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七節 結語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七節 第七節

第七節 第七節 結語 結語 結語 結語

語言文化不但是經驗的一部分,更是主體認識世界的結果,人類經由操作而 獲致語言文化知識,也成就了個體持續不斷的社會化。就生活實驗而言,語言文 化是社會共同參與、一致認可的規範,端賴此一共享的規範社群成員乃得以溝通。

本論文研究受語言相對主義啟發,主張語言中的分類詞界定了華人社會的人 際關係,甚至評價人物。說話者對人物的評價傳達了說話者的意見、說話者個人 的價值觀與社會的價值系統,評價是人際意義的重要成分,也關涉深層的文化價 值體系。華語分類詞的分類功能非但界定客觀世界的界限,更品評人物、顯示人 我關係,此乃分類詞於文化上的意義。

華文化社會的深層結構乃是「親親」與「尊尊」,據此形成的價值觀於群體 乃重視團結和諧,於個人乃重視道德。前賢學者對分類詞的研究雖提及分類詞與 名詞的組合受習慣背後隱藏的文化因素控制,但諸家學者並未深入討論華語人物 分類詞所顯示的價值判斷,溝通乃人我互動,既是客觀行為也關涉主觀態度,分 類詞彰顯語言社群何等價值觀有待探索。本論文研究著眼於溝通時分類詞傳遞說 話者的主觀判斷,立足前人研究基礎,進一步採取實際語料,以探討分類詞所彰 顯的文化意涵及華人價值觀。

Kroeber & Kluckhohn、 Kottak、 Keesing 對文化的闡釋對本論文有所啟示,

本論文呼應前述諸家學者主張,相信表層的語言現象其實有承襲自群體的深層的 文化基礎,反映群體共有的理想與價值信念。

徐復觀、傅佩榮、余英時、陳志信等學者闡釋華文化的深層結構「尊尊」「親 親」,以及黃光國、危芷芬等主張華人關係的人己區辨,啟示本論文研究者探索 語言背後的文化結構。

Humboldt、Sapir 和 Kramsch 的語言相對主義、Halliday、Martin 等人的語 言評價功能的研究,啟發研究者探討華語分類詞的功能,文崇一、彭泗清對華人 價值觀的研究則有助研究者釐清華人擇用分類詞的所依據的價值維度。

Allan、Aikhenvald 對分類詞類型學的研究條理分明,吳福祥、徐丹等、邵 敬敏、宗守云、劉悅明、戴浩一、Erbaugh 等學者探討分類詞與名詞搭配共現時 形式上的關係,本論文受益於前人研究,然關注語言形式之外,就功能而言,分 類詞與名詞搭配是否有共現條件,有哪些共現條件。

Rosch 、Lakoff、賴惠玲闡釋分類與範疇化、分類與隱喻、隱喻與語法化之 間的關係,本論文取資諸家研究,以探索歷時演變中分類詞的增生、變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 研究 研究方 研究 方 方 方法 法 法

本論文探討華語人物分類詞的文化社會意涵,一為歷時研究,一為共時研 究。歷時研究旨在耙梳歷史典籍文獻,以區辨人物分類詞的種類,藉由分析這些 分類詞使用的情形探討其功能意義。共時研究則藉由訪談蒐集現代漢語中人物分 類詞的功能意義,並以之分辨華人的社會文化期望值是否隨時代改變而變動。最 後,由歷時研究與共時研究互相對照,以期瞭解人物分類詞的使用世變,如何彰 顯的華文化價值觀。

本論文包括歷時研究及共時研究,共時研究之前的先導測試(Pilot test)以 訪談方式蒐集語料,以瞭解華語人士對人物分類詞的使用,做為本論文研究之基 礎。語言習得跟語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及語言表現(language

performance)有關,前者為「知」,涉及語言知識,後者為「行」,涉及語言具體 展現,本論文的共時研究訪談探討分類詞與名詞的共現,暫不考量使用情境,本 論文也不細分受訪者關於人物分類詞的語言能力(competence)及語言表現

(performance),僅以前者為本論文之分析對象。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歷時研究 歷時研究 歷時研究 歷時研究

本節分別說明歷時研究目的、歷時研究之語料的時間分佈、語料來源文獻、

辭書資源、人物分類詞的類別,以及這些類別背後可能相關的文化、社會宰制條 件。

壹 壹 壹

壹、、、、歷時研究的目的歷時研究的目的歷時研究的目的歷時研究的目的

本論文歷時研究梳理歷史文獻,以區別自上古至現代之人物分類詞的種類,

說明各個分類詞的使用情形以及其社會文化功能意義。

貳 貳 貳

貳、、、、價值維度與溝通目的價值維度與溝通目的價值維度與溝通目的價值維度與溝通目的

本論文的主旨在探討華語人物分類詞的文化意涵,華人評定人物價值奠基於 不同的價值維度以及溝通目的,以下簡述此二條件。

一 一 一

一、、、、價值維度價值維度價值維度價值維度

根據本論文第二章第三節余英時(1984)、文崇一(1989)、彭泗清(1993)、

傅佩榮(1999)、徐復觀(2003)的主張,道德價值在傳統華人社會是核心價值,

理想的價值定位以道德為評價人物的首要標準。文崇一(1989)認為傳統華人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會的成就價值是道德上的立德、事業上的立功、學術上的立言,然而世俗的實際 成就價值在於成為官吏、士紳、地主,在群體中顯示個人的重要性。彭泗清(1993)

