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Vygotsky 社會文化取向認知理論的發展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Vygotsky 社會文化取向認知理論的發展

Vygotsky將人的心智發展區分成人與動物共有的低層次功能與人類獨特的 高層次功能,而且認為高層次心智功能的發展來自於社會互動的過程中,利用文 化符號系統作為仲介的心理工具,將他人的活動運用在自己身上,逐漸內化形成 個體新的行動方式,因此,Vygotsky自稱自己的的理論是社會文化(socioculture)

或社會歷史﹙social-historical﹚取向的觀點(Vygotsky,2001)。

過去幾十年來,Piaget認知學派的個體心智發展理論中,一向以個體為主,

重視認知能力的發展,企圖以「了解」或是「有意義」的觀點來解釋兒童的行動,

認為社會互動只是幫助個體發展的外部因素;但是Vygotsky的社會文化理論卻立 足於「意義是共同建構」的發展性歷程,藉著最重要的仲介-語言,來改變人自 己的意識,同時也影響他人的意識(Tudge & Rogoff,1989),因此,在Vygotsky 的理論傳入西方國家以及新皮亞傑學派(Neo-Piaget)(許瑛玿、洪榮昭,2003;

Slavin,2002)逐漸受到重視後,現在的認知發展理論開始聚焦在社會情境脈絡 中的個體,認為發展和社會互動是無法分開的聯結(蔡敏玲,2002),而Vygotsky 的社會文化理論也成為人們修正當代認知發展理論錯誤時所用的一個軸心理論

(陳正乾,1996;Bruner,1990)。

由於Vygotsky的理論已經成為當代心智發展理論的軸心,而且鷹架理論也是 以此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教學模式,因此,研究者認為,只有對Vygotsky的理論 加以分析探討,才能更清楚鷹架理論的背景;本小節即針對Vygotsky的理論加以 探究分析:

壹、源自社會的心智發展

Vygotsky 認為人類的心智發展具有兩種不同的起源,其一是基本過程,起源 於生物的,另一則是高層次心理功能,起源於社會歷史的。兒童的行為發展歷史 是由這兩條路線相互交織而成的(Vygotsky,2001)。所以,他認為人類獨特的高 層次心智活動都是從社會文化的情境中產生,而且是處於情境中所有份子都能共 享,此外,這種心智過程是可以調適的,因此,人類認知能力的差異,是受社會 參與的影響(Berk & Winsler,1999)。他提到:

發展本身的性質,從生物的方向朝著社會歷史的方向變化。言語思 維並不是天生、自然的行為形式,而是由歷史文化的過程所決定。

他具有在自然的思維和語言形式中,找不到的特性和規律!一旦研 究者承認言語思維有其歷史的特徵,研究者就會認為他服從於歷史 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的所有前提,這種歷史唯物主義 對人類社會的任何一種歷史現象來說,都是有效的。可以預料,在 這個水準上,行為的發展本質是受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所 支配的。 (Vygotsky,2000,頁 107-108)

Vygotsky 認為人的高層次心智能力的起源是外在的,首先是出現在人們之間 的「人際心理」(interpsychological),然後是在個人內部的「內在心理」

(intrapsychological)。也就是說,人類藉由互動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後這些 能力會轉化成為個人內在的能力,這種經轉化後獲得的能力,將會影響人們下次 解決問題時的思維。所以 Vygotsky 一直強調,他所要探究的是,每一個更高層次 行為建立的過程,而不是發展的成果,藉由探究一個特定事物的發展過程,去發 現它的的本質,因為『只有在活動過程中,事物才會表現出其本質是什麼』

(Vygotsky,2001,頁 64-65)。可以說,一個人類社會中正常兒童的成長與發展,

必須兼顧自然與文化這兩個影響層面,這兩條路線會相互滲透,最終會在實質上 形塑兒童成為社會生物(Wertsch,1985)。

然而,究竟是什麼因素影響兒童的發展?根據 Vygotsky(2000)的說法,兒 童的活動在其所處環境中,會透過和主要照顧者的互動而被賦予意義,當活動被 引導到明確的目的時,活動的意義就會和兒童所處的社會聯結,這也就是

Vygotsky 所說「經由他人成為自己」的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過程,低層次的 心理歷程,會在這個過程中,重新建構和組織,然後轉變成高層次的心理歷程,

而且,個別社會具有獨特的文化,所以心理歷程的發展並沒有普遍的一致性(陳 淑敏,1994)。

當人類為了解決環境限制而創造許多方法和工具,這些方法與工具就成為人 類文化,而這些文化將變成指導人類活動的原則,同時賦予所有事物「意義」,

因為有意義所以能進行分享和交換,人的思想、行動因此就受文化的規範,久而 久之,這些規範就成為人沒有察覺的限制(Bruner,2001)。因此,源於社會的心 智發展必須包含幾個條件:相互主觀性(intersubjectivity)、符號語言仲介(semiotic mediation)、內化(internalization),最重要的,必須是處於社會背景脈絡中,且 有人際間互動的進行。

