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幸福感及相關研究

本節的重點在探究幸福感的涵義及理論,並整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最後依 本節文獻作為本研究假設的立論基礎。

壹、幸福感之意涵

隨著時代進步,現代人更加重視生活中自我內在的滿足,甚至在工作上也希 望獲得快樂與滿足,此即為 Seligman 所提倡的「正向心理學」。因此,一位教師 若能樂在工作,就能展現他的熱忱與活力,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正向積極的能 量,也唯有身心健康的教師才能給予學生正向的引導與學習(劉惠嬋、胡益進,

2014),漸漸大家開始重視教師的心理健康,便開啟探究「教師幸福感」這項的 新議題。以下將幸福感的定義、理論依據整理如下:

一、幸福感的意義

「幸福感」(well-being)是正向的心理感受,有許多相似的語詞如:快樂、

生活滿意、幸福、樂觀主義、希望等,這些語詞並非完全相同,但都是重視正向 經驗感受的探究。幸福一詞隨處可見,然而,幸福究竟是什麼?幸福的研究起源 於 1950 年代西方完善論取向(the eudaimonic approach)與快樂主義取向(the hedonic approach)。針對幸福感的定義,心理學家將其區分為兩類: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與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周 郡旂、陳嘉成,2016)。

主觀幸福感與心理幸福感在個體的正向心理運作上有著相似卻不同的面 向,主觀幸福感強調個體對心理情意及精神文化層次的整體評估,以擁有快樂情 緒感受為主;心理幸福感不只為獲得快樂感受,更強調個人在面臨挑戰時所發揮 追求體驗完美生活及自我實踐的潛能(邱惠娟、童心怡,2010;Keyes, Shmotkin,

& Ryff, 2002)。幸福感是個體對所處環境或所面臨的事件產生的主觀體驗,因此 不論主觀幸福感或心理幸福感,都是一種主觀體驗,希望個體建構健康心理,擁 有幸福美好的生活(曾文志,2006)。

35

謝青儒(2001)研究指的幸福感屬於主觀幸福感,其認為要獲得幸福感,不 是由外在所控制,而是個體在體悟外在事物後所伴隨產生的主觀知覺。陸洛

(1998)則提出主觀幸福感是個體對生活上一切事物的整體感受省思評鑑,包含 感受正向情緒的強度及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周郡旂、陳嘉成(2016)認為幸福感 是一個人經由主觀理解,對當下生活事件做出全面性的正負向情緒評估,並統整 出四個層面:正向情感、人際關係、工作成就、心理健康。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幸福感的內涵是複雜的,包含認知、情緒、身心健康等 多重面向;本研究欲探討教師的幸福感,研究者將幸福感定義為:幸福感是一種 對整體生活多元評價後的結果,教師個體主觀知覺到正負向情緒感受,與對生活 中獲得意義與價值的滿意程度。

二、幸福感的理論

從過去幸福感相關文獻可發現,幸福感與多項理論有關,研究者分析整理學 者們的研究結果,大致可分為五種,分別是需求滿足理論、特質理論、判斷理論、

動態平衡理論、符號互動理論。以下將各理論的要點說明如下:

(一)需求滿足理論

需求滿足理論(need satisfaction theory)指出幸福感來自於一個人對需求的 滿足,唯有滿足需求、達成可望的經驗或目標,幸福感會在個體內產生,若個體 一直無法獲得需求的滿足,即不會有幸福的感受(邱惠娟、童心怡,2010;蘇郁 媚,2017)。茲從需求滿足理論的三大學派簡要說明如下:

1. 目標理論(Telic Theory)

目標理論又稱為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由學者 Omodei & Wearing

(1990)提出,幸福感是個體畢生嚮往達成的目標,達成後即可獲得的長期 且穩定的滿足;類似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當需求被滿足,幸福感便自 然產生(王惠萱,2011)。

36

2.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活動理論又稱自動目的理論(Autotelic Theory)(Omodei & Wearing,

1990)。此理論與目標理論類似,但著重的不是目標的達成,而是實踐目標 的過程,認為幸福感是個體主動參與活動的附加產品,與最大快樂的所在;

意指個體透過參與活動的過程,與人互動、發揮潛能、獲得支持,從中得到 的成就與滿足(陸洛,1998;Diener, 1984)。

3. 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苦樂交雜理論指出痛苦及快樂是伴隨一起出現的,只有在歷經痛苦之後 才能體會真正的幸福(謝青儒,2001);也就是說一個人若無需求是體會不 到幸福的,意指當一個人的所需長時間無法得到滿足,一旦被滿足時,也將 獲得極大的喜悅,感受到更強烈的幸福感(Diener, 1984)。

(二)特質理論

特質理論(Trait Theory)則從個體的特質觀點來闡釋幸福感的產生原因,因 為個體有有不同的特質與認知上的差異,會影響個體看待事物的心態,因而會產 生不同的體會與感受(邱惠娟、童心怡,2010;蘇郁媚,2017)。以下依著重點 不同分為兩大學派簡要說明如下:

1. 人格特質論(Personality Trait Theory)

