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案例融入意涵之分析與討論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四節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案例融入意涵之分析與討論

為瞭解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案例之融入意涵,本研究將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 學案例之融入意涵分為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活動之藝術課程教學主軸、數位典藏資源 融入藝術教學之藝術教育價值取向兩個主題類目,依序進行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統計,研究結 果呈現如表4-4-1所示。

表4-4-1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之藝術課程教學主軸之次數分配表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

排序

審美經驗與批判省思 22 16 2

藝術創作與自我實踐 4 3 3

審美經驗、批判詮釋與藝術創作、實踐之交融 82 59 1 註〆N=109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中之藝術課程教學主軸方陎,根據表4-2-6所示,以「審美經 驗、批判詮釋與藝術創作、實踐之交融」共計出現82次,所佔比例最高為59%。「審美經驗 與批判省思」位居第二,共計出現22次,所佔比例為16%,而「藝術創作與自我實踐」共計 出現4次,僅佔3%。

研究發現,「審美經驗、批判詮釋與藝術創作、實踐之交融」出現次數與其他藝術課程 教學主軸有相當差距,說明單單著重鑑賞或是創作的單向思維已為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當 前藝術教育思潮中對於藝術鑑賞與藝術創作並重的新方向,即強調兼具藝術鑑賞與藝術創作 兩類教學意旨,達到鑑賞詮釋與創作實踐之交融。

表4-4-2 藝術教育價值取向之次數分配表(複選)

項目 次數 百分比

(%)

排序

著重創造力與想像力之培養 65 62 1

著重文化價值與社會議題之關注 44 42 2

著重觀照自省與自我意識賦權 22 21 3

其他 3 3 4

註〆N=109

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中之藝術教育價值取向方陎,根據表4-4-2所示,以「著重創 造力與想像力之培養」之案例最多,共計出現65次,所佔比例為62%,「著重文化價值與社 會議題之關注」居次,共計出現44次,所佔比例為42%,「著重觀照自省與自我意識賦權」

共計出現22次,所佔比例為21%,「其他」不屬於前述類目之案例佔3%。顯見藝術教育價值 取向以「著重創造力與想像力之培養」為大宗,但在「著重觀照自省與自我意識賦權」之高 層次思維層陎則有待充實。

根據數位典藏融入藝術教學之藝術教育價值取向在量化分析上之詮釋,輔以賥性分析說 明,以避免單純量化內容分析過度單純化及概略化的之缺點,茲詳述如下。數位典藏資源融 入藝術教學之藝術教育價值中「著重創造力與想像力之培養」,在強調創造力與想像力的引 導及開發,讓學生透過創意思考的歷程與樂在其中的體驗,培養樂於創思與想像的能力。運 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藝術教學之彈性的求知途徑,觸發學生主動求知的動機,強化加深加廣 之自主學習,將知識探索、知識創造、知識分享的功能整合,達到創意加值、靈活運用之目 的。實例舉隅如下〆

觀看、欣賞有關於達悟族的拼板船和飛魚季的文字、影音、圖像資料 。期 待學童能對達悟族的飛魚季可以有更深的體認及對拼板船上的圖案能作聯

想而實際進行圖騰創作。(CE02005-7)

經由欣賞與探究各種不同沙灘素材與貝殼創作的表現方式的過程中激發學 生的創作動機與想像力。從動手實作”我的寶貝相框”的過程中啟發學生 自由地創作構思。(CE2006-3)

透過宋代花鳥畫欣賞讓學生體會畫家如何觀察事物、挖掘題材、創作表現

,以身體力行將學習的心得轉換成創作。(CJ2006-4)

以陶瓷藝術為內涵,利用其產品、造形與紋飾特色,將之運用在生活設計 中,開創新設計,如中國風的室內佈置、陶瓷設計、陶瓷紋飾或靑花瓷運 用在服飾設計、杯盤設計、文具設計等。先構思並繪製草圖,正式作品表 現形式與媒材不拘。(94S-1)

教師必頇轉變教學觀念,在實踐的探索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精神與人文素養。誠 如劉豐榮(2004)所言,有創造性的藝術家不僅善於解決問題,而且也能發現有挑戰性的問 題。數位典藏融入藝術教學之藝術教育價值中「著重文化價值與社會議題之關注」,特別重視 文化理解並關注社會議題,強調藝術學習經驗與個體所在社區、生活環境之關聯性,多元文 化思想實例舉隅〆

以「民俗藝術」為主題,引導學生從認識、欣賞民俗藝術,民俗藝術的 學習將使學生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會、地域和群體的美術,進而達到文 化理解、詮釋、包容與傳承。並透過學生分組網路資源搜尋、彙整與實 地觀察活動,回味與省思在地的文化生活與藝術,進而練習結合民俗藝 術內涵,作為文化創意設計的創作轉化。(93S-1)

對社會議題多所關注,正如Freedman(2003)指出要協助學生理解視覺文化中豐富的社 會生活議題,實例舉隅:

討論生活中除了轉學生,是否還有哪些人,也可能會獨自一人面對陌生的 群眾,特別是隻身一人來台灣生活、工作的人(生活環境中大多數時間周 遭無與其相同文化的人們): 跨國婚姻中的女性、家庭外籍幫傭…等。

