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有效教學與共同備課

在有效教學中,重視教師社群的運作,參照教育部所提供的有效教學計畫,希 望透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發展,運作共同備課模式,此觀點與 Borich 的有效教 學法相符合,透過工作取向的教學,讓教師能夠在教學前做好準備,也正是由教師 共同備課、議課、觀課等,讓使有效教學能夠落實。以下說明共同備課的相關概念 與研究。

壹、共同備課的意義

湯才偉(2005)認為共同備課是希望校內的教師集合起來,透過備課這個共同 目的,匯集個人的專長與意念,以提升教學素質,並建立校內教師互相交流的文化。

鄒鈺萍(2009)認為共同備課的意義是指每一位教師都是學習者,教師定期以小組 的形式,就學生學習有關的範圍,一同進行計畫、探究、討論與省思,透過一連串 的活動以求教學的改進,發揮教師群體的智慧,集思廣益,建立動態的教學模式,

從學生的表現與反應來回饋教學,以幫助學生能夠學習得更好,一面能夠提升教學

29

效能,另一方面能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由劉榮嫦、陳採卿主編(2019)之《師資生 備觀議課及教學演示評核回饋機制專業學習手冊》指出:「透過共同備課的結果,

可以在公開授課或觀課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與成效以及了解課程教學是否達到 原先共備時所規劃的教學目標。」

貳、觀課的注意事項

十二年國教課綱總綱實施要點中,指出為了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每 位校長與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一次。公開授 課科已經成為教師的基本要求,而實施備議觀課時實施應注意以下之要點,丁一顧、

鄒鈺萍(2007)指出觀課時有以下注意事項:1.觀課前,可事先與教師討論觀課的 重點,同時應將共同備課時所關注的焦點進行觀察。2.觀課應抱持學習的態度,並 盡量不要干擾或影響班級教學。3.觀課的技術應該事先進行訓練,除了可以避免干 擾,也能對教學者提供最具體明確的協助。

劉榮嫦、陳採卿(2019)觀課的要點如下:1.開放教室,共同學習,教師應該 要有勇氣把教師打開,邀請同儕或家長進入課堂,讓親師都可以在課室共同學習,

以精進教學。2.檢視共同備課的成效,由社群成員一起檢視共同備課成效,確認課 程設計與實際教學的落差,以來回滾動式修正,使教師教學能更專業,提升學生學 習品質。3.了解多元智能助其適性發展,可透過共備夥伴、跨領域的教師與家長的 觀課,從不同角度瞭解學生的學習成效,並發現優勢或者差異,進而能引導學生適 性發展。

另外盧敏玲(2007)也指出教師在進行觀課時,應該對教師所教學的內容有透 徹的認識,需要對課程的整體有深入的認識,在課堂進行前,應有相關的檢視項目,

如下:1.技術性方面的評估,內容包括教師表達方面,如說話語調、眼神接觸、課 室管理;師生互動,如是否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或者與學生保持正向的互動關係;

教學安排,如教學流程是否流暢,以及是否能有效運用教學法。2.教師個人素質方 面的評估,教師個人方面的評估包含,教師的熱誠、師生關係、儀容與態度,都將

30

影響著學生,若教師無法建立良好的儀容與態度表率,或者破壞了師生關係,將會 產生學生抗拒學習的心理,導致學習成效降低之可能。3.處理學習內容的評估,

學習的成效在於是否有好的學習內容,而教師如何選取及處理學習內容,便成為學 生學習的關鍵,因此在觀課時,應瞭解教師是否對學科及課程有深入的認識、教師 能否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確切的反應教學目標,教師是否能掌握學習內容的特徵,

預知學生在學習前可能會遭遇的困難。

參、議課的原則與注意事項

劉榮嫦、陳採卿主編(2019)議課有以下三項原則:1.抱持學習態度,所有參 與議課的教師應抱持正向態度,透過對話交流,帶來不同的思考面向,並產生創新 的教學行動。2.投注友善的眼光,議課不在評量評鑑公開授課的教師的教學,而透 過善意的眼睛,檢視教學的成果並改善教學。議課時應聚焦於學生的學習情形與師 生互動,秉持支持與欣賞的態度,提供安全互信的環境,才能正向激勵教師專業成 長。3.關注學生的學習,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議課,重點在於觀察學生學習表現。

