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尚克勞‧穆勒法的《逆流河,托梅克》、《逆流河,漢娜》能探討的議題廣大,

範圍包含很多層面。本研究範圍除了探究文本中表達的藝術內涵,包括敘事 美學和趣味性及想像力以及互文性,更聚焦於文本的生命教育(包含愛的藝 術)議題,並探討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認同與成長(以及情感學習)。

二、尚克勞‧穆勒法的《逆流河,托梅克》、《逆流河,漢娜》為研究文本,這是 作者第一套有中譯本的作品,也是臺灣的第一套中譯本,作者是以法文書寫,再 翻譯成中文。筆者努力試圖尋找相關研究,在台灣碩博士論文網站搜尋,並沒有 關於《逆流河》的研究。也搜尋就讀法國語文學系的同學是否有研究,結果仍是 一無所獲。筆者曾造訪作者尚克勞‧穆勒法的官方網站(FB),資訊停留在 2013 年,其中也無相關資料,以上是本研究的限制。生命教育議題的探討也是兒童文 學值得深入研究的,目前 987 篇生命教育相關的學位論文研究中,研究主題涵蓋 國小、中學生、彩虹志工、繪本、戲劇、動畫、哲學、園藝治療、音樂、漫畫、

情境教育、藝術、行動研究、宗教、文學等領域;筆者會盡力尋求其他奇幻文學 相關研究資料輔助分析,也因為語言的限制所以選用中文版本。

第五節 文獻探討

林良說:「如果我們想把『童話』跟一般的『故事』加以區分,那麼,我們 可以這樣說:一般的故事所描寫的是一個『人的社會』,童話所描寫的卻不僅僅 限於『人的社會』。童話反應一個更大的社會—天地萬物的社會。童話作家描寫 這個『天地萬物的大社會』,就成了童話。……一切的文學作品都是一個『隱喻』。

8

童話是最有隱喻色彩的文學作品」。8 張子樟説:「奇幻文學的一般角色不少與童 話重疊,這當然涉及到『擬人化』(personification)的問題。它的重要角色包括 仙女、魔法師(女巫、巫師)、精靈、巨人(巨怪)、小小人、龍、獨角獸或其 他超自然的東西,上述的角色有其重要性,但最重要的角色還是人,因為所有這 些『擬人化』的角色也是為了襯托人性、凸顯人性」。9依據 Philip Martin 將奇幻 文學分成 5 大類,有 High Fantasy(高度奇幻)、Dark Fantasy(暗黑奇幻)、Magic Realism(魔幻寫實)、Fairy-Tale Fiction(童話奇幻)、Adventure Fantasy(冒險 奇幻),其中的 Fairy-Tale Fiction(童話奇幻)的類型,作品傾向於發生在日常生 活中的情節,而不是採用決定人類命運的大任務去發展故事內容。10

依據以上的觀點,《逆流河》的故事屬性,可歸納為「童話奇幻」類型。本 研究探討《逆流河》中的敘事美學與生命教育主題,尤其在愛的藝術和自我追尋 與成長這兩個議題上,希冀有更深入的分析與討論。由於國內尚未有針對《逆流 河》文本或作者的相關文獻,本節文獻探討針對「敘事美學」、「生命教育」、「自 我追尋與成長」三個主要研究的主題,進行文獻的蒐集與整理。由於《逆流河》

歸類為「童話奇幻」的類型,所以也蒐集整理「童話」相關的文獻。

本節文獻主要分為三部分進行探討:一、研究文本說明;二、有關研究方法 的專書論著;三、有關研究範圍內主題相關的文獻:(一)有關研究範圍內敘事美 學的文獻、(二)有關研究範圍內生命教育的文獻、(三)有關研究範圍內自我追 尋與成長的文獻、(四)有關研究範圍內結論章節的文獻。期望這些相關文獻的討 論,能輔以論文的書寫,做為有力的研究支撐。

一、研究文本說明

8 林良著。《林良談兒童文學:淺語的藝術》。臺北市:國語日報,2000。頁 194-196。

9 張子樟著。《少兒文學的閱讀之旅:細讀紐伯瑞大獎小說》。臺北市:五南出版,2014。頁 45。

10 整理自 Philip Martin, A Guide to Fantasy Literature: Thoughts on Stories of Wonder & Enchantment, Crickhollow Books, 2000, p38.

9

《逆流河》共有 2 本,作者是尚克勞‧穆勒法(Jean-Claude Mourlevat)。賈 翊君譯,於 2006 年譯出中文版,由繆思出版。分別是:《逆流河,托梅克》(La riviere a l’envers:Tomek,2006)、《逆流河,漢娜》(La riviere a l’envers:Hannah,

2006)。在《逆流河,托梅克》中,少年托梅克,從遇見漢娜開始,便開始了追 尋愛的起點。在奇幻的旅程中,他經過遺忘森林、香水師村,看見黑色的彩虹,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見到了漢娜。《逆流河,漢娜》女孩漢娜備受父親疼愛,雀鳥 是父親留下來唯一的禮物,為了要延續美麗雀鳥的生命,她勇敢出發去尋找傳說 中的不死之水--逆流河,在途中遇到許多奇妙的人和事,並進而成長的歷程。

二、有關研究方法的專書論著

(一)愛德華‧摩根‧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蘇希亞譯。《小 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Aspects of the novel)。臺北市:商周出版,

