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逆流河》的敘事之美與 兒童生命教育之寓意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逆流河》的敘事之美與 兒童生命教育之寓意"

Copied!
1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葛容均 博士

《逆流河》的敘事之美與 兒童生命教育之寓意

研 究 生:吳淑慧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九 年 七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逆流河》的敘事之美與 兒童生命教育之寓意

研 究 生:吳淑慧 撰 指導教授:葛容均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 九 年 七 月

(4)
(5)
(6)

謝誌

我很幸運的能結識一群可愛又對兒童文學充滿熱情的同學,一起共同研究學 習。在這期間我們全班一起完成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課業報告。一起共讀一本書、

一起討論電影、一起讀劇、一起看戲、一起到臺東去看海。除卻課程報告時的繁 忙緊湊,大多時候我們都享受著學習帶來的樂趣,翻開相簿幾乎每個人都是笑臉 盈盈,真是美好啊!然而每一段學習的歷程都有休止符,於我們而言,這應該不 是結束,而是轉變。

要感謝的人太多,特別要感謝我美麗又幽默的指導教授葛容均老師,從一開 始一步步的協助我釐清論文的方向,到之後一路的鼓勵及細心的指導和建議,不 論在論文上遇到什麼樣大小的問題,葛老師總是不厭其煩的詳細回覆,更難能可 貴的是老師包容開放的態度,最後協助我順利完成論文。

我們的班導游珮芸老師,總是耐心的回應我們的大小疑惑及在我們論文書寫 期間適時的幫我們加油打氣,在我們到臺東時,用心的規劃行程景點,每次我們 都是滿心歡欣而歸;杜明城老師博覽群書,聽他信手捻來的說故事,是最享受的 事;王友輝老師分析戲劇的細膩,總讓我驚嘆連連,對於人性的理解,怎能如此 深刻;藍劍虹老師為我們從臺東扛來一皮箱一皮箱的珍藏繪本,讓我感動在心又 收穫滿滿;黃雅淳老師既理性又感性的教學,提醒我們在探索學問之餘也不要忘 了觀照自己的內在。

張子樟老師的「兒童與青少年小說」課程,老師開出洋洋灑灑幾十本的書單,

我也盡量的閲讀,真是過癮啊!老師的分析犀利明快,讓我受益匪淺;陳錦忠老 師的「視覺符號學」,帶我們認識許多圖像之下的秘密,既實用又創意十足;楊 茂秀老師的兒童哲學課,輕鬆討論中激盪出我們靈動的哲思,原來也可以這樣思 考啊!

兒文所開設的每一門課於我而言,都像是一種心靈的探險,是老師與同學共 同陪伴我這兩年的奇幻旅程,所上的每一位老師,滋養和豐富我這兩年的學習,

兒文所和我想的真的不一樣。

而在家中,先生和孩子的支援及鼓勵是我最堅強的後盾,感謝先生在工作繁 忙之餘仍盡力的分擔家中大小雜務,讓我能心無旁騖的專注,感謝女兒每次幫我 到圖書館扛回一袋袋的參考書籍,還有感謝兒子總是幫我補充提振精神能量的美 食,也感謝父母健健康康的讓我無後顧之憂。

最後也要感謝自己,在不可能中創造出種種的可能,感謝在這兩年中,遇到 的所有人事物,豐厚了我這兩年的旅程。

(7)

i

《逆流河》的敘事之美與 兒童生命教育之寓意

作者:吳淑慧

國立臺東大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

摘 要

奇幻文學兼具兒童性、文學性、教育性、趣味性、喚醒想像力、促進創造力 等特色;生命的教育意義為:探究生命意義、發揚生命價值、珍惜現有環境、創 造無限可能。法國作家尚克勞‧穆勒法(Jean -Claude Mourlevat)的《逆流河,

托梅克》和《逆流河,漢娜》這兩部作品都是以追尋愛為起點,主人翁起身展開 行動,在追尋的旅程中幾經錘鍊並進而成長的故事。

本論文分析作品《逆流河,托梅克》、《逆流河,漢娜》,第貮章則探討《逆 流河》的敍事之美,剖析男、女主人翁如何運用雙觀點的敍事方式,譜寫出一曲 完整的青春讚歌,從作品中欣賞到極富趣味性和想像力的情節,並討論故事中的 互文性,如何為我們帶來閲讀的快樂與驚喜。第參章探討《逆流河》生命教育的 意涵,討論漢娜與鳥的關係及意義,對於不死之水的追尋,值得省思的是,該順 應自然的韻律看待生命或者追求永生不死?最後運用佛洛姆《愛的藝術》探討作 品,學習如何去愛與被愛。第肆章側重在《逆流河》追尋與成長歷程,運用《勇 氣心理學》探討勇氣,只有具備勇氣並面對試煉,才有改變的契機。在冒險的旅 程中,主人翁如何克服各種困境並學習情感;最後討論主人翁如何在追尋的過程 中,獲得自己 13 歲的成長禮並成長茁壯。研究結果發現,《逆流河》故事的敍事 優美富有詩意,內容富趣味性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也處處充滿人文的哲思。讓 我們閲讀時相當輕鬆,不自覺便走入情節當中。自然地能引領兒童進入生命教育 的領域,潛移默化的影響兒童。《逆流河》能擔負起讓生命教育深入兒童內心世 界的重要角色,也是生命教育的最佳媒材。

關鍵詞:童話奇幻、敍事美學、生命教育、情感學習、追尋與成長

(8)

ii

The beautiful narrative and lif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 La riviere a l’envers

Shu-Hui Wu

Abstract

Fantasy Literature features childlike, literary, instructive, interesting, imaginary and creativity-provoking elements. Its life education lies in exploring meaning of life, praising value of life, cherishing the current existing environment and creating limitless possibilities. La riviere a l’envers: Tomek and La riviere a l'envers: Hannah written by French writer Jean -Claude Mourlevat both begins with the searching for love, describing stories of the protagonists’ taking action and their growth through the trials during the exploring journey.

This paper analyzes La riviere a l’envers: Tomek and La riviere a

l'envers: Hannah. Chapter II discovers the beautiful narrative of the

works and analyzes how this complete anthem of youth is composed by

the dual narrative of the male and female protagonists. We can enjoy the

plots full of fun and imagination and discuss how the intertextuality in the

stories bring delights and surprises to reading. Chapter III explores the

life education in La riviere a l'envers,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and

meaning between Hannah and the bird and the pursuit of miraculous

water. What is worth thinking about is that whether people should view

lives according to it natural rhythm or pursue immortality. At the end, we

look at the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Art of Loving written by

Erich Formm to learn how to love and be loved. Chapter IV focuses on

the exploring and growth process in La riviere a l’envers, discussing

(9)

iii

courage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y of Courage. Only if one is equipped with the courage to face with trials, there is opportunity for change. In the adventure, the protagonists learn to overcome various obstacles and their emotion develops. At the end, we look into how the protagonists accomplish the rite of passage of age 13 and grow strong in the exploring journey. This study finds the narrative of La riviere a l’envers very beautiful and poetic and it is full of humanity and philosophy, which is easily readable and naturally brings readers into the plots. It leads children to life education aspect, influencing them unconsciously. La riviere a l’envers is able to afford significant role in implanting life education in children and it can also be a very good material for life education.