根據學習目標,探討學生學習成功與困惑之處,進而提出解決之道。議課的重點在 於進行教學省思,與同儕間進行專業的對話,針對教學中的問題,提出批判性的思 考,以重新組織與建構教學,使而促成一個教學動態化的歷程。

在2015 年臺北市教育局針對共備課程出版了《臺北市國中共備手冊》,其中提 到議課的重點有三:1.根據學習目標,討論教與學成功與困惑之處。2.針對課堂實 際案例,進行教材教法討論,檢討共同備課的成效,並提出改進策略,以修正教學 設計。3.分享自己從觀課中學到什麼。

從上述的重點來看,議課將有助於瞭解自身的教學行為,作為進一步改善的參 考依據,促使教學的專業能共獲得成長,不論是授課者或是觀察者都能在議課中提 出自我的看法進行討論,使得教學能更精進。

肆、共同備課在社會學習領域之研究

透過共同備課、共備等關鍵字搜尋,發現無論是論文或是期刊,皆較著重於整

31

體性介紹或分析的角度敘寫共同備課,如蔡秋季(2016)研究中小學教師運用臉書 學習社群進行共同備課與教師專業成長之關係,發現以增進自我專業成長與教學 能力的動機最為強烈,而教師參與動機、參與現況與參與意願態度越正向,整體專 業成長表現也越良好。王金國(2017)給予共同備課一些建議,如營造良好的團體 氛圍、建立團體規範並創造開放平等的對話情境、掌握實踐結果修正教學設計等。

顏國樑(2017)提出中小學教師實施公開授課之困境,例如支持系統尚待建立、備 課時間長、教師工作負擔沉重無餘裕進行、公開授課後教師專業成長與學生學習效 果有待證明等。也有部份不同科共同備課之文獻,但較偏向於經驗分享與自我敘說,

如張孝慈、賴素卿、林淑惠(2014)分享教學專業團隊中國小四年級繪本教學、英 文字彙與句型教學等不同課程共同備課與公開授課之心路歷程與成果。楊佩文、卯 靜儒(2015)整理臺北市高中國文科、英文科與化學科教師跨校共備社群之經驗分 享。游秀靜(2016)發現教師因學校推廣學習共同體而進行公開授課,從中體會共 同備課、議課的美好經驗且獲益良多。至於社會學習領域的共同備課文獻十分稀少,

僅有蔡文琦(2019)分享新北市社會領域輔導團在當學期提出「跨校共備」的新嘗 試,藉由與鷺江國中社會領域教師群共備課程,設計以素養為導向的課程活動,實 作教案並討論、修正教學的可能問題,增能彼此的教學專業,準備並完成實踐新課 綱的第一步,惟無從得知其共備之教學成效,因此,本研究後續將討論公民科共同 備課對照有效教學理論,彌足為社會學習領域共同備課懸缺的文獻貢獻些許價值。

伍、小結

有效教學多面向的教學方法,其中受到教師自我效能感的影響,透過教師自身 的專業,投入到教學準備、教學計劃、課程設計、教學策略、師生教學互動、教學 評量、教學態度等面向上,本研究旨在探討公民科有效教學,並希望透過與共同備 課的結合,瞭解有效教學的共同備課運作模式,做為初任公民教師的教學建議,基 於先前有效教學之研究,以下整理出重要的共同備課事項

32

(一)Borich 的有效教學法

透過其指出的五項有效關鍵行為,編製成課堂觀察表,透過共同備課的運作模 式,觀察教師與學生的情況,並透過學生、共備教師的討論與回饋以完成本研究。

(二)共同備課運作模式

結合先前議課相關研究,做為初任公民教師的共同備課模式,希望以開放的態 度,教師社群可以進到課室之中,以經驗分享的方式,進行同儕的相互學習,透過 說觀議的模式,在其中應要營造良好的氣氛,透過觀注學生的學習表現,修正自身 的教學,不斷的進行滾動式的修正教學,以提升教學的品質,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成 效。

(三)教學法的選用

在教學法的選擇上,本研究採用我與七年級公民科第一冊課程內容相近的教 學法,如何作學習、概念構圖、閱讀理解等作為主要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希望透過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以改善學生學習社會科的學習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 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取徑,結合有效教學的運用到公民科 當中,透過課堂觀察表、教師共同備課、學生訪談資料,在教學的過程中,同時也 能力求改善實際教學所面臨之問題,以求不斷的精進教學品質,達到「有效教學」。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