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際的協作程度

第五章 學校環境教育者經歷的教師協作

第二節 實際的協作程度

在教師們對協作概念仍不明確的情形下,理想的協作是否得以發生呢?又或者實際 在教學現場的協作究竟達到什麼程度呢?以下分別從協作的理想特性、協作的形成方式、

協作活動與模式來檢視,最後嘗試依六種不同程度列出訪談中觀察到的協作表現。

一、理想的協作特性

首先透過Lawson(2004)提到的協作特性來檢視,在本質上協作必須是過程也是 產物,而團隊需要有互賴的關係以凝聚共識,才能形塑共同目標。受訪者中,尤以主任 或校長明顯強調協作的意義和重要,而他們也花很多努力在營造學校文化。其他教師多 認同團隊帶來的充實感,但整體來說,受訪教師們仍然著重於協作帶來的成果,對協作 本身的意識比較低。少部分的教師提到需要追求信賴與共識,尤其具行政職的受訪者格 外體認這項需求。但實際要在團隊中有效形成共同目標時,在校內並不容易,只有一位 受訪者在跨校團隊有具體經歷:

當然這個認同是大家的認同的時候,你做後面的事情就很快。也就是變成是願景,

如果這東西是這個團隊的願景,就朝那願景去努力。至於形式手法都可以不斷因

當時的狀況去改變。所以當初選願景就很重要,要是大家的願景才行。(TEJ_2, p6-4)

在社群的形成上,Lawson (2004) 認為權益關係者應彼此互賴、組成多樣且良好、

預防主客區別、仰賴中介者、平衡自主與互賴、發展公平關係。多數的協作,都有一定 程度的互賴,及教師的自主。互動良好的團隊中,可以看到除了專業以外也有情緒的支 持。有明確的團隊時,受訪者比較能感受到成員彼此的互賴;其他缺少團隊的互動方式 中,互賴關係也不明顯。在環境教育特性的影響下,許多例子是融入社區、鄰近大學等 不同團體的成員,而在校內教師間則容易組成跨領域的團隊。教師們認為基本上環境教 育的協作團隊就應該具備多樣的權益關係者。

權益關係者也會持續變動,受訪者常在需要不同資源的時候,開始探索新的關係。

具良好組成特性的可能是跨校的教師團隊,彼此能持續成長,就算成員有了更動,也仍 能維持團隊協作。參與成員被賦予權利提出目標和願景,而不一定由核心領導者決定。

受訪者作為促進者時也在協作活動中,安插各個成員的發揮空間;或是在規劃中,讓其 他成員寫計畫、設計教材,不完全都由自己進行。大多的團隊都由行政者擔任中介角色,

一來他們的時間和資源比較充裕,在教師間進行協調也較有權能。

在訪談中很難確實觀察到平衡,許多受訪者都描述了討論交流的過程有所互賴,可 是操作常常是分工,分工就很容易受各自的專長或熱情左右,不一定同儕間都有均等的 自主空間。受訪者的做法包括:提供靈感,讓教師自己有興趣、有創意可以回饋;或是 規範教師必須輪值行政工作,來強化平衡自主與互賴的習慣。特別有趣的是將彼此各自 班級的課程揉合分為不同階段,而教師們必須跨班級操作;彼此雖然在其中一項階段分 工,卻必須建構在彼此的教學之上,追求完整的教學。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到,要催促自 主與互賴的平衡,可能都需要改變原有的體制,製造更大的彈性空間。在這過程中是否 公平?在跨校的協作社群中,每個人都必須分享實務並回饋他人,或是校內行政職的輪 替,可能都是追求公平的做法。但也常聽到教師反應團隊中常常是自己在付出,可能就 證明了缺少公平的特性。

Lawson (2004) 在實務面則提到:優秀且理想的實務與技術、資源分享、解決衝突 機制、共同面對危機、共享語言/知識/規範/技能、配合當地背景、鼓勵新的身分/

規則/角色、政策、滿足協作代價的策略等特性。在訪談結果中,可以看到校外與跨校 的社群在教學專業上較熱衷於追求成長,大家會持續進修並帶回社群中分享、累積。但 其他教師較常各自發展實務,與其他教師分享成果。所有的受訪者都提到資源分享,只 是分享的類型不同。有些是無形的,如支持、專業知能、時間空間等;也有有形的,如 物品、實體空間、經費等。雖然教師多提到尊重,但很少有受訪者談到化解衝突的機制。

不過具行政職的教師都不約而同談到他們很鼓勵衝突,或者說是不一樣的聲音;可幫助 團隊的創意進步,也讓彼此能更真誠地交流。連結較緊密的團隊面對共同危機時態度較 為正向從容,會找尋新資源或激發新點子;其他較為鬆散的團隊在遇到危機時,首先很 難理解到這是對團隊的威脅,只是當成現實中的困難,搖頭說沒有辦法。大部分的教師 透過研習讓團隊產生共同的背景知識,他們也常用「視野」這個詞來形容。教師包括其 同儕往往透過環境教育研習才知道自己做的努力是環境教育。教師認為一起學習可以培 養互動時的默契,也更懂得彼此的需要。

