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進行教學的鷹架策略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教師進行教學的鷹架策略

第一節 教師進行教學的鷹架策略

當研究者第一次進入淮山國小四年德班的教室,發現除了學生的座位是採 分組方式外,其他與一般教室並沒有什麼差異,教室中擠滿 32 位學生,對話與 喧鬧的聲音甚大,當研究者正納悶老師在哪裡時,學生大叫「老師!有人找你!」

這才發現櫻老師正和其中一組學生討論工作單,這讓研究者感到十分好奇,畢

承上頁

上頁表中的鷹架策略類目是藉由逐步分析所歸納形成,最後為深入尋找鷹 架策略之間的關係與其主軸意義,研究者再針對作用相近者,彙整歸納成同一 性質的鷹架原則,然而,不同性質鷹架策略間並不存在明顯的層次關係,其分 類依據如下:

(一)檢核性

教師試圖讓學生藉由具體操作的過程,體驗形成概念的思考脈絡;運用時 機有二,一為引入新概念前的體驗,二則檢核對概念的掌握能力,前者是希望 學生主動察覺並檢核線索形成概念,後者則為在不同情境中運用概念。

(二)引導性

教學活動進行時,教師察覺學生發生學習困難,為協助學生繼續保持於學 習活動中,教師運用具備引導、簡化、協助、澄清功能的鷹架策略,讓學生對 概念產生覺察,進而獲得獨立解題的能力或釐清概念脈絡,是教學活動中不斷 反覆交互出現的鷹架策略。

(三)挑戰性

超越具體現象或運用學生剛學會的新概念,將質樸的思考轉變成較經典的 概念,進行更高難度的思考與解題活動,試圖讓學生承擔學習責任並熟練獨立 思考與解題。

以下各小節即依上述鷹架策略類目與分類原則加以分析敘述,並以研究過 程中所蒐集的各項現場資料加以佐證說明。

壹、檢核性鷹架

人與人之間無法直接達成心靈的溝通,因此必須藉助語言符號的協助,這 是 Vygotsky 理論的基礎,也是本研究所欲探討鷹架策略的目的之ㄧ。在教學過 程中,教師與學生是分離的獨立個體,為確認對話的雙方能相互理解所傳達的 意思,必須運用各種策略來檢核確認,在具備鷹架意義的前提下,檢核必須具 備發展性,協助性,並且能提升學生思考層次與能力。從櫻老師的教學觀察中,

研究者發現許多具備檢核功能的教學行為,但是為能符合鷹架原則,刪去較封 閉如「同意嗎?」、「認同嗎?」、「有沒有道理?」的策略,而留下櫻老師試圖 讓學生藉由具體操作的過程,體驗概念形成的思考脈絡,而能主動察覺並檢核 線索形成概念,或是在結束概念討論後,讓學生以具體描述,檢核自己對概念 的掌握能力,進而在不同情境中運用概念。

一、體驗

在引入新概念前,教師希望藉由實作讓學生自行發現問題,或可透過實作 的歷程,逐步建構對新概念的理解,同時可以引發學生對新概念的思考。此外,

在教學討論過程中,當教師發現學生有某項概念不清楚或有迷思時,運用操作 讓學生體驗所思考的概念,或藉由親自操作的經驗來強化概念與澄清迷思。

櫻老師在訪談中表示,她的教學著重在透過操作增加體驗性,因此,在新 概念引入前,會先讓學生藉由活動體驗這項概念,再針對操作步驟分析與隱藏 的數學概念進行小組討論,部分時候,在討論進行中,若學生發生概念不清楚 的狀況,櫻老師也會要求學生透過具體操作來體驗,此外,要求學生依題目畫 圖或操作教具來達成解題目的,也可算是操作,其主要目的是為強化概念或衝

擊迷思概念,協助學生澄清概念。

從上表中發現 16 次的上課中,櫻老師有 9 次運用操作方式進行教學活動,

活動進行過程大致呈現相似的步驟,首先由老師清楚說明規則,並透過提問或 學生複述來確認學生了解操作步驟與目的,然後才進行操作活動。藉由分析觀 察資料可發現櫻老師運用的體驗策略有幾種差異,其一是討論前的體驗活動,

其二是討論中的體驗活動,最後則是討論後或自行練習時的體驗活動,茲舉例 說明如下;

(一)討論前體驗策略實例一

櫻老師在開始新概念教學時,往往不直接說明新概念,而是設計體驗活動,

引導學生藉由實際操作進行思考,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學生能連結活動說明和實 作活動,在操作中逐步建構兩者的關係,察覺新概念形成的步驟。

例如在 3 月 25 日的觀察時,老師將學生帶到 100 公尺的直線跑道起點,然 後讓學生按照組別;同一小隊的隊員一排排開,站在不同跑道上,老師的構想 是要讓學生透過測量 100 公尺需走幾步,再依照步伐數測量出 1 公里有幾步,

以釐清公里和公尺的關係。老師先說明規則後,讓學生實地走一次 100 公尺,

然後進行討論,再讓學生測量 1 公里。

在走完 100 公尺後,老師進行了第一次討論,討論中有下列對話:

師:誰來說一下,剛剛是怎麼走的?(佩珊出來示範,老師要求 他示範剛才所走的步伐,他跨出一步,然後老師問他總共走 了幾步,他回答 100 步;老師再次詢問其他同學的狀況)

明慧:這樣走啊!(明慧跨一步示範自己怎麼走的)

師:好,出列,(明慧走到隊伍前方)明慧你再做一次怎樣!

