去幫助他們,同樣是教 學,但選擇了比較辛苦、資源相對匱乏的偏鄉教育。除了教學理念的改變之外,

亦可看出自我效能的提升。教師自我效能是對於特定教學任務能否達成的能力信 念(洪福源,2008)。

(二)減少教室的客人

後來覺得,我們的教學主體應該放在程度中等或中下的,如果一直教中 間或是中上的學生,他們本來就會了,其實不太需要你教,如果你讓更 多人參與在你的課室的話,教起來會覺得更有成就感,也比較多人被幫 助到,真的有學習到,要減少教室的客人。(訪 C20161127)

我後來是在一般小教實習,就可以發現普通班其實有不少異常的特殊學 生,那如果我可以在普通班就把這些特殊生的學習狀況拉回來,就不需 要這麼多的特教資源。如果普通班的老師就可以解決的話,就不用再麻 煩特教老師。(訪 C20161127)

61

此外,課輔老師在實習、進入教學職場後,會將多一點的目光放在低成就的 學生,而不會為了趕進度或是不想花這麼多時間停下來指導程度落後的學生,而 選擇忽略,也認為只要普通班教師將每一位學生都帶起來,也就不需要補救資源 的介入,可以節省更多的資源。

(三)差異化教學/個別化教學

每個人的程度不一樣,如果全部一起教學的話,其實成效會很差,因為 這邊簡單的他不想聽,另一邊覺得太難,他也聽不懂,所以基本上這樣 的效果是很差的,後來是因為培訓的時候,指導員有建議說可以嘗試這 種方法(差異化教學法),我就試試看,試過後覺得效果還不錯。(訪 C20161127)

這個班我最後是做個別化教學,因為他們到第三個學期,程度的落差拉 得很大。培訓的時候,數學指導員有建議說可以嘗試這種教學方法,我 就試試看,試過後覺得效果還不錯。(訪 C20161127)

因為補救教學課輔計畫的補救教學是小班制,每班約 6~8 人,因為各校開班 人數不一定,有些小校只能開一到兩個班,導致班上學童的程度落差大,課輔老 師必須將學童分組才能上課,同時間班上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任務需要完成,

課輔老師將一節課的時間做切割,不同的時間指導不同的組別。在普通班級因為 有進度壓力,不太可能用差異化教學,但因為是補救教學,所以比須考量每位學 童的學習能力及程度,此時就必須使用差異化教學,而這也是在補救教學課輔計 畫的教學指導員所教給課輔老師的。

二、自我效能

教師知覺正向心理愈高,教學效能及專業自信則愈高(李靜瑀,2014)。課 輔老師透過社工的開導、指導員協助,以及補救教學課輔計畫培訓的課程,不斷 修正自己,精進自己的教學,儲存自己的教學能量,決定改變自己的心態,用正 向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生的問題,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可以被改變的,也相信自己能 夠成功改變學生,只是需要嘗試更多不同的方法來達成目的。因為用正向的心態

62

面對問題,問題本身變得沒那麼可怕跟嚴重,也因為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所以會 努力改變、求進步,教學專業得以成長,自我效能感與自信也就跟著提升

就是覺得非得要去當老師不可吧!覺得自己很想要當老師,想要趕快進 入教學現場,所以後來決定先實習,研究所的事就暫緩。(訪 C20161127)

之前就單純只是喜歡教學,但是沒有這麼強烈的想要在偏鄉,但是進入 補救教學課輔計畫之後,就激起了自己想要到偏鄉服務的使命感。(訪 B20161119)

愈相信自己能達成特定任務,自我效能感就愈高,而該名課輔老師認為自己 有能力到偏鄉服務,也有強烈的使命感,由此可知,該名課輔老師的自我效能感 很高。

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個人是否願意努力及願意持續努力做這份工作(Bandura , 1997)。透過訪談內容可以知道,因為有補救教學課輔計畫的訓練以及成功經驗,

讓課輔老師對於教學自我效能明顯的提升,從一開始的沒自信,到最後認為非當 老師不可,改變了本來的生涯規劃,將「老師」當成人生的志業與興趣,願意持 續在教職這條路上努力,即使現在成為正式老師的門愈來愈窄,依然不願意放棄 當老師。

