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智慧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所出版之智慧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乃由文化大學溫琇玲 教授所著,依其內容涵義主要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份解說篇為我國智慧型建 築發展歷程及其內涵定義、第二部份評估技術篇則解說我國國內所設置的智慧建 築標章之源起及目的,及七大評估指標的架構與項目基準,至於第三部份智慧建 築簡易查核表及智慧建築評估表,則提供我國國人申請智慧建築標章能力的相關 知識。以提升申請者自我評估,同時也達到推廣及宣導智慧型建築的目的,更進 一步提升國內建築物的品質及國家競爭力。本節亦依此三部分分述如下:

1. 我國國內所設置的智慧建築標章之源起及目的

我國「智慧建築標章」之設置緣起,主要是因為高科技資訊化時代的來臨,

政府積極推動台灣建構成為亞太營運中心,以吸引各國企業集團到台灣設立亞太 總部或分支機構。加上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國際商業行為將更為頻 繁,所以對高品質辦公大樓之需求將更為殷切。

根據媒體的初步調查,國際企業集團均指定要承租智慧型辦公大樓以作為台 灣企業總部之據點,建築物智慧化之需求與迫切性已不容忽視。

配合數位化、網路化之時代潮流,政府也大力推動全面實施電子商務,而智 慧型建築之建設乃是國家推動資訊化之基礎建設,近年來各國亦紛紛將各都市之 智慧型建築數量作為都市資訊化之指標。面對現今高資訊科技化的社會,人們的 生活型態已逐漸改變,居家利用網路從事辦公工作、資料收集等,儼然成為現代 人生活的一部份。辦公型態與企業組織也順應著社會的潮流而不斷的變革,「高 資訊科技化」與「人性化」的生活空間與環境,成為智慧建築提高生產力與經濟 效益外的另一項重要的規劃設計議題。

而我國設置智慧建築標章的目的則為:1、智慧建築之建設乃是 21 世紀都

市資訊化之標竿,透過智慧建築標章之推廣,促使我國建築自動化之技術更快速 的成長與應用。建築物之管理更具人性化與智慧化。進而延長建物之壽命,節省 能源、節約人力,並降低建物日後之營運費用。2、透過智慧建築標章之宣導與 推廣,直接可提高我國建築之品質,間接更可提升國家競爭力。

2. 我國智慧型建築發展歷程及其內涵定義

綜觀台灣智慧型建築之研究發展,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八個階段 : 1.第一階段 (1992 年):進行全台灣地區智慧型建築之調查研究。

2.第二階段 (1993 年):進行 『台灣地區智慧型辦公大樓自動化設備使用狀況評 估與法令研修建議』之研究。制定『智慧型建築指標與基準』、舉辦『第一屆優 良智慧型建築評選』。

3.第三階段 (1994 年):進行『台北都會區智慧化住宅之發展現況』之研究,舉 辦 『第二屆優良智慧型建築評選』。

4.第四階段 (1995 年):進行『既有辦公環境使用現況及智慧化改善策略』之研 究。

5.第五階段 (1996 年):進行『智慧型公寓大廈自動化系統設計準則』之研究,

舉辦 『第三屆優良智慧型建築評選』。

6.第六階段 (2000 年):進行『建築物智慧化設計規範及解說之研訂』之研究,

舉辦『第四屆優良智慧型建築評選』。

7.第七階段(2002 年):進行『「智慧建築標章」之設置與推廣』,完成『「智慧建 築標章」作業要點暨評估系統之建立』研究。

8.第八階段(2003 年):進行『「智慧建築標章」評估指標之研訂』,制定『「智慧 建築標章」解說與評估手冊』。設立『「智慧建築標章」審查委員會』、擬定『「智 慧建築標章」諮詢服務辦法』、辦理『「智慧建築標章」推廣講習研討會』,正式 接受各界「智慧建築標章」之申請。

我國對智慧建築之評估起源於1992 年參考日本「高度資訊化建築物整備事 業融資推薦基準」所制定之「智慧型建築指標與基準」,作為早期評選優良智慧 建築之依據。但早期指標內容偏重於智慧化系統之評比,較忽略了智慧建築之建 築環境、系統整合與設施管理之特色。由「鑑別分析法應用於建築物智慧化程度 之評估研究」(溫琇玲,2002)可了解影響台灣地區智慧建築智慧化之因素可概 分為建築本體、建築成本、智慧化系統與使用管理等四大因素,經實證分析結果 以智慧化系統與使用管理因素對建築物智慧化程度之影響最大,智慧化系統中又 以資訊通信、建築設備監控與綜合佈線等子因素對建築物智慧化與否之判斷具顯 著之判別力。

3. 智慧建築簡易查核表及智慧建築評估表

我國「智慧建築標章」政策初擬階段,為求評估體系之執行容易,盡量以簡 化及可量化之指標作為評估之依據,為達上述之目的,以智慧建築之建物環境、

成本效益、智慧化系統與使用管理來作為智慧建築定義的範疇。依此研訂資訊通 信、安全防災、健康舒適、設備節能、綜合佈線、系統整合及設施管理七大項指 標作為「智慧建築標章」之評估體系。也就是定義智慧建築乃透過資訊通信之傳 遞與綜合佈線及系統之整合達到建築物智慧化之目的,並由自動化技術提昇安全 防災之功能,設備連動監控之技術達成節能之效益並提昇環境之健康舒適,並藉 由優良之設施管理維持智慧化功能正常運作,並提昇建築物整體品質。

為求評估體系之完整與評估項目之簡化與可操作性,評估指標系統之建立乃 依下列原則執行:

1. 智慧建築標章之評估指標需包含

(1)建築自動化系統裝置

(2)建築使用空間

(3)建築運轉管理制度等三大部分,以涵蓋建築物之硬體設備與使用管理

之整合。(溫琇玲等,2000 年)

2. 以效益評估作為指標訂定之依據,智慧化系統科技之發展快速,指標之訂 定應以性能評估為原則,以避免因智慧化項目之多寡成為噱頭性之項目比 賽。

3. 指標之研訂應盡量簡化並以取用可量化指標為原則。以利「智慧建築標章」

評估之執行。

4. 評估指標之訂定要能確實反應智慧化系統之性能、建築使用空間之舒適性 與使用管理之效益性等智慧建築要素。

5. 評估指標應可作為設計階段前的事前評估以達預測控制目的。(林憲德等,

1999)

「智慧建築標章」評估指標項目依據九十一年度「智慧建築標章」評估體系 之架構所研訂之建築物智慧化標準乃應包含資訊通信、安全防災、健康舒適、設 備節能、綜合佈線、系統整合及設施管理等七大項指標之內容,但為考慮標章推 動初期,著重於鼓勵業界投入智慧建築之建設,乃以四項指標作為最低申請指標 之限制,待智慧建築標章之執行更為落實再逐年要求全面性達成各項指標之申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