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服務學習與利社會行為間的關係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服務學習與利社會行為間的關係

2004 年教育部公布未來四年教育綱領。根據教育部的說法,其未來施政主 軸將遵循「培養現代國民」、「建立臺灣主體性」、「拓展全球視野」、「強化社會關 懷」等四大綱領。其中在「社會關懷」的方案與策略上,教育部的政策規劃主要 是為落實教育機會均等、實踐社會公平正義的理念。因此,必須善用國家資源,

對處於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區域不利地位的弱勢學生,給予積極協助,避 免造成雙峰現象持續擴大。在策略上將從扶助經濟弱勢、輔助學習弱勢、縮短區 域弱勢及強化責任與品德教育等方面著手。

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儘管教育部的政策多是透過經濟資源的挹注,以達成 扶植弱勢族群之目標,但教育部亦清楚實質教育內容修正工作的重要性。因此,

教育部認為,「強化責任教育」亦是「強化社會關懷」之重要施政面向。教育部 表示,強化品德教育旨在:「發揚利他情懷,強化學生對自我及國家社會的責任,

並提高學生自律與自治的能力」(杜正勝,2004)

利他精神於教育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顯然業已受到重視與肯定。而利他精 神的培養與利社會行為的實踐,則能透過服務學習達成。在社會服務學習中,學 生有機會藉由親身的參與來重新檢視自己的價值觀,並從中體驗服務人群的價 值,而養成關心他人及樂於服務的價值觀正是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邱華慧、李 宜賢,2000)。而相關研究已發現,透過服務學習課程將能促進學生之利社會行 為的出現。美國 RMC 研究協會(RMC Research Corporation)針對賓州地區於 2004 年秋季至 2005 年春季參與服務學習計畫之學生所做的研究顯示,學生參與 服務學習計畫後,其公民參與熱忱提高,利社會行為亦增加。與對照組同學相較,

實驗組同學的利他主義、看護照料他人、敬重他人的行為表現增加,而辨別是非 的能力更因此增強(RMC Research Corporation, 2005)。Reed、Jemstedt、Hawley、

64

Reber 與 DuBois(2005)也同時指出學生參與服務學習,是有效影響人格發展的 方式之一。

根據上述我們不難得知,服務學習與利社會行為兩者間的關係,密切異常。

而服務學習與利社會行為之連結關係,主要表現於下面四個層面:

壹、服務學習之內涵含蓋利社會行為表現

承如本章第一節所言,一項理想的服務學習計畫,應該包含以下的特點:(一)

合作(Collaboration);(二)互惠(Reciprocity);(三)多元(Diversity);(四)

學習為基礎(Learning–Based);(五)社會正義為焦點(Social Justice Focus)(黃 玉,2001)。另一方面,鄭麗鳳(2003)則將利社會行為歸納為:助人、合作、

關懷、志願服務等四大類型。不難發現,這四種利社會行為可輕易被納入前述「合 作」、「互惠」等範圍內。

其次,利社會行為的實際行動包含的範圍極廣,它可能包括付出時間與心力 對較弱勢者加以照顧、願意與他人分享物質資源、提供關懷與尊重、從事社會環 境維護工作等。也就是說,利社會行為的表現是多元的,並非侷限的。

再者,利社會行為包括與他人相互分享彼此對人事物的觀點與看法。簡單來 說,此即為一種知識與觀念的交流活動。眾所周知的是,學習活動不應該是單向 的,所謂「教學相長」的意義即在於此。因此,知識與觀念的交流亦為學習活動 的一種。利社會行為本身即為學習的過程,而服務學習計畫包括以「社會正義為 焦點」之特點,故服務學習涵蓋著利社會行為的表現。

最後,利社會行為的出現基本上是為協助所謂的「弱者」。但「弱者」的產 生,常是社會正義不彰所致。例如,偏遠山區弱勢家庭的小孩,其於就學、教養

65

部分所享受的待遇顯然與都市地區一般中產階級家庭的子女相距甚遠。表現上弱 勢家庭子女的出現或許與其父母息息相關,可能是單親家庭、隔帶教養所造成。

但許多案例顯示,弱勢家庭雙親於社會經濟結構上的弱勢,絕非其「不努力」所 致。諸多結構性因素,都會造成經濟弱勢族群的產生。因此,協助弱勢家庭之利 社會行為顯然是對「社會不正義」的矯正與修補。換句話說,利社會行為即是種 社會正義的展現。而於此面向上,則又與服務學習以「社會正義為焦點」之特徵 不謀而合。

貳、服務學習的理念與利社會行為表現相呼應

Eisenberg 與 Mussen(1989)關於利社會行為的討論指出,利社會行為意指:

「以協助他人、或讓他人受惠為目的之自願性行動」。相較於協助他人的「動機」, 此定義所強調的重點更在於「行動」自身;而利社會行為的表現則包括了分享、

撫慰、急難救助與協助等。

於上述定義的基礎上,Eisenberg 與 Mussen 則進一步地區分「利社會行為」

與「利他主義」兩者間的差異性。他們認為,利社會行為指得是一種「行動的模 式」(a pattern of activity),而利他主義則意指「協助他人的動機」(the motivation to help others)。舉例來說,郭台銘捐款150 億台幣給予台大醫院設立癌症質子治 療中心。他捐款的行為就是一種利社會行為。而他捐款的目的與動機 --- 如其弟 就死於癌症,他希望症質子治療中心的設立可使其他癌症患者受惠,即是所謂的