因著環境教育學習的需求,有與社區結合的受訪者幾乎都能夠加入當地背景的思維。

具有領導角色的受訪者,在協作中較容易鼓勵角色的創新:像是受訪校長們明顯在領導 上會這麼做,或是在跨校團隊中的促進者也在專業學習上彼此勉勵,因而有些同儕會到 研究所進修或是取得相關認證。主導校內教師社群的受訪者則在校內形成不同的社團和 機制,幫助不同傾向的同儕參與。除了受訪校長有機會頻繁地影響協作社群中的政策,

互動良好的跨校社群還可以針對目標以及執行策略一起做修改。然而多數協作團體只追 求能聚在一起互動就好了,還是缺少教師主動且積極研擬社群的策略。受訪者談到的協 作代價,常常是時間、壓力、自主,然而相對應的策略常常都是仰賴行政者是否提供充 分的支援和資源,或者就得靠受訪者自行觀察和調適,比較沒有回應到協作團隊如何規 劃或操作相關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見,受訪者能體驗到最完整的協作特性其實並不多,只有在跨校團隊

中的教師經驗最符合理想的協作;其次則是兩位受訪校長,他們在過去經驗和現在推動 的願景都很貼近理想的協作。其他受訪者大多是在小型的團隊中、或並未形成團隊的少 數同儕間,可以找到協作的特性,而協作特性也會隨著不同同儕而產生變化。

研究者也觀察到,經歷過愈豐富的協作特性,教師對協作的要求就愈高。在具有愈 豐富協作特性的團隊中,教師的集體學習愈多、專業成長也更快速,而教師在情緒上也 呈現較高的滿足和喜樂;相反地,在缺乏協作特性的互動中,教師具有明顯的挫折感。

二、協作的形成

推動環境教育時,教師在現場協作的類型,其實非常多元,可能同時有多種樣貌,

也可能在不同的環境下有不同經驗,甚至有所改變。以下概略整理受訪者所描述個人經 驗中的協作類型,勾選所有符合的項目。其中,研究者將組織界定為學校,跨組織則包 含學校間,或是學校與社區間。專業限縮為環境教育專業,因學校內同領域教師也可能 各自是其他專業背景。

表4.1 受訪者協作類型一覽表

受訪者

成員屬性 形成方式

同專業 跨專業 組織內 跨組織 領導 自主 協調

TEK_1 ◎ ◎ ◎

◎ ◎ ◎

TEJ_2 ◎ ◎ ◎

◎ ◎ ◎

TJE_1 ◎ ◎ ◎

◎ ◎ ◎ ◎

TJB_2 ◎ ◎ ◎

◎ ◎ ◎

TJS_3 ◎ ◎ ◎

DEK_1 ◎ ◎ ◎

DJS_2 ◎ ◎ ◎ ◎

PES_1 ◎ ◎ ◎ ◎ ◎

◎ ◎ ◎ ◎

PEH_2 ◎ ◎ ◎ ◎

◎ ◎ ◎ ◎

結果發現,教師在推動環境教育的現場,其實都有組織內跨專業成員的協作經驗。

所有組織內的協作對象都是跨專業的背景,也就是說,跨專業協作其實是環境教育者最 需要面對的挑戰。幾乎所有同專業的協作都發生在跨組織的團體,可見多數教師跨出學 校之後才能找到相同專業的協作機會。這也賦予環境教育者在學校內擔任先鋒的使命。

從形成方式來看,協調型最難得,自主和領導型雖然次數相同,但在教師身上則有 明顯的界線。有些教師只有經歷過自主型的協作,而有些則只有參與過領導型;甚至這 些只參與領導型的教師,也缺少學校外的協作經驗。然而受訪者經歷到同專業的協作團 隊,幾乎都是在學校以外。幾位受訪者都有參與跨校的輔導團。也有受訪者在環境教育 輔導團中,有機會認識並連結同專業的教師:

到了最近這幾年,我在環教輔導團的工作,從擔任課程組,就是課程研發,轉到 永續校園推動,跟環境教育考評,就是做縣內的考評,那這幾年都是做永續校園,

輔導(縣內)中小學做永續校園。這個團就愈來愈壯大,大概十幾個校長,分成 四、五個組,各有中心學校。我是擔任一個組,我們找了一個資深的校長做召集 人,他本身對環境教育很熱中,我們就在底下負責組的工作。(PES_1, p8-3)

很高興從這位受訪校長的描述中,也聽到校長間的專業學習社群;畢竟校長要能持續帶 領教師成長,他個人的能力和情緒也需要受到餵養。不只是教師需要團隊,校長的團隊 必然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說到校長的協作,就不能不提一位受訪者的跨校社群就是 在校長間的共識下誕生的。這位教師也在這個跨校社群中與同專業的教師們為社區的環 境教育協作。

所有的受訪者都經歷過跨專業的團隊。在學校中接觸的同儕,幾乎都來自不同背景,

所有的受訪者都經歷過跨專業的團隊。在學校中接觸的同儕,幾乎都來自不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