Key Words: Fairytale Fiction, narrative aesthetics, life education,

emotion development, exploring and growth

(10)

iv

目 錄

摘 要……….…………..i

目 錄………..….……….…….. iv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7

第五節 文獻探討………....………..………..7

第貳章 《逆流河》的敘事之美………..……….……...16

第一節 他說與她說……….………...……….…..……18

第二節 趣味性與想像力……….…...………..……….23

第三節 互文性……..…………..…..……….36

第參章 《逆流河》生命教育的意涵…………..………45

第一節 漢娜與鳥………..……….46

第二節 不死之水……….………..57

第三節 愛的輕與重……….………..72

第肆章 《逆流河》追尋與成長歷程……….……….………83

第一節 面對試煉的勇氣….…….…….…..………..84

第二節 情感學習……….………..97

第三節 13 歳的成長禮………..……….….…………...114

第伍章 結論………...…………...……….…… . 127

參考文獻………...………...………..……….………...…139

(11)

1

第壹章 緒論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民 88)極力主張生命教育應為教育改革中不能遺漏的一 環,並呼籲我國教育改革必須從制度層面上轉到重視學生情意方面的教育,期望 透過生命教育的推展教導學生學習去愛人、助人、認識生命、喜愛生命,並進而 尊重及珍惜生命,對於自己的生命能夠懂得如何去欣賞,體驗生命內在的意義和 價值,最後使學生能有一健全的人格發展,以落實全人教育。曾志朗說:「尋找自 我生命的意義,是生命教育最重要的核心。只要體認生命,你就會改變」。1

本章為研究緒論,分別說明研究背景、動機,以及提出本研究的目的與問題。

也就自身的研究方法、步驟、範圍與限制說明,和研究過程中所參考及欲引用文 獻進行探討。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正如愛因斯坦(Einstein)所說:「科學亦如藝術,最後也得訴諸直覺性的想像」, 想像力對追求科學是如此的重要;當然對人文藝術的創作更是必須具備的一個重 要因素。小說也是人文藝術的一個重要領域,故事的情節充滿各種奇幻想像、心 靈哲思與敘事的美感;因此我們藉由閱讀小說豐富我們的心靈與生命,閱讀不僅 能獲得樂趣,也能培養我們的同理心,甚至能替未來做準備,「我們平常讀的小說,

不全然迴映至當下,而是折進某時某刻某種偏斜的心靈角落而預作暖身」。2尤其兒 少的年紀正處於朝向獨立自主的過渡階段,更需要找到適合他們的讀物以協助他 們追尋未來的成長。

筆者最近幾年的暑假期間,都在文山劇場帶領兒童藝文工作坊,在整個營隊

1 蕭富元、彭昱融著。〈曾志朗:讓孩子活出多元〉《天下雜誌》435 期(2011)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00896,檢索日期:2019/12/26。

2 引用自林世仁,推薦序,《閱讀奇幻文學:喚醒內心的奇想世界》,頁 13。

(12)

2

的上課歷程中,得到許多感動與疑惑。筆者會在課程開始便講一個故事(原意是 希望激發引燃孩子的想像力)以利於後續課程的進行。於是觀察到選用奇幻文學 故事的講述,通常能帶來更多迴響與在孩子心中留下餘韻,有些孩子的思緒竟然 停留在故事中久久不捨離去,在休息時間仍熱切的和我討論故事內容。更讓我記 憶深刻的是,有一個小朋友拿起書悄悄的躲到桌子底下,一個人津津有味的閲讀 著,直到上課了才肯出來呢!看到孩子們聚精會神的聽著故事,和你一言我一語 的彼此應答著故事內容,這讓筆者很感動。但疑惑的是,奇幻文學何以有如此的 魅力,能深刻的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另外,筆者也曾經幾度帶領較弱勢家庭兒童 的暑期藝文工作坊,同樣是先講述故事,再進入課程。觀察到這些孩子比較不喜 歡和老師互動,大多時候頭低低的,顯得較缺乏自信。或許這些較弱勢家庭的兒 少,較常處於被忽略的狀態,因此充滿無力感,覺得無法改變自己也封閉自我,

但是文學可以點燃他們的生命力與對未來的想像。就好比 C•威爾遜在《夢想的力 量—文學和想像力》書中所說:「想像力不是逃避現實,而是一種相信夢想的力量」。

3河合隼雄說:「奇幻文學並非逃避現實,而是挑戰現實、直通內在。我們甚至可 以說,傑出的奇幻作品,總是帶著某種課題前來挑戰讀者。這樣的作品帶著一種 故事縱使結束了,卻依然能夠持續打動讀者心靈的力量」。4

筆者期望能籍由故事帶給兒童成長的力量,這也是筆者為什麼會想研究《逆 流河,漢娜》(La riviere a l’envers:Hannah)與《逆流河,托梅克》(La riviere a l’envers:

Tomek)這兩本書的原因。關於《逆流河》的作者——尚克勞.穆勒法(Jean-Claude Mourlevat):一九五二年生,曾在史特拉斯堡、土魯斯、斯圖加特、波昂與巴黎 等地求學,後於法國與德國擔任教師,並同時接受戲劇訓練。他自創獨腳戲《Anatole》

(1987)與《Guedoule》(1990),並親自表演一千兩百次以上。隨後他投入劇場,

主要擔任演員、小丑與默劇演員。一九九○年時,他為了搬演貝克特、考克圖與

3 轉引自彭懿,《世界幻想兒童文學》,臺北市:天衛文化,1998,頁 2。

4 河合隼雄著。林詠純譯。《閱讀奇幻文學:喚醒內心的奇想世界》(ファンタジーを読む)。臺 北市:心靈工坊,2017,頁 60。

(13)

3

莎士比亞的戲劇而中斷教學工作。一九九七年開始寫作兒童與青少年故事,於一 九九八年出版第一部作品《La balafre》,從此之後成為專職作家,作品頗受好評,

並獲熱烈迴響,以《L’enfant Ocean》獲法國女巫獎,《逆流河》系列更獲得卡薩 布蘭加青少年讀者大獎、法國康城書蟲獎、少年愛書人清流獎、比利時伯納維爾 塞爾青少年小說銀獎等十餘項書獎。「穆勒法的創作富有懸疑、幽默與詩意,主 題總是環繞在別離與隻身行旅之上。他寫下種種多采多姿、童話般的幻想世界,

卻不沉溺於這些仙境美景之中。他描繪孤獨、疏離、憂鬱、暴力與痛苦,也因此 他的奇幻世界與現實人生保有強大的連結,蘊含哲思,充滿啟發」。5

在《逆流河,漢娜》中,作者述說主角漢娜擁有一隻奇特的鳥,據說是一位 公主,於千年前被妖術變身成赤胸朱頂雀。這隻鳥兒是漢娜對父親所有的回憶。

有一天,鳥兒生病了,漢娜聽說了不死之水的故事,因此在夜裡獨自離開寄宿的 養父母家,決心去尋回不死之水,救治鳥兒的性命。在《逆流河,托梅克》中,

作者講述 13 歲的雜貨店老闆托梅克,遇見意外訪客漢娜之後,決心追隨漢娜一起 去尋找傳說中的珂莎河。托梅克經歷了會讓別人遺忘你的遺忘森林、花香會讓人 沈睡不醒的奇異草原、熱情可愛的香水師村、不存在的島……他歷經千辛萬難終 於見到了漢娜。

由於現今社會快速的變遷之下,現代人生活步調更為繁忙緊湊,加上社會結 構的改變,網路世界發達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人們的心靈花園日形貧瘠,假 如找尋不著生命的目標與方向,容易迷失於流行的追逐與崇拜。媒體訊息形形色 色的快速流竄,如若辨識不出真假,可能衝擊莘莘學子的價值觀,容易對未來感 到茫然,找不到生命的目標與生命的出口。日常生活中難免有些不如意之事,陷 落沮喪掉入泥濘之時,該如何自處?如何在種種不可能之中,找到自己的可能,

並獲得勇氣與慰藉,勇敢的繼續往前走。如何學習面對生命中的種種挑戰與試煉,

5 尚克勞.穆勒法(Jean-Claude Mourlevat)著,賈翊君譯。《逆流河,托梅克》(La riviere a l’envers:

Tomek)。臺北市:繆思出版,2006頁 2。

(14)

4

而能一一迎接並勇於面對,學習不放棄的精神,從困境中看到希望的微光是很值 得重視的議題。

生命教育的議題很多是用散文書寫的方式來表達,如果在奇幻文學的創作中 融入生命教育的觀念,那麼兒童在閱讀輕鬆有趣的奇幻文學時,也就自然的潛移 默化。使用奇幻的創作手法帶給兒童生命教育的啟發,藉由閱讀帶有奇幻色彩的 文學作品喚起兒童對於生命教育的認識,這就是促成了筆者有這個研究動機與興 趣。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彭懿精確的提到,瑞士精神分析學家榮格說:「他相信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用 心敘述故事的能力,他們以這種『作為幻想的故事』來充當認識世界的手段,天 生就是故事作者」。

彭懿自己又說:「幻想文學超越一般文學的地方在於,它有一個深邃而熠熠閃 耀的核心,即『內在宇宙(words within)』。幻想文學的作家突破現實主義的風景,

不是只在勾畫一個我們肉眼可見的世界,而是要雄心勃勃的為我們奉獻一個肉眼 看不見的,聳立在心靈或精神深處的內在宇宙。在這個內在宇宙裡,想像力可以 開拓視野,加深對世界的認識」。6

