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涵義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在探討台北縣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的情形,本章蒐 集國內外與本研究主題有關的文獻與實證研究,形成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並做為研究架構之依據。本章分成三節,第一節教師工作壓力的涵義與理 論;第二節壓力因應的涵義與理論;第三節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 略。

第一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涵義

一、教師工作壓力的涵義

壓力(stress)一詞原是工程學上名詞,其用意是指物體受到外力作用所 產生的一種抗力。直到 1956 年,學者 Selye 將「壓力」一詞引用至社會 科學領域中,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壓力是指由外在環境的刺激,經由個體 主觀的評估後所產生的反應,這個反應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端視個體 對其壓力的知覺(詹美春,2003)。

工作壓力是由壓力所引申而來的的概念,工作壓力是人們感受各種壓 力的其中一種,凡是與工作有關的因素,會造成個人生理與心理上的反 應,都可說是工作壓力,但它卻沒有一個普遍被接受的定義,加上此問題 的複雜性,有很多用詞被交替使用,例如職業困擾、工作倦怠、緊迫、工 作緊張、工作需求等都曾拿來解釋工作壓力的現象(Moracco 和 McFadden.

1982)。

教師工作壓力的涵義源於一般工作壓力的定義。教師從事教學的工 作,身肩教育國家下一代的重大使命,自我的身教和言教影響學生甚鉅,

9

且面對時代變遷,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加上少子化的潮流影響,家長的要 求比以往更多更重,這樣子的挑戰,都需要教師自我不斷的改進和調整,

才能符合,所以教師工作壓力因應而生。

不同專家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涵義,有不同的看法,茲表列如下:

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

Kyriacou&

Sutcliffe 1978

教師工作壓力是一種由教師工作角色中施加於教師身上的要求 而產生教師負面的情感反應(例如憤怒、焦慮、沮喪),而且可 能伴隨致病的生理改變。

Moracco&

Mcfadden 1982 教師工作壓力係指當教師的幸福與自尊受到威脅時,使心裡的 平衡產生改變的影響。

Kyriacou 1987

教師工作壓力為教師在遭遇到一些威脅其自尊或福祉的問題,

而超過其解決這些問題能力時,所知覺的不愉快、消極情緒和 苦惱不安的經驗。

Pithers 1995 教師面對外在工作要求,本身所參與的角色,大量工作與期望 所引起的負面情緒。

McCormick 1997 教師於工作時,察覺到個人資源不足以因應外在要求,而產生 的負面情緒。

10

綜合上述學者對教師工作壓力的描述,可以發現,教師工作壓力的發 生是在教師的工作環境中(鄭媛文,2004;吳宗達,2004)或是從事教學工 作時(林純文,1996;蔡金田,1998;沈儀方,2004;李榮妹,2004),個 體與外在環境互動(廖光榮,2002;李榮妹,2004;鄭媛文,2004;吳宗達,

2004),其所帶來的結果是負面的情緒( Kyriacou & Sutcliffe, 1978;

Pithers,1995;McCormick,1997;林純文,1996;鄭媛文,2004;吳宗達,

11

2004)。綜合以上研究學者所述,研究者認為教師工作壓力係教師在學校 的工作環境中,個人與學校工作情境中的人、事、物交互作用過程中,因 個人無法適應所產生之負面感受。

二、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由於研究時代不同,學者們探討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呈現不同的發展 過程,茲介紹三種重要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下:

(一)Kyriacou 和 Sutcliffe (1978)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Kyriacou 和 Sutcliffe (1978) 認為教師工作壓力是教師從事與教學有 關工作時,對工作的負面反應 (如沮喪、挫折、憤怒、困擾等),並首先 提出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圖 2-1。

由圖 2-1 可看出,教師工作壓力的產生過程為:

1. 可能的壓力源:包括心理、物理因素。

2. 評估:經過個人的評估,可能的壓力源是否會對個人的自尊、安全 產生威脅,而評估將視教師個人的人格特質與知覺的交互作用而 定。

3. 實際的壓力源:經評估成為實際的壓力源。

4. 適應機制:教師對於實際壓力源,透過其適應機制的運作,以減少 感受到的威脅。

5. 如果教師工作壓力持續存在,將對教師的生理、心理及行為產生影 響。

6. 慢性壓力症狀:教師的生理、心理及行為被壓力所影響後,長期下 來會產生心身症、心臟病、心理疾病。

12

這個教師工作壓力模式,說明教師個人特質對解釋壓力的重要性。

圖 2-1 Kyriacou 和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Kyriacou 和 Sutcliffe (1978) (二)Moracco 和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13

評估機轉及處理機轉時,會因個體過去經驗、人格特質、信念系統而不同。

當個體所選擇之處理機轉無效時,會產生長期的倦怠,導致身心方面的症 狀。

圖 2-2 Moracco &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Moracco&McFadden(1982)

從圖 2-2 可了解:

(1)學校教師在環境中潛在的壓力源,來自社會、工作和家庭方面。

1.潛在的壓力源

工作 社會

家庭

過去經驗

人格特質

信念系統 2.評估機轉:威脅自尊、安

全。

3.實際的壓力源

4.處理機轉:緩和壓力

5.壓力的徵兆反應

6.長期的徵兆:

工作倦怠。

7.

