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智能障礙學生生活適應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智能障礙學生生活適應之探討

對社會而言,若每一個體可維護最佳的身心健康狀態,且具有良好的生活 調適及人際互動能力,定能使家庭更加美滿、社會更加和樂。因此,確保個體 的幸福與人格健全發展、維持其良好生活適應,應是學校、家庭與社會首要之 務。本章節將對生活適應相關理論,以及與智能障礙學生生活適應相關研究逐 一探討。

壹、生活適應之相關理論

個體生活適應的好壞與其心理健康及人生成就有密切之相關性,同時更是 個體可成功獲得幸福之重要關鍵(楊錦登,1999),可見生活適應在個體成長 過程中佔有不可輕忽的地位。以下即針對生活適應之定義、分類、評定標準及 影響因素予以分析。

一、生活適應的定義

「適應」(adaptation)一詞原先為 Darwin 在 1859 年所提出,當時所強調 之論點為生物為了在環境中求生存,須適度改變,並強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之法則,而後心理學家即借用此概念,將adaptation 改為 adjustment 以更加強 調個體主動性之概念(張春興,2006,頁 18;Lazarus, 1976, p. 3)。然而,有 關適應的定義因學者不同的立論與觀點而有所差異。就國外學者而言,Arkoff

(1968)認為適應是個體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個體致力於滿足自身內在的需 求,以及達成目標,同時在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行為也因承受環境壓力而受影 響。因此,適應可說是在個體與環境雙方面的要求下,取得和諧一致的狀態。

Goodstein 與 Lanyon(1979)認為適應為個體解決問題與因應壓力之過程,為 了生存而嘗試面對與主宰生活中面臨的多樣挑戰,包含因物理環境、個人能力 極限,以及人際互動所遭遇的眾多關卡。Lazarus(1976)指出適應為強調個 體奮力於自身所處的社會與自然環境中求生存,一方面調整自己以迎合環境需 求,一方面改變環境來獲取所需。是故,適應可視為個體在生活過程中所達成

之成果,亦可視為是一個調整的過程。

國內學者張春興(2006)指出適應為個體為排除障礙、克服困難,以滿足 自身需求時所表現的各種反應,或是為了維持與其生活環境間的和諧狀態所表 現的各種反應。再者,適應亦是個體為滿足自身需求所表現的一切內在改變歷 程。李坤崇(1995)將適應定義為個體與內外在環境持續互動中,為滿足自身 需求及因應外在壓力,而採取適切行為以獲得和諧美滿的歷程。吳新華(1993)

提出適應為個體為滿足各種需求,一方面受環境制約,同時也積極面對環境且 採取行動。魏俊華(1998)提及良好的適應可使個體有效運用資源與控制環境,

達到悅納自己及解決問題的雙贏局面。而陳貴龍(1987)指出一般所說的適應

(adjustment)一詞其實即是指「生活適應」。

綜合學者對適應概念的觀點,可歸納出「適應」為個體與內外在環境交互 作用的連續、動態且雙向的歷程;在歷程中,個體因應環境要求與壓力,嘗試 運用資源與克服困難,並滿足個體需求,以達成個體與環境兩者之和諧狀態,

因此,適應亦是兩者互動後之結果。

二、生活適應的分類

針對生活適應的分類因學者研究對象以及觀點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大部 分學者將生活適應分為個人適應及社會適應,如洪清一(1997)、陳小娥與蘇 建文(1977)、路君約(1981)、簡茂發(1978)等。個人適應乃涵蓋個體自我 概念、自我評價與自我接納;而社會適應乃指個體與環境中的他人交往之程 度,除了自身行為舉止是否獲得社會認可,更包含個體與家庭、學校或社團之 互動關係(陳小娥、蘇建文,1977)。陳貴龍(1987)將生活適應分為接納自 我、接納他人與適應環境三向度。而路君約(1981)指出個人適應涵蓋自持、

個人價值意識、個人自由意識、相屬意識、退縮傾向與神經症狀六大特徵;社 會適應則涵蓋社會標準、社會技能、反社會傾向、家庭關係、學校關係與社團 關係。

除上述常見的兩大分類,Arkoff(1968)將生活適應分為家庭適應(family adjustment)、學校適應(school adjustment)、學院適應(college adjustment)、

職業適應(vocational adjustment)、婚姻適應(marriage adjustment)。劉焜輝、

周軒(1984)透過自我信賴感、自我控制、需求水準、焦慮傾向、逃避傾向、

攻擊衝動傾向、自由感、隸屬感、社會標準、社會成熟、家屬與家庭關係共十 三大項來評估適應狀況,並嘗試發現適應欠佳的學生。中學生生活適應量表中 將生活適應分為自我定向、家庭適應、社會適應、人際關係、學習適應、自我 意識、工作適應與自我勝任八個向度(陳李綢、蔡順良,2009)。由此可見生 活適應所涵蓋之範圍很廣,透過多種向度來了解個體在生理、心理與社會三個 層面,或彼此互動後產生的狀態。

近年來,在身心障礙群體之研究方面,許多學者著力探討其生活適應狀 況,身心障礙學生因身心缺陷常產生不良適應,出現令人擔憂的行為或心理異 常症狀,且反應於家庭、學校與社會當中;因此,相關研究中所探討之層面不 偏離個人適應、人際適應、家庭適應與學校適應等向度,如李美佳(2008)、