生命教育的觀念很多人討論,《逆流河》這兩本書卻沒有人推廣閱讀,尤其是 推廣給兒少讀者。可能是沒有人推廣的關係,這兩本書目前已絕版。本研究希望 藉由研究《逆流河》帶有敘事美學與生命教育寓意的作品,除加深加廣自己的鑑 賞涵養深度,也能運用在日後推廣兒童生命教育觀念,兒童在好玩輕鬆有趣的閱 讀時光中,不知不覺也吸收了正向的想法,為日後的成長打下良好的根基,能過 著幸福的人生。Carol Lynch-Brown 和 Carl M.Tomlinson 在《兒童文學理論與應

6 以上二處引用自彭懿,《世界幻想兒童文學》,臺北市:天衛文化,1998,頁 32、43。

(15)

5

用》一書中提到,兒童文學必須有以下幾點價值;「分別是具有樂趣、想像力和 啟發力、替代性經驗、理解和同理心、文化資產、道德推理、文學與藝術偏好」。

7《逆流河》之所以值得研究與探討,正是因它不僅符合兒童文學作品基本要求,

且是傑出作品。《逆流河》做為童話奇幻小說,其中敘事美學風格的呈現和生命 哲理的主題是最佳的觀念導引。本書採用雙敍事觀點述說故事,彷如譜寫一曲優 美詩意的青春讚歌;情節充滿趣味性及豐富的想像力,這對兒少而言,是十分具 有吸引力的閱讀因素。此為本研究目的之一。

書中小主角遭遇困境之時,找出事情的對立面並付諸行動,雖然原本是帶傷 而行,但在探索的過程中,學習許多事物和認識新的朋友,更展現出自己的生命 能量,因此傷痛在時間當中漸漸療癒,最後終能放下對生與死的執著,而體悟到 平凡中也有幸福。書中小主角的勇氣,可以給予處在生命處境徬徨的兒少讀者點 一盞燈,他們可以藉由閱讀本書,帶來希望和勇氣,並體悟到既然書中主角能夠 做到,那麼我也能夠做得到。此為本研究目的之二。本書於 2007 年入選好書大家 讀的推薦好書書單中。值得成人與兒童沉浸其中。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有以下之研究問題:

(一)研究作品《逆流河》能提供大小讀者什麼樣的敘事美學,並得以從中 體驗兒少奇幻文學的趣味與想像力?

(二)本論文另一個重點的研究主題是生命教育。而生命成長中極為重要的 課題是追尋與成長。故《逆流河》此一作品,可以給予兒少哪些能夠共同認 識生命教育的課題?

7 Carol Lynch‐Brown、Carl M.Tomlinson 著。林文歆、施沛妤譯。《兒童文學:理論與應用》。臺 北巿: 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9 年 ,頁 6-8。

(16)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本論文採用繆思出版,尚克勞‧穆勒法著作的《逆流河,托梅克》、《逆流河,

漢娜》為研究文本,主要以「文本分析法」探討小說情節及其敘事,並蒐集與研 究主題相關的文獻,整理出與研究最為相關的理論架構,做為文本分析與論述的 依據。本論文以生命教育相關文獻,與閱讀生命教育相關的青少年小說和繪本,

適時的比較運用。使用「冰山理論與閱讀」的方法輔助分析,關於文字閱讀的理 解程度,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曾提出「冰山理論」(the iceberg theory)」的 妙喻。依據他的說法,文學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謂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 思想是所謂的「八分之七」。由於人們都是根據自己過去的閱讀經驗來接觸新的作 品,因此每個人的「八分之七」不盡相同。進一步予以擴充詮釋,文字表面所呈 現的猶如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只佔「八分之一」,文字深層意義就像冰山水底下的

「八分之七」,筆者將盡量探索蘊藏在《逆流河》文字敘事之下的八分之七。也運 用相關文獻來輔助分析。

二、研究步驟

(一)研究文本及蒐集其相關資料,了解作品內容和作者創作背景。

(二)搜集研究主題的文獻資料。

(三)以研究主題為主要架構,探討、歸納、分析文本內容。

(四)納入參照作品適時探討。

(五)從文本的閱讀以及文獻的探討,省思誠如《逆流河》此般奇幻兒少作 品所蘊含之敍事美學及生命教育所能給予兒少讀者的貢獻。

(17)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尚克勞‧穆勒法的《逆流河,托梅克》、《逆流河,漢娜》能探討的議題廣大,

範圍包含很多層面。本研究範圍除了探究文本中表達的藝術內涵,包括敘事 美學和趣味性及想像力以及互文性,更聚焦於文本的生命教育(包含愛的藝 術)議題,並探討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認同與成長(以及情感學習)。

二、尚克勞‧穆勒法的《逆流河,托梅克》、《逆流河,漢娜》為研究文本,這是 作者第一套有中譯本的作品,也是臺灣的第一套中譯本,作者是以法文書寫,再 翻譯成中文。筆者努力試圖尋找相關研究,在台灣碩博士論文網站搜尋,並沒有 關於《逆流河》的研究。也搜尋就讀法國語文學系的同學是否有研究,結果仍是 一無所獲。筆者曾造訪作者尚克勞‧穆勒法的官方網站(FB),資訊停留在 2013 年,其中也無相關資料,以上是本研究的限制。生命教育議題的探討也是兒童文 學值得深入研究的,目前 987 篇生命教育相關的學位論文研究中,研究主題涵蓋 國小、中學生、彩虹志工、繪本、戲劇、動畫、哲學、園藝治療、音樂、漫畫、

情境教育、藝術、行動研究、宗教、文學等領域;筆者會盡力尋求其他奇幻文學 相關研究資料輔助分析,也因為語言的限制所以選用中文版本。

第五節 文獻探討

林良說:「如果我們想把『童話』跟一般的『故事』加以區分,那麼,我們 可以這樣說:一般的故事所描寫的是一個『人的社會』,童話所描寫的卻不僅僅 限於『人的社會』。童話反應一個更大的社會—天地萬物的社會。童話作家描寫 這個『天地萬物的大社會』,就成了童話。……一切的文學作品都是一個『隱喻』。

(18)

8

童話是最有隱喻色彩的文學作品」。8 張子樟説:「奇幻文學的一般角色不少與童 話重疊,這當然涉及到『擬人化』(personification)的問題。它的重要角色包括 仙女、魔法師(女巫、巫師)、精靈、巨人(巨怪)、小小人、龍、獨角獸或其 他超自然的東西,上述的角色有其重要性,但最重要的角色還是人,因為所有這 些『擬人化』的角色也是為了襯托人性、凸顯人性」。9依據 Philip Martin 將奇幻 文學分成 5 大類,有 High Fantasy(高度奇幻)、Dark Fantasy(暗黑奇幻)、Magic Realism(魔幻寫實)、Fairy-Tale Fiction(童話奇幻)、Adventure Fantasy(冒險 奇幻),其中的 Fairy-Tale Fiction(童話奇幻)的類型,作品傾向於發生在日常生 活中的情節,而不是採用決定人類命運的大任務去發展故事內容。10

依據以上的觀點,《逆流河》的故事屬性,可歸納為「童話奇幻」類型。本 研究探討《逆流河》中的敘事美學與生命教育主題,尤其在愛的藝術和自我追尋 與成長這兩個議題上,希冀有更深入的分析與討論。由於國內尚未有針對《逆流 河》文本或作者的相關文獻,本節文獻探討針對「敘事美學」、「生命教育」、「自 我追尋與成長」三個主要研究的主題,進行文獻的蒐集與整理。由於《逆流河》

歸類為「童話奇幻」的類型,所以也蒐集整理「童話」相關的文獻。

本節文獻主要分為三部分進行探討:一、研究文本說明;二、有關研究方法 的專書論著;三、有關研究範圍內主題相關的文獻:(一)有關研究範圍內敘事美 學的文獻、(二)有關研究範圍內生命教育的文獻、(三)有關研究範圍內自我追 尋與成長的文獻、(四)有關研究範圍內結論章節的文獻。期望這些相關文獻的討 論,能輔以論文的書寫,做為有力的研究支撐。

一、研究文本說明

8 林良著。《林良談兒童文學:淺語的藝術》。臺北市:國語日報,2000。頁 194-196。

9 張子樟著。《少兒文學的閱讀之旅:細讀紐伯瑞大獎小說》。臺北市:五南出版,2014。頁 45。

10 整理自 Philip Martin, A Guide to Fantasy Literature: Thoughts on Stories of Wonder & Enchantment, Crickhollow Books, 2000, p38.

