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三節 未來展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根據上述的研究成果,提出研究限制如下:

本研究僅採用教學的班級,約略將學生分為美洲、歐洲、非洲以及亞洲,

若是未來可以針對某一地區或是某一國家進行檢驗,而不會因為樣本稀釋而 導致每個地區的人數偏少,影響統計結果。

受限於本研究的人力、時間以及其它因素的影響,僅使用了5Ws1H的 教學方法,這部分後續可以增加更多不同的教學法進行比較,更能突顯不同 教學法對於學生在學習成效上所帶來的助益。

第三節 未來展望

本研究僅透過訪談以及量化資料的統計進行相關假設的論證,所評核的 是學生某段時間內的學習表現,未來或許可以加入課堂觀察或者是追蹤研 究,可以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後續使用此教學策略的成效。

研究者後來將此 5Ws1H 教學策略擴大延伸,運用在其他具備一定規 則、有關鍵詞可循之語法教學上,同樣有顯著的成效,未來希望能進一步進 行相關研究,做更深入的探討與實證研究,盼能提供華語教師更有效的教學 策略,幫助學生克服聽力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讓學生能迅速及正確解碼所得 到的訊息。雖然「記憶儲存」聽力教學策略在簡答題方面、「關鍵信息」聽 力教學策略在選擇題方面較無成效,但這也是未來研究者應努力改善的方 向。

另 5Ws1H 教學策略亦可朝中級華語聽力教材設計發展,除依循針對 性、目標性、漸進性、多樣性及真實性等一般教材編寫原則進行設計外,也 應兼採「由上而下」及「由下而上」兩種理解模式,教授聽力策略,且使錄 音保持自然語速、提供適當視覺輔助(楊宛妘,2014);5Ws1H 教學策略 也可朝不同口音設計,為中高級學習者設計的以不同口音為主的聽力教材實 有其必要性(林姮伶,20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Anderson, A., & Lynch, T. (1988). Liste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itton, B. K., & Graesser, A. C. (2014). Models of understanding text. New York and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Brown, H. D. (1994).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NJ: Regents/Prentice Hall.

Cheng & William (1986).Psychological Medicine 16(2):415-22.

Cohen, A. D. (1996).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 strategies: clarifying the issues. CARLA Working Paper Series #3, 26.

Carl R. Rogers.(2015). Active listening. Martino Publishing.

Graham, S., Santos, D., & Vanderplank, R. (2008).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strategy use: A longitudinal exploration. System, 36(1), 52-68.

Gussenhoven, C. (1983). Focus, mode and the nucleus.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 377-419.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17/S0022226700007799 Hasan, Ruqaiya. (1996). Semantic networks: A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meaning.

In Carmel Cloran, David Butt & Geo Williams (Eds.), Ways of saying, ways

of meaning: Selected papers of Ruqaiya Hasan. London: Cassell

Ip, M. H. K., & Cutler, A. (2016). Cross-language data on five types of prosodic focus. In J. Barnes, A. Brugos, S. Shattuck-Hufnagel, & N. Veilleux (Eds.).

Proceedings of Speech Prosody 2016 (pp. 330-334). Boston, USA

https://doi.org/10.21437/SpeechProsody.2016-68.

Ip, M. H. K., & Cutler, A. (2020). Universals of listening: Equivalent prosodic entrainment in tone and nontone languages. Cognition, 202, September 2020, 104311. Retrieved from

https://doi.org/10.1016/j.cognition.2020.104311

McDonough, J., & Shaw, C. (2012). Materials and methods in ELT (2nd Ed.).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John Wiley & Sons.

Mendelson, D. J. (1994). Learning to listen: A strategy-based approach for the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San Diego, California: Dominie Press.

Oxford, R. L. (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Boston: Heinle & Heinle.

Pearson, P. D. & Dole, J. A. (1987). Explicit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a New Conceptualization of Instruc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8(2), 13-16.

Renandya, W. A., & Farrell, T. S. (2010). Teacher, the tape is too fast! Extensive listening in ELT. ELT journal, 65(1), 52-59.

