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的方式進行,在教學研究研究對象的選取上,本屬不易,為達研 究目的與原則,讓研究能順利的完成,本研究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了經驗教師與新 手教師各一位,並將研究參與對象的選取、教育訓練背景、教學理念與其教授班級做一 描述如下:

一、研究參與者的選取 (一)Ming 老師(匿名)

Ming 老師從大學畢業至今一直在新北市的朝陽國小(匿名)服務。研究者印 象中的 Ming 老師,在大學裡,常在系上擔任重要幹部,積極參與系上相關活動,

為系上同學服務,大學還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隔年體育公費分發,也以第一 名的成績分發於新北市板橋區的朝陽國小,是研究者優秀的大學同學。且於 104 學年度榮獲新北市四年級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與教學計劃優等。Ming 老師是屬 於認真負責、重視細節、口條清晰的人,對於一件事情的執行程度,力求完美、

精益求精,針對事件的闡述更是有條不紊、清楚明瞭,因此,Ming 老師能參與 這個研究,對研究者來說真的是莫大助力。

1.Ming 老師的教育訓練背景

Ming 老師大學畢業於臺中師範學院體育學系,碩士學位於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體育研究所取得,Ming 老師主修運動教育學,在小學教學年資 12 年,期 間,曾擔任導師、科任教師及田徑隊教練的經歷。Ming 老師的碩士論文是以 運動教育模式為教學的策略,並透過小組檔案評量運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來了 解學生的學習成效,是一篇教師本身的教學行動研究,因此,Ming 老師是力 求理論與實務融合的實踐,透過自身的教學反思,讓教學精益求精,使學生獲 益。Ming 老師本身受過研究方法的訓練,對於研究的認知,必能對本研究有 正面的助益。

2.教學理念

63

Ming 老師平時在課堂上,以樂趣化、遊戲化的課程設計來教導學生,學 習相關的體育技能,並以小組競賽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課堂中 學生不同能力的組合,給予不同的標準來提升學生學習的信心,幫學生設定學 習目標,期望學生能朝自己的學習目標邁進。在評量方面,重視學生的個別差 異,採多元評量方式,從不同的面向來觀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進步和努力情 形,不只重視結果,更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表現。

Ming 老師更秉持著健康生活的理念,期望學生將這些精神理念融入於日 常生活中,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挑戰自己的能力,從中養成規律運動的習 慣。身教重於言教,期望自己以身作則,實踐健康的生活理念,將平常自己與 三、五好友參與各項體育活動的經驗分享給學生,像是單車環島、鐵人三項比 賽、萬人泳渡日月潭、各項路跑活動等,希望藉由身體力行、親自體驗的方式,

鼓勵學生多多參與體育活動,達到強健身心、紓解壓力、增進親子間的情感,

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基於上述的理由,選擇 Ming 老師的主因,Ming 老師除了有豐富的專業訓 練背景外,教學經驗豐厚,再來,其非常重視學生的學習情形、感受與想法,

也想要透過此次的研究來了解本身的教學與學生經驗課之間存在著什麼樣的 落差,以精進自己的教學專業,並以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豐富教師實務現場的 探究,提供師資培育機構課程設計的參考範本。

3.Ming 老師教授的班級-健康班

以選取 Ming 教師的任教學校-朝陽國小,教授班級中的一個班級為主要的 研究參與者,全班 29 位學生,男生 15 位;女生 14 位。在與 Ming 老師協商 確認之後,選定健康班為研究的班級。Ming 老師說明,選擇這個班級並不是 因為該班學生體育能力特別強,而是,該班導師支持教學研究,學生雖然體育 能力不是頂尖,但是,很喜歡體育課,也喜歡運動與體育遊戲,很聽老師的話,

是中規中矩的班級。

(二)Sang 老師(匿名)

64

1.Sang 老師的教育訓練背景

Sang 老師於 104 年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目前實習於板南國 小(匿名)。Sang 的老師從國小開始就是排球隊的一員,一路從國中、高中練到 大學,大學時的 Sang 老師,經歷了女子排球隊的解散,在失去以排球為重心 的生活下,思考著自己未來的生涯規劃,於是,認為自己應該好好以成為一位 全能的體育教師規劃下出發。在大四的體育表演會擔任活動企劃股的工作,學 習如何與他人協調、溝通、組織與合作完成一項工作,參與了跆拳道和旗舞等 表演節目,並在體表裡,嘗試自己能力比較不好的舞蹈表演,希望藉由大四的 體表節目磨練自己的舞蹈細胞。大四實習於二年級的班級,在實習期間要上滿

國語、數學、生活、綜合和體育等課程,從剛開始的充滿挑戰到實習結 束,Sang 老師認為大四實習最大的收獲就是讓他在和小朋友接觸的時候 比較不會那麼緊張。認為經過實習的洗禮後,較能熟悉小朋友的語言,

也較能用小朋友能理解的語言來教導他們,並能在腦海裡組織說話的邏 輯步驟。Sang 老師也會利用暑假的時候到游泳池擔任游泳教練,訓練自 己游泳的技巧、學習游泳教學的技巧和組織游泳的教學模組。