(19)

9

《逆流河》共有 2 本,作者是尚克勞‧穆勒法(Jean-Claude Mourlevat)。賈 翊君譯,於 2006 年譯出中文版,由繆思出版。分別是:《逆流河,托梅克》(La riviere a l’envers:Tomek,2006)、《逆流河,漢娜》(La riviere a l’envers:Hannah,

2006)。在《逆流河,托梅克》中,少年托梅克,從遇見漢娜開始,便開始了追 尋愛的起點。在奇幻的旅程中,他經過遺忘森林、香水師村,看見黑色的彩虹,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見到了漢娜。《逆流河,漢娜》女孩漢娜備受父親疼愛,雀鳥 是父親留下來唯一的禮物,為了要延續美麗雀鳥的生命,她勇敢出發去尋找傳說 中的不死之水--逆流河,在途中遇到許多奇妙的人和事,並進而成長的歷程。

二、有關研究方法的專書論著

(一)愛德華‧摩根‧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蘇希亞譯。《小 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Aspects of the novel)。臺北市:商周出版,

2009。

佛斯特說:「選擇『面面觀』這個詞作為講座之名,它代表我們觀看小說的不 同方式,以及小説家能夠從不同角度看自己的作品。至於我所要討論的『面』, 一共包含七個:故事,人物、情節、幻想、預言、圖式和節奏」。這些觀看小 説的面向,有助於我在分析文本時能更深入作品故事內涵,解讀更多弦外之 音及更多寛廣面向的理解。

(二)湯瑪斯‧佛斯特(Thomas C. Foster)著。 張思婷譯。《教你讀懂文學的 27 堂課》(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臺北市:木馬文化,2011。

本書提供 36 個分析文本內容的的觀點。作者書寫筆調輕鬆有趣,好像他是在 和讀者聊天般的親切,在閲讀中無形地吸收許多新的想法。湯瑪斯‧佛斯特 說:「透過文學訓練來閲讀文本,你就能以全新的眼光來閱讀、理解文學,你 的閱讀經驗也將因此趣味橫生、收穫更加豐碩」。(頁 11)這些閲讀的分析模 式和方法,幫助筆者在分析文本時看到不曾察覺的面向,幫助思維的突破,

(20)

10

能更加體會小說的寓意。

(三)彭懿著。《世界幻想兒童文學》。台北巿;天衛文化,1998。

本書就幻想文學裡,「幻想文學的魅力」、「兒童文學的起源」、「幻想文 學的形態與本質」、「幻想文學的表現方式」、「幻想文學的藝術形象」五 個部分做了許多詳盡的說明。作者嘗試將西方眾多的理論及流派揉合在一起,

並按照兒童幻想文學的種類文章加以敘述,並且在書中介紹西方兒童幻想文 學重要作品,最成功的地方是用一種小說或散文式的色彩來書寫,整本書讀 來如行雲流水般流暢,不知不覺也吸收了許多不同的觀點。種種的分析讓筆 者在研究作品時也有不同的思索,能激盪出更多創新的火花

(四)河合隼雄著,林詠純譯。《閱讀奇幻文學:喚醒內心的奇想世界》(フ ァンタジーを読む)。臺北市:心靈工坊,2017。

河合隼雄是第一位取得榮格分析師資格的日本人,也是日本沙遊治療的主要 推動者。他主張兒童文學更能展現出靈魂的真實。他說:「奇幻文學並非逃避 現實,而是挑戰現實、直通內在。我們甚至可以說,傑出的奇幻作品,總是 帶著某種課題前來挑戰讀者」。(頁 60)

本書中,河合隼雄結合兒童文學與心理治療的經驗來分析 10 個故事。他不是 從「外部」,而是從「內部」閲讀這些作品,察覺自己內心對這些作品的反應,

原封不動地寫下來,這種方式,賦予作品更深更廣的內涵意義。筆者十分認 同這樣的方式來解構故事,也可提供筆者一個更深入的解讀文本的思考方式,

能夠把文學作品裡的最終意涵完整的呈現在兒少讀者眼前,使得文學作品被 接受的範圍得以擴大。

三、有關研究範圍內主題相關的文獻

(一)有關研究範圍內敘事美學的文獻

1.趙天儀著。《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台北市:富春文化,1998。

(21)

11

作者一向主張兒童文學的趣味性、藝術性與教育性兼顧,並重視兒童文 學發展的歷史意識與前瞻視野。趙天儀說:「一個人的成長是一種生理的 發展過程,但是,一個人的成熟卻是包括了心理的發展過程」。(頁 22)筆 者認為,以此觀點看待兒少的成長歷程,更突顯出閲讀的重要。文學能 開啟兒童的想像能力,進而產生自由的心靈,接觸文學能喚起兒童的柔 軟心,進而學會關懷與尊重(他人、自然),接近文學能讓兒童學會接納 自我,肯定自己,文學能給予兒童無限想像力的回答,幫助兒童打開創 造力,閱讀文學佳作也仿佛能和書中主角經歷一場成長之旅。此書幫助 筆者對於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有更深層的認識。

2.林良著。《小東西的趣味》。臺北市:國語日報,2012。

全書分為三部分,共收錄 15 篇長篇文章。第一部分「小東西」:針對童 詩、兒歌、兒童文學詳細的介紹。第二部分「童話」:比較古典童話和現 代童話,另說明童話的含義、功用和特質,有助創作。第三部分「小說、

散文、外國兒童讀物」:除探討少年小說的作者心態之外,也談到兒童散 文、兒童翻譯文學,以及童話大師安徒生。這本書的內容,就以「小東 西」(指的是兒童文學裡的兒歌、童詩、謎語、繞口令、寓言,這些形式 上非常短小的文類)作為引子,開始談起。隨後各篇,逐步延伸到各種 兒童文學文類的創作,包括童話、散文、小說和外國兒童讀物的翻譯,

是一本討論兒童文學各種文類創作的書。作者富有童心,書寫筆調輕鬆 有趣又有幽默感,本書對於本論文趣味性和想像力的發掘深具啟發。

(二)有關研究範圍內生命教育的文獻

1.孫效智、陳福濱、黎建球、林思伶等著。林思伶編。《生命教育的理論 與實務》。台北市:寰宇出版,2000。

本書對於「生命教育」的領域,整理成二大部份來說明,第一部份是「理 論篇」、第二部份是「實務篇」。理論篇包括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

(22)

12

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與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而實務篇又分成 大學階段、中學階段、小學階段。孫效智說:「生命教育的目標在於啟發 生命智慧、深化價值反省、整合知情意行。它所包含的範圍應籠罩人生 整體及其全部歷程,以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內化陶 冶其人格情操」。(頁 5)本書的理論觀點,對於筆者研究生命教育提出強 而有力的支撐,是非常重要的理論依據。

2.傑克‧崔西德(Jack Tresidder)著,蔡心語譯。《符號全書:解讀 1001 種圖文》。臺北市:春光出版,2009。

符號是典型的普通事物,用以表示意念、品質、情感、價值觀、志向、

信念、希望或恐懼等抽象概念,原本並不會令人感到神秘難解。

作者說:「符號(signs)和象徵(symbols) 兩者互有交集,但目的不同。

符號只是傳達訊息,象徵則賦予普通事物更大的重要性,通常屬於精神 層面的提升,例如,古人視『勇氣』為主要美德,『獅子』便成為其具體 化的象徵。一旦決定好選擇何種象徵,一來藉由藝術家創作強有力的圖 像,二來透過神話、傳說、儀式、建築或服飾等方面的運用,將其融入 整個人類社會,因而強化其重要性及影響力。此外,它也可能開始朝更 廣義的方向發展。(……)作者又説:「符號的使用不是源自知識,它來 自創造力及對宇宙的深刻認同,它和經驗法則沒有關連,其影響通常都 能讓人們看到、感覺到並產生共鳴。以類比、隱喻及超自然現象為基礎 的符號可靠而有說服力,人們與效力強大的符號連結時,會感到自己因 而擴展了格局」。(整理自 2-7 頁)作者將符號與象徵的意義擴大解釋的方 式,也影響了筆者將此方式運用在「漢娜與鳥」這一節的分析,因此能 挖掘出故事更為深刻的內涵。

3.佛洛姆(Erich Fromm)著,鄭秀美譯。《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

臺北市:金逸圖書,1985。

(23)

13

作者佛洛姆是二十世紀著名德國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擅長以社會學角度 看待現代人的心理與行為,試圖以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理論來改善現代人 的處境和精神狀態,同時也是人本主義倫理學的倡導者。佛洛姆將愛分 成:兄弟愛、母愛、情愛、自愛、對神的愛等五類。這些型式的愛都和 個人的心理成熟度有關。對佛洛姆而言,愛是不分對象的。一個人不可 能不愛自己,卻能愛人,一個人也不可能只愛特定的人,卻不愛周遭其 他的人。佛洛姆認為:「愛是治癒人類孤獨的最後方法。愛是使人在現實 社會的生活中,獲得幸福生活的最高手段」。(頁 7)根據這樣的說法,完 全呼應《逆流河》故事的核心敍説。這與筆者論文中所要談及的主題相 當契合。