Richards, J., & Rodgers, T.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p. 20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 C. (200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t, M. (1990). Listening in language learning. London: Longman.

Rumelhart, D. E. (1980). 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 In R. J.

Spiro, B. C. Bruce, & W. F. Brewer (Eds.),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33-58.

Shulman, L.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Harvard Educarional Review.

Siegel, J. (2011). Thoughts on L2 listening pedagogy. ELT Journal, 65(3), 316-321.

Sperber, Dan and Wilson, D.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Vandergrift, L. (2006). Second language listening: Listening ability or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0(1), 6-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中文文獻

王冠婷(2017)。任務導向之中級華語聽力教材設計研究(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臺北市。

方衛文(2008)。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跨世紀,(10), 130。

朱放成(1999)。英語聽力學習的思維規律與方法。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出版社。

李曉琪(2006)。對外漢語聽力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泉(2006)。對外漢語課程、大綱與教學模式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秀芬(2011)。華語文溝通教學策略研究──以 5C 融入之 AP 中文教學 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臺北市。

呂必松(1992)。華語教學講習。北京: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呂必松(1993)。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何兆熊(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欣樺(2020)。探討在虛擬實境系統中實施任務型教學法對華語文聽力及 口說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 發展學系,臺北市。

周美宏(2008)。華語作為第二語言之網路聽力教學設計──以初級學習者 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周茹柱(2016)。聽力策略教學對國中生英語聽力理解及策略使用之效益研 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臺北市。

周志謙(2018)。台灣人 JFL 學習者之聽力策略相關研究-以聽力策略指導 為中心 (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林秀惠(2011)。對外華語教材研發。台北:臺灣華語文教學學會,文鶴。

林姮伶(2011)。中高級華語聽力自學教材研究──以不同口音為主之教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設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林均芳(2016)。中級華語聽力能力測驗命題研究與教學反思(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臺北市。

林甄儀(2017)。國中生英語聽力表現與英語聽力策略運用之研究:以國中 教育會考英聽測驗題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彰化市。

林志成(2020,12 月 06 日)。美國希望臺灣成為學中文重鎮 教育部:努 力吸引歐美人士來台。中國新聞網。

胡波(2007)。漢語聽力課教學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徐孟瑜(2016)。後設認知聽力策略教學對臺灣大學生聽力理解力之影響(碩 士論文)。淡江大學英文學系,新北市。

高霞(2003)。圖式理論與第二語言聽力教學。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41-43。

張本楠(2008)。中文聽力教學導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張毓彪(2009)。英語聽力教學中的語篇分析。教學與管理。

張淑汶(2015)。真實材料運用於初級華語聽力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高雄市。

莊尚花(2004)。國別化華語教學研究──針對印尼學生之「的」、「在」、

「把」、「被」偏誤教學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 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許靖佩(2018)。臺灣高職生英語聽力自我效能、英語聽力策略與英語聽解 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彰化市。

陳彥伶(2016)。英語聽力策略教學對臺灣高中生之影響(碩士論文)。國 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臺北市。

黃馨誼(2013)。學位預備華語聽力教材編寫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黃達翰(2016)。臺灣英語系學生學習風格偏好、英語聽力策略使用與英語 聽解力之相關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彰化 市。

黃惠君(2017)。聽力策略教學對臺灣國中生英語聽解力之效益研究(碩士 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彰化市。

黃義傑(2019)。後設認知聽力策略教學對英語為外國語學生的模擬托福網 路測驗之整合寫作表現上的成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 學系,新竹市。

楊惠元(1996)。漢語聽力說話教學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楊宛妘(2014)。中級華語擬真聽力教材編寫原則與實證(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楊珈允(2018)。兩岸初級華語聽力教材比較研究:以《遠東生活華語:聽 力與口語教材》與《發展漢語:初級聽力(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 清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所,新竹市。

齊燕榮(1996)。話語分析理論與語段聽力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

葉德明(主編)(2001)。遠東生活華語。臺北:遠東。

趙金銘(主編)(2004),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財榮(2016)。臺灣高中生英聽焦慮對聽力策略使用及字彙量之影響(碩 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彰化市。

