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期刊評鑑的價值與意義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針對研究目的與問題,本章對前人之研究進行回顧,內容分為三節:第一節 期刊評鑑的價值與意義;第二節國內外期刊評鑑制度;第三節期刊、作者與評鑑 形式指標。

第一節 期刊評鑑的價值與意義

一、期刊評鑑的目的

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將研究所得的成果,透過學術專書、期刊論文、會議論文、

研究報告與學位論文等正式傳播管道將知識推廣週知(曹添旺、王泓仁、吳俊彥、

黃粲堯,2014;王梅玲,2003),各學科領域發表學術成果的方式不盡相同,期 刊是連續性刊物,具固定的出版週期,論文在接受刊登之前必須經過編輯部門內 部及外部委員的審查,因此,一般公認「學術期刊」是學術成果的主要傳播管道

(吳紹群、吳明德,2007;陳光華、吳恬安,2010),而學術期刊評選機制,可 以作為學術評鑑之依據(宋建成,2007)。一般認為在某一學科領域中,刊載具 有權威性、學術水準、高引用率或可以反映學術動態論文的期刊,稱之「核心期 刊」,藉由核心期刊能夠迅速掌握學科發展動向,彰顯期刊和文獻的學術傳播與 影響力(邱炯友、陳妍如,2011)。以中國湖南省期刊評鑑研究結果發現為例,

參加評鑑的期刊逐年增加,顯示各期刊編輯部對刊物聲譽的重視,面對缺失或不 足之處調整與改善,逐漸提升一級期刊的比率,二、三等級的期刊數量減少,反 映期刊品質水準不斷提升(龔維忠,2004)。期刊評鑑之目的為促進國內學術期 刊品質與水準之提升(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5;楊李榮,2002),

透過專業的評鑑瞭解刊物在該學門領域中的研究能量,以掌握其學術競爭能力,

期刊評鑑能夠喚起期刊編輯部門重視刊物之制度與學術影響,據此調整期刊宗旨 與相關規定;而投稿者對自身研究成果的重視,也能據此選擇合適的刊物投稿,

在二者同為學術研究相互努力之下,期刊評鑑結果能公正、客觀地反映刊物學術 研究之能量與品質(黃慕萱,2010)。

二、期刊評鑑的重要性與意義

根據期刊收錄原則、收錄文章內容品質、審查制度、引用關係與次數等,將 相同領域的若干刊物進行分級,以區分出該領域中的重點刊物,凸顯該刊物在該 領域中的影響力,一般會將期刊分為 2-3 個層次等級。

如何衡量一本期刊是否具學術性、專業性,常見的評量指標有:(一)期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具備基本格式:目次、篇名、作者資訊、摘要、關鍵詞等;(二)期刊論文審查 的嚴謹度:雙向匿名審查機制、退稿率等;(三)固定頻率出版刊物:定期出版,

刊載論文篇數固定;(四)引用文獻的規範:引用文獻格式與引文規範一致(管 中閔、于若蓉,2000)。常見的期刊評鑑方法包括「專家評鑑法」、「引用分析法」、

「形式審查法」等(陳光華、吳恬安,2010)。

英國人布萊德福(Samuel Clement Bradford)在 1934 年提出核心期刊(Core Periodicals)的概念,核心期刊係指在該學科領域中刊載的論文被引用次數高,

對學術研究之影響大,可作為引領學術發展指標之期刊。又在 1948 年提出布萊 德福定律,該定律說明在某一學科中研究者所撰寫的文獻著作,會相對集中刊載 在特定的刊物中,此特定刊物稱為核心期刊(林呈潢,1995)。核心期刊可作為 學術評鑑的輔助工具之一,周健(2015)提到核心期刊與非核心期刊的認定是相 對性的,分析二者間所刊載的論文可以發現,並非所有高質量的文章均發表在核 心期刊中、所有非核心期刊就一定沒有高質量的文章,也就是說非核心期刊中也 可能會刊載高品質的文章,只是在非核心期刊中刊登高品質的文章之比例是低於 核心期刊的。耿立群(2013)研究顯示,期刊論文引用量與期刊自身品質呈現正 相關,被引用次數高的期刊可視為該期刊品質高於引用次數少的期刊。周健(2015)

強調不能單以一篇論文是否刊載在核心期刊來評論其學術價值,判定一篇論文是 否具有高學術影響力,可以在參考所刊載之期刊排名、該論文的引用/被引用次 數及其他文獻計量法等量化值的基礎之上,再透過專家學者諮詢法之輔助,能夠 獲得較佳的核心期刊名單。潘瑋、鄧樂樂、張敏、陳興智(2017)研究即是以文 獻計量方法,且通過專家諮詢法確認,選出醫學信息教育領域的核心期刊樣本,

分析核心期刊之關鍵詞,藉此探討熱門的研究主題與發展趨勢,研究者也可以根 據期刊評鑑之結果,決定投稿方向。

以中國大陸期刊分級為例,北京大學圖書館出版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將刊行中之 14,700 餘種中文期刊,分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 摘率、影響因子、他引影響因子、被重要檢索系統收錄、基金論文比、Web 下載 量、論文被引指數、互引指數等 12 項定量指標及專家學者之定性評鑑,最終選 出 1,983 種期刊,將其分為 7 大領域 74 個學科類目,提供讀者、研究學者等檢 索各領域核心期刊之參考工具書(北京大學圖書館,2015)。