(三)有關研究範圍內自我追尋與成長的文獻

1.Joseph Campbell、Bill Moyers 著。Betty Sue Flowers 編著。朱侃如譯。

《神話:內在的旅程,英雄的冒險,愛情的故事》(The Power of Myth)。

台北縣:立緒文化,1997 年。

作者坎伯在《神話》一書中,於「英雄的冒險」這一篇章中,對於英雄 及追尋的意義下了非常多獨特的看法及寬廣的註解,其中有一句話:「我 們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生命,假如你能給這個世界任何禮物,他一定是 從我們自己的經驗,以及自我潛能的發揮而來,不是其他人。……一個 人在生命裡必須尋求的,絕不是一塊土地或海洋,而必須是從他自己獨 特的經驗潛能所產生的東西,是那從未曾也不可能被他人經驗的東西」。

(頁 255-256)這些看法有助於我們對於人生有更多的理解。能幫助筆者在 論文的書寫,對於「追尋與成長」的探討有更多發揮的空間。

2.楊瑞珠、艾倫‧米勒林、馬克‧布雷根(Julia Yang,Alan Milliren,Mark Blagen)著,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

(24)

14

健康社會生活》(The Psychology of Courage:An Adlerian Handbook for Healthy Social Living)。臺北市:張老師文化,2010。

書中提及勇氣是化解人生困境的獨特妙方,阿德勒心理學所指的「以創 造性力量去征服困境的渴望」,很像中文勇氣的字義,包含「力」和「氣」。

(頁 52)阿德勒同時主張,擁有勇氣代表即使面對不確定的結果,依舊 願意冒險,勇氣讓我們鍛鍊心裡肌力(phychological muscle),是每個人 可以在生命的危急時刻,透過合作與貢獻而得以因應。(頁 53)「勇氣」

是促進個人幸福感與改善世界的動力,我們需要勇氣以面對害怕、克服 自身的不適任與缺陷、彼此關心、忍受痛苦,以及幫助我們與自己、家 人、社會及全人類和諧共處。(書封文字)閱讀此書,覺得人人都需要勇 氣的學習,然而提出勇氣付諸行動是改變的第一步,本書幫助筆者能更 深入的分析「面對試煉的勇氣」這一節。

3.烏特‧佛瑞維特(Ute Frevert)等著。黃懷慶譯。《情感學習:百年來,

經典文學如何引導孩子認識感覺、學習情緒》(Learning How to Feel: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Emotional Socialization,1870-1970)。台北市:貓 頭鷹出版,2018。

此書跨時間與空間,涵蓋東西方百年的兒童文學與教養手冊,由各有專 長的歷史學家,以人類學、閱讀與學習理論、行為主義等研究方法切入 探討兒童文學中的兒童情緒與兒童閲讀二者間之關係的論文集。十三位 各有所長的歷史學家共同執筆,探討兒童文學中十二種情緒的百年發展 史,討論的作品涵蓋歐美遠至印度與俄國。作者在序言中提及:「要問 什麼樣的問題才能知道兒童透過閲讀並投入在書中劇情與主角身上時,

究竟學到了關於情緒的什麼」?(頁 23)本書在每一章都集中討論單一 的情緒,這些情緒分別是:焦慮、信任、虔誠、同情心、同理心、愛、

羞恥、痛苦、恐懼、勇敢、思鄉病以及無聊,每一種情緒也都會連結至

(25)

15

其他情感。《逆流河》的主人翁在追尋的過程中,隨著經歷的不同,內 心情感也有許多轉折,閲讀此書能夠幫助筆者更細膩的查找分析出書中 人物,在行動背後所隱含的情感意涵。

(四)有關研究範圍內結論章節的文獻

1.亞當‧傑克遜(Adam J Jackson)的《挫折的力量:衝破逆境的關鍵思 考》(The Flipside:Finding the Hidden Opportunities in Life),探討人生當 中遇到挫折之時,或遭受創傷者創傷後該如何找到事情的「對立面」,透 過關鍵思考找到奮發而起的能量。有助於結論本次論文的探究。

2.葛容均,〈從娛樂到療癒——改寫兒少文學追尋幸福之路〉,《後印刷 時代的改編》,竹蜻蜓第五期。臺東市: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

2019。

筆者參考此篇期刊論文,更聚焦於探討兒少文學中之傷痕文學、情感學 習與療癒,有助於本論文相關「情感療癒」的研究理解。

3.張湘君、葛琦霞著。〈以童書在國小推行『生命教育』之可行性探討〉,

《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本篇論文提及:「現今童書界發展蓬勃,非 但題材涵蓋各個領域,而且教育性、兒童性、遊戲性、文學性、創意性 及美感兼具的作品為數不小,是生命教育教材極佳的選擇。如能透過說 故事、閱讀、討論、戲劇表演、訪談、寫作等多元的教學活動,讓國小 學童接觸兩性文化、關懷生態、科技省思、死亡教育、鄉土教育等議題,

除能激盪他們的思考能力,並強化其同理他人的覺知外,也能使其瞭解 人類的多元面向,並進而思索及找尋自己的定位」。(頁 273)與筆者想要 推行在奇幻文學的閱讀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想法不謀而合。

(26)

16

第貳章《逆流河》的敘事之美

你到林中散步,如果不是迫於擺脫野狼或惡魔非得快速離開,

那麼,緩步流連是很美的,

欣賞陽光在林葉間跳躍,投影在沼澤地上,

查看灌木叢下生長的青苔、蘑菇和植物。

緩步流連並不是浪費時間(……)。

—安貝托‧艾柯(Umberto Eco)11

書名是小說的一部分,也正是我們看見的第一部分。小説的書名是《逆流河,

漢娜》和《逆流河,托梅克》。書名中的「逆」這個字,帶有多重的寓意,我們 較為耳熟能詳的成語有「逆流而上」、「逆風行舟」、「逆風高飛」等,皆有迎 向困難與挑戰之涵義。「逆」與「順」多為相對,前者有反向、顛倒、違背、不 順從、不順遂的意思。12

然而在大自然中有一種神奇的魚類,名為鮭魚(英語 salmon,其詞源可追溯 至拉丁文 salire,有跳躍之意)。鮭魚為回到出生地産卵,過程中要經歷許多關卡,

途中遇有瀑布阻擋去路,牠們必須奮力一躍逆流而上,游回自己的出生地才能產 下後代、繁衍子孫,鮭魚的族群生命因此永遠循環不息。

中國古代的傳說中也有一段「鯉躍龍門」的故事,指鯉魚如能跳過湍急的瀑布,

克服逆勢的水流考驗,就可以在躍過龍門後轉身成龍。以上這般有關「逆」這個 字的寓意如若用在故事裡,都像作者對讀者的暗示及勉勵,書中主人翁必須要在 逆境中努力通過種種難關才能獲致成功。

11 安貝托‧艾柯(Umberto Eco)著,黃寤蘭譯。《悠遊小說林》(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

臺北市:時報出版,2000,頁 69。

12《教育部國語小辭典》,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逆。擷取時間:2020/3/11。

(27)

17

美國神話學家坎伯(Joseph Campbell)説到佛陀艱難成道的故事中,也有一段 逆流而上的事蹟。「有一天佛陀坐在一棵樹下,觀想世界的東半部,樹因為他的 光芒而大放光明。一位名叫蘇嘉塔(Sujata)的年輕牧羊女,用金碗盛了乳糜給他,

當他將空碗拋入河中,它竟然逆流而上。這是佛陀即將得道的信號」。13

巧合的是,這世界上確有真實存在的逆流瀑布。位於加拿大東部新不倫瑞克 省(New Brunswick)的聖約翰河(Saint John River),由於受到芬迪灣(Bay of Fundy)

海潮的影響,有著世上罕見的天然奇景「逆流瀑布」(Reversing Falls)。聖約翰 河上的逆流瀑布是一連串的「渦潮逆流現象」。

當芬迪灣海潮高漲時,海灣將提升至聖約翰河平面以上,水勢逆流且河水急 速上竄;退潮時,海潮退至河平面以下,河水流注其中。水面下近 11 米(36 英尺)