林利真(2006)、倪小平(2004)、鄭世昌(2005)、魏俊華(1998)等,甚至 部份學者更深入探討個體在學校中的多層面適應狀況,如林惠芬(2004)、張 照明(2003)、黃政昌(2000),主要探討常規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課 業學習與自我接納等向度。

三、生活適應的評定標準

生活適應之評定標準因學者對適應之看法甚為分歧,其評定標準亦不盡相 同。不過多數學者皆認為生活適應與心理健康間有緊密的關聯性。如李坤崇

(1995)認為良好的適應乃為成功因應環境之各種行為,因此良好適應者即為 心理健康的人;若個體無法成功因應,而因無法維持和諧之狀態產生困擾,將 造成個體適應欠佳。陳李綢與蔡順良(2009)指出生活適應良好的人為自身需 求獲得滿足與認可,因而產生愉悅美滿的感受,此即為一種心理健康之狀態。

Arkoff(1968)認為良好適應與心理健康涵義極為類似,並提出適應良好 的標準包含:1、自我感受:包含個體所知覺的快樂感(happiness),以及與環 境互動產生之和諧感(harmony);2、自我關注(self-regard):包含自我覺察

(self-insight)、自我統合(self-identity)、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自我尊 重(self-esteem)及自我揭露(self-disclosure);3、自我成長與整合:包含個 人成長(personal growth)、個人成熟(personal maturity),直至個人統整(personal

integration);4、適應環境:嘗試與環境互動,並於環境中展現自我多方面效 能,及從環境中獨立等特徵。張春興(2006)指出心理健康應包含以下條件:

1、情緒穩定且較少心理衝突;2、樂於工作並展現自我能力;3、樂於與他人 互動,並建立和諧關係;4、對自我有正確瞭解,並能自我悅納;5、適切認識 環境,並能有效面對與處理問題。

陳李綢與蔡順良(2009)綜合相關研究將生活適應之評量標準歸納為四 項:1、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兩向度;2、心理健康;3、個體行為特徵;4、以 認知能力與心理成熟進行評定等。簡言之,國內外學者多半以心理健康作為評 估ㄧ個人生活適應是否良好的重要依據。適應良好的個體,除需擁有健康的身 體,亦需具有積極正向的自我概念、穩定的情緒狀態,與環境互動中表現出適 切的行為,且締造和諧的關係,並持續追求自我成長與統合,在自我實現的過 程中感受到滿意與快樂。

四、生活適應之影響因素

影響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因素極多,綜合相關文獻,主要可分為1、個人 因素:性別、年級、自我概念、非理性生活信念等;2、家庭因素:家庭社經 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方式等;3、學校因素:學校環境與位置、學業成就、

教師領導類型等(吳武典、陳秀蓉;1978;陳小娥、蘇建文;1978;楊嘉琦,

2011;蔡順良,1985;鄭世昌,2005;魏俊華,1998)。以下僅就性別、年級、

家庭社經地位及自我概念對生活適應之影響情形進行探討如下:

(一)性別

於青少年階段,個體生理發展日益成熟,且面對社會大眾對性別角色之期 待,造成男女生在多方面表現、想法上有所差異,而生活適應情形亦有所不同;

因此,性別常被視為影響生活適應之因素之一(張照明,2003)。柳嘉玲(2010)

指出在學校生活適應方面,國中視覺障礙男生較女生有較佳的適應。魏俊華

(1998)亦指出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在整體生活適應與社會適應方面是男生優於 女生,個別適應方面則無顯著差異。然而,蘇彥如(2009)、謝佩容(2010)

卻發現國中普通班與資源班智能障礙女生於整體學校適應上優於男生,故男女 生之生活適應情形尚未有明確定論。此外,鄭世昌(2005)、曾景蘭(2006)

指出性別並未對國中學障生與聽障生整體生活適應與其分量表造成顯著差 異,蘇曉佩(2011)指出性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的親子互動關係及人際適應 關係未造成顯著差異。

再者,有研究指出性別因素僅在部分生活適應向度造成影響,如Heiman

(2001)發現輕度智能障礙女生較男生容易感到憂鬱與孤獨。而女生在人際適 應上較有良好適應,願意與他人合作、負責任且專注於任務上;男生卻較易分 心,且在與人合作與自我控制上有困難。黃政昌(2000)研究發現高職特教班 智能障礙男生在師生關係適應較差,而女生在自我接納適應較差。張照明

(2003)指出在學校生活適應中,普通高中職視障女生的課業適應優於男生,

在人際適應、環境適應、整體生活適應等無顯著差異。

(二)年級

個體隨著年齡增加,身心狀態漸趨成熟,且個體累積更多生活經驗,視野 與思考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誠如Erikson(1968)指出每個發展階段皆是個體 的重要轉機,同時也代表著危機,若個體可順利度過,即可順利發展;反之,

個體隨著年齡增加,身心狀態漸趨成熟,且個體累積更多生活經驗,視野 與思考方式也會有所不同,誠如Erikson(1968)指出每個發展階段皆是個體 的重要轉機,同時也代表著危機,若個體可順利度過,即可順利發展;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