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面對新課程之問題 教師面對新課程之問題 教師面對新課程之問題 教師面對新課程之問題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8-45)

1994 年 9 月 21 日,行政院為了順應改革浪潮與回應民間教 改團體的訴求,成立了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自此政府相關機關 與單位正式著手規劃新的教育政策,同時也象徵我國教育改革運 動列車正式啟動。

在 1994 年至 1996 年短短兩年期間,改革審議委員會更快速 地提出了五份審議報告書,指出了傳統教學中學校與各科教師間

,由於缺乏協調與整合,使得教學呈現零散、重覆等問題,於是 對於新課程的設計,針對上述問題提出改革,蔡清田(2005)【

119】指出其特色為:

1、強調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

2、學生學習中心取代學科本位中心。

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取代中央政府統一編輯。

4、鼓勵教師主動發展課程以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為課 程設計核心。

5、以學習領域合科教學取代現行分科教學。

6、提供學校及教師更多彈性教學自主的空間。

7、降低各年級上課時數。

8、減輕學生負擔。

9、國小自五年級起實施英語教學。

10、減輕對教科書的依賴。

11、完整結合課程、教學與評量。

2.4.1 教師面對新課程改革的問題

基本上,改革可以分為「漸進式」的改革與「激進式」之改 革,但無論是怎樣類型之改革,在其運作的過程中難免會碰到挑 戰、問題、抗拒與困境,課程改革當然也不例外,特別是第一線 的教育工作者,教師在面對新課程之際,其角色的調整與轉變也 面臨了諸多問題與挑戰。例如張如慧(1996)【73-77】所提出的,

對所有的教師而言,在面對新課程實施時,無疑都是一個新的挑 戰,教師必須配合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教材與教學活動,減少 對教科書的依賴。

任潔芳(1999)【15-16】也提到新課程對教師而言是比較陌 生的,因此在課程的推展產生許多的問題,或者教師們亦會產生 挫折、不安全感或恐懼。亦有研究曾指出,以往的教師習慣於照 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在面對課程革新時也深怕增加因為負擔而帶 來的壓力,加過去的師資培育體系與訓練,和長期所累積之教學 經驗,教師恐怕還無法擺脫對於分科教學之依賴。

陳火川(2005)【2】更明白指出,實際上社會各界對於新課 程的看法還相當的分歧,因為此次的課程改革是歷年來改變幅度 最大,且最具顛覆性的革新,上至教育部、課程綱要研發小組,

下至學術各界、學校、教師等,無不感受到課程革新所帶來之衝 擊,而改革所帶來的種種未知性與不確定性,甚至是更沈重的工 作壓力,讓許多教師產生抗拒改變的心理。

林幸姿(1997)【246-257】在的實證研究上,針對真正參與 過課程發展的教師訪談發現,雖然大部分實際參與的教師都願意 再度參與,但是他們大多一致認為,在一般學校裡教師的確已經 習於被動且安分地做一名執行者,或者是因為不了解課程發展,

對自己的專業能力沒有信心,因此一般教師不一定會願意參與。

對於教師面對課程革新角色轉變之際可能面臨到的困難,涂 絲宜(2001)指出有下列幾項:一、學校情境無法配合:包含各 學校不同的領導作風、同事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合作態度等;二、

由於工作份量增多,以致時間不足、負擔過大;三、對於新課程 之實施,欠缺專業的能力。

黃國銘(2002)【43-44】也曾指出,教育改革所強調的是教 師的「專業與自主」,且應該把教師原有的專業自主權還給教師,

其次,教師對於本身角色的認知與調整必須作根本的改變,如此 才能符應社會之期待。其認為教師角色之轉換應包含:

1、以熱心積極的態度取代冷漠與觀望:教師在面對課程改革應 調整以不變應萬變之態度,不然再好的政策也只會流於一堆 口號。

2、教改工作的釐清:對於課程改革中協同教學、課程統整等新 觀念,教師常望文生義,以致產生錯誤之認知,最後導致抗 拒之心態,因此教師應針對相關概念加以釐清,並作一番透 徹之理解。

3、主動的參與教改工作:由於此波之教改運動強調的是行動研 究,教師應調整態度,主動與同事組成團隊來進行課程之設 計與研究,以因應教改政策。

4、專業成長以提昇其專業知能:教師必須透過專業成長來充實 自身之專業知能,若還是以舊瓶裝新酒態度來面對教育改革 ,恐怕很難突破現有之困境。

江思瑩(2003)【24-25】綜合相關文獻,將教師面臨課程改 革角色轉變之衝擊整理如下:

1、教師角色多元化,造成角色過度負荷現象:由於現今社會形 態的多元化,每個學生的背景差異大,教師除了需發揮領導

、訓育、輔導、教學與創造等功能外,還必須承擔社會大眾 之期許,因而形成教師角色負荷過多,難免產生抗拒之心態 。

2、整體環境之營造,仍未符應現代化的教師角色:學校文化與 科層體制組織與教師希望獲得更多自主權之間仍存在著衝突 ,加上中央過度重視高等教育,都是未能配合教師角色調整 之環境因素。