2009。

佛斯特說:「選擇『面面觀』這個詞作為講座之名,它代表我們觀看小說的不 同方式,以及小説家能夠從不同角度看自己的作品。至於我所要討論的『面』, 一共包含七個:故事,人物、情節、幻想、預言、圖式和節奏」。這些觀看小 説的面向,有助於我在分析文本時能更深入作品故事內涵,解讀更多弦外之 音及更多寛廣面向的理解。

(二)湯瑪斯‧佛斯特(Thomas C. Foster)著。 張思婷譯。《教你讀懂文學的 27 堂課》(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臺北市:木馬文化,2011。

本書提供 36 個分析文本內容的的觀點。作者書寫筆調輕鬆有趣,好像他是在 和讀者聊天般的親切,在閲讀中無形地吸收許多新的想法。湯瑪斯‧佛斯特 說:「透過文學訓練來閲讀文本,你就能以全新的眼光來閱讀、理解文學,你 的閱讀經驗也將因此趣味橫生、收穫更加豐碩」。(頁 11)這些閲讀的分析模 式和方法,幫助筆者在分析文本時看到不曾察覺的面向,幫助思維的突破,

10

能更加體會小說的寓意。

(三)彭懿著。《世界幻想兒童文學》。台北巿;天衛文化,1998。

本書就幻想文學裡,「幻想文學的魅力」、「兒童文學的起源」、「幻想文 學的形態與本質」、「幻想文學的表現方式」、「幻想文學的藝術形象」五 個部分做了許多詳盡的說明。作者嘗試將西方眾多的理論及流派揉合在一起,

並按照兒童幻想文學的種類文章加以敘述,並且在書中介紹西方兒童幻想文 學重要作品,最成功的地方是用一種小說或散文式的色彩來書寫,整本書讀 來如行雲流水般流暢,不知不覺也吸收了許多不同的觀點。種種的分析讓筆 者在研究作品時也有不同的思索,能激盪出更多創新的火花

(四)河合隼雄著,林詠純譯。《閱讀奇幻文學:喚醒內心的奇想世界》(フ ァンタジーを読む)。臺北市:心靈工坊,2017。

河合隼雄是第一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日本人,也是日本沙遊治療的主要 推動者。他主張兒童文學更能展現出靈魂的真實。他說:「奇幻文學並非逃避 現實,而是挑戰現實、直通內在。我們甚至可以說,傑出的奇幻作品,總是 帶著某種課題前來挑戰讀者」。(頁 60)

本書中,河合隼雄結合兒童文學與心理治療的經驗來分析 10 個故事。他不是 從「外部」,而是從「內部」閲讀這些作品,察覺自己內心對這些作品的反應,

原封不動地寫下來,這種方式,賦予作品更深更廣的內涵意義。筆者十分認 同這樣的方式來解構故事,也可提供筆者一個更深入的解讀文本的思考方式,

能夠把文學作品裡的最終意涵完整的呈現在兒少讀者眼前,使得文學作品被 接受的範圍得以擴大。

三、有關研究範圍內主題相關的文獻

(一)有關研究範圍內敘事美學的文獻

1.趙天儀著。《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台北市:富春文化,1998。

11

作者一向主張兒童文學的趣味性、藝術性與教育性兼顧,並重視兒童文 學發展的歷史意識與前瞻視野。趙天儀說:「一個人的成長是一種生理的 發展過程,但是,一個人的成熟卻是包括了心理的發展過程」。(頁 22)筆 者認為,以此觀點看待兒少的成長歷程,更突顯出閲讀的重要。文學能 開啟兒童的想像能力,進而產生自由的心靈,接觸文學能喚起兒童的柔 軟心,進而學會關懷與尊重(他人、自然),接近文學能讓兒童學會接納 自我,肯定自己,文學能給予兒童無限想像力的回答,幫助兒童打開創 造力,閱讀文學佳作也仿佛能和書中主角經歷一場成長之旅。此書幫助 筆者對於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有更深層的認識。

2.林良著。《小東西的趣味》。臺北市:國語日報,2012。

全書分為三部分,共收錄 15 篇長篇文章。第一部分「小東西」:針對童 詩、兒歌、兒童文學詳細的介紹。第二部分「童話」:比較古典童話和現 代童話,另說明童話的含義、功用和特質,有助創作。第三部分「小說、

散文、外國兒童讀物」:除探討少年小說的作者心態之外,也談到兒童散 文、兒童翻譯文學,以及童話大師安徒生。這本書的內容,就以「小東 西」(指的是兒童文學裡的兒歌、童詩、謎語、繞口令、寓言,這些形式 上非常短小的文類)作為引子,開始談起。隨後各篇,逐步延伸到各種 兒童文學文類的創作,包括童話、散文、小說和外國兒童讀物的翻譯,

是一本討論兒童文學各種文類創作的書。作者富有童心,書寫筆調輕鬆 有趣又有幽默感,本書對於本論文趣味性和想像力的發掘深具啟發。

(二)有關研究範圍內生命教育的文獻

1.孫效智、陳福濱、黎建球、林思伶等著。林思伶編。《生命教育的理論 與實務》。台北市:寰宇出版,2000。

本書對於「生命教育」的領域,整理成二大部份來說明,第一部份是「理 論篇」、第二部份是「實務篇」。理論篇包括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

12

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與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而實務篇又分成 大學階段、中學階段、小學階段。孫效智說:「生命教育的目標在於啟發 生命智慧、深化價值反省、整合知情意行。它所包含的範圍應籠罩人生

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與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而實務篇又分成 大學階段、中學階段、小學階段。孫效智說:「生命教育的目標在於啟發 生命智慧、深化價值反省、整合知情意行。它所包含的範圍應籠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