處的一個暗礁,會使河裡的水逆流翻滾成一連串的急流和漩渦。

海潮開始上升時,水流速度放慢,最後完全停止流動,在這一個完全平靜的 短時間內,也就是「平潮」,是船隻唯一能航行於瀑布的時候。不久之後,海潮 開始漲得比河水高,河水被推擠往上游、急速逆流。隨著海潮持續上升,河水逆 流逐漸增強,急流開始形成,並在漲潮時達到高峰。

當海潮開始回落後,河水逆流逐漸減弱,直至海潮回落到河平面,然後再形 成另一次的平潮。河水接著又重新開始它正常的流速,並注入海中。海潮持續回 落到河平面之下直至退潮時,急流又再到達至高峰往下流。芬迪灣一天有兩次潮 起潮落,間隔約 12.5 小時,因而河水逆流的現象也是一天兩次。14

真實存在的逆流瀑布和神奇魔幻的《逆流河》都一樣能逆流而上,可見得作 者在為小說命名時即蘊藏巧思,筆者認為《逆流河》中的珂莎河或許是以芬迪灣 的逆流河現象當作發想。但顯而易見地,書名已經成功替讀者指出了主題。

13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臺北市:立緒文化,1949,頁 30。

14 羅莉,〈加東聖約翰河奇景「逆流瀑布」〉,《大紀元》(2014)。

https://www.epochtimes.com/b5/14/8/6/n4218507.htm,擷取時間:2020/3/12。

(28)

18

第一節 他説與她說

作者尚克勞‧穆勒法(Jean-Claude Mourlevat)在幫書中孩童主角命名時,便 暗藏許多巧思在其中。《逆流河,托梅克》作品中男主人翁的名字為 Tomek(托 梅克),Tomek 原始出處是來自俄語、希伯來語,意思是雙胞胎,名字寓意指向「勇 敢,有創造力的」。15

《逆流河,漢娜》作品中女主人翁的名字則為 Hannah(漢娜),原始出處是 來自希伯來語,名字意指「優雅、重視感情、萬事和為貴之人」。16

Hannah 這個名字也有著《聖經》的比喻與暗示。在《聖經》中 Hannah(哈拿)

有著美麗動人的含意,如「優雅」或「恩惠」,稍加改變即成為順口的 Ann。《聖 經》故事中說道,哈拿沒有生育,內心感到非常愁苦,但卻不停止禱告。她在聖 殿向神禱告,如果祂賜她一個兒子,她會把他歸給神,並全然由祂!神答允她的 所求,這個盼望已久的孩子終於來臨,她給他起名叫撒母耳(Samuel),這就是以 色列歷史上顯赫有名的領袖。哈拿的禱告蒙了應允,也就還了願。這個女人成為 理想母性的化身,她不住的禱告,蒙了神豐盛的祝福。17在《逆流河》作品中,托 梅克原本的生活平靜恬淡,偶然間生命裡闖入了漢娜,由於喜歡上漢娜,這也給 了自己一個正當的理由,放下一切,追隨她的腳步外出闖蕩,盼能尋得漢娜,將 一毛錢的銅板還給她,並為伊夏姆老爹尋得不死之水。文中種種行為,說明托梅 克是一個勇敢並具備創造力的人。漢娜為了延續父親的愛,歷經千辛萬苦去爲雀 鳥找尋不死之水,證明了她是一個重視感情的人。

15 《千代英文名》,https://www.qdcent.com,擷取時間:2020/3/01。

16 《英文名 911 查詢》,https://yingwenming.911cha.com/Hannah.html,擷取時間:2020/3/01。

17 阮欣怡,〈聖經中 25 個具有魅力的女性〉,《水深之處福音網》,

http://www.luke54.org/view/25/3030.html,擷取時間:2020/3/01。

(29)

19

從托梅克到漢娜的名字涵義說起,接著筆者將進入到《逆流河》的文本內容進 行更深入的剖析,並將本節內容分成二部分:一、敍述的方式,二、敘述的語調 進行探討:

一、敘述的方式

《逆流河》可說是套童話奇幻小説,分別由主人翁托梅克和漢娜以不同的視 角敘說同一個關於冒險、追尋及愛的故事。聽他們說著一路上的經歷,彷彿變魔 術般地讓讀者也身在其中,共同參與、經歷著。《逆流河,漢娜》採用第一人稱 倒敘的方式進行,是漢娜在對托梅克述說她的經歷,因為故事中有些部分托梅克 也參與其中,所以作者巧妙安排,讓漢娜在講述時,有些地方會略而不提。漢娜 告訴托梅克為了要替雀鳥尋找不死之水,一路上她遭遇了各種險境,於此同時也 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旅途中有時候快樂幸福,有時候險象環生,最終靠著信念 的堅持,終至獲得好的結局。筆者彷若聽見漢娜的聲音輕柔地在耳邊敘說著她所 經歷的一切故事,也從她的敘述中看見了她的性格和思想上的成長。而漢娜的故 事採用第一人稱方式敘述,她的故事是倒著講的,即是她在經歷過所有的起落之 後,才將她的生命故事說予托梅克聽,這種回顧性的敘述,也呼應著書名「逆」

流河中的「逆」這個字的意涵,這樣的敘述方式,在閲讀時讀者也更能感受到情 緒的渲染力與更為巨大的戲劇張力。

《逆流河,托梅克》雖以第三人稱敘事,但聚焦從托梅克的角度,來敘述整 個奇幻的旅程。托梅克是位住在小村子裡開雜貨店的男孩,雜貨店裡什麼都賣,

但他一直沒有機會去看看更廣大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一個名叫漢娜的女孩走進 店裡,想要購買店裡沒有販售的「逆流河」河水。漢娜離開後,托梅克既悵然若 失又興起好奇之心,最後決定要出發去尋找漢娜以及逆流之河。他穿越會使人遺 忘的熊瞎子出没的原始森林;他踏過繁花似錦的草原,因誤吸帆花的香氣而沉睡 不醒;他搭上通往死亡彩虹的帆船,進入不存在的島嶼……。作者雖使用第三人

(30)

20

稱方式敘述,但在托梅克的神情與性格刻劃上,仍然雕琢得栩栩如生,而在事件 上採用客觀清楚的描述方式,使托梅克的整體經歷更顯立體生動。

二、敘述的語調

漢娜述説故事的語氣成熟堅定,這或許和她的成長歷程有關,更間接地反映 出她的個性,遇事能認真冷靜面對,並能主動尋求解決之道。娜漢小的時候,父 親非常寵愛她,「那是一個春天的早上。當時情景依舊歷歷在目:在鳥市擁擠吵 雜的人群裡,我高高坐在爸爸的肩上,比女王還要驕傲」、「人們常說孩子不懂 得自己有多幸福,我卻很清楚」。18那個時候的漢娜才六歲。自漢娜出生以來,她 爸爸每年都會帶她去買鳥,她只要伸手一指,我要這一隻,我要那一隻,爸爸就 會立刻把鳥兒買下來,看也不看價錢。漢娜是在爸爸全然疼愛的環境下成長。直 到爸爸為她買下一隻五十萬磅的雀鳥,而必須變賣所有財產,甚至向高利貸借錢,

但媽媽無法忍受這一切,於是帶著弟弟們離家。後來爸爸和漢娜搬進一間破舊的 小木屋,爸爸為了生活,在地勢陡峭的山城街道拉了三年人力車。漢娜回憶說道:

「一天早上,他再也沒有起床。他因為筋疲力竭而過世。我那時才九歲。那天早 上,我的童年就這麼結束了」。19漢娜的爸爸為了買下雀鳥而向高利貸借錢,只好 拼盡全力辛勞工作還債,然而身體根本不堪負荷而離世,漢娜也在這時失去了所 有的依靠。

後來,漢娜在出發尋找逆流河時,在尋覓過程當中,意外地經歷了人生的起 落。在和托梅克相遇之前,漢娜就已然巧遇奇事、並在瞬息間經歷了數十年的人 生。她在沙漠中經歷了嫁人、經營客棧、生兒育女、甚至當了祖母,最後她的孫 子也因為生病去世,這讓漢娜體驗到不僅只有她父親的死亡,漢娜受不了這種打 擊又回到了原點,繼續她未完成的旅程。所以在初遇托梅克的時候,漢娜雖仍然

18 尚克勞‧穆勒法(Jean-Claude Mourlevat)著,賈翊君譯。《逆流河,漢娜》(La riviere a l’envers:

Hannah)。臺北市:繆思出版,2006,頁 12。

19 尚克勞‧穆勒法,《逆流河,漢娜》,頁 15。

(31)