3、教師必須從教室走出來,專業形象改變:首先,由於知識及 科技不斷增加,教師已不再扮演知識的權威角色。其次,課 程改革增加了家長參與的權利,和輿論團體干預教學、教材 發展、教師評鑑等,外在力量已深入教師專業領域。最後,

教師也應走出教室,參與教育事務,然而教師對學校本位管 理仍缺乏認識與知覺,此方面專業素養仍不足。

4、改革過快,仍停留在由上而下的改革模式:在改革中,教師 常成為改革的對象,聽命於遠離教學現場的專家所作的決定 ,加上教改浪潮一波一波襲來,讓教師消化不良,教師自主 權仍未受到尊重,一些重要的教育事務未習慣讓實際執行者 參與決策過程。

針對新課程改革本身之問題與其對教師所造成之影響與挑戰

,包含新課程為何而來、課程理論基礎、課程結構、課程發展委 員會與學校本位課程、教科書遴選與自編教材、協同教學與多元 評量等,馬向青(2005)【115-121】從實務的經驗中,清楚的闡 述教師與相關利害關係者所面臨到之問題:

1、新課程為何而來:新課程改革是台灣教育史上改變幅度最大 之改革運動,並在九十學年度起即從一年級開始逐年實施,

但是在此之前,教育部分別在 1993 年、1994 年公佈「國民 小學課程標準」和「國民中學課程標準」,也分別在 1996 年 、1997 年實施,但實施短短五屆之後,隨即被「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所取代。對於教師來說,原本才剛適應新的「課程 標準」,隨即又要面對新課程實施的局面,許多教師對於這樣 大幅度的轉變,更是充滿著質疑與不安,難免會產生抗拒。

2、新課程改革之理論基礎問題:新課程出爐之後,許多人驚覺 到問題重重之主因,乃是在課程理論基礎上,欠缺堅實的學 理基礎,於是國內許多研究課程之學者,紛紛提出了諸多理 論來支持新課程,例如批判教學論、後現代主義、知識社會 學等,但這些課程理論,教師常缺乏興趣,甚至懷有輕視和 敵意,認為那些只不過是「高談闊論」的理想,其主因除了

被認為有追求學術時髦、盲目移植之勢,更重要的是課程理 論所呈現濃厚的後現代思潮與內涵,與實質教學環境所表現 出來的現代主義性格,造成極大的衝擊。

3、課程結構的問題:首先是課程統整的問題,為了改善學科林 立、知識零碎與生活脫節等問題,新課程將學科統整為七大 學習領域,但問題是,要怎樣統整才具有整體性、才不會與 生活脫節,似乎沒有一定之標準,甚至課程專家的力量似乎 已經凌駕於專門科目領域之上,難道分科教學真的有那樣零 碎不堪嗎?真的與生活脫節嗎?其次,為什麼將課程統整為 七大學習領域,有何學理依據?當初劃分之用意,是希望能 採取領域教學,以達成課程統整與減少學生負擔之目的,以 社會領域來說,其包含了歷史、地理、公民,試問有哪個教 師能同時針對社會領域授課,即使利用協同教學,但是要各 科教師針對社會領域規劃出一套合適之課程,除了時間難配 合之外,更增加教師的工作負擔。

再者,「彈性學習節數」之問題,其實施原則,按照課程綱 要之規定,是用來安排全校性或全年級之活動、實施具學校 特色之學校本位課程、安排選修節數、實施補救教學或進行 班級輔導等,但是睽諸實際,各學校首要解決之問題乃是各 教師授課節數之安排,對於彈性授課節數之規劃往往不會太 重視,加上學校環境軟硬體設備上不足、師資結構與課程編 排等問題,要確實實施其所規定之內容,更顯得困難重重。

4、課程發展委員會與學校本位課程之問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內所規定課程發展委員會之權責包括:規劃學校總體課程計 畫、決定各年級學習領域學習節數、審查自編教科用書、設 計教學主體與教學活動、負責課程與教學評鑑、發展學校本 位課程。其成員包括了校長、主任、相關行政人員、教師代 表、家長代表與社區代表,但在實際的運作情況上,特別是 在大型的學校內,要所有成員撥出時間,甚至是密集的溝通 協調與討論、凝聚共識、規劃出學校的總體課程計畫,實有 其困難。

其次,課程綱要之公佈,賦予學校、老師更多課程決定的權 力,學校可以針對學校之特性、教學環境、學生需求、師資 結構與社區期待,進而規劃屬於學校獨特的本位課程,但是 要發展怎樣的特色,確實又是另一個頭痛之問題,若還要將 其特色落實在學校所規劃的學期課程中,所需要之人力、物 力與時間,恐怕只會增加學校之負擔,而學校本位課程也無

在文檔中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頁 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