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

寰宇知識無限豐富,人類藉由分類將龐雜的知識組織成系統化的次第使之井 然有序,此「分別部居、以類相從」組織知識的行為乃是人類心智最基本的活動。

分類,也就是為現象世界劃分範疇,簡化了個人的環境經驗,減少記憶的負載,

提高資訊儲存與檢索的效能,分類對人類生存而言更重要的意義是建立宇宙秩 序。人類藉著分類使萬物各歸其類,不相雜廁,我們所生活的客觀世界於焉有了 秩序。

人類用語言分類經驗世界,語言對世界的分類明顯界定人類與環境的互動。

分類有其規範,分類的標準、範疇的選擇,未必全然客觀依據指涉對象的固有的 屬性而界定,分類也有其主觀的層面,此即文化。

華語乃具有「分類詞」的語言,華語分類詞和名詞搭配共現,藉以對名詞分 類。除了突顯名詞的特性,華語分類詞尚具有非語言形式固定指涉意義的社會文 化意涵。而這些功能性的意涵會依情境內容變化而變化。

華語人士在溝通時,利用分類詞為人物分類,溝通乃人我互動,既是客觀行 為也關涉主觀態度,分類詞的選擇足以顯現華文化的價值觀。文化價值觀有其傳 統,也有新變,華語分類詞隨世代推移亦迭有消退與增生。本論文擬透過觀察華 人選用分類詞的習慣,遷瞭解華文化價值體系的變遷。

近年學術界對分類詞的研究或從語法觀點探討分類詞語法特性,或從認知觀 點分析分類詞的訊息,或以習得教學為研究要點,或以隱喻用法為討論重心,鮮 少論及分類詞的文化意涵。Tai & Wang(1990;1992)、Tai(1994)依據原型理 論的認知觀點區別分類詞與量詞;Her & Hsieh (2010)、Her (2012)基於形式論提 出區別分類詞與量詞的檢測方法;吳福祥、馮勝利、黃正德(2006)探討分類詞 和名詞的語序闡明分類詞側重說明名詞的某種屬性。諸家學者皆指出分類詞彰顯 名詞的本質屬性,但並未探討分類詞在人際溝通的作用,未能掌握分類詞所傳達 的溝通目的與態度,更未說明分類詞所顯示的社會文化意義。

學界對華語分類詞與名詞互動的研究還包括探討分類詞語意與認知、名詞與 分類詞的選擇關係、分類詞語義與範疇化等。Erbaugh(1986、2002)主張分類 詞作用在於將言談中出現的名詞標示為談話重點,其論述探討分類詞語意與認 知,議題為和外形有關的物體分類詞,並非指涉人物的分類詞。Erbaugh(1986、

2002)宣稱分類詞所指涉的對象在文化中有很高的價值,然而未能用以說明分類 詞反映華文化中哪些價值觀。宗守云(2011)探討分類詞語義與範疇化,指出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類詞將不同的名詞歸為一類,將名詞範疇化;邵敬敏(1993)探討名詞與分類詞 的選擇關係,雖指出分類詞與名詞的組合受習慣背後隱藏的文化因素控制,但究 竟是何等文化因素支配華語人士對分類詞的選擇,則未見探討。劉悅明(2011)

探討人物分類詞的評價意義,其研究方法為書面語料蒐集統計,但並未大規模統 計,也未實地採取現代語料互相比較印證。本論文紹繼前人研究成果,並補苴罅 漏,探討華語人物分類詞所彰顯的文化意涵及其背後的宰制條件,以期對華語人 物分類詞功能意義的研究及教學有所貢獻。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議題 研究議題 研究議題 研究議題

本論文的研究議題包括:

(一)華語人物分類詞除具固定的形式語意之外,是否具有浮動變異的功能 意義?

(二)人物分類詞與名詞彼此搭配的共現關係是否是固定不變的?

(三)如果有功能意義,華語人士在用分類詞指涉人物時相關的社會文化宰 制條件為何?

(四)華語人士擇用分類詞指涉人物時,可表達何種態度、達成哪些溝通目 的?

(五)時代變遷,人物分類詞是否有變異與變遷?人物分類詞的數量是否有 所增長或消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

依據上述研究議題,本論文有如下假設:

(一)人物分類詞擇用具有功能性考量。華語分類詞除了固定的形式語意指 涉意義之外,尚有功能意義,而功能意義是浮動的,會隨溝通情境中的 社交對象的關係而變化。

(二)由於功能意義浮動,因而人物分類詞與名詞的共現未必固定。

(三)華語分類詞的功能意義受到文化社會的價值觀宰制。

(四)華語人士利用分類詞指涉人物可以傳達說話者的敬重、看不起、友善、

親近等態度以達成稱讚、貶抑、嘲諷、玩笑等溝通目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五)時代變遷,人物分類詞也隨之變遷,樣式也有所增減,功能意義也有 所變化,如維持、增生、刪減、創用等,以創用為多。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華語的類別詞包括分類詞(classifier)及量詞(measure word),二者皆與數 詞和名詞連用,句法形式為「數詞+分類詞 / 量詞+名詞」,然而分類詞與量詞 功用有別,分類詞彰顯名詞的固有、顯著屬性,量詞僅有為名詞計量的功用。本 論文討論華語人物類別詞的社會文化意涵,只探討人物分類詞,不涉及量詞。

本論文探討人物分類詞的功能意義,詞語意義有多層次,詞語的語意指涉意 義(semantic referential meaning)屬於詞語表層的意義,深層的則是詞語的功能 意義(communicative functional meaning)。語意指涉意義傳遞語言形式表層直指 的字面意義(literal meaning),然而在社交時表層的指涉意義往往不敷辨認溝通 意圖。溝通意圖潛藏於字面意義之下,由隱喻而衍生意義(metaphorical

meaning),必須經過推論方能獲知其弦外之音。經推論而得的弦外之音又可區別 為規約意義(conventionalized meaning)及交談意義(conversational meaning)。

交談意義在具體語境中經推論而得,規約意義也經推論才得到,但是已經約定俗 成而固化了。例如,「吃飯了嗎」的字面意義是詢問對方是不是已經吃過飯,然 而在華人社會這句話已經約定俗成做為打招呼用語。又如「屢敗屢戰」的字面意 義是作戰總吃敗仗,其規約意義表示屢次遭受挫折仍然奮勇不懈,然而視語境而 可能有自嘲、玩笑的交談意義,此經推論而得的意義在溝通時發揮功能。本論文 探討人物分類詞經推論而得的功能意義,不討論人物分類詞字面的語意指涉意 義。

詞語的功能意義有賴語境決定,包括參與的人、溝通的情境、溝通的管道等,

本論文探討人物分類詞與名詞的共現(collocation),研究以人物分類詞指涉人物 名詞之一般(general)含意,不考量個別語境的特殊狀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