(ME05)

來自不同環境背景的人,在陎對相同影像時,將產出多元的詮釋々同一個視覺文本發生 不同的互涉現象,激發不一樣的識讀經驗,彼此激盪為互動合作的對話者。藉由數位典藏編 織在地價值與情感,運用原住民典藏品說故事,發展以原住民文化為核心之教學案例不在少 數,實例舉隅〆

藉由「圖騰」這個主題,不是只限於原住民圖騰,而是以一個大範圍的圖 騰概念,例如:漢人傳統、埃及、印第安…等圖騰,來引起學生對於多元 文化的興趣,從不同的角度看各種文化的不同之處,進而欣賞他們的藝術

。(CE2005-5)

瞭解原住民服飾與工藝藝術特色與意義,尊重原住民文化與藝術。.運用想 像、分析、設計獨特的圖騰。(CE2008-6)

從鑑賞認知角度關注視覺影樣在傳統與現代的轉接,利用多樣之視覺文本進行跨空間與 時間之比較,包含古今比較、跨文化比較、傳統與當代之比較,論述藝術、文化之脈絡,並 比較不同世代、不同時間風貌下的演變。多樣之文化視角詮釋之實例舉隅〆

今角色扮演遊戲的異同,進而思考中國文化的價值與代表性。(MJ07)

藉由傳統中華文化的器物讓學生重新認識並激起學生創作的興趣,讓古典 的青銅器紋飾有新的生命力。尌青銅器型制之介紹請學生比較與連想與其 功能相似之現代器皿。(94S-4)

從故宮名畫「極樂世界」作品的賞析,對應梵諦岡西斯汀禮拜堂祭壇的 牆壁「創世紀」、「最後的審判」,了解東、西文化的差異及對生命詮 釋不同的方式,提升多元文化了解與欣賞。(ME02)

帶領學童觀察清明上河圖,推敲當時的生活形態與習俗信仰。認識居住地 方的古蹟或考古發掘,並欣賞地方民俗之美。並從各地環境的差異,瞭解 人口分佈及居住型態的差異。(WE97-13)

將介紹風景畫的緣由,並由東西方兩方面去介紹風景畫的演變,以及兩者 的差異與融合。(WJ99-24)

探索和瞭解視覺影像的同時也擴展出一些可能性,同時賦予學生繪製、發現和探究他們 個人和文化價值、意義、歷史見解、記憶和情感的能力。讓學生有能力陎對具挑戰性的藝術 品,重新建構自身的思考,尊重學習與己身不同文化下的多元解讀權,進而掌握詮釋權。透 過數位典藏,許多故事得已被記錄、散播,成為文化的底蘊,一旦新的價值被建立,尌有無 窮的潛力、機會與發展空間,並為教育帶來正陎之影響力。

數位典藏融入藝術教學之藝術教育價值中「著重觀照自省與自我意識賦權」,在強調對自 身意識的省思並能自我賦權,讓學生透過創作活動或議題討論,表達自身看法,提升自主意 識,進而理解自身與所處的世界。師生角色不斷在轉變,教師與學生共同營構有效之教學場

域,老師不再只是教知識、給答案,而是問問題、給思考,藉此擴展學生之主體性思考與自 我意識,實例舉隅〆

透過藝術作品的討論,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如何面對「離別」。而當我們 的角色互換成為弱勢的人們時,能否自己找到自己的價值且自我肯定。

(ME05)

使每位學生能自我探索,能探索與自身相關的造型元素,覺知生活與造型 的關係,進而能運用媒材與形式,從事燈具設計的應用。(94S-2)

瞭解生活圖像的意涵以及自我意象的創作表現,能自完成屬於自己「樣子

」的生命圖像(CS2005-8)

學生從個人出發,重新且客觀的觀察台灣文化創作,由學生於袋子上面彩 繪自己所希望或認為代表台灣意象的圖案。(CS2008-10)

以自我為主體,用拼貼手法製作一件作品,表達身邊的事物,呈現自己眼 中的理想世界面貌。(CS2008-11)

老師與學生都有可能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陎對自我主體產生懷疑、矛盾、確立、成形,結 合生命經驗與典藏的概念,重視視覺影像之意涵進行詮釋與批判,同時融入性別議題實例舉 隅〆

以現代性別的觀點,運用自己的想法將畫中的女性或男性形象改變,省思 自我的性別形象。(MJ02)

藝術中表現情愛關懷主題作品的認識與賞析,並透過藝術創作,探索省思 自我愛情價值觀。(MJ09)

從與生活影像的互動過程中,檢視並建立自身的主體性與自我認同,反思自己所存有卻 不易察覺的偏見,訓練自己對已存現象的批判思考與省察能力,進而產生概念重構。老師也 頇指導學生從議題中反思其所隱含的意識形態,過程中慢慢累積孩子的批判思考能力,讓其

從與生活影像的互動過程中,檢視並建立自身的主體性與自我認同,反思自己所存有卻 不易察覺的偏見,訓練自己對已存現象的批判思考與省察能力,進而產生概念重構。老師也 頇指導學生從議題中反思其所隱含的意識形態,過程中慢慢累積孩子的批判思考能力,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