明慧:這樣(再次跨出一步,再走 2 步才停下來,步伐明顯比佩 珊剛才的步伐大很多)

師:好,然後你走幾步?

明慧:一百二十五步 生:125 步?

師:那兩個…誰的步伐比較大?

生:明慧

師:結果,他花的…同樣走 100 公尺,誰花的步伐比較多?

生:明慧

師:他的步伐比較小,他花的卻比較少(老師以手指著佩珊),他 只有花了 100 步

明慧:他走的比較快啊!

師:「快」跟那個有關係嗎?

明慧:有啊!走的比較快就會用比較少啊!(老師沒有再繼續討 論這個話題)

師:好!回去!(明慧和佩珊一起回隊伍蹲下)接下來要做的事 情是,從這個起跑點開始,(老師以手比著 200 公尺的環形跑 道與 100 公尺直線道重複的那條線)然後你們就想,不知道 走幾圈?就想,你走了多久,或走了多長,才是一公里!

生:1 圈阿(老師以手指他一下)

師:好,來,1 公里跟多少公尺一樣多?

生:1000 公尺

師:那 1000 公尺是走幾遍 100 公尺?

生:10 遍

師:好,10 個,那請你想想要怎麼走?好,現在全部都到這邊,

按照號碼排好!好,預備…起! (OS20050325)

實例一是教師在介紹「公里」這個單元時,設計體驗活動,讓學生藉由步 伐測量體驗 1 公里有多長,並且再次釐清 1 公尺與 1 公里的關係。從例中發現,

雖然學生能清楚回答 1 公里是 1000 公尺,1000 公尺是 10 個 100 公尺,但是卻 無法釐清走相同距離時,步伐較小所走步數較多的關係。因此,體驗在該例中 扮演引導學生發現概念關係與釐清迷思的鷹架角色。

(二)討論中體驗策略實例二

師:瑞橫,請你告訴我,第一個 13 公分乘以 3 公分等於 39 平方

生轉化思考方向,從看圖解題變成依算式畫圖表徵,提供學生反思和再次釐清 概念的機會,同時提供教師檢核學生是否具備獨立解題能力的依據。

(三)自行練習體驗策略實例三

除了課程進行中由老師引導進行的體驗活動外,藉由操作性活動的布題,

也能達成引導學生轉化思考的目的。在學生學習過程的文件資料中,很頻繁發 現櫻老師希望學生透過工作單引導的操作活動來體驗概念的關係,從而釐清迷 思,進而強化概念。例如在工作單中,有一題目說,媽媽買了 3 塊披薩,每塊 切成 10 片,爸爸吃了 1 塊又 1 片,哥哥吃了 5 片,然後妹妹又吃 3 片,要以畫 圖表示家裡剩下的披薩,問題的主軸是要學生釐清「片」、「塊」的單位關係,

並從中發現單位分量與 1 之間的關係。

圖 4-2 體驗策略實例三

從實例三發現,透過操作,學生必須轉換表徵方式,進而反思自己對該項 概念的認知,若學生能正確操作,相較於無法操作者,應該是對概念有更清楚 的理解,同時也更能在其他問題情境中,運用該項概念,達到承擔獨自學習的 責任。然而,櫻老師在訪談提到運用操作的體驗鷹架策略時表示,她的主要目

的是希望藉由操作體驗來建立學生的概念,透過操作過程引導學生思考,而釐 清概念的目的較不明顯。研究者與她的對話提到:

師:然後,我們那時候是說操作跟什麼有差別,有什麼?

示範和說明會有什麼差別,操作就沒講,可是操作的 立場是學生。

研:就是要求操作,對啊!還是運用操作這一項策略,那 這是一個方法,目的也是為了要讓他釐清或是建立概 念。

師:有時候不只是釐清,是在建立概念去思考。

研:操作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為了要釐清。

師:釐清我覺得比較少。

研:這個比較少,然後有一個是建立概念。

師:從操作去建立概念滿重要的。 (IV-02)

透過實例的分析呈現,體驗策略具有引發其他鷹架策略的作用,形式上有 完整的開始和結束,但是就扮演的功能而言,同時具備澄清先前的概念,與啟 發後續討論的作用,與具體表徵的概念並不相同。

二、擬題

傳統教室中,教學是由教師主導,「提問」代表教室發言主導權的掌握,因 此,通常由教師布題,學生答題。但是在研究者觀察櫻老師教學過程中,櫻老 師教師在完成新概念的討論活動之後,希望能藉由學生自己出題,協助強化新 概念,並充分理解新概念運用的時機,以培養獨自解題的能力。

(一)擬題策略實例一

在討論活動告一段落後,教師為檢核學生是否理解所討論的新概念,同時 協助學生將新概念遷移至其他情境中進行解題,會要求學生自行擬題,擬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