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教學決定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教師教學決定理論與相關研究

思考透過判斷決定要做什麼行動的教學實踐,而決定會因為情境的因素與變化,是 一個內在思考的轉化,需經由教學者對教學情境的解讀,透過判讀教學情境的需求,而 做出合適的教學實務行動。因此,教學思考與教學決定是一體的,是個體經由對教學情 境問題的思考,有系統的組織其知識與經驗,並轉化其經驗與知識,做出對問題情境中 最合適解決問題的行為反應。以下研究者透過下列幾點來論述教師教學決定理論與相關 研究:

一、教師思考與決定的關係

教學決定的探究興起於教師思考的研究時期。Dewey(1998)在「思維術(How We Think)」一書中認為思考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心智活動歷程,思考解決問題的運思過 程,可分為五個步驟:遇到困難或挫折、發覺問題的關鍵所在、蒐集資料並提出可 以解決問題的假設策略、就可能之解決方法中評鑑出最合適的策略及依解決策略行 動實際執行,並根據執行的結果,隨時的修正策略行動方法。鄭英輝(1992)翻譯 Guilford 的思考理論,指出人類的心智思考過程,是由思考的運作、內容、產出所 組成的三度空間層次。「思考」是人類的一種能力,是個體主動察覺外界訊息的一種 心理歷程,透過思考作用,重新調整改造經驗與知識結構,以達到問題解決的目標(林 進材,1997)。Clark 與 Peterson(1986)提出教師思考與行動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的 關係。

而「決定」是從思考的運作、內容與產出物,所抉擇出的最合適的行動策略方 案。Griffiths(1959)指出「決定」是藉由對事物的判斷,用以解決或處理一項爭議的 方式,透過思考而得到一種結論,Taylor(1965)認為「做決定」是從各種可行的變通 方案中抉擇對結果最有效的思考活動,Simon(1977)則認為「做決定」是由兩種或兩 種以上可能採取的行動或不行動的方案中做一選擇的行為(林進材,1997),將上述 三者的理論歸納出「做決定」包含三種要素:是一種抉擇的活動、具有兩種或兩種 以上的變通方案以及經驗思考或判斷,具有意識的行為。

25

因此,綜合上述學者的論點,「教師思考」與「教學決定」的關係是個體一系列 心智歷程的整合表現,兩者是唇齒相依的,在教學研究的過程裡,是不可單獨存在 的,必需兩者一起討論,才能探討出完整的教師思考研究歷程。

二、教學決定的意涵

Sutcliffe 與 Whitfield(1979)認為決定是個體意圖和行動之間的橋樑;

Shavelson(1983)指出教師是一位教學決定者,如專業的醫生與律師,在面對多重不 確定、複雜多變的教學情境,從可預測的行為變項,以專業的角度不斷的評估與判 斷,運用專業的知識與經驗,處理教學情境裡產生的各項訊息,針對不同的目標,

執行合適的教學方案、技巧與策略,以學生的最佳學習表現來判斷各種決定的執行。

也有學者認為做決定是一種實現某一特定或規則管理的行為,所做有意圖的抉擇和 行動(Clark & Peterson, 1986;Mckay & Marland,1978)。Greenwood 與 Parkay(1989)則 認為做決定的選擇過程是從兩個或多個具體的行動方案中,判斷、執行可行、合適 的策略方案。「教學決定」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透過本身專業的知識與經驗,處 理教學情境裡的各項問題,為解決問題,從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教學行動具體方案中,

所做有意識性的選擇,考量可行的具體性,有明確、合適的參照點和標準,同時擁 有多種具體方案以相互比較,做為變通的策略。

三、教學決定的歷程

由 Clark 和 Peterson(1986)教師思考與行動模式歷程,認為教師的思考與行為是 相互影響的關係,認為教師教學前、中、後的思考受到教師信念與理論的影響。而 其範疇內容共分為三個階段時期:教學活動前,教師著重的教學重點在教學計劃的 思考與決定歷程;教學互動中,教師與學生教學互動觀察後的思考與決定的影響;

教學活動後的省思、評鑑與決定。其思考與行動模式圖 1,如下:

26

圖 1. 教師思考與行動模式圖

資料來源:”Teachers’ thought Processes”. Clark, C.M & Peterson, L. P., 1986.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55-298.

