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與相關研究

由 Venkatesh 等人(2003)所提出之 UTAUT 之解釋度高於其他相關 科技接受模式,故本研究採用 UTAUT 做為研究架構之基礎。

一、UTAUT 的源起

由 Davis 於 1989 提出的科技接受模式(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發展至今已有 20 多年歷史,每當有研究者需要探討使用者對新 的資訊科技接受度時,最常見、普遍使用的模式便是 TAM。有學者認 為 TAM 僅從使用認知面探討人們對科技使用之接受度,未考量人文與 社會變革之歷程、創新採用模型等重要變數與理論,忽略其他重要影 響變數。在許多採用科技接受模式做為網路科技使用行為之研究基礎 中,均認為 TAM 並無法完全擷取影響使用意向的變數,且要從眾多理 論中選擇模式與挑選構面,或從中選擇一個具優勢的模式時,往往很

容易就會忽視其他模式所做出的貢獻,因此就有檢視與整合相關模式 的必要,進而設計出具有整合性觀點的使用者科技接受度(Venkatesh et al., 2003)。

UTAUT 是由 Venkatesh 等人整合八個模式或理論而提出,藉此提升 科技接受模式的解釋力,基本概念為當使用者在使用新的資訊科技 時,個人對使用資訊科技的反應會影響使用的意向(Venkatesh et al., 2003),因此將 TAM 整合其他不同領域的科技接受行為所提出的模型,

將各種不同的外部變數整合在一起,用以解釋外部變數對行為意向的 影響(張鴻昌、郭倉義、賴美志,2004)。經過研究驗證後,發現該模 式對於科技使用行為之解釋力可高達 70%,相較於過去所知的任何一個 模型都較為有效。

二、UTAUT 架構

Venkatesh 等人(2003)提出之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乃是將過去探 討資訊科技接受的相關八個模型或理論整合成四個主要構面與四個調 節變數。

茲將 UTAUT 主要構面與調節變數之影響說明如下:

(一) 績效期望(performance expectancy, PE)

定義為:個人認為使用該系統將對於幫助改善或提升工作績 效的程度(Venkatesh et al., 2003)。

資訊科技要能為使用者接受,前提之一是使用者須相信此資 訊科技能發揮功效,讓個人在工作表現上有顯著的績效改善或提 升,或因資訊科技的使用以節省更多的工作時間,才可能進而採 用資訊科技。因此,此構面探討個人在工作中融入資訊科技的使 用,認為對其工作績效提升程度為何。

績效期望構面主要是受到性別與年齡變數的調節作用,其中 以男性較為強烈,特別是年輕男性的調節效果更為強烈(Venkatesh et al., 2003)。

(二) 易用期望(effort expectancy, EE)

定義為:使用系統的相關容易程度。就資訊科技的導入而 言,使用者抗拒是極為重要的因素(Venkatesh et al., 2003)。

對使用者而言,新的資訊科技之操作介面或功能與先前工作 習慣的差異性很大、難度較高,若需花費額外的時間來熟悉,很 容易在心理上產生負擔而抗拒新的資訊科技。因此,本構面在探 討資訊科技的使用介面是否能讓使用者輕易上手,若資訊科技的 操作介面與環境是複雜、難懂的,反而加重使用者負擔,進而不 願意使用該資訊科技。

易用期望構面受到性別、年齡與經驗變數的調節作用,其中 女性的影響較為強烈,特別是年輕女性與早期使用資訊科技階段

經驗的調節效果更為強烈(Venkatesh et al., 2003)。

(三) 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 SI)

定義為:對個人而言,視為重要他人認為自己該使用新系統 的程度(Venkatesh et al., 2003)。

現實生活中,人們在進行策略或行為決策時,易受到周遭重 要他人的影響,包含個人對新的資訊科技是否接受與採用亦是如 此,當重要他人認為個人在此工作環境下,本就應當使用此資訊 科技,或個人在看到重要他人採用此資訊科技後,使得績效或形 象上的改變等,都會對其使否採用的意向上產生影響,這些重要 他人包含家人、親友、同事或主管等。

社會影響構面受性別、年齡、自願性與經驗變數的調節作 用,其中女性的影響較為強烈,特別是年長女性在強制性下的早 期使用階段,其調節效果更為強烈(Venkatesh et al., 2003)。

(四) 促成條件(facilitating conditions, FC)

定義為:個人認為現有組織與技術性的基礎建設對支援系統 使用的程度(Venkatesh et al., 2003)。

此構面探討組織與現有的技術對於在使用資訊科技系統上,

對使用者所能提供的協助,好讓使用者在使用資訊科技上所面臨 的阻礙可以減少,或者在使用資訊科技的效率上可以增加。

促成條件構面是對使用者的實際使用行為產生直接影響,且 在影響關係中受到年齡與經驗變數的調節作用,其中年長的工作 者影響較為強烈,特別是在經驗增加的時候,其調節效果更為強烈

(Venkatesh et al., 2003)。

(五) 調節變數(moderator variables)