Lu(1999)提出幸福感屬於穩定之人格特質,強調其是個人與生俱來的 能力(引自邱惠娟、童心怡,2010),可能是個體先天所遺傳的生理機制中

「愉悅神經」的閾值較低,亦可能為後天培養的結果(李清茵,2004)。Headey 與 Wearing(1989)探究發現外向性人格可以預測幸福感;Costa 與 Mccarae

(1980)則說明神經質人格與幸福感呈現負向相關,可以顯著預測負向情感

(引自楊智翔,2010)。

37

2. 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這項理論是利用心中的印記及大腦的理解來說明先天性格的快樂,其認 為事件屬於中性,歷經世事的個體藉此建立自己的記憶網絡,幸福感較高的 人容易建立強大的正向網絡連結,以正面的認知運作來詮釋日常境遇,賦予 正向意義,較容易產生幸福感(楊智翔,2010;Diener, 1984)。

(三)判斷理論

判斷理論(Judgement Theory)指出個體會將實際生活情形與自己設定目標 相比較,比較的規準會依實際情況而改變,若真實情況優於標準,則可獲得幸福 感,相反的,就會產生不幸福的感受(陸洛,1998;Diener, 1984)。以下依照參 照標準的不同可再分為五大類,簡要說明如下:

1. 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此理論著重和「他人」相比,認為幸福感是經過和他人對照而得的結果。

當對比結果優於他人時,個體就會感到滿足與幸福(Diener, 1984),也就是 說當個體對照的對象比自己不幸福時,自己的生活滿足感就會相對較高。

2. 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

此理論著重和「自己」相比,指出幸福感是對照自己過往的生活狀況而 得的結果。若個體現在遭遇的事情較從前美好,幸福感就會自然產生,然而,

當事件持續發生,個體會產生適應而不再產生任何反應,此時個體即會提高 標準,做為日後判斷的準則(蘇郁媚,2017;Diener, 1984)。

3. 範圍—頻率理論(Range-frequency Theory)

此和適應理論相同,仍是以過去生活做比較,但這樣的標準會隨著事件 影響的範圍及出現的頻率而調整(Diener, 1984)。而「範圍—頻率」指的是 個體已達成的目標與想達成的期望間會形成一個範圍,此範圍越大,則個體 對幸福感的感知就會越高(李美蘭,2007)。

38

4. 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ion Theory)

亦可稱作「抱負水準理論」,強調和「理想境界」比較,認為幸福感是 來自與個體實際處境與期望理想狀態比較後所得到的結果,差異越小能得到 越高的幸福感,差異越大得到的就較低(李美蘭,2007)。

5. 多重差異比較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由 Michalos(1985)提出,亦稱作「多元差距理論」,主張一個人的幸 福感受可經由內心多重對比相較後而產生,包含社會比較理論、適應理論和 期望水平理論(王怡茹,2014)。此理論認為幸福感並非由單一因素所決定,

只要個體現況與標準比較後差異變小,或超越標準時,就會產生幸福感(楊 智翔,2010)。

(四)動態平衡理論

動態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的學者強調個體穩定的內在人 格特質和變動的外在環境事件會互相牽引而引發一個人的幸福感受。在 Headey 與 Wearing(1989)研究發現:大部分時間個體的幸福感會保持在平衡的狀態,

是因為受到穩定人格特質的影響,然而當個特殊事件發生時,便會影響了幸福感 的平衡,但此改變是短暫的,因人體心理特質的調節機制功能,會讓個體的幸福 感維持在正常的平衡狀態(王怡茹,2014;邱惠娟、童心怡,2010)。

(五)符號互動理論

符號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強調幸福感來自於個體與個體之間 的正向互動與歷程。研究發現社會互動的增加能提升幸福的感受,而外向的人較 幸福最主要的關鍵即為社會性的接觸(王怡茹,2014;蘇郁媚,2017)。陸洛(1998)

也強調組成幸福感的條件不僅要能滿足「個我」需求,還要維持「社我」的和諧 人際關係。

39

40

41

42

43

44

45

綜合以上歸納結果,茲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及創意教學相關的研究結果整理 如下:

1. 大部分的研究(何欣怡,2011;林文星,2010;謝幸吟、張正平、郭俊麟,

2017)都顯示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態度和創意教學具有顯著正相關。吳曼彤

46 數介於.378至.635之間。

2. 國小專業學習社群態度能預測教師

47 有林碧芳(2004)、林碧芳與邱皓政(2008)、蕭佳純(2017)的研究,且多是探 討其成長趨勢及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並無探究其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關聯,

48

49

5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依據前述之動機及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調查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 的態度及行為,並探究其與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及教師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本章一 共有六節:第一節是研究架構,第二節是研究假設,第三節是研究對象,第四節 是研究工具,第五節是實施程序,第六節是資料處理與分析。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依據研究動機及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國小教師參與專業學習社群態度及行 為對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及幸福感之影響。研究架構為檢驗六個假設:(一)H1:

探討「國小教師的背景變項」的「參與教師專業社群」、「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及

探討「國小教師的背景變項」的「參與教師專業社群」、「創意教學自我效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