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七節 資料的分析與詮釋

本研究對資料採取描述性立場,儘量收集豐富資料,然後再由資料中進行開 放編碼,而後透過開放編碼所找出的資料變異情形進行主軸編碼,以連結研究所 獲得的概念,最後形成統整性的概念。資料的分析過程是將所蒐集到的描述性現 場逐字稿、訪談逐字稿、研究札記、文件資料等,透過反覆的閱讀、理解、綜合 和系統性組織,以便減少資料量並完整呈現研究結果(Bogdan & Biklen,2001;

Ely et al.,1997),且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是同時進行的(蔡敏玲,2002;Patton,

1995)。

壹、資料整理

本研究所蒐集的資料有教室觀察記錄、訪談逐字稿、作業文件、研究札記,

為順利進行研究分析,研究者將所蒐集之資料分類編號,實地觀察資料一律以「OS 日期」表示,訪談資料則以「IV 次數」表示,研究札記則以「NB 日期」表示,

文件資料的轉譯過程中,研究個案教師以「師」代表,觀察紀錄中若為多數學生 或無法確定發言學生為何人時,以「生」代表,若可清楚辨認之個別學生發言,

則以化名代表該生,在訪談資料中,若為研究者的發言則以「研」來表示。所有 數位資料在轉譯成逐字稿之後,均提供一份給參與研究教師,除由研究者比對數 位資料進行校正外,亦由參與研究教師審視資料轉譯是否失真。

貳、資料分析

本研究採取由觀察資料中歸納分析(inductive analysis)的取向,將蒐集的資 料編碼後進行驗證,再重新調整編碼,然後進行分析,並將分析的發現撰寫成報 告(Patton,1995)。

一、資料分析步驟

本研究資料分析進行的步驟如下;

轉譯錄影資料 → 編輯校對 → 分割資料 → 叢聚意義

↓ 深入分析 呈現主軸 ← 形成組型 ← 歸出類型

研究者先將資料轉譯成文字資料(如附錄五),再比對文字資料與數位資料 做校正,然後閱讀文字資料,將其內容分割出各種性質相近的教師教學行為,再 比對這些教學行為,將這些教學行為相近者叢聚(cluster)出意義主題(topics),

並將意義主題相近者歸出類型(categories),進而依據相關研究文獻的引導,從 類型中辨認出教師教學行為具備鷹架功能者,形成組型(patterns),最後則調整 組型形成主軸(themes),再對主軸進行深入的意義分析(李舜隆,2001;Ely et al.,

1997)。

二、教學行為類目編碼

編碼開始時,研究者先依據主觀判斷對資料進行分割歸類,辨認參與研究教 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同時利用電腦協助進行編碼工作,首先反覆 閱讀原始資料,將教師教學行為加以標註在原始資料左欄,然後在右欄將觀看資 料時的想法寫下(如下例所示),接著再次反覆審視所寫下的這些想法,再將這 些教師教學行為歸納出相關者併於同一個大類別之下;

比較 師:買不到喔!大約要 40 元,好,育賢的方法,

50 元,跟他想法一樣的請舉手(台下學生舉

教 師 複 述 學 生 答 案

要 50 元的?

度與有效性。

師:是什麼?

師:大家說一下宇喬說的。

師:他一開始先試了?

係,研究者只能盡力客觀,而無法絕對客觀。在研究進行中,研究者更清楚抽離 背景脈絡的資料詮釋將會失真,質性研究藉由描述所傳達的研究成果並不能無限 擴大的推論到其他情境之中,但是研究者以謹慎的研究態度,詳實記錄與描述現 場,應能忠實呈現研究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