「利他主義」。

不難發現,Eisenberg 與 Mussen 對於利社會行為與利他主義定義的區分,事 實上即說明了他們對於「實踐」面向的重視。利社會行為絕非單純的口頭教育或 理念傳播,它著重的是實際行為層面的表現。所謂「作而言,不如起而行」,即 為利社會行為的實際表現。

66

利社會行為對於實際行動的強調,顯然與服務學習的理念不謀而合。如前所 述,林振春(2001)認為服務學習乃是透過社區服務的實踐過程,將知識理論應 用在實際生活情境中。其他學者亦認同實踐面向於服務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

Campbell 曾針對服務學習與「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間的關係進行相關研究。

Campbell 認為,透過服務學習活動可擴大個人的社區參與,不僅能培養其利社 會行為,且能建立更廣闊與綿密的人脈關係。Campbell 更進一步表示,積極參 與非營利活動對個人之政治參與行為將會造成正面的影響力(Campbell, 2000)。

換言之,Campbell 的研究凸顯了積極參與的必要性。因此,服務學習的理念與 利社會行為的表現於此面向上取得相同一致的狀態,兩者都強調實際參與、實際 行動的必要性,而服務學習的理念與利社會行為表現因此相互呼應。

參、服務學習課程提供學生真實的生活情境培養利社會行為表現

根據美國國家服務學習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Service Learning)的 觀點,服務學習具備著以下的特點(Fiske, 2001):

z 服務學習能夠與學校教育的實質內容與標準相互連結,激發青少年的利社會 行為,使其能面對同時滿足社區的區求。

z 服務學習結合了服務經驗與學習經驗,同時展現出互惠的本質。無論是受到 協助的社區或是提供服務的協助者,均能從中受惠。

z 只要學習目標合適,服務學習將能夠使用於各種教學領域內,

z 服務學習能適用於任何年齡層,甚至是青少年。

美國國家服務學習委員會對於服務學習的闡釋中,將「社區」納入服務學習 的脈絡內。就其觀點而論,服務學習並非發生於抽象且孤立的環境內,相反的,

它必須於真實的社會情境中實踐,而其實踐的場域即為其所處的「社區」內。

67

由於服務學習必須落實於真實的情境內,因此,服務學習課程必須於真實的 社區情境內傳授教導。Eyler 與 Giles(1999)表示,服務學習乃是種體驗性教學。

學生們進行社區活動時,充分體會社區所發生的問題,藉由與其他人共同通力合 作,同時透過一連串的行動與反思過程中,服務學習因此產生。因此,提供服務 學習課程之教師必將會善用真實的社區情境,讓服務者在服務中學習,在服務中 成長。

服務者於真實情境脈絡內從事服務性活動時,必定能帶動其他參與者的熱忱 與學習動力。Bar-Tal 即指出,利社會行為可透過學習與模仿的方式獲得。而 Bandura(1965)更進一步表示,此類模仿性的學習行為,並需要任何增強性的 誘因即可產生。也就是說,服務學習活動所提供的真實生活情境不需刻意營造,

而於此情境中的服務者亦不需刻意被指導,即能激發其服務熱忱,同時更能夠誘 發其利社會行為。因此,服務學習課程提供了學生真實的生活情境,使期能培養 利社會行為的表現。

肆、服務學習可視為一種教學方案、教學策略

服務學習是一種哲學、一種教學,也是一種方案。傳統的課程規劃多著重於 教室內的講授為主,卻忽略「實作」的重要性。儘管學生們均知公共服務、推廣 公益的必要性,相關社會服務理念均能朗朗上口,於作文申論之時,更能洋洋灑 灑為文,但日常生活中,卻毫無行動實踐之動力可言。也就是說,傳統僵化的教 育方式訓練許多「思想的巨人」,但個個均為「行動的侏儒」。

服務學習作為一種教學方案與策略,其成效早已廣受肯定。Muscott 於 2000 年時針對十一項服務學習計畫進行評估,評估結果顯示,無論是參與計畫的教師 或學生,彼此都認為服務學習使其各方面的能力均有所增長(Muscott, 2000)。

68

Muscott 的研究已充分說明,服務學習作為一種教學計畫,其效果顯然不再 侷限於生活教育層面,其能助益之層面可謂是全方位的。Lickona 與 Davidson 的 研究顯示,服務學習增加了學生們的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感,改善學習氣氛,增 加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尊重感,同時提昇了其學業成就,改善人際互動能

Muscott 的研究已充分說明,服務學習作為一種教學計畫,其效果顯然不再 侷限於生活教育層面,其能助益之層面可謂是全方位的。Lickona 與 Davidson 的 研究顯示,服務學習增加了學生們的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感,改善學習氣氛,增 加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尊重感,同時提昇了其學業成就,改善人際互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