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由上述近十年研究國、高中生「政治社會化」之學術論文著述觀之,大略以 Ranney12所提出的政治社會化機構如: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大眾傳播媒體等 為研究自變項(倪達仁譯,1995:73-78)。而依變項則是觀察其「政治態度」等行 為。近年來,國內對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首推陳義彥、陳陸輝於2004 年~2007 年所主持的大型研究計劃。主要方向為探討大學生政治價值與態度的轉變。就微 觀層次之行為論而言,也就是觀察「政治態度」的型塑現況,是否因為學校民主 氣氛、家庭管教方式、同儕團體影響或其它研究之自變項之影響程度不同而有所 差異。就西元2000 年以來關於青少年在政治社會化過程中所受影響因素分析,大 部份論文著作,都認為「性別」、「家庭背景」、「學校教育模式」、「同儕團體」確 實有相當影響效果。茲就上述學術著作之研究發現,整理如表2-2 所述。

表 2-2:相關文獻之研究發現

政治社會化影響因素 文獻研究成果

性別 女性較男性之政治知識較為佳

家庭背景 家庭社經地位較高者,父母管教方式較民主者,政治知識 較其它社經地位者更佳。

學校教育模式 學校教育氣氛與教師領導風格愈民主,學生民主價值與民 主態度較為積極,而學生參與社團幹部經驗也是公民參與 的重要指標之一。

同儕團體 與同儕團體之互動與政治興趣、政治態度有正相關傾向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論文發現,青少年階段政治社會化功能漸由家庭擴展至學校、同儕 團體與大眾傳播媒體,但上述研究缺少高中生就讀組別與家庭背景之關聯性探 討。認知發展科學家皮亞傑(J.Piaget)認為青少年要達到形象操作和認識個人文化 與真實世界的差異性,青少年會質疑當前的法律與秩序,他們會想要親自去驗證,

拒絕加在他們身上的道德規範與價值,青少年的認知發展與家庭教育、社會環境 訊息、學校教育與同儕團體活動之間有密切關係(劉玉玲,2005:121)。

12 政治社會化的機構有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大眾傳播媒體。有的學者認為工作場所、重大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青少年階段在質疑現實世界中的政治系統運作時,他們透過家庭、學校的教 育是增強還是減弱他們對政治系統的支持?認知發展心理學者所觀察到,青少年 階段會「驗證」幼年期的「價值」。那麼青少年於家庭、學校教育耳濡目染之下,

他們的「政黨認同」、「民主價值觀」、「政治信任感」是否會有影響?本論文基於 上述論點,選擇以高中生階段的學生做為研究主題,探討學生就讀組別、家庭背 景與政黨認同、民主價值觀、政治信任感之間的關聯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