貳、語言符號的仲介

思維發展是由思維的語言工具和兒童的社會文化經歷所決定的。…

兒童的智力成長,取決於(contingent on)他所掌握的思維的社會 工具,也就是說取決於語言。 (Vygotsky,2000,頁 107)

Vygotsky 認為兒童的心智是在兒童精熟充當思想媒介的語言後才能獲得成 長,而且語言是人類文化中所發展出來最重要的表徵工具(Vygotsky,2001),只 有透過語言充當仲介,心靈與心靈之間才有溝通的出現;而且語言符號是心理發 展上重要的仲介工具,也是人類創造出來組織思想的工具,其目的不只是為了增 進既存的心理功能,而是為積極改變整體心理功能的運作和結構,進而使心理功

能徹底改變(陳淑敏,1994)。所以他認為兒童的內在語言(inner speech)是社 會性語言的內化,具有積極的自我引導作用。

Bruner(2001)也曾就語言所扮演的心理工具角色明白的說過:

人類的心理活動既不是一場獨腳戲,也不是完全孤立無助的行為,

即便是發生在「腦袋裡」也是如此。人類是能夠用顯著有效方法來 教學的唯一物種。心靈活動乃是和他人一起過的生活,是依能溝通 的形式而形塑,並且是仰賴著文化的符碼、傳統等等而得以展開 的,但這些事情的發生會延伸到學校之外。教育不只發生在教室 裡…(頁 19)。

確實,在去除掉語言、手勢等符號系統之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幾乎就不可 能存在;對於其他個體的「意欲」(purpose)更無從了解,因此,符號系統的發 明是影響人類思想發展的重要因素,透過符號系統,不同個體就能分享和傳遞意 義,也能產生新的思考方式,就個體的發展史來說,語言的獲得是認知發展過程 中最有意義的時刻(陳淑敏,1994)。從幼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互動可以很明 顯的看到,幼兒透過哭聲或是手勢向照顧者傳達意欲,透過這種互動,幼兒逐漸 學會說話能力,等到他獲得說話能力後,就能用語言來表達意欲。所以,語言的 獲得是由外在而逐漸成為內部的能力。也可以說,幼兒的行為和語言的發展是分 開的,但是當這兩種能力融合後,專屬於人的符號工具就完全成形。兒童在尚未 精熟自己行為之前,就能藉由語言的幫助開始探索環境,語言也會形成引導兒童 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工具(Vygotsky,2001)。

因此,語言符號和對話的引導,在教學互動過程中,就扮演關鍵的角色,除 了是溝通的媒介外,還必須藉以讓學生發展出自我引導解決問題的心理工具。學 生藉由觀摩教師教學的示範,學會語言符號引導的功能,協助轉化低層次心智功 能成為更複雜的高層次心智功能,達成學習的意義。

參、內化的歷程

內化是形成高層次心理功能的必要步驟,是一種質變的轉化過程,而不只是 單純的從外部到內部的遷移;是透過符號仲介將外部的運思(external operation)

在個體內心重新組織的活動。

Vygotsky在「社會中的心智」一書中說明了內化過程的概念:

內化的過程包含了一連串的轉化:

(a)最初代表外在活動的操作被重新建構,而且開始發生於內在。

對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而言格外重要的是記號使用活動的 轉化…

(b)人際間的過程轉化成個體內的過程。在兒童的文化發展中,

每一個功能都會出現兩次:首先,在社會的層次,接著在個人 的層次;首先,在人與人之間(人際心理的;

interpsychological),接著是在兒童之內的(個體心理的;

intropsychological)…

(c)人際間過程到個體內過程的轉化乃是長期一系列發展事件的 結果…這些功能的向內轉化和控制這些功能的活動法則變化 有關;然後,這些變化會被整合到一個擁有自己法則的新系統 中。」 (Vygotsky,2001,頁 82)

Vygotsky 認為人的心理發展可分為較低層次的自然的線(the natural line),

還有較高層次的文化的線(the cultural line);同時在「思維與語言」一書中論及 概念的形成時,他又提到兒童發展過程中會有日常概念(everyday concepts)和 科學概念(scientific concepts)這兩種不同概念的形成。日常概念所指的是在日 常生活中,兒童與成人或他人互動所形成的概念,如桌子、椅子或是架子等概念;

科學概念則是具有抽象觀念的概念。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科學概念具有普遍 性、系統性組織、有意識的知覺和可控制性,而且科學概念也不同於日常概念被 獲得的模式。日常概念是兒童在社會互動中就能獲得,但科學概念必須透過學校

嚴謹的教學。(Wells,1999;Wertsch,1991)

內化是形成人類高層次心智發展過程中必備的要素;只有透過社會人際互動 的過程,以語言符號為仲介,進行社會對話,逐漸使個體的認知組織改變,人類 的心智發展才會往上提升(Daniels,1993)。所以內化的概念表明,人類獨特的 思維是根植於社會、歷史、文化和物質的過程,並且相互交織在一起(高文,無 日期)。

Vygotsky 的內化觀點和行為主義者或社會學習觀點不同,後者認為發展是一

Vygotsky 的內化觀點和行為主義者或社會學習觀點不同,後者認為發展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