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本論文研究,所採用之資料為中、英文兩類,理論部分主要採用國際關係中 的「現實主義」理論及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海權理論。首先在現實主義 部分,摩根索(Hans Morgenthau)提出普遍為國際學術界所接受的「現實主義」

六項原則:政治現象受到客觀法則所支配;國家用權力來追求利益,國家利益是 由戰略與經濟能力所界定,且為國家決策者所追求的單一目標;國家有追求利益 的永恆性;追求利益是國家的道德,對國家而言,採取成功與有效政策的本身才 是國家生存的道德原則;放諸四海皆准的道德不存在的,國家通常用道德層次來 解說其行為的合理性,但通常只是掩蓋其尋求國家利益的說辭;權力政治範疇獨 立自主於其它人類的活動領域。由此可見,國家最高的目標就是生存發展,而追 求國家利益往往重於一切。

改革開放後,中共追求經濟發展已成為其生存發展的最關鍵因素,尤其中共 領導人認為,經濟成長已成為邁向現代化施政第一要務,13甚至將經濟持續保持 8

%成長率視為重要的目標,以解決國內嚴重的失業問題,避免步向蘇聯解體的後 塵。14故維護印度洋石油生命線的種種作為,基本上符合前述「現實主義」六項 原則,一切以國家利益為依歸。其次在馬漢《海權論》部分,馬漢在 1890 年完 成了《海權對歷史的影響》一書,有系統的提出了海權的思想與海戰戰略理論,

他認為國家的繁榮與富強維繫於海洋,海權對國家歷史的進程有重要的影響;海 權的遂行包括帄時的,國家經由海洋的控制發展對外貿易和商業海運,戰時運用 武力對海上交通線的控制,以達到戰爭的目的等,也就是「海洋使用」與「海洋 控制」的中心思想。中共在經濟能力增強後,並在劉華清揭示中共海軍戰略後,

已朝「海洋使用」與「海洋控制」等兩面向建構其能力。此外,馬漢認為海權的 基本要素為 1.生產:建立海權的力量;2.航運:為運用海權的力量;3.基地:發

13 Richard J. Ellings & Aaron Friedberg,《Strategic Asia 2001-02Power and Purpose》(台北:國 防部史政編譯室,2001 年 5 月),頁 38。

14 Susan L Shirk,《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台北:遠流出版社,2008 年 5 月),頁 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展海權的力量;4.武力:控制海權的力量等。中共已是世界工廠,產品行銷世界,

中國大陸沿岸各港口航運吞吐量世界第一,海外基地現正逐步形成中,執行海洋 控制的力量亦逐步的壯大中,儘管劉華清強調馬漢的理論是適應資本主義、帝國 主義向海外擴張的需要所提出,與中共的海軍戰略是為了有效防禦來自海上的侵 略,維護國家合法的海洋權益不同,15但姑且不論出發點為何,其建立海權的基 本手段(強化海軍戰力)卻是一致的。

國內外研究大陸問題的學者甚多,論文著述亦如汗牛充棟,但針對中共在印 度洋戰略布局的專書、論文及期刊則如鳳毛麟角,並不多見,只有片斷的提及中 共的珍珠鏈戰略布局,或中共的石油戰略等,未見兩者相互整合後有系統的論 述,尤其中共在印度洋的布局中,解放軍海軍亦扮演重要的角色,然相關論述的 整合更是付諸闕如。為能獲得完整的研究結論,本文計參考了王亞賢〈中共「珍 珠鏈」戰略佈局之軍經圖謀〉、黃恩浩〈中國海權崛起與其「珍珠鏈」海上戰略〉、 秦 天 及 霍 小 勇 的 《 中 華 海 權 史 論 》、 菲 利 普 賽 比 耶 〃 洛 佩 茲 ( Philippe Sebille-Lopez)著,潘革帄譯《石油地緣政治》及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

著,褚耐安、郭思妤、端木林、李鏡瑤合譯《中國戰爭即將到來》等書,以及 James R. Holmes、Toshi Yoshihara 在《戰略研究期刊》上發表的〈中國海軍在印 度洋的野心〉(China’s Naval Ambitions in the Indian Ocean),羅伯特〃卡普蘭

(Robert D. Kaplan)於 2010 年在美國《大西洋月刊》發表〈西太帄洋擊破島鏈,

印度洋前沿存在--中國的兩洋戰略〉。

中共印度洋布局之資料中,當屬王亞賢在青年日報社出版的《韜略談兵第二 輯》中之專文〈中共「珍珠鏈」戰略佈局之軍經圖謀〉較為完整,文中列舉了珍 珠鏈戰略一詞的由來,及中共在印度洋、南中國海等地,共 8 處港口、機場或 戰略要點,建立軍事基地及設施,其目的在保障其石油航路之安全,以突破「麻 六甲困境」。此外,亦列述中共加緊海軍建設腳步,發展遠洋作戰能量,並與相

15 劉華清,《劉華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 年 8 月),頁 43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國家舉行聯合演習等,以證實中共確在印度洋及南海行「珍珠鏈戰略」布局。

然該文僅簡略說明其 8 個據點的獲得過程,並未就中共政治、外交、經濟及軍 事等面向,分析中共印度洋「珍珠鏈戰略」布局之過程,也未探討其戰略布局的 武力後盾—解放軍海軍,在布局中的角色扮演,及其海軍戰略、海軍作戰能力可 否達成戰略目標,及未來發展與對地區之影響等。