在經過多次跟社工以及其他課輔老師討論後,慢慢的對於教學會更有概 念,在管理學生方面,也會更順手,其實有很多的問題在經由教學策略 的改變都能提升自己的教學效能,覺得自己愈來愈好,能成為一位好老 師。(訪 A20161126)

在剛進入補救教學課輔計畫的時候,一開始被學生欺負得很慘,覺得學 生都不聽我的話,也覺得很挫敗,但透過跟社工、以及其他課輔老師討 教,慢慢調整自己的教學,累積愈來愈多教學經驗之後,發現自己一次 比一次好,變得愈來愈有自信,甚至會有學弟妹來找我問問題,而我也 相信自己能把學生教好。(訪 B20161119)

我覺得我自己在教學效能上面,如果滿分十分,應該至少有八分以上。

63

可能是因為在補救教學課輔計畫受過的訓練吧!現在教學時就會主動 關心那些程度比較不好的學生,而不是只關注程度好的學生,視野變得 更寬廣了。(訪 C20161127)

因為有前面許多經驗的累積,跟社工以及其他課輔老師的幫忙指導,後 期大多都能依據自己的經驗來解決問題,較為特殊的個案都可以經由討 論一一排解,大多都依據自己的經驗去解決;且在後期,會更了解學生,

當學生快要出現問題時,會採取預防策略,避免產生嚴重問題。因此需 要解決的問題減少,教學的自我效能自然就會提升。(訪 A20161126)

因為有社工的陪伴、教學指導員的協助、同儕的溝通討論,以及定期的培訓 課程,提升課輔老師的教學能力,慢慢的累積愈來愈多的經驗,當有足夠的經驗,

許多的狀況與問題就能事先預防,降低學生學習問題出現的頻率,教學能力與班 級經營技巧的提升,讓教學更順利,自我效能提升,更能勇於面對未來教學的挑 戰。

表 4-2-1 為四位受訪者在任教前三個學期,於各學期期末時對自己該學期的 整體表現給予評分。從表 4-2-1 呈現出的數據可看出,四位受訪者給自己的總分 一個學期比一個學期高,代表他們對於自己的教學效能感有愈來愈提升的趨勢,

其中 D 受訪者第一個學期跟第二個學期的分數差距最大,從 57 分提升到 78 分,

從各個細項的分數來看,可看出他認為自己第二個學期的教學能力比第一個學期 進步許多,30 分的比例中進步了 7 分,其次是行政配合度、教師特質,最後是 課室經營。D 受訪者的背景並非師資生,並沒有修習相關教育學分的經驗,所以 在第一學期的教學能力是很需要加強及練習的。行政配合度包含了表單的繳交、

對於社工交辦事項的完成度,以及培訓參與度。D 受訪者第一學期在培訓時,常 常會因為睡眠不足而打瞌睡、或是因為沒有教育相關的先備知識,導致聽不懂講 師上課的內容而分心,導致在行政配合度的項目得分較低,第二學期開始因為漸 漸認識一些教育的專有名詞,在培訓時也能聽得懂講師的內容。在來是教師特質 的部分,因為非師資生,較沒有生為一位老師應該有的樣子,有時穿著會太隨興,

64

65

面的個人近側環境經驗。社會集體經驗則是個人與大環境互動的結果,包含來自 大環境所形塑成的集體效能感,例如補救教學課輔計畫課輔教師每個學期都會依 照自己課輔的學校而有主責的社工負責帶領,有屬於自己的課輔團隊,團隊當中 的大家都是屬於同樣幾所學校的課輔教師,因為課輔時每週都會在學校遇到,即 使本來並不互相認識,幾週下來也會漸漸變得熟稔,會互相討論學童的學習狀況、

面的個人近側環境經驗。社會集體經驗則是個人與大環境互動的結果,包含來自 大環境所形塑成的集體效能感,例如補救教學課輔計畫課輔教師每個學期都會依 照自己課輔的學校而有主責的社工負責帶領,有屬於自己的課輔團隊,團隊當中 的大家都是屬於同樣幾所學校的課輔教師,因為課輔時每週都會在學校遇到,即 使本來並不互相認識,幾週下來也會漸漸變得熟稔,會互相討論學童的學習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