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無秩序、無根本的日本思想

第四章 戰後國民主義的思索

第二節 無秩序、無根本的日本思想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1

的團結進而打擊,企圖破壞日本的日本共產黨及其支持者,透過增進共同福祉、

強化生產來建造民主的新日本,透過涵養健全的精神來提升文化,藉由勞資協 調期許自主勞動模式的實現」。卻在 1948 年 7 月 9 日,於日本共產黨書記長德 田球一(1894-1953)演講時,對其投擲炸彈使其受傷。是以隨後被法務廳勒令解 散。489尚有翼贊壯年團系統的福島青史,在特殊的菊紋主義主張下,於各地組織 日本革命菊旗同志會,透過菊旗與紅旗的抗衡來表現護持國體與反共。490

與之對應的 GHQ 佔領方針,戰後初期特別針對民主團體,是以右翼組織並 未有太多的活動空間。隨著國際政局變化,取締的重點漸次向左翼運動挪移,

讓沉寂一時的右翼團體再度蠢動。應加注意者,此時右翼團體的活動與戰前有 著極大的不同,即褪去反英美的色彩,而以親美的姿態來反共反蘇,如主張千 島、樺太群島的返還,但對沖繩問題卻置若罔聞。491

此時甚且出現如大和黨提出「第三國人歸還促進運動」,蓋戰後在日朝鮮人 與中國人的行動與經濟勢力,造成日本國民特別是商界的競爭對手側目。宛如 戰爭期間,德國驅除猶太人的作法,在現實上中並未取得有力支持。當時右翼 團體的作用不是主動擔任企業的打手破壞罷工,就是成為保守政黨的馬前卒,

在選舉時妨害社會黨與共產黨的競選活動。彼等的反共主義主張與 GHQ 及自由 黨政府的權力與政治,未能完全契合的期況下,丸山擔憂道:未來日本可能有 異常大規模的階級對立與衝突,將是右翼團體徹底發揮其作用之時。492

第二節 無秩序、無根本的日本思想

明治 21 年 6 月,議長伊藤博文就憲法根本精神發言如下:

489 〈戦後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の一般的考察〉,頁 116。

490 〈戦後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の一般的考察〉,頁 116。

491 〈戦後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の一般的考察〉,頁 117。

492 〈戦後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の一般的考察〉,頁 11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2

憲法政治在東洋諸國的政治史上,未有歷史先例可徵,故日本施行憲政

可謂創新。因此實施結果對國家有利與否無法預期。話雖如此,既然二

十年前業已廢除封建統治,與各國互通往來,為謀國家之進步,最好的

治理途徑捨此無他。……歐洲至本世紀,未有不行憲政者,此皆成於歷

史的發展變革中,其發端自源往昔。我國與之不同,完全是嶄新的開始

。因此,當前要制定憲法,首先須尋找我國之根本,確定根本究為何物。

若無此根本,而讓人民恣意談論政治,則政治將失去統治規則,國家將

因此滅亡。……歐洲憲法政治根源已逾千年,不獨人民熟習於此,亦有

深入人心之宗教為其基本,人心皆歸向於此。然我國宗教衰微,無能

成國家之根本。佛教曾隆盛一時,維繫上下人心,然今已衰微。神道

雖祖述祖宗遺訓,但卻無力成為人心所趨之宗教。493

在這段講話中,伊藤明確地指出日本欠缺足以擔任精神之根本的宗教。至 於儒教的問題,雖然不為伊藤所論及,但丸山認為日本的儒教早已解體,無法 提供統一的世界觀,而淪為日常德目之用。其亦指出,伊藤認為日本憲政缺乏 根本(機軸),是自由民權運動時期,彼等得意肆無忌憚與政府頡頏之故。494

我國可為根本者,僅有皇室。因此本憲法草案中致力於尊重君權,勉

力勿使其受束縛。是此草案以君權為根本,期不損毀其分毫,是未依

493 引文底線為筆者所加,出自清水伸著,《帝國憲法制定會議》,頁 88。丸山真男著,《日本的 思想》,東京:岩波書店,1961 年,頁 28-29。

494 丸山真男著,《日本的思想》,東京:岩波書店,1961 年,頁 29。或有因教育勅語,而認為 明治政府的政治意識仍是儒教,實際上這種想法可謂導果為因。簡言之教育勅語雖有著儒教的 內涵或概念,但窺其根本,仍舊是從屬於天皇制之下。如以傳統中國相況,或可謂外儒內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3

歐洲主權分割之精神。固異於歐洲諸國君權民權相共之制度。斯為草

案之大要。495

可以說,幕末開國後步入新時代的國家體制,缺乏無論如何皆要保持元首 地位,勿使其受奪於民的制度保障。496在欠缺其他可供揀選的宗教制度下,國 家秩序的使命兼及,作為千年歐洲文化之「根本」的替代品。何以致此?實際 上,此處的問題即為開國的結果-新型態的秩序進入了國家生活,但與之對應 的歐洲思想卻「無秩序」的羼雜其間。因此,國家秩序除了其原具的制度作用 外,更兼納精神根本之向度。497在正式探討日本新國家秩序的打造前,實有必 要申論開國帶來的變革與疑難。開國的問題,實以制度和思想的引進為核心。

就後者而言,在丸山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日本思想家意識形態的建構軌跡及弊 病。