黃恩浩的〈中國海權崛起與其「珍珠串」海上戰略〉,是以中共海權發展的 觀點,探討中共在印度洋上的「珍珠串」海上戰略布局,內容先以馬漢海權論為 中心,分析中共海權發展的根源及中共海權發展的概念,並強調中共海權有其獨 特性,是以國家主權、海洋權益與戰略防守為主,並不可以馬漢的觀點全盤套用;

其次又陳析中共從陸權大國向海洋大國轉變的戰略調整,強調中共惟有強化海洋 戰略,才能確保其經濟發展的海上交通線;最後引用美國「亞洲的能源未來」報 告,說明中共為確保印度洋上海上交通線,化解「麻六甲困境」,在印度洋已著 手於六個海上戰略部署,包括在泰國的克拉地峽(Isthmus Kraw)、在南中國海 增強海上防衛力量、協助柬埔寨軍事訓練及海港與鐵路交通建設、與緬甸加強關 係、在孟加拉卲大港建立貨櫃港、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建立海軍基地等,該文只 簡單說明了中共在印度洋的戰略布局方式,並未有系統的詳細分析其布局的手 段,也未對其影響與未來發展預作研判。

James R. Holmes 與 Toshi Yoshihara 在戰略研究期刊上發表的〈中國海軍在 印度洋的野心〉提及中共運用軟實力影響印渡洋周邊國家,也提及建立海上立足 點(港口前進基地),以突破其「麻六甲困境」,並認為其南亞盟國巴基斯坦,可 能會加入中美之爭,最後研判中共將以發展海上武力,利用中華文化的影響力,

持續將其勢力伸入印度洋。16該論文提及中共運用軟實力進行其戰略目的,頗具 有參考價值。

菲利普 賽比耶-洛佩茲所著的《石油地緣政治》與彼得納瓦羅著《中國戰爭

16 James R. Holmes、Toshi Yoshihara,” China’s Naval Ambitions in the Indian Ocean”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 31(June 2008):367-39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即將到來》,該兩書主要是針對中共石油需求狀況;生產供應的來源;中共如何 在海外獲得石油、天然氣;相關的開採合作計畫;競爭對手及輸油管道等,除《石 油地緣政治》一書於第一章約略提及中共與緬甸簽定使用位於麻六甲海峽北部實 兌港及澤代基(Zadetkyi)島之協議,17以突破「麻六甲困境」外,並未對中共在 印度洋的戰略布局有太多的著墨,僅可用於本文前半部有關中共布局之動機,提 供具說服力的論述。

秦天及霍小勇的《中華海權史論》一書,為中共國防大學所出版,可視為中 共海權觀點的準官方文件,有一定的代表性,內容主要以馬漢的海權論為依據,

對海權國家及國家海權加以定義,接著以中國歷史發展之背景,敘述中國海權之 發展,最後就中共建立政權後各領導人對海權的指導,其重點為:走向深藍(遠 洋海軍)已在中共形成共識,並期望海軍能具備威懾能力,成為外交後盾;由於 現實能力尚且不足,故確立現階段為近海積極防禦的海軍戰略,然其所謂的近 海,是指所有屬於中國海洋權益範圍均屬之,18最後並勾勒了未來在美國主導下 的國際局勢,及海權在此一局勢下的重要性。全文對南亞局勢之敘述過少,且出 版年代過於久遠,唯對本論文研究,尤其在研究中共以海權思想為出發的印度洋 航路安權保障,仍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羅伯特〃卡普蘭(Robert D. Kaplan)為美國《大西洋月刊》記者,華盛頓新 美國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被視為美國保守派的作家,三年前也曾在《大西洋月 刊》發表〈如何與中國作戰〉,言驚四座, 2010 年又在《大西洋月刊》發表〈西 太帄洋擊破島鏈,印度洋前沿存在-中國的兩洋戰略〉。該專文詳述中國正在崛 起,並且在無意識中稱霸,然而由於進一步發展的需要和以往從沒有過的不安全 感,導致中共以一種新的組織方式不斷的向外擴張,而太帄洋與印度洋是中共對 外擴張的主要範圍,其中印度洋更是中共石油運輸的孔道,自然需要保護。此外,

文章也提到中共在印度洋珠鏈與前沿存在。中共將與泰國合作開鑿克拉運河,以

17 Philippe Sebille-Lopez 著,《石油地緣政治》(Geopolitiques du petrole),潘革帄譯(北京:社會 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年 9 月),頁 44。

18 秦 天、霍小勇,《中華海權史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 年 7 月),頁 3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連接安達曼海到南中共海,避開麻六甲海峽;中共也正在協助巴基斯坦建設瓜達 爾港,建設斯里蘭卡漢班托特港;在孟加拉建設卲大港;緬甸建立油氣管線運輸 設備等,並且在孟加拉的港口建立軍事監控設備,最後卡普蘭認為中美兩國成為 對手勢將不可避免,並建議推動印度與日本共同扼制圍堵中共在印度洋及太帄洋 的擴張。19該文主要是以美國全球戰略角度出發,其思維仍停留在如何鞏固美國

連接安達曼海到南中共海,避開麻六甲海峽;中共也正在協助巴基斯坦建設瓜達 爾港,建設斯里蘭卡漢班托特港;在孟加拉建設卲大港;緬甸建立油氣管線運輸 設備等,並且在孟加拉的港口建立軍事監控設備,最後卡普蘭認為中美兩國成為 對手勢將不可避免,並建議推動印度與日本共同扼制圍堵中共在印度洋及太帄洋 的擴張。19該文主要是以美國全球戰略角度出發,其思維仍停留在如何鞏固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