劉彥君(2017)。大學生 EFL 英語聽力策略、學習動機與聽力理解之相關 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英語學系,屏東市。

蔡馨慧(2016)。 英語為外語的大學生聽力策略之研究:以選擇題、摘要 及意見題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英語教學研究所,新竹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鄧慧君(1996)。聽前活動之應用。英語教學,(20),64-71。

鄧慧君(2011)。英語聽力策略教學之實施。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 外語系。

蕭靜宜(2004)。華語初級聽力教學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賴佳盈(2016)。後設認知聽力策略訓練對南臺灣七年級學生英語聽力理解 及回饋之效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高雄市。

顏廷(2012)。臺灣新住民初級聽力試題編制與分析──以民國 100 年部編 版成人基本識字教材為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華語文教學 碩士學位學程,臺北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一

本研究教案範例-「活用中文自在生活六單元」

進行測驗前,先就每個主題進行兩小時的聽力策略教學及練習,本研究者自 行撰寫之講義教材範例如下:

(活動一) 食物圖活動單

□ 請寫上食物的名字

$ 45 $ 30 $ 20 $ 45 $ 30

1. 2. 3. 4. 5.

$ 25 $ 20 $20 $ 15 $ 25

6. 7. 8. 9. 10.

$ 40 $ 10 $ 20 $ 25 $ 20

11. 12. 13. 14. 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活動二)

以餐廳為主題相關對話文本範例

**各單元小課中之所有對話文本、生活材料、活動單,教師皆可視情況調整 為聽力練習題材

點餐(Ordering food)

Dialogue I 在速食店點餐 (Order in a Fast Food Restaurant)

【生詞】

1. 歡迎 welcome

2. 單點 single order 套餐 a combo 3. 或是/還是 or

4. 大 ---- 小 big --- small

5. 兩 杯/瓶/罐 (可樂/百事可樂/雪碧/芬達/果汁/冰紅茶/熱咖啡) Two cup/bottle/can (Coke/Pepsi/Sprite/Fanta/juice/ice tea/hot coffee)

份 (薯條/報紙)

an order of (fries/newspaper) 個(漢堡/三明治/蘋果派)

(hamburger/sandwich/apple pie) 塊 (炸雞/蛋糕)

(fried chicken/cake)

片 (a slice of) 披薩(個) pizza (a whole pizza) 6. 一共 all together/total

7. 收 accept/tak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換零錢 note → coin ; big note → small note

服務生(A): 歡迎光臨! 先生,請問您要單點還是套餐?

(waiter/waitress) Welcome! Sir, do you want to make a single order or get a combo?

客人(B): 我要一個三號套餐。/我要單點,__________、___________、

(customer)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I would like to have combo Num.3 ./ I would like to get single order, I want ..., .., and ...

A: 請問要在這裡吃/內用還是帶走/外帶。 For here or to go?

B: 我要帶走。 To go.

A: 好,請等一下,馬上來。 Sure, wait a moment please, will be right with you.

A: 一共是兩百六十塊(錢)。收您一千塊,這是七百四十塊找您,謝謝光臨!

The total is $260. $1000, here’s your $740 change, thank you.

Dialogue II 在餐廳點餐 (Ordering in a Restaurant)

【生詞】

1. 訂 to order something/ 訂位 make reservation 2. 決定 N/V decision ;to decide

3. 再 more/one more time ;again(can be used for planning, continuing action, suggestion, request, etc.)

4. 第一次 first time (第 Num.次-the Num.th time) ex:第二次(2nd time) 5. 特別 special 特別是 especially

6. 需要 N/V need 7. 為 for someone

8. 菜單 menu- 開胃菜 appetizer 主菜 entrée/main course 甜點 dessert 飲料 drink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服務生(A): 您好! 請問有沒有訂位? 請問幾位?

Waiter/waitress (A): Hi, do you have reservations?/How many people?

客人(B): 有,我們訂七點的位子,馬先生。一共四位。

客人(B): 有,我們訂七點的位子,馬先生。一共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