UTAUT 之調節變數,分別為性別、年齡、經驗與自願性。

經驗變數乃是指 Venkatesh 等人從縱斷面的時間點上進行資料 收集,針對不同時間進行使用者反應檢驗,包含使用者在受過資 訊科技的培訓後、使用一個月後與使用三個月後等時間點,故經 驗變數主要是針對使用者從引進資訊系統到具有最佳經驗的期間 下,對某資訊科技所累積的使用看法(Venkatesh et al., 2003)。本 研究中所指的經驗變數,僅就問卷調查的單一時間點上,針對高職 教師使用 Facebook 教師專業社群的反應進行檢驗。而自願性乃是 Venkatesh 等人在當時針對使用者在自願性使用或強制性的情境 下,進行調查使用者對資訊科技接受度的使用看法(Venkatesh et al., 2003)。

UTAUT 在就考慮單一調節變數的影響下,性別變數在績效期 望、易用期望與社會影響對行為意向的影響間,具有調節作用;

年齡變數在績效期望、易用期望對行為意向的影響間,年紀較輕

的使用者具有顯著調節作用,而就社會影響對行為意向及促成條 件對實際使用行為的影響上,則是年紀較長的使用者會具有顯著 的調節作用;經驗變數對易用期望、社會影響與促成條件具有調 節作用;就自願性變數而言,在社會影響對行為意向上產生調節 作用(Venkatesh et al., 2003)。

若更進一步進行調節變數之間的交叉分析,發現兩個以上的 調節變數所產生的複合作用,將會使得調節作用更加顯著。例如,

若以績效期望對行為意向的影響而言,同時考量性別與年齡因素 時,則年輕男性的影響效果更為顯著;若以易用期望對行為意向 的影響而言,同時考量性別、年齡與經驗三個調節變數時,則是 缺乏使用經驗下的年輕女性影響效果更為顯著;若就社會影響對 行為意向的影響而言,在考量年齡與經驗兩個調節變數時,對於 年長使用者的影響會隨著使用經驗的累積而逐漸遞減;若同時考量 性別、年齡、經驗與自願性四個調節變數時,則是在非自願性的 情 況 下 , 缺 乏 使 用 經 驗 的 年 長 女 性 調 節 效 果 影 響 更 為 顯 著

(Venkatesh et al., 2003)。

UTAUT 主要構面影響與調節變數之調節作用示意圖,如圖 2-1 所 示。

圖 2-1 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架構圖

資料來源:Venkatesh 等人(2003: 447)。

三、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於教師資訊科技接受度之相關研究

施學琦和陳怡蓁(2010)曾針對社群網站使用者的使用行為,以 UTAUT 模式進行探討,其研究結果顯示績效期望、易用期望與知覺有 趣性均對行為產生正向且顯著的影響。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高職教師使用 Facebook 教師專業社群之行為意向,並未對實際使用行為加以探討,故 為貼近研究主題,本研究僅以 UTAUT 為基礎架構,針對影響行為意向 之績效期望、易用期望與社會影響構面來探討。近年來教師於資訊科技 接受度或行為意向之相關研究敘述如下:

Brich 和 Irvine(2009)在「實習教師對整合 ICT 於教室之接受度:

應用 UTAUT」之研究中,納入績效期望、易用期望、社會影響與促成 條件四個構面,及性別、年齡與自願性調節變數進行探討。其研究結果

發現實習教師之易用期望於在教室整合 ICT 的行為意圖上具有顯著差 異,且會受到性別、年齡變數的調節作用影響。

Pynoo、Devolder、Tondeur、Braak、Duyck 和 Duyck(2011)在「中 學教師對數位學習環境接受度的預測:以橫斷面研究為例」之中,以績 效期望、易用期望、社會影響與促成條件四個構面,排除所有調節變項 進行探討。其研究結果發現中學教師對數位學習環境的接受度上具有顯 著差異;不同的時間點上對易用期望、社會影響與促成條件上具有顯著 的調節作用,以易用期望而言,在 T3 的時間點上預測力最強;以社會 影響而言,特別是在 T1、T3 的時間點上預測力較強;以促成條件而言,

只有在 T2 時間點上才具有顯著影響。

王筱怡(2011)在「以整合性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屏東縣國小特教教 師參與網路專業成長社群進行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中,納入績效期 望、易用期望與社會影響構面,及性別、年齡、經驗、自願性、最高學 歷、特殊教育任教年資與任教班別作為調節變數進行探討。其研究結果 發現,(1)績效預期、易用預期、社會影響等因素會對屏東縣國小特教教 師參與網路專業社群進行教師專業成長之行為意圖產生正向顯著影 響;(2)性別、年齡、最高學歷、特殊教育年資、任教班別等變項,皆不 會對屏東縣國小特教教師之績效預期、易用預期、社會影響與行為意 圖之間的影響產生調節作用;(3)經驗不會對屏東縣國小特教教師在易用

預期、社會影響與行為意圖之間的影響產生調節作用;(4)自願性不會對 屏東縣國小特教教師在社會影響與行為意圖間的關係產生調節作用。

預期、社會影響與行為意圖之間的影響產生調節作用;(4)自願性不會對 屏東縣國小特教教師在社會影響與行為意圖間的關係產生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