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Tjavualji(大麻里)部落歷史、信仰、族群的變遷

第二節 族群關係的變

(一) 排灣族的族群分類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 106 年資料顯示,排灣族目前人數為排灣族 9 萬 7,649 人 占 17.9%,僅次於占 37.2%的阿美族 20 萬 3,377 人。9排灣族主要的分布區域是 在中央山脈的南段,北從大武山,大樹林山,牡丹山,向南直達恆春半島,西自 隘寮,東南則包括山地與狹長的海岸地區。

不同的學者對排灣族的分群,有不同的劃分方式,例如:

台灣省通志同冑志中的東排灣,是指太麻里群,主要是指中央山脈南段東部 斜面,台東縣達仁鄉、金峰鄉境內,又東部海岸群主要以東部海岸台東縣大武鄉、

太麻里鄉為主要分布地區,本論文研究的族群主要是指東部海岸群。

日學者鹿野忠雄把分佈在金峰、達仁、大武、太麻里鄉之所謂的東排灣群中 的東部海岸群,大武鄉及太麻里認為是排灣與卑南族的混血。

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1935:265)劃分排灣族為兩大亞族:拉瓦爾亞族(Ravar)

及布曹爾亞族(Butsul),又以布曹爾亞族(Butsul)可細分巴武馬群(Paumaumaq)查敖保爾群(Caupupulj)、巴利澤利敖群 (Paljizaljizaw)及巴卡羅群(Paqaloqalo)

四群。而移川子之藏则是把大武、太麻里二鄉的東部海岸群列為斯卡羅群

(suqaroqaro),認為是排灣化的卑南族群。

淩純聲則是對該地區居住於高山和平地區域,分別以「青鬼排灣」和「一般 排灣」區分:「住於高山之青鬼排灣者,與大南番同,一性情慄悍,貪慾心旺,

智識極為發達,頗能奉行社長命令,橫行山嶽間。然自從懲我諸野葛社之後,殺

9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處,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9235&page=1,查詢日期:

2016/12/19。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害擾亂之事已完全絕跡。而排灣番中住於平地者已極為進步,如太麻里社。社內 政事嚴明,社長之命令通行無阻,九為轄內第一。其社內規則以社長之訓誠而言,

則依長幼年齡分為三階段,以集會所訓練,唯長老之命是從,不得件逆,且往來 平地時禁止攜帶槍械,怠情者則誡之,使服勞務等,執法頗嚴。」(王學新,1998:

205)

雖然这兩地區均劃分為東排灣族,但各自祖源與遷徙地域不同,上述的區分 將現今金峰鄉與太麻里鄉排灣族做了族群性格差異的辨別,國民政府則沿續了該 項區域認定,在選區上劃分金峰鄉為山地原住民相當於「青鬼排灣」及太麻里鄉 為平地原住民相當於「一般排灣」。

童春發(2001:17-18)對於本論文中研究的族群主要是指東部排灣中的巴卡 羅群(Paqaroqaro)分布區域是分布於台東縣太麻里鄉與達仁鄉、大武鄉境內,

中央山脈東斜面,屬大武溪、大竹高溪、虷子崙溪、及太麻里溪流域。主要的村 落是主要村落有台東縣達仁鄉的土坂、台坂、新化、安朔、南田、森永等村;金 峰鄉的賓茂、新興、介達、比魯、歷坵、嘉蘭等村;太麻里鄉的大王、金崙、多 良等村;大武鄉的大竹、大鳥、大武、尚武等村;以及台東市的新園。(見表 2-4)

本論文主要是採用童春發的排灣族族群分類,因為它和筆者在田野看到的狀 況最接近,Paqaroqaro 主要是指已遷徙到了屬於知本(qaro)的統治區域範圍而 受 qaro 文化的影響的排灣人。我們可看出這兩個族群,長時間的融合從語言詞 彙的相互擷取、祭祀、生活習俗、舞蹈、歌謠、服飾等,此 Paqaroqaro 群已發 展出有別於西部排灣群,融合出獨特屬於自己新的排灣文化,尤其大麻里社可說 是巴卡羅卡羅族群中典型之代表。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陸路前往卑南,經 Tjavualji(大麻里)時,荷蘭人與 Tjavualji 是以武力的方式相 遇。關於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原住民與荷蘭人接觸的傳說:即使有荷蘭人的鎮

