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既有研究之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中,思索日本思想的「從來」。而在思索的過程中,他提出思想繼受「無構造」

的命題,然在明治開國後,此「無構造」則被「國體」與「天皇制」論述夯實 其形。在這個意義上,或可謂重新思考並評價日本國民主義之基底。

此節多徵引自丸山著作《日本的思想》,共同參考日文原本與中譯本。中文 版除譯者的譯後記與跋外,尚有丸山門生平石直昭(1945-)特為中譯本撰寫的序 文。此外亦有三篇原刊於《日本近代思想家福澤諭吉》的相關論著。

第二節 既有研究之回顧

雖言文獻回顧,然實止於中文與英文之間,蓋日文二手文獻多如斗牛,若 有引述者將逕自介紹於同頁註。而本文寫作語言及對話範疇,仍以中文世界讀 者為大宗,復因大陸學界從事丸山研究者燦然大備,故僅舉一二特出者為代表。

除簡述作者參酌理由所在,更望以此作為後進檢索之趨。

第一項 專書

當前以丸山為論著對象的專門書籍,僅有陳都偉(1976-)著《日本戰後思想 史研究:以丸山真男為中心》9,該書以自由主義、馬克思主義、帝國主義與亞 洲觀為四端,探討丸山真男的政治思想。本書或可謂大陸學界對丸山批判的代 表,而批判理路除中國式史觀、中國式馬克思主義外,大抵以米谷匡史(1967-)10 為範式。另就形式觀之,其為陳氏論文之擴寫。陳氏與本文對丸山解讀雖多所 不同,然思想的刺激可謂多有啟發。

本牽扯進冷戰的對立結構,在厭戰情緒高漲的彼時自然乏人支持。但岸信介(1896-1987)政府強 行通過,並透過警察驅散反對黨,從而引發大規模的學生與工會示威。丸山在 1961 年 5 月 24 日的抗爭發表演說,其謂:如果日本民眾同意政府如此行使「權力」,不啻否定民主主義的理念。

隨後與其他四十九名代表,於首相官邸表達抗議。參閱苅部直 (2006)『丸山眞男――リベラリ ストの肖像』p.6-8

9 陳都偉著,《日本戰後思想史研究:以丸山真男為中心》,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 年。

10 米谷匡史為東京外國語大學準教授,其丸山論發表在〈丸山真男の日本批判〉與〈丸山真男 と戦後日本 - 戦後民主主義の始まりをめぐって〉。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1

主主義的說法,這種對既有主義的否認,在現實與主張間留下相當大的距離。

復因區氏曾親炙丸山講席,於概念翻譯亦多有討論,在概念的究明上甚值閱讀。

(二)孫歌:其可謂中文丸山研究之特出者,其較區氏的福澤諭吉論外,

提供更為全面的丸山研究。孫氏的丸山研究代表性論文為:〈丸山政治學中的政 治〉19與〈丸山真男的兩難之境〉20。然而對孫歌而言,其學術重心仍無過於透 過竹內好(1910-1977)與魯迅(1881-1936)來回顧中國,而此間的學術關聯在於文學 中的政治展現,是二文亦為逸脫如此旨趣,雖然這也是丸山的關懷旨趣所在,

但在孫氏的研究中或可謂旁論,這樣的理路也影響著後進研究者。

(三)葛兆光:其曾將思想史的授課內容整理成冊,成《思想史研究課堂 講義》21,該書以學派與對象為分界,論各家之方法與要旨。該講次以丸山早年 的儒學研究為起點,論其方法與成果,進而評介其晚年的「古層論」與「頑固 低音」論等。其間深值思考者,在葛氏整理相關評價與後繼研究成果,或許可 以說是丸山學派或日本儒學研究演進的過程。尚待研究的是,葛氏將丸山學定 位成他山之石,因此實為中國思想史的借鑑。雖然現代學術研究要將當他山作 本山亦無不可,但早年同源的概念,歷經數百年的在地化與交融,於今重新檢 視「中心到邊緣」到「多元中心」的思想產出,適可看出論者提醒吾人不可或 忘的文化差異,而這也與丸山的「主體化」、「現代化」研究相互關聯。

二、台灣學界

(一)文本評論

19 孫歌著,〈丸山政治學中的政治〉,收錄於《臺灣社會研究》第 73 卷,2009 年,頁 219-242。

20 孫歌著,〈丸山真男的兩難之境〉,收錄於《亞洲意味著什麼 文化間的「日本」》,台北:巨 流圖書出版社,2001 年,頁 99-142。實際上該文最早刊載於後文所提之《當代》雜誌復刊第二 十六期的丸山專刊,進而在王中江譯《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上刊載修改版,巨流版雖是定稿,

但回頭審視一系列的修刪所在,亦有值可觀者。

21 丸山的部分在葛兆光著,〈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變化-以日本學者研究日本近代史思想為例〉, 收錄於《思想史研究課堂講義》,北京:三聯書店,2005,頁 336-358。該文除對丸山方法論有 提綱挈領的介紹外,對思想史有興趣者亦甚直參考該書其他部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1、《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