(一)教學前的思考決定

Clark 和 Yinger(1979)研究指出教學計劃的功能在於建立教師個人教學過程 中立即性的心理需求,可以減少教學時的緊張與焦慮,有方向可循,能增加信 心與鞏固安全感。教師在教學前從事的計劃性活動會引導教學進行的方向,影 響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互動時的思考與決定(Morine-Dershimer, 1978)。然而,教學 計劃被視為教師專業教學的主要核心,深入探討一位教師的教學計劃等於了解 其教學之思考。因此,研究的方向,在於了解教師如何計劃教學?教學計劃形 式有那些?從事那些型態的計劃?思考的層面及依據什麼模式或程序進行教學 計劃?教學前的教學計劃活動指教師對內容、材料、活動、目標、學生、教學 的社會文化脈絡等,做為教學任務的解讀、判斷與選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

教師要經過一連串的思考與決定(Shavelson & Stern, 1981),那麼,其如何思考、

決定與計劃內容,將是影響教學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Zahorik(1970)研究比較教學前做計劃的教師與不做計劃的教師其教學行為

27

發現,未做計劃的教師在教學進行時比較敏感,常運用教學情境中發生的線索,

教學進行中容易接受學生的觀念和想法。而規劃好教學計劃的教師較為僵硬,

在課堂上較不會接收學生的觀點。Peterson 和 Clark(1978)研究發現教師在使用 教學計劃時,過程導向(Process-oriented)的教師比內容導向(content-oriented)的教 師更具有彈性。如果教師只是一昧的執行教學計劃,枉顧學生實際的需求,而 不做課程的調整,那麼,課前的教學計劃對教學活動的進行未必是有幫助的,

反而造成負面的效果,無法達成教學成效。教師教學計劃的活動變化是會左右 學生學習的機會與內容的多寡。Reynolds(1992)歸納相關文獻,發現教師教學前 的思考重點在於教學策略和教學活動。那麼,也就是說,一位教師對學生所持 的觀點與信念不同,將會影響教學前的準備與教學計劃的規劃內容。

(二)教學中的思考決定

教學的實施是教師將思考與決定付諸執行的階段,在師生互動階段,實踐 教學計劃、教室例行性工作或教學活動的進行,是教師關注的焦點,教師的主 要教學流程為行動、觀察、修正、反省。Calderhead(1981)指出教師在教學中的 互動往往與班級常規管理有關。在教學中,主要的思考與決定線索來自於教學 中的常規管理。Clark 和 Peterson(1986)歸納相關研究,指出教師在教學中思考 的類型有四類:

1.知覺:教師陳述其感官的經驗。

2.解釋:教師對知覺賦予主觀的意義。

3.預期:教師對於未來學習的可能情形做預測或描述。

4.反省:教師對於過去課室事件的觀點或事實之理解。

其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花最多心思在學生身上,對於教學目標的達成,

則較少關注到,其次關注的焦點為教學行為、程序、內容、教材等。而在 Borko 與 Livingston(1989)、Reynolds(1992)、Westerman(1991)等人的研究則指出教師 在教學互動中,考慮最多的是學生的特質狀態,而教學過程、教學目標、教學 活動等容易受到忽視。因為教師認為,只要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活動,參與其

28

中,其行為就容易掌握和預測,計劃成功執行就高;相對的,當教師教學不順 暢時,就會考慮代替的方案,針對當時的狀況做調整,將教學計劃做小幅度的 修正,以解決教學不順利的情形。

(三)教學後的思考決定

反省是影響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重要核心因素。一位訓練有素、專 業的教師必須有能力反省並評鑑自己每次的教學,調整自己的行動策略方案,

將意識性的決定更能具體且符合教學所需。教學後的思考與決定,著重在反省、

預測、重新教學,是一個循環式思考的行動。在教學中,師生互動過程中,從 學生的行為反應和回饋就開始進行教學反省了,是在事件發生的一瞬間,也就 是,所謂的「行動中的反省」,有些決定是臨場應變出來的。但是,大部份的教 學反省與評鑑是在教學結束後,才開始進行。教師回憶教學活動的場景、觀看 自己的教學影片、從學生的作業和評量表現,來反省批判自己的教學,透過這 些活動的刺激,去思索每一個事件記憶片段,如同影片重播般,將每一個重要 事件片段重複播放思考,釐清教學適當與不適當處,做出最正確的思考,以提 供日後教學線索所需之使用。

Killion 與 Todnem(1991)依據 Schon(1983)提出的理論範疇,將反省活動分 成三種形式,依實務反省(reflection-on-practice):指教學事件後發生的反省,如:

評量後、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實務中反省(reflection-in-practice):是師生教 學互動中的反省,依據學生的行為反應或學習情形來改變教材的程度,以適合 學習活動之進行;為實務而反省(reflection-for -practice):以先備的經驗為主,來 引導未來的行動,具有前瞻性,是前二種反省活動累積所達成的結果。教師反 省的因素包含三個部份,認知因素:教師以其個人的知識為基礎,結合個人的 經驗和延伸,組成實務的、概念和原理原則的過濾網絡,形成認知的基模;敘 述因素:教師對自己的生活與經驗做描述,將教室重要事件做記述,經由反省 談自己的教學經驗,透過不斷的澄清、質疑、考驗和批判,組織其教室經驗使 其脈絡化,建構實踐情境的資訊,作為教學、反省和研究的基礎;批判因素:

29

透過審視社會倫理、正義、道德、教育目的與手段,加以批判,並挑戰社會的 權力結構關係。

教師反省的技術有三個層次,技術性的反省:以教學的程序、技術問題為,

教師反省的技術有三個層次,技術性的反省:以教學的程序、技術問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