清朝治理後山,Tjavualji 位在舊通往台東六條古道中的重要據點,也是交通

52

若干傳統宗教祭儀提供了經費,補助一些族群的祭儀活動。2000 年跨年活動都 在此地舉行千禧曙光活動來帶動觀光旅遊熱潮及推廣金針和釋迦,2004 年起以 金針帶動觀光開發。也改善原住民在生計及經濟上的經濟困境。

2. 以族群的接觸來看

amelika (荷蘭人):1638年間荷蘭人與Tjavualji是以武力的方式接觸相遇。

sqalo(知本人): 1643年大麻里社數次攻擊知本社,帶回3顆頭顱,該部落 對附近地區的威脅。

ngaingai(客家人):1877年(光緒3年)開始有漢人進入猴子蘭地區(也就 是今的香蘭),這些是由新竹新埔、苗栗移入之客籍漢人主要從事農耕和漁撈工 作,或是在太麻里街上經商。

ludia(清人):清治末期1892年(光緒18年)清代駐軍開始駐防太麻里。大 麻里街上已有ludia(清人)來做生意,他們向原住民收購蓪草與木耳,給付當時 的流通貨幣,社民以換得來的錢來購買所需要的獵具、農具、炊具、陶甕、布、

鹽、火柴、針、線、酒等物。

muqami(阿美人):Tawyiyong繼承了當時Qaljapang(加拉班)的Mavaliu(瑪 法琉)家族,同時也擁有了太麻里地區的領導地位。他是領導能力強及勤於治理 部落的一位頭目。他發動族人及香蘭一帶的部份當地阿美族人,在現今太麻里外 環道及香蘭地區建立了水田溉灌溝渠,開闢了許多良田來增加生產,同時將耕種 稻田技術教授給阿美族人。

cyukuk(外省人):戰後部份外省人陸續移入太麻里,因平地多半開墾,已 無發展空間,只得移往山坡地區種植生薑。

pairing(閩南人):1959年颱風侵襲台灣,中部地區發生嚴重的「八七水災」,

引發了新一波的移民潮,包括雲林、嘉義、彰化地區的閩南災民,大量的進入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東謀生,這些人多半集中到太麻里、卑南、關山等地,對於可用耕地狹窄的太麻 里來說,大批的新移民進入,對地方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原漢的人口比例也產生 了變化。

3. 從附近接壤地區的移入來看

美和村:美和村1910年被台灣總督府選定為官營移民村,純粹是以本島人為 主的移民村。(鄭全玄,1995:69)1930年馬蘭社與加路蘭社阿美族人各有兩戶 遷入,承租了台東製糖會社的土地來種植甘蔗,陸續又有都蘭和成功、池上、隆 昌、富岡等地的阿美族人移入形成Kanasor(荒野)部落。(鄭全玄,1995:134)

三和村:1938年日人在美和西北側山坡種植香蕉、柑橘、樹薯、咖啡等作物,

因開墾的需要多量勞動力,於是招募南投、彰化、雲林、嘉義等閩南籍農民入墾,

而漸成華源秀山等聚落。三和村民多是雲林、台中等地閩南人。(趙川明,2002:

19)

華源村:1940年許多彰化嘉義南投雲林等地人遷居該地開墾,尤以雲林麥寮 人為多,以種植香蕉為大宗。國府時期搬遷到此地的居民以雲林、彰化、嘉義的 閩南人極少數的客家人和外省人。

北里村:1937年即有漢人移入,1959年後有更多雲林嘉義農民入墾,沿著北 太麻里溪建立聚落(台東縣鄉土史料,1997:140),北里村2~6鄰為排灣人居住,

為Lupakadj(羅打結)部落,Muzekale(木日卡樂)部落是1927年遷入本村,

Seluppakadj(斯魯巴卡茲)部落是1928年遷入本村,Ginabuleke(給拿布樂各)