21

是小女生的模樣,但心智年齡卻遠高於托梅克許多,因此說話的語調也顯得更為 沉著與嫻熟。這意味著漢娜因為遭逢人事變化與奇幻的時空體驗,心境沉澱了,

故述說語氣能夠沉著嫻熟:

這些幸福的歲月過的多麼快啊!在沙漠中我學到一生可以只有一秒鐘長,

而一秒鐘卻可以容下永恆。是真的。我還沒有什麼時間好好疼愛我的寶貝 阿依達,她便已經長成一個女人,懷裡還抱著她自己的寶寶。不過這些都 沒有嚇到我。我還算是個蠻漂亮的祖母,這點可是毫無疑問!20

相對的,托梅克述說故事的語氣輕快直率,並也反映出他個性的單純與和善,

以及願意無條件幫助他人的處事態度。托梅克經營一家「什麼都有」(例如蒼蠅 拍、麥芽糖、橡膠熱水袋、捆香腸用的線等)的雜貨店,這家雜貨店是由祖父傳 給父親,再由父親傳給他的。托梅克就住在店裡,所以雜貨店從來不打烊。村子 裡的人都知道這間雜貨店:

萬一有什麼緊急需要,托梅克總會和善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即使三更半 夜也一樣。

有時候他會出去溜達溜達,活動一下筋骨,可是店還是開著,客人會採取 自助式服務,托梅克回來後,會發現櫃檯上放了張小紙條:「拿了一捲捆 香腸用的線。李娜」旁邊放著應付的金額。21

20 尚克勞‧穆勒法,《逆流河,漢娜》,頁 64。

21 尚克勞‧穆勒法(Jean-Claude Mourlevat)著,賈翊君譯。《逆流河,托梅克》(La riviere a l’envers:

Tomek)。臺北市:繆思出版,2006頁 13

(32)

22

雖然他很認真的經營雜貨店,熱心且和平的與村民們相處,但是一成不變的生活 讓他悶悶不樂,他本就有了想要出走,去看看世界的念頭。直到他遇見了漢娜,

這位女孩最渴望的東西——「不死之水」——讓托梅克瞬間恍悟,原來他所經營 的「什麼都有」雜貨店竟仍有缺失與不足,正是這不足以及目睹漢娜掛在臉上的 缺憾神情,促使托梅克朝往更廣大的世界出發。而漢娜的不足是否也意味著托梅 克的不足呢?托梅克的「什麼都有」的雜貨店,本來就標榜什麼都有,但是竟然 沒有不死之水,這引發了托梅克極大的好奇心,也成了他向外展開冒險旅程的催 化劑。

在閱讀《逆流河》這套作品時,讓筆者想到,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詩被譽為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蘇東坡的眼中,仔細品味王維的詩,詩中彷彿能浮 現一幅畫,而觀賞王維的畫,從其畫中好像亦能體會出一首詩的美感。《逆流河,

漢娜》、《逆流河,托梅克》兩本書一起閱讀也恰是這種意境。

巧妙運用雙觀點的敘事方式,讓讀者從兩個不同視角來閱讀的小說,還有《歐 赫貝的祕密 I—科內流士的旅行》和《歐赫貝的祕密 II—席雅拉的旅行》這兩本小 說。《歐赫貝的祕密 I—科內流士的旅行》是從男主角的觀點敘說,從陸路展開尋 找雲綢之旅(絲綢之路);《歐赫貝的祕密 II—席雅拉的旅行》則從女主角的視角出 發,從香料大城崗妲城展開海上歷險(香料之路)。在兩本小説中都運用了描述同 一件事,使用兩種敘述的聲音:

「每天早上為她獻上一杯藍茶,成了我的習慣」。22

「有個男人每天早上為我泡一種奇怪的藍茶,卻又沉默不語。他是誰?我不

22 法蘭斯瓦‧普拉斯(Francois Place)著,陳太乙譯。《歐赫貝的祕密 I:科內流士的旅行》(Le Secret d'Orbae1:Le Voyage de Cornelius)。臺北市:親子天下,2013,頁 171。

(33)

23

認識他,也從沒見過他,除了在那場朦朧模糊的夢裡,他對我俯下身來。他 不流連拖延,放下茶飲就走。他令我安心」。23

這樣的敘事方式充滿詩意想像。在《逆流河》的故事中也有這種充滿詩意想像的 雙觀點敘事方式:

托梅克,你知道你睡著的時候是個很漂亮的男孩嗎?這點我比誰都清楚,

因為我整整一星期都在觀察你睡覺的樣子!我企圖穿透你緊閉雙眼的秘密:

你在哪裡?夢到了什麼?因為你確實在做夢,我看得出來。夢到那些小抽 屜?那條經過你窗前的小路?還是那個買麥芽糖的女孩?

「如果真是這樣,」我低聲對你說:「如果你夢到的是我,那麼張開眼睛 吧:我就在這裡。在你我之間僅僅隔著你眼皮的厚度……」

可是你連睫毛都沒動一下。於是我便讀著、讀著……一開始讀得太快,因 為急於找到喚醒的字眼;然後便放慢速度。24

他想像那個女孩坐在他身旁朗讀的樣子。她沒有找到喚醒的字眼,實在太 可惜了!要不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就會發現坐在他床前的不是阿奇貢而 是她!然後他們便可以一起繼續旅程!然而情況不是那樣,事實是他繼續 睡,讓她心灰意冷。經過這麼久之後,現在她會在哪裡呢?25

這種雙觀點的敘事方式也像是一種雙人的二重奏,充滿了濃濃的詩意與美感在其 中。《逆流河》的兩部書——他版和她版——講的是同一個追尋故事,但由不同的

23 法蘭斯瓦‧普拉斯(Francois Place)著,陳太乙譯。《歐赫貝的祕密 II:席雅拉的旅行》(Le Secret d'Orbae2:Le Voyage de Ziyara)。臺北市:親子天下,2013頁 52。

24 尚克勞‧穆勒法,《逆流河,漢娜》,頁 96-97。

25 尚克勞‧穆勒法,《逆流河,托梅克》,頁 98。

(34)

24

角度來敘說尋找逆流河的奇幻歷程,兩本書互為補充、互相呼應,就像共同譜寫 了一曲完整的青春讚歌。

第二節 趣味性與想像力

E. M.佛斯特言道:「人類閱讀小說的樂趣到底在哪裡?正在於:『在小說裡,

我們可以全然瞭解其中的人物,除了享受閱讀的樂趣,還能在此為現實生活的幽 微隱晦,尋得些許補償』」。26林良更是說道:「好的文學作品,無論是為大人寫 的,還是為小孩子寫的,作品裡都必須有一些基本的好東西,那就是『趣味』」。27 林良還說:「想像力的美好作用,是能帶領我們到另一個新鮮的角度去觀看不易看 到的東西或捕捉不易捕捉的感覺」。28回想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大多感覺到好玩、

快樂、有趣,想要繼續玩樂至永無止盡。如果閱讀的時候也能有這種體會,應該 不會有人不愛閲讀。亦如麥可‧博德(Michael Bird)所言:「一則故事即便已經 聽過了,也能經由想像力像在當下發生的一樣」。29另外分析心理學派大師榮格亦 曾說道:「人類所有的成就,都源於創造性的幻想。那麼,我們憑什麼輕視想像 力」?因此故事具備趣味性和想像力對於讀者而言可說是十分重要。

以下筆者將針對研究作品中的「趣味性與想像力」再加以細分成五個部分探討:

一、可愛又帶著喜劇味的驢子嘉帝雄;二、關於托梅克那「什麼都有的抽屜」;

三、幫助冒險者的護身符;四、喚醒的字眼;五、關於天候與時節的描述。

一、可愛又帶著喜劇味的驢子嘉帝雄

26 愛德華‧摩根‧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蘇希亞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 的藝術》(Aspects of the Novel)。臺北市:商周出版,2009,頁xvi。

27 林良著,《小東西的趣味》。臺北市:國語日報,2012,頁 254。

28 林良,《小東西的趣味》,頁 52。

29 麥可‧博德(Michael Bird)著,蘇威任譯,凱特‧伊文斯(Kate Evans)繪。前言。《藝術史 的一千零一夜》(Vincent’s Starry Nights and Other Stories)。臺北市:原點出版,2018,頁 1。

(35)