就筆者文獻蒐羅所及,台灣第一篇丸山研究或許是 1977 年許介鱗(1935-)收 錄在氏著《日本政治論》中,評論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文章22。 該文對丸山其書有著精闢的介紹與分析,簡潔明快地點出丸山早年的問題意識 乃至其缺漏。與此可並舉為藍弘岳(1974-)著〈戰後德川儒學研究史論評――以對 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批評與修正為中心〉23。該文除了從原著綿 密的章句中分析出理路,更進而從「民眾思想史論」與「後現代主義」來反思 德川儒學。前者可謂儒學在德川體制時地位的再探,後者則是用「後現代」的 思路來重新解讀文本中的「現代」。就該文而言,可以看出丸山其門對日本儒學 史研究的軌跡,即丸山真男-渡邊浩(1945-)24-黑住真(1950-)25-藍弘岳。

2、《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

李永熾(1939-)曾在《中國論壇》發表〈評介「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26, 該文可分為四個向度,即成書背景、「近代人類型(形象)」、日本法西斯撮要與 侈譯更正。所謂近代人類型,根據大塚久雄(1907-1996)的說法,必須具備三個 條件,即自立意識、合理思考與自主判斷。丸山則統括為「知性的自由」,也就 是近代人應該具有審查、判斷行為結果之善惡,而後付諸實踐,並對結果負責 的能力。27

因為日本近代社會並未成熟,所以欠缺如此意識。日本停留在前近代的原 因,造成社會或國家組織鬆散,以致分崩離析各自為政。一旦要強自統一秩序

22 許介鱗著,《日本政治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 66 年,頁 111-114。

23 藍宏岳為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博士,師承黑住真。該文收錄於:黃俊傑等著,《東亞儒學 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年,頁 219-268。

24 前東京大學法學政治學研究科教授,關於德川儒學的定位可參見:渡邊浩著,《近世日本社会 と宋学》,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5 年。

25 黑住真對丸山儒學的研究,亦可參考:黑住真著,<德川儒教と明治におけるその再編>,

收錄於《近代日本社会と儒教》,東京:ペリカン社,2003 年,頁 166-172。

26 李永熾,〈評介「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中國論壇第二四三期,民 74.11.10,頁 54-57。

27 〈評介「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頁 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時,為了劃一性的要求只能向權威主義靠攏。曾而培養出法西斯主義的基底。28 但因為戰前日本,上起天皇下至百姓,都不是具有主體決斷力的人。因此日本 的法西斯,像是盲動的客體般,在欠缺戰爭意識下開啟了戰爭。

(二)綜合評介

若要尋覓華文學界對丸山較全面性的介紹,不可或缺《當代》雜誌復刊第 二十六期的丸山專刊。該欄定名為:丸山真男與日本現代化,藉此可以想見後 世學界對丸山簡要的評價與定位。第二十六期收錄李永熾〈丸山真男的思想世 界〉、孫歌〈文學的位置-丸山真男的兩難之境〉與吳叡人〈悔恨與自由-丸山 真男與日本戰後民主〉。杜維明〈知識分子的通權達變-初會丸山真男的斷想〉

則收錄在《當代》雜誌復刊第三十九期。

1、李永熾〈丸山真男的思想世界〉29

本文可謂丸山真男研究中的典範,若僅能推薦一篇入手文獻,筆者以為本 文以外難作他想。李永熾可謂台灣丸山研究最力者,從文中可知李永熾的丸山 研究始自留學時期,別具意義的是在互不相知下,兩者分別從事福澤諭吉的研 究。浸淫日久後,從而根據其所言:「將丸山的論述投影到台灣的苦難世界之後,

從此傾心於丸山的著作;他對近代世界的思想形成及思想基礎,也常投影到我 對台灣的關懷上。」30

該文在介紹自我研究動機後,旋即轉入影響早期丸山的思想家,如《意識 形態與烏托邦》的作者曼海姆(Karl Mannheim)、《儒教與道教》及《基督新教與 資本主義精神》的韋伯(Max Weber)、以及《封建世界像到市民世界像》的波克 瑙(Franz Borkenau),甚至是《精神現象學》的黑格爾。這些西歐的研究方法,提

28 〈評介「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頁 55。

29 李永熾,〈丸山真男的思想世界〉,收錄於《當代》復刊號第二十六期,1999 年 8 月,頁 34-37。

亦收錄於氏著《切腹與心中》,台北:稻香出版社,民 98,頁 265-286。

30 〈丸山真男的思想世界〉,頁 3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供丸山完成《日本政治思想史》的架構。該書的日本儒學論,反映出丸山早期 的世界觀,其中具有近代化的色彩。隨著國家力道的緊收,丸山開始關注國族 主義或國民主義的生成與作用。而國民主義顯露出制度與自然的衝突,丸山希 望透過文學來彌平。然而在日本急速左傾的年代,左派團體理性主張下的非理 性表現,特別是反法西斯的他在此時被打為反革命的法西斯31,深深刺激丸山的 世界觀,讓他開始關注理性底下的非理性,進而開展「古層」與「頑固低音」

的研究。32

2、杜維明〈知識分子的通權達變-初會丸山真男的斷想〉33

杜文寫作所由,源其在早先《當代》編輯部舉辦「知識分子論知識分子」

座談會中,談到其與丸山在美國討論「權變」的問題。該文除論「權、時」與 現實政治,更論及丸山在日本學術界的系譜定位,如立基於自由主義而撻伐西

座談會中,談到其與丸山在美國討論「權變」的問題。該文除論「權、時」與 現實政治,更論及丸山在日本學術界的系譜定位,如立基於自由主義而撻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