2.教學理念

Sang 老師小學時代,就特別喜愛運動,認為運動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其經驗過的體育課程都很好玩,因此,他認為一堂有趣的體育課,就是要帶給 學生歡樂。一堂好的體育課程除了帶給學生歡樂,還能讓學生學會「尊重」,

透過分組讓能力好的同學來引導能力弱的同學,重視特殊障礙的學生,讓其在 和樂的環境下與同儕學習,也很重視學生能從他身上學習到很多的技能,因此,

在課程設計上,運用了很多的遊戲方式來活化體育課程,希望學生能在快樂、

有趣的氣氛下學習。Sang 認為要達到歡樂的課堂氣氛「良好的班級經營」是 不可缺乏的因素,因為讓你的學生信任你、喜歡你,你在與他們相處,教導他 們時,他們會比較願意聽你的指導,這樣,才能達到雙贏的局面。

3.Sang 老師教授的班級-活力班

65

板南國小活力班是 Sang 老師實習的班級,總共有 23 位學生,女生 10 位,

男生 13 位。班上是屬於活潑好動的班級,導師為了讓學生下課有較多的活動 機會,在班上放了一籃子的球,讓小朋友下課的時候可以到球場上運動,研究 者,每每提早來到研究場域準備器材時,就會看到四年甲班的學生,男男、女 女在球場上傳球、揮樂樂棒及跳繩等運動,但是,一上課就要上體育課了,原 以為他們上體育課時,活力會減少一半,可是,學生還是展現過人的體力,在 課程活動裡,讓研究者一直覺得這個班級的學生真的是活力十足。

二、研究場域的背景描述 (一)朝陽國小(匿名)

朝陽國小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發展中心、商業與住宅混合區,為一大型學校,

校門口對面是一所中學附設社區大學,學區四周圍有市場、診所、各類餐館、

公園,這裡是一所社區小學、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優厚。該學校位於社區大學 對面,對於課程與教學的發展,是有組織、有系統的規劃,且以融入社區生活 為主要的發展方向,每學期都會有師資生到校實習,學校對於教學研究是持支 持的態度,因此,選擇朝陽國小做為研究的場域。

(二)板南國小(匿名)

板南國小位於台北市中正區行政、醫院、商辨與住宅混合區,是一中小型 學校,校區與國中部共用,國小部校區為一排行政大樓,其餘皆為國中部校區。

地處機能便利的區域,附近餐館、商店林立,又有捷運站,交通十分便利。學 校對籃球運動發展十份重視,午休時間,教練與隊員皆已集合,展開一系列的 訓練課;學校積極發展膽識教育、本土語言教學、教育 111 等特色課程,訓練 學生朝向全方位的發展。為強化教師專業發展,成立相關專業社群,對教學研 究相當支持,因此,選擇板南國小做為研究的場域。

三、研究時程

(一)經驗教師與其班級:從 2015 年 9 月 8 日至 2016 年 1 月 12 日,共四個半月。

66

(二)新手教師與其班級:從 2015 年 10 月 26 日至 2015 年 11 月 26 日,共一個月。

四、研究者的訓練背景與經歷 (一)個人經歷

研究者為國小教師,2002 年自臺中師範學院體育系畢業至今(2014)任教年 資為十二年,第一年至今服務於新北市一大型小學,曾擔任高年級的級任導師,

利用晨間活動時間及課餘時間指導男女生田徑隊,歷任十年的時間。2008 年從 臺中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畢業,主修範圍是運動教育學領域的課程與教學,並 於 2010 年考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班,以在職進修的方式,修習 相關運動教育學領域相關專業科目,期間擔任健康與體育領域低年級的科任教 師,對於體育教學已經累積了十年的教學經驗。但是,研究者還是深感對於此 領域的專業稍嫌不足,除在研究所進修外,還會利用假日時間參加運動教育學 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與身體文化學會所舉辨的體育學術研究會及國際體育教 學研討會,並於 2011 年參加義大利的國際體育教學研討會,且利用課餘時間,

和不同領域的教師,互相分享教學心得,討論不同的教學技巧其適用性,期望 自己在此領域能更為專業,讓看問題的角度能更為寬廣且深入,且能將「理論」

和「實務」結合,以不負所學。

(二)研究者的專業訓練背景

在體育專業知識方面,除了就讀師範學院體育系四年、教育大學研究所二 年半、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目前進修研究所 的學習經歷,無論是運動教育學或運動項目的體育課程設計的相關書籍都有廣 泛的涉獵,以及積極的參加各學會所舉辦運動教育的研討會,相信對研究者所 需的體育研究知能素養是足夠的。在研究方法的訓練方面,研究者分別在博士 班三年級修習體育質性研究方法與質性研究方法兩門課,學習不同老師對質性 研究方法的解讀與觀點,將系上老師對於質性研究方法技術的概念與教育學系

在體育專業知識方面,除了就讀師範學院體育系四年、教育大學研究所二 年半、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目前進修研究所 的學習經歷,無論是運動教育學或運動項目的體育課程設計的相關書籍都有廣 泛的涉獵,以及積極的參加各學會所舉辦運動教育的研討會,相信對研究者所 需的體育研究知能素養是足夠的。在研究方法的訓練方面,研究者分別在博士 班三年級修習體育質性研究方法與質性研究方法兩門課,學習不同老師對質性 研究方法的解讀與觀點,將系上老師對於質性研究方法技術的概念與教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