指出道德、社會、經濟、政治四種價值和現實生活關係密切,是華人主要追求的 目標。本研究者揆度諸家主張,以為社會價值顯現於經濟價值、政治價值以及知 識價值,因此經濟價值之財富多寡、政治價值之權勢強弱、知識價值之高低足以 作為評價人物的參考維度,而道德價值則為評價人物的首要標準。此外,分類詞 指涉對象的神聖性亦顯示對人的評價,因此本論文研究亦以之當作參考項目,觀 察個體人物的分類詞所顯示對人的社會文化評價。

個體在文化系統中的角色會隨人際互動的情境而有所改變。危芷芬(2000)

認為華文化觀點下,大我在人際交往至關重要,而大我的範疇會因交際情境而有 所更易。黃光國(1984、1991、1999、2005a、2005b)主張「親親」「尊尊」二 義乃華文化的基本價值所在,所追求的乃是群體和諧。本研究者以為人物分類實 乃文化中共享的經驗所塑造,不論指涉群體人物的分類詞或指涉社會連結的分類 詞均顯示人己的分界。以「大我」觀之,每一「大我」分類之中除了有縱向尊卑 高低之別,也都有平行的親疏遠近之分。標示社會連結的分類詞不但指涉了群 體,所指涉的範疇皆有核心,核心為至尊至親者,由近而遠推而有尊卑、親疏層 次。

依據上述價值觀,分類詞的價值維度可分為六個維度,其中道德維度、知識 維度、財富維度以及權勢維度四個維度關涉俗世人物,神聖性則關涉個體之聖 俗,集團大我共同性則關乎群體成員之間的聯繫。根據先導測試的結果,各維度 之中有等級之分,道德及知識維度為有正負、高低,財富及權勢維度有多寡強弱 之分,神聖性意有高低有無之分。

1. 道德維度:包括道德正面以及道德負面,前者指行為遵循道德,後者指 行為違反道德。

2. 知識維度:包括知識高以及知識低,前者指知識豐富,後者缺乏知識能 力。

3. 財富維度:包括財富多、財富中、財富寡以可衡量的財富多寡。

4. 權勢維度:包括權勢強、權勢中、權勢弱以指地位權力的強弱。

5. 神聖性:包括神聖性高、神聖性中、神聖性低、無神聖性以指聖俗的程 度。

6. 集團大我共同性:包括締結關係以及傳承關係,傳承關係包括習得關係 以及繼嗣關係,繼嗣關係包括共同血緣 家庭內關係以及聯姻。

二二

二二、、、、溝通目的溝通目的溝通目的溝通目的

詞語的意義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指涉意義,還具備了功能上的語用意義以及社 會文化意義,在真實的人際溝通中發揮作用。說話者使用具正面價值的分類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位」指稱值得尊敬的人物「一位君子」,也可以用具正面價值的分類詞指稱中 性的、不具正面價值或負面價值的人物「一位學童」、「一位市民」,提升對指涉 對象的評價,並顯示說話者對待指涉對象的態度。分類詞傳達說話者對所指人物 的評價亦出現在分類詞的違例使用,例如,說話者以指稱動物的分類詞「尾」指 稱正面人物「警察」或「老師」,並非彰顯警察及老師的本質特徵,而是顯示說 話者心中的不滿。整體而言,華語人士使用分類詞行使的溝通目的可分為:敬重,

表達說話者對所指涉對象是否尊敬、是否看得起,以及無褒貶、好惡;親善,表 達說話者對所指涉對象親近友善或疏遠不友善,以及無褒貶、好惡。本論文於溝 通目的以「正、負、0」三分,但仍有線性連續,有強度差別。

文化深層結構至溝通目的以至分類詞擇用分層架構圖示於圖 3。

圖 3 文化深層結構至溝通目的以至分類詞擇用分層圖

華文化的深層結構「親親原則」與「尊尊原則」統攝華文社會價值觀,在溝 通時,說話者選擇足以表達溝通目的的分類詞以傳達溝通意圖以及說話者的價值 觀。

參 參 參

參、、、、語料斷代及語料文獻語料斷代及語料文獻語料斷代及語料文獻語料斷代及語料文獻

一 一

一、、、、語料斷代語料斷代語料斷代語料斷代

本研究根據漢語語法結構、基本詞彙、語音演變為漢語分期標準,將語料斷 代為上古、中古、近代、現代四個時期,使用的語料採用中央研究院《上古漢語 標記語料庫》、《中古漢語標記語料庫》、《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現代漢語平衡 語料庫》的語料資源。四個語料庫均經過斷詞並標注詞類,可以顯現詞彙的在句 子中的語法功能,並兼採無標記之素語料庫《古漢語語料庫》資源,以助瞭解詞 語於上古、中古、近代時期的歷時用法。

深層結構

深層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