14

(2)學校中的工作負荷、專業知能,角色期望和角色衝突;校外環境 中的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家庭的婚姻狀況、子女問題等相互作用 下,均會造成老師的工作壓力。

(3)在評估過程後,對老師的自尊或幸福有威脅時,才會成為實際的 工作壓力,這評估過程受過去經驗、人格特質、信念系統等影響。

(4)當個人感受壓力情境時,會產生處理機轉以緩和壓力,但若無法 有效降低壓力,則會出現壓力的徵兆反應。

(5)當老師工作不滿意,會認知到更多事件是有壓力的,如果缺乏有 效因應策略,長期持續的壓力,將導致身心疾病及職業倦怠。

(三)Tellenback,Brenner 及 Lofgren (1983)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Tellenback、Brenner 及 Lofgren (1983) 提出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圖 2-3 所示。此模式的特點在於指出「學校鄰近地區特質」對壓力源的影響。

由於各個學校特性的不同,如學校所處地區將影響到學生的班級人數,校 長的領導風格及學校的組織氣氛,都會影響到學校的社會特質,因此這些 學校鄰近地區特質,都可能會造成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張郁芬,2001)。

15

圖 2-3 Tellenback & Brenner 及 Lofgr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Tellenback, S. & Brenner, S. & Lofgren, H. (1983) 綜合以上三種教師工作環境模式後,可以了解:

1 教師在所處的環境中存有來自社會、工作和家庭方面潛在的壓力 源,可能形成實際的工作壓力。

2 個人特質在知覺、評估、因應工作壓力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即使相同的環境,對工作壓力的反應也會有個別差異的。

3 當個人感受壓力情境時,會產生因應機制,有效的因應策略能降低 壓力,否則顯現出較大的壓力徵候。

4 如果缺乏有效因應策略,長期持續的壓力,將導致身心疾病及工作 倦怠。

3.可能的壓力源

4.實際的壓力源

5.一般性緊張

6.身心健康

7.退出工作

非職業性壓力源

評估

適應機轉 2.教師特質

1.學校鄰近地區特質

16

三、教師工作壓力的徵候

綜合上述的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儘管學者們對壓力來源的看法不 同,但學者對長期壓力的累積之結果,都覺得會造成教師身心方面的傷 害。當老師覺知壓力時,會直接影響班級表現也間接影響老師的表現。

Moracco 和 McFadden(1982)指出,壓力對老師的影響有三方面:(1)

心理的表現:教師可能會感到焦慮、憂慮、不良的自我概念、妄想等症狀。

(2)生理的表現:例如呼吸器官的疾病、失眠、頭痛或心血管疾病等。

(3)行為的表現:常見的行為,如常請假、工作表現不適當或和同事關 係不好等。Dunham(1984)認為教師因為工作壓力,最常顯現的有頭痛、

減少和校外人士接觸、耗竭的感覺、因為缺乏成就而感到挫折、易怒等症 狀。Wilkinson(1988)則認為易怒、挫折、緊張和焦慮是老師最常出現的 症狀。此外有些研究也發現,長期無法有效因應壓力,則會造成情緒、身 體和態度的耗竭,也就是工作倦怠。

過度的壓力影響個體身心健康及工作表現,但是否低壓力或無壓力的 狀態會有較佳的工作表現呢?壓力與工作表現之關係可以 Gmelch (1982) 提出的壓力與工作表現曲線來說明,如圖 2-4。

17

圖 2-4 壓力與工作表現曲線

資料來源:Gmelch (1982) 由圖 2-4 可看出:

1.壓力低的刺激區:若人處於此區會表現出對工作乏味、倦怠,挫折 和不滿意,在此區的工作表現不因壓力很低而有好的表現。

2.壓力適當的刺激區:若人處於此區會對工作表現出高創造力,會想 要求進步、求表現、求改變,在此區常有最佳的工作表現。

3.壓力高的刺激區:若人處於此區會對工作表現出缺乏自信、常生病、

精疲力盡和不合理的解決問題,在此區的工作表現會也隨壓力升高而 更不理想。

因此,教師在覺知壓力對身心的影響、明瞭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是

18

很重要的。了解教師教學環境中潛在的壓力來源,找出壓力的因應之道和 紓解壓力的方法,實有助益身體健康和提升工作表現。

四、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從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中,我們也了解教師在所處的環境中,來 承受來自社會、工作和家庭方面潛在的壓力源,這些都可能形成實際的工 作壓力,而長期處於壓力下,將導致身心疾病及工作倦怠,即然工作壓力 會造成對教師身、心方面的影響,因此有必要更進一步的探討教師工作壓 力的來源。

今日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是非常多元化,社會對教師的期待,隨著時 代的進步,家長教育水準的提高,社會風氣的開放,對老師的要求也越來 越高。除了需熟悉班級經營的技巧及教材教法、電腦多媒體的運用、適時 對學生做心理輔導外,老師還要隨時配合學校要求,辦理各種活動及參與 評鑑,加強自己在與同事相處、師生互動、親師溝通上的能力。現今教師 會面臨來自哪方面的工作壓力呢?以下將蒐集的國內學者研究結果列於

今日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是非常多元化,社會對教師的期待,隨著時 代的進步,家長教育水準的提高,社會風氣的開放,對老師的要求也越來 越高。除了需熟悉班級經營的技巧及教材教法、電腦多媒體的運用、適時 對學生做心理輔導外,老師還要隨時配合學校要求,辦理各種活動及參與 評鑑,加強自己在與同事相處、師生互動、親師溝通上的能力。現今教師 會面臨來自哪方面的工作壓力呢?以下將蒐集的國內學者研究結果列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