部落是1928年遷入本村,Tiulitjulik(斗里斗里)部落是1944年遷入本村,主要是 在清治時期,幾個部落的族人陸續遷徙而至(安倍明義,2003: 292),村子以 排灣族人及閩南人為主。

香蘭村:有漢人、排灣族、阿美族、閩南人和客家人等族群雜居,早在咸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年間枋寮漢人入墾,排灣族則是1831年遷入本村居住在12~15鄰的Lalauran(拉 勞蘭)部落;,阿美族人居住在8~11鄰新香蘭的Sasaljak (沙薩拉克)部落,7 鄰舊香蘭的Pirekesay(山下)聚落只有阿美族,於1939年由成功及於1945年由池 初期之間形成的阿美族部落。(太麻里鄉志,2013:366-387)

多良村:為漢人、阿美族、排灣族混居的村,漢人多居住在南迴公路西側, 個文化就了一個特殊人物--Vuvu Gaitjang:他的年紀長,經歷的年歲長久,可以 見證歷史的變遷;他居住的區域是各個族群匯集混居的地區有其特殊性;巫術儀

的效益性遍及各個族群(閩、客、阿美、排灣、魯凱、日、美);其執行儀式滲 入各族群信仰;他更是一個當代文化復振的實踐者。

圖2-3vuvu與周遭人、時、地的關係示意圖(筆者繪)

(三)知本部落概述

知本部落是卑南族的部落,在這裡之所以會另闢一節介紹這個部落是因為 vuvu是跟這個部落的竹占師學習到竹占的技藝,所以我認為有介紹這個部落的必 要,本節會就知本部落的部落傳統組織、部落遷徙、部落歷史及部落歲時祭儀來 做說明。

卡地布部落原來沒有族名,是以地名代表族名,南方的排灣族人稱卡地布族 人為「seqaloqalo」,日治時納編為廣義的排灣族,光復後國民政府給了他們新的 族名「卑南族」。卡地布(katatipul)依母語之語意是「團結」或「合併一起」,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光復後國民政府依日本人及漢族取「ti-pul」的演變音,音譯為「知本」二字。

知本部落(Katatipul)是一卑南族部落, Katatipul是「在一起」的意思,國民政 府依ti-pul的音,音譯為「知本」。知本地地理位置位於於台東市的西南方,鄰近 太麻里鄉,依出面海,位於知本溪環旁。目前坐落在台東市知本里與建業里的範 圍內。10

1. 部落傳統組織 (

汪桂蘭:2010)

部落的社會組織裡,有以下四種團體:

祭司巫師團

每一個 samawan(氏族)就有一位 rahan(祭司)掌管著整個氏族的祭祀,

他也是整個氏族 kalumaan(祖靈屋)的管理者,由他來主持所有的歲時祭儀的 相關工作。祖靈屋是各氏族祭祀祝禱的地方,是神、祖靈與人之間的媒介場所,

所以每一氏族都有他們自己所屬的 kalumaan(祖靈屋),舉凡戰爭、農耕、祭典、

醫病及外出,均需經過祭司團的祭祀與占卜,rahan(祭司)可說是部落一切事 務的領導者。

少年會

男子約在 12 歲左右進駐到 Takuvakuvan (打孤打孤棒;少年會所),是戰鬥培養 期,是為了猴祭之抓猴、射猴及競技訓練,來培養少年獵敵首的膽識和戰鬥技能,

平時則傳承文化及灌輸長幼有序的倫理觀念,待 15 歲就晉級進入青年會所。

青年會

會所制度是部落重要的組織,每一氏族都會有一個 palakuwan(青年會所),

成員是由該氏族的青年組成,這個會所也是部落的政治、文化及教育的所在,在

成員是由該氏族的青年組成,這個會所也是部落的政治、文化及教育的所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