中國湖南省科學技術廳和新聞出版局自 1997 年起,每隔 2 年為出版之科技 期刊進行評定作業,龔維忠(2004)指出針對期刊進行等級評定的意義與作用,

其認為將期刊分級可以協助出版單位檢視在期刊出版的過程中,各項管理與服務 是否有確實;在以各項指標評鑑期刊內容時,可以反映刊物在學術研究上的質量 與貢獻;每一次的評鑑之後,各期刊可以自行檢討不足之處,而政府單位則可辦 理期刊主編或編輯相關的研習會,請專家學者進行互動交流,以解決問題,除了 提升主編與編輯的職能,還能進一步提升期刊整體之水平。

龔維忠(2004)提出了在幾個在期刊評比上可能會面臨的問題,例如:如何 選擇合適評審專家,擔任評審者須熟悉期刊相關業務,且屏除評審間的私交情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降低影響評比結果公正性的可能;期刊評鑑前需依類別區分,按主題、層級等性 質分類,不以科學/文學、學術性/商業性、中央/地方發行之期刊互為比較,盡可 能維持各類期刊的標準,以提供準確且具參考價值之評比結果。

期刊在學術研究發展過程中,可視為知識進步和科學發現的基石,研究者期 望自身的論文著作能夠被有聲譽的期刊接受,增加被引用的機會,以及對學術的 貢獻(Library Connect 編輯室,2007)。然而核心期刊也可能帶來負面效益,例 如:任冰(2003)提到受到各級學校教師職等評比之影響,當某一刊物被定義為 一級期刊時,學術研究者可能為了提高自身職等評鑑,一窩蜂的投稿至所謂的核 心期刊(一級期刊)中,部分研究者認為自身的論文被核心期刊接受刊載一事,

足以展現自身的學術地位,為處理過多的稿件,刊物出版社需要增派編輯等人力,

對此也提出增刊或對投稿者收取論文發表費等因應措施,但此因研究者追求名利、

出版單位追求利益之現象非屬正常,學術界應有「刊物等級的界定無法直接作為 投稿者與刊物本身的學術影響力之判斷依據」之認知。傅仰止(2011)提到部分 學術機構以「在 TSSCI、THCI 發表 N 篇著作來評論研究成果高低」或「獎勵研 究補助金給著作被發表在 TSSCI、THCI 之學者」等各式以「著作量」為評斷之 誤用,此一現象並非評鑑學術期刊之本意。

三、期刊評鑑的方式

國內外機構針對期刊進行評鑑、排名之方式主要可分為量化指標、質性指標 和綜合評鑑指標。量化指標包含引用係數、影響因子、下載量等;質性指標包含 形式指標、問卷調查、專家審查(議)等,其中形式指標以期刊出版標準、審稿 制度及其內部運作等流程為主;綜合評鑑指標係以選用前述各項量化及質性之指 標,並給予適當之配分比例,建立一套標準以進行期刊評鑑、排名。以下就常見 之評鑑指標進行列舉說明:

(一)量化指標

在期刊評鑑中常用的量化指標為引用文獻分析,引用行為可以說是研究者透 過論著之引用、被引用關係進行主動的溝通,研究者以過去之研究作為自身研究 的基礎,進行知識之傳遞(羅思嘉,2001)。引用係數是指期刊論文相互引用之 次數與關係,將期刊論文被引用次數進行分析,其引用率高者可作為該期刊影響 力之判斷依據,常見可查詢與分析期刊被引用狀況之評鑑指標有:期刊影響係數 和 SCImago 期刊排名,簡述如下:

1. 期刊影響係數 (Impact Factor,簡稱 IF)

Garfield 和 Sher (1963)提出,利用被引用次數計算在特定的時間區間內 期刊、個別作者或學科領域的影響力。期刊影響係數為計算期刊在前 2 年間刊載 的文獻在當年度被引用次數之平均值,所刊載的文獻被引用次數越多其影響係數 越高,表示刊物收錄之文獻在學術上的影響力和學術水平大於該領域中的其他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物。

2. SCImago 期刊排名(SCImago Journal Rank, 簡稱 SJR)

SJR 是一種期刊評比指標,使用 SCOPUS 的原始數據,以 PageRank 演算法 的模式追蹤來源文獻與引用文獻之間的關聯,計算 3 年期的引用次數,例如查詢 某期刊在 2015 年的 SJR,是計算該期刊在前三年(2012~2014)所刊載的論文在 2015 年度被引用的次數,相較於常見的兩年期的影響係數 IF 計算方式,SJR 的 時間序長、數據量大,趨勢相對穩定(Elsevier,2020)。SJR 將各學科領域的期 刊由高到低分為 4 個等級 Q1-Q4,「Q1」最佳,「Q2」次之。

(二)質性指標

因人文社會科學之特性與理工領域較不相同,難以用單一量化指標顯示期刊 之特質,黃昭元(2010)研究指出有些收錄於 TSSCI 的法律學期刊在形式標準 與主觀標準之評價分數明顯低於非 TSSCI 期刊,說明了形式標準與主觀標準未

因人文社會科學之特性與理工領域較不相同,難以用單一量化指標顯示期刊 之特質,黃昭元(2010)研究指出有些收錄於 TSSCI 的法律學期刊在形式標準 與主觀標準之評價分數明顯低於非 TSSCI 期刊,說明了形式標準與主觀標準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