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二節 研究流程與資料蒐集

由於質性研究是特殊場域中的意義建構,而意義建構本身又是一種互動 的、脈絡化的文化行動,研究者不但必須從脈絡中詮釋行動者的行動,也必須 知覺主觀在這個建構過程中的運作,因此,必須清楚交代進入現場中的觀點,

進入現場後的互動、與研究對象的關係發展、變化和自己觀點的改變(蔡敏玲,

2002,頁 57)。

壹、研究流程

研究者由 2003 年 7 月開始進行研究性向試探,同時蒐集與閱讀文獻資料,

並與指導教授討論擬定研究題目,至 2005 年 5 月離開研究現場,開始著手撰寫 報告,整個過程大致分成四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2003 年 7 月至 2004 年 12 月):本階段主要活動是搜集與閱讀 相關文獻資料,同時進行試探性研究,並規劃本研究進行方式,完成研究

計畫審查。

二、資料蒐集(2005 年 3 月至 5 月):本研究進入正式實施階段,主要活動為 進入現場觀察、進行參與研究教師訪談、文件資料蒐集,並將資料轉譯成 逐字稿,同時將研究初期所蒐集之現場資料進行開放編碼,試圖尋找研究 個案教師經常性運用的教學行為,提供後續觀察的焦點,以聚焦觀察主軸 並繼續進行觀察活動。

三、資料分析(2005 年 5 月):配合資料蒐集與觀察活動,本研究於資料蒐集 階段初期即先進行初步分析以聚焦觀察主軸,在完成全部資料蒐集後,再 次進行資料編碼與分析,並透過觀察紀錄、訪談逐字稿、文件資料進行交 叉比對。

四、研究報告撰寫(2005 年 5 月至 6 月):本研究最後階段,將已完成分析資 料與發現綜合整理完成報告撰寫。

本研究進行流程圖如下頁圖 3-1 所示:

圖 3-1 研究流程圖

貳、資料蒐集

本研究配合研究方法採用的蒐集資料方法有,觀察法、訪談法與文件蒐集。

一、非參與觀察

實地進入教學現場觀察是本研究蒐集資料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為避免對 教學產生干擾,研究者採取非參與的實地觀察角色,利用數位攝影機、數位相 機、錄音筆協助紀錄,俟教學結束後,再就現場觀察的狀況與研究對象疑問澄 清。研究者自 2005 年 3 月正式進入觀察現場,2005 年 5 月離開現場,採每星 期觀察 2 次,每次 1 節課(40 分鐘)為原則,當櫻老師調整課程,或研究者可 挪出時間時,則配合增加或改變觀察時間,總計觀察節數共 20 節。

二、訪談法

為配合研究目的的達成,本研究除運用非參與觀察外,為釐清觀察中看到 的現象所代表的意義或有助於研究進行的事項,有必要針對研究對象進行訪 談。在本研究中,訪談分成結構性與非結構性兩部分。

結構性訪談是依事先擬定的訪談大綱(如附錄一)進行研究個案資料蒐集,

內容包括個案教師學經歷、教學理念、課程觀的探討,並針對研究學校、班級、

學生、課程教材各項狀況進行瞭解,訪談過程經錄音後轉譯為逐字稿,並加以 分析,該訪談實施一次,計 110 分鐘。在非結構性訪談部分,則可區分成三種 不同時機,其一為每次現場觀察後研究者與個案教師的短暫討論過程,內容包 含上課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策略之含意、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互動方式、如何判 斷使用的教學策略是否有效、突發事件處理等等,此過程並不錄音,只紀錄於

研究札記;其二為研究者與個案教師於共同參與之數學研討會過程中隨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