25

「在童話裡活躍的想像活動,具有一種『喜感』,是兒童所樂意接受的,對兒 童想像力的刺激和培養,確實具有相當的功能」。30

瑪莉是托梅克在穿越遺忘森林時給予他許多幫助的人,而瑪莉養了一隻驢子叫 嘉帝雄,牠和主人瑪莉情感深厚。有趣的是,嘉帝雄雖不能言語,但會用放屁的 方式來表達情感,饒富趣味。嘉帝雄這個名字相當特別,因為祖父、兒子、孫子 三隻驢子都叫一樣的名字,而且都很愛放屁。嘉帝雄這一家驢子到底有多愛放屁 呢?瑪莉説到他離家夜奔去投靠皮特(皮特是一個在市集販賣疏果的小販,為人 和善風趣)時,皮特僅隨手帶了一些舊衣服、舊家具,給驢子套上馬車,他們便 離開了。驢子沒停地跑在夜色中,有那麼一刻,瑪莉差點要哭出來了,因為她突 然想到行走前太匆忙甚至沒跟姊姊道別就離開了,就在那時,驢子放起屁來。皮 特跟瑪莉說:「『請原諒他,這傢伙是個屁王』。可是那驢子還是繼續放屁,他 們越是笑得厲害,他的屁就放得越多。這是祖父嘉帝雄的事蹟」。31

瑪莉又説,有一天她和皮特為了要躲避騎士的追查,進入了森林,到了森林的 另一邊,放眼望去盡是各種顏色、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花朵,排山倒海襲來。

皮特開心地四處奔跑並摘下一朵淡紫色的大花戴在頭上,一面大聲喊道:

「皮特隊長為您效勞!」我也一樣,快樂得像瘋子。我哈哈大笑,向他喊 道:「隊長,稍息!」於是他便任由自己直挺挺地向後倒下,像根棍子。

(……)。我奔向他,想要給他一個擁抱,才發現他的頭撞上一塊石頭,

他死了。在我就要哭出來的時候,嘉帝雄劈哩啪拉放了一串屁。就在那一 秒,我決定不要哭泣,從此以後再也不要哭泣,相反地,我要繼續歡慶生 命,像以前那樣,像跟他在一起的時候那樣。32

30 林良,《小東西的趣味》,頁 162。

31 尚克勞‧穆勒法(Jean-Claude Mourlevat)著,《逆流河,托梅克》,頁 61。

32 整理自尚克勞‧穆勒法(Jean-Claude Mourlevat)著,《逆流河,托梅克》,頁 63。

(36)

26

這是孫子嘉帝雄。同上所述,嘉帝雄和瑪莉感情深厚,牠好似能感同身受瑪 莉的情感,利用放屁來代替人類語言,一串屁及時的把瑪莉拉回現實,好像也在 提醒她,我還在啊!可以陪伴妳支持妳渡過一切。嘉帝雄放屁的聲音雖然有些誇 張,但「『誇張』是奇幻中幽默成分不可或缺的元素。『驚訝』則是幽默的另一 項元素。動物奇幻描繪的是具有說話能力的動物的故事。兒童對動物特別著迷,

認為動物具備人的特質,如喜愛家庭關係、經歷人的情緒問題、甚至死後可以上 動物天堂」。33嘉帝雄好像也具備人的某些特質,嘉帝雄正是利用放屁來支持瑪莉 的處境和陪伴。作者創造驢子嘉帝雄的角色和意象,為文本増添許多趣味,似乎 更能吸引兒少讀者繼續往下閲讀的渴望。

二、關於托梅克那「什麼都有的抽屜」

《逆流河,托梅克》中所描繪托梅克的雜貨店「什麼都有的抽屜」(共有三百 多只小抽屜),抽屜裡擺放了實用的物品,例如,帽子用的鬆緊帶、紙牌、袋鼠 的圖片,也有許多神奇之物,如貝殼、種子等,連溫熱的沙子都有。這讓人有無 限的想像空間,抽屜裡除了有物質世界中可觸摸的東西(有形的東西),是否也包 括了勇氣、希望等(無形的力量)呢?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i)是 20 世 紀西班牙超現實主義畫家,他與畢卡索和米羅一同被認為是西班牙 20 世紀最有代 表性的三個畫家。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於 1892 年,他以 青銅的材質打造「抽屜人」(Cabinet Anthropomorphique)的藝術作品,「抽屜人」

身上滿是已經被打開的抽屜,臉隱藏在頭髮裡,左手向外擋出,一副不好意思讓 人看出他真面目的樣子。這件作品中,達利把抽屜當作「秘密」的象徵,每一個 抽屜都是人們內心所保留的故事。複雜的現實生活裏面,往往迫使人們不得不隱 藏自己,帶上假面具來面對世界,心中的「抽屜」一個個地關上,因此「抽屜人」

33 張子樟著。《少兒文學的閱讀之旅:細讀紐伯瑞大獎小說》。臺北市:五南出版,2014,頁 45-46。

(37)

27

所帶來的反思也格外地深刻。34這件藝術作品的詮釋,就像漢娜的心情寫照。漢娜 在心中保有的秘密是害怕失去與去世父親的連結,因此她想找到不死之水延續雀 鳥的生命,她試著想在托梅克的每格抽屜裡翻找出能延續幸福的寶物。

文本中,漢娜問托梅克:「那些小抽屜裡裝了些什麼啊?」托梅克回答:「總之 就是所有必要的東西……」。漢娜接著問:「有帽子用的鬆緊帶?遊戲用紙牌?袋 鼠的圖片?那麼沙漠的沙子呢?還是溫溫熱熱的沙子?那麼也許會有……珂莎河 的水?」35

托梅克雜貨店裡的神奇抽屜,對漢娜來說,建構的是一個現實與超現實之間最唯 美的想像與可能的希望。漢娜心裡清楚抽屜裡應該不可能有珂莎河的水,但她還 是抱著一絲希望開口詢問。因為漢娜在遇見托梅克之前,才剛剛經歷結束沙漠中 的遭遇,身心皆已經極度疲憊。所以抱著一絲希望,提起勇氣一次次的問著,抽 屜中有著什麼?漢娜想像與期待能在托梅克的抽屜中找到不死之水,抽屜中如果 真有不死之水,那麼她就能結束辛苦又疲憊的旅程了。對於托梅克而言呢?托梅克 的雜貨店,「什麼都有的抽屜」本可能是托梅克最引以為傲的,但竟無法提供漢 娜心之所想的東西,這帶給托梅克很大的衝擊,原來他的「什麼都有的抽屜」也 有匱乏,他對漢娜所求的不死之水產生極大的好奇,這也影響托梅克開展了他之 後的探索冒險的旅程。

三、幫助冒險者的護身符

托梅克為了要尋找漢娜以及對於「不死之水」的好奇心,首先必須穿越遺忘 森林和大草原,瑪莉事先特別準備好兩個布團並交待他要塞在鼻孔裡,因為嗅聞 到花香會讓人陷入昏睡,可能危及生命。托梅克在一整天的行走中都戴著布團,

因此並無不適。傍晚時他坐下稍作休息,最後更貼著草地躺下,枕在一團像抱枕

34 《The CN Journal - 藝網打盡 - 瘋狂達利》

http://journal2.cn.ee.ccu.edu.tw/modules/AMS/print.php?storyid=945,擷取時間:2020/3/02。

35 以上三處整理自尚克勞‧穆勒法,《逆流河,托梅克》,頁 1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he SBB (subtract with borrow) instruction subtracts both a source operand and the value of the Carry flag both a source operand and the value of the Carry flag from a

A cylindrical glass of radius r and height L is filled with water and then tilted until the water remaining in the glass exactly covers its base.. (a) Determine a way to “slice”

Write three nuclear equations to represent the nuclear decay sequence that begins with the alpha decay of U-235 followed by a beta decay of the daughter nuclide and then another

“Filmit 2020: A Student FilmCompetition” is a film making competition involving oral and written narration based on a theme provided by the NET Section and the European Union

• Introduction of language arts elements into the junior forms in preparation for LA electives.. Curriculum design for

使用 BibTEX 的 L A TEX 文件, 編譯過程有時有點讓人困惑。我們這裡假設以 foo.tex 為我們的 L A TEX 檔 (BibTEX 檔叫什麼無妨, 只要我們在文中引用

A subgroup N which is open in the norm topology by Theorem 3.1.3 is a group of norms N L/K L ∗ of a finite abelian extension L/K.. Then N is open in the norm topology if and only if

(i) spectral factorization associated with circular cones; (ii) smooth and nonsmooth analysis for f L θ given as in (7); (iii) the so-called L θ -convexity; and (iv) L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