第一項 開國的意義

開國以前,日本人的內在生活,無論是思想或制度的浸滲,乃至其間的相 互關係,率可謂存在著根本的歷史連續。498但開國伊始,或確切地以明治維新 為界,國民的精神狀態乃至個人的思想行動,前後大不相同。當然這不僅是既 有思想與歐洲思想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也不是繼受思想的複多,而是開國的劃 時代意義。而開國的意義正是在於:「自己向外,也就是國際社會開放的同時,

對國際社會而言,亦要將自己分歸統一國家。內含著這樣的雙重性格。」499簡 言之,即以統一國家的身分向國際社會開放。如此的境況可謂亞洲諸國的共同

495 引文底線為筆者所加,出自清水伸著,《帝國憲法制定會議》,頁 89。丸山真男著,《日本的 思想》,東京:岩波書店,1961 年,頁 30。

496 這樣的想法出現在伊藤博文對全國府縣會議長的談話中。出自春畝公追頌會編,《伊藤博文 傳》卷中,1940 年,656 頁。丸山真男著,《日本的思想》,東京:岩波書店,1961 年,頁 30。

497 丸山真男著,《日本的思想》,東京:岩波書店,1961 年,頁 30。

498 《日本的思想》,頁 9。

499 《日本的思想》,頁 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4

宿命,然而丸山認為,只有日本未被其壓垮,反而是主動地打破困局。500

在明治建國後,領土、國籍等國家權力的象徵瞬間齊備,成為以天皇為首 的集權國家,雖然初始集權的力道不可謂完善。與此相伴的歐美思潮瞬間大量 的湧入日本,讓日本缺乏思想傳統的問題更加顯明。國家秩序的統一與思想的 失序,可謂強烈的對比。丸山認為:傳統思想在明治維新後的破碎,無法將新 思潮納為己用重新建構,也喪失對抗異質思想的作用。為此,儘管各個思想的 內容與其地位有所不同,但在思想的繼受與交鋒上,卻存在著前近代與近代相 互連續的結果。501在近代化的過程中,思想時而近代化,時而回溯到前近代。

換句話說,舊時代的意識形態在新時代,仍屢屢展現其強硬的生命力。因此,

日本所謂的「近代」,實際上羼雜了超近代與前近代的性格。

第二項 思想歷史化的障礙

於此,或許會生舊時代的意識形態究係何指的疑惑,實際上在丸山的研究 中,終其一生都是個模糊的概念,當然這個問題也複雜到難以回答。實際上,

丸山的思想理路,在於點出舊時代意識形態的存在。他認為,這樣的結果並非 研究的落後,或研究方法有問題,而是深植於日本思想的基底,為此丸山提出:

「日本思想缺乏座標軸」這樣的命題。502筆者以為這當然預設了現代化的「應 然」,或許在丸山心中有著思想引進的理想模式,但這種思維在亟盼近代化的場 域中,大多僅是懸想般的期待。丸山認為這種現象的病灶,在於「思辯的封閉 性」-思想家理性的對話多半在相同的學派或教派中,鮮少出現在共通的知識 平台上;以及思想的根絕-就像曾在日本的思想與社會喧騰一時的天主教,一 朝喪失外部條件,無論是制度乃至思想,彷彿憑空消失在日本的土地中。503

500 《日本的思想》,頁 10。

501 《日本的思想》,頁 10-11。

502 《日本的思想》,頁 4。

503 《日本的思想》,頁 4-5。這兩個問題,筆者認為有稍加解釋的必要。思辨的封閉性,在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5

以,丸山認為日本的思想傳統缺乏「賦予不同時代的觀念和思想關聯性」。504

上述後者的問題,可以將其理解為:日本思想的形成過程中,有著妨害思 想積累與體系化的障礙。這樣的障礙相沿成習後,自然無法期待思想成為某種 傳統。這裡說的傳統,或可謂思想的軌跡或模式。

思想無法在對抗和積累中歷史的系統化。這樣的「傳統」,最明顯又

諷刺的例子,就是日本的論爭史吧。某個時代的激烈論爭,鮮少能成

為共同財產而為次時代承繼。自由論、文學的藝術性與政治性論爭,

乃至知識分子論、歷史的本質論等,相同問題的形成方式,經過時間

的間隔,反覆地成為討論的題目。雖然思想的論爭本來就沒有絕對的

結果,但日本論爭多數在未完整分析或整理下,便讓問題不了了之。

其後因某種發端再度開始實質相同的論爭,也不會從此前論爭的結論

出發,而是重新來過。與文化或世界觀或多或少相關的論題,雖然有

著高度的普遍性,但在歐洲經年累月形成的思想背景,在日本的論爭

卻全然置之度外,就「思維的經濟」來說,亦相當欠妥。於此,(1)

日的眼光,當時的日本在欠缺網路或學術期刊的環境下,要如何打破彼之困境頗費思量。更深 刻地說,這是個學術史的問題。關鍵在於,封建時代的思想家,其思想就算是宗教教義,或多 或少都蘊藏著「政治論述」的色彩。根本的問題或許是,思想家無法取得實際上的政治權力,

日的眼光,當時的日本在欠缺網路或學術期刊的環境下,要如何打破彼之困境頗費思量。更深 刻地說,這是個學術史的問題。關鍵在於,封建時代的思想家,其思想就算是宗教教義,或多 或少都蘊藏著「政治論述」的色彩。根本的問題或許是,思想家無法取得實際上的政治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