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鄧南光的創作歷程橫跨日治時期及台灣光復後時期,作品多元豐 富且具有文化省思之層面,值得深入觀察與探討。本研究範圍侷限於 鄧南光紀實攝影「戰事切片」及「酒室風情」類別之部份作品,觀察 影像潛藏的後殖民現象,探討其中之文化意涵。在其他系列的作品中,

也許亦能發現後殖民現象,或可由其他論述進行詮釋。對於未來之研 究的方向與建議如下:

一、新竹北埔風土民情之深入探討

鄧南光自日本學成歸國之後,在故鄉新竹北埔拍攝了許多影像,

呈現當地傳統的風俗習慣,以及人民的信仰活動之特色。在這些看似 平常的生活片段,卻也記錄了北埔建築和地景的演變,對於當地的文 化發展,具有歷史與社會研究之價值。

例如,在北埔的信仰中心慈天宮所舉辦的迎神祭典活動,以及因 應這些活動出現的人物景像。而因為鄧南光出身北埔望族,他也拍攝 了許多不同於普通家族的婚喪喜慶之影像,在民風樸質的年代更別具 特色。這些生動活潑的影像畫面,使觀者彷彿身歷其境,此外,其中 的地方民俗特色亦是值得深入探討之重點。

二、台北市區景物變化之比較

成家立業後的鄧南光至台北發展,除了替家庭成員拍攝了許多溫 馨迷人的影像回憶,也在台北市的許多景點留下足跡。鄧南光的家位 於中山北路,對鄧家的小孩而言,台北新公園就像自家的後花園,經 常在那裡遊玩拍照。另外,以前圓山的明治橋(今中山橋)、動物園、植 物園、林家花園、北投公園,關渡和淡水沙崙,皆常見留影之處。

鄧南光也拍攝許多日治時期的台北市街景,如太平町(延平北路)、

大橋町(民權西路)、榮町(衡陽路)、京町(博愛路)等地,這些街景畫面 記錄了時代的演變,與今日的台北進行比較,可彰顯歲月之印記。

更特別之處在於鄧南光喜愛拍攝移動中的人物。無論是行走中的 人們,或是街上與河上的各種交通運輸工具,都經常出現在鄧南光的 作品中,包括車伕拉著三輪車、板車,以及河上的漁舟、小船等,構 圖具有表面張力,並添加了些許趣味性。

三、時間縱軸之歷史巡禮

鄧南光的攝影生活橫跨 40 多年,歷經日治時期,到戰後的國民政 府時代,反映在創作主題的多元性。可經由時間縱軸,分析鄧南光不 同時期的紀實作品。從攝影美學的角度觀察作品風格的改變和差異,

也可由人民的生活景象,探討當代社會文化的變遷,以及歷史演進的 過程,發掘台灣社會的純樸之美。

鄧南光留下了六千多張底片,這些底片已完成數位化典藏,而新 竹縣文化局於北埔設立鄧南光影像紀念館,這使社會大眾更能接近並 欣賞他的作品。鄧南光以鏡頭留下自己的生命記憶,在世代與族群的 變遷之下,景物建築和人像面容雖已改變,不變的卻是影像中所透露 的幽然情懷,以及畫面裡歷久彌新的故事情節,值得持續細細品味。

參考文獻

Annan, T. (1868). The old closes and streets of Glasgow ,1868-1878。2010 年 4 月 2 日,取自 University of Glasgow 網站:

http://special.lib.gla.ac.uk/exhibns/month/Mar2006.html

Ashcroft, B.,Griffiths,G.& Tiffin, H.(1995).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Atget, E. (1901). Lampshade Vendor, French, Paris。2010 年 4 月 3 日,取自 The Getty 網站:http://www.getty.edu/art/gettyguide/artObjectDetails?artobj=107680 Atget, E. (1922). Rue Cardinale. French, Paris。2010 年 4 月 3 日,取自 The Getty 網

站:http://www.getty.edu/art/gettyguide/artObjectDetails?artobj=71250 Curtis, E. S. (1908). Chief Joseph。2013 年 5 月 10 日取自 Edward Sheriff Curtis 網站:

http://www.edwardcurtis.com/the-store/goldtones/chief-joseph-goldtone/

Curtis, E. S. (1909). Bear's Belly. 2013 年 5 月 10 日,取自 Edward Sheriff Curtis 網站:

http://www.edwardcurtis.com/image-showcase-bears-belly-arikara-1904/

Curtis, E. S. (1924). Spearing Salmon. 2013 年 5 月 10 日,取自 Edward Sheriff Curtis 網站http://www.edwardcurtis.com/the-store/goldtones/spearing-salmon-goldtone/

Curtis 網站(2013). 2013 年 5 月 10 日,取自:http://www.edwardcurtis.com/biography/

Riis, J. A. (1888). Bandit's Roost。2010 年 4 月 3 日,取自 Masters of Photography 網 站:http://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R/riis/riis_bandits_roost.html Riis, J. A. (1889). Five Cents Lodging, Bayard Street。2010 年 4 月 3 日,取自 Masters

of Photography 網站:

http://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R/riis/riis_five_cents_lodging.html Said, E. W.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Sander, A. (1926). Painter。2010 年 4 月 4 日,取自 Andrew Smith Gallery 網站:

http://www.andrewsmithgallery.com/exhibitions/augustsander/asgs_1017.html Sander, A. (1928). Bricklayer。2010 年 4 月 4 日,取自 Andrew Smith Gallery 網站:

http//www.andrewsmithgallery.com/exhibitions/augustsander/asgs_1025.html Thomson, J.(1877). Street Life in London。2010 年 4 月 2 日,取自 The Victorian

Dictionary 網站:http://www.victorianlondon.org/publications/thomson.htm Wells, Liz(2000). Phot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Wells, Liz(2003). The Photography Read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找模式。台北市:三民

古少騏(2012)。客庄生活影像故事 1-看見北埔鄧南光。台北市:遠流。 院網站 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2003.htm

宋玉雯(2008)。「良婦/娼婦」間的可能性:酒家小姐的記憶與身分轉換。國立清華 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未出版。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原著 Flusser, V.)。台北市:遠流。

李平漚譯(1989)。愛彌兒(原著 Rousseau, J. J.)。台北市:五南。

周素鳳、陳巨擘譯(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原著 Young, R.)。台北市:巨 流圖書與國立編譯館。

林志明、蕭永盛(2004)。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報導紀實攝影。台北市:行政院文建 會,藝術家出版社。

邱貴芬(2007)。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載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 文化認同(169 頁)。台北市:麥田。

張君玫譯(2006)。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原著 Spivak, G. C.)。台北 市:群學。

張婉真(2010)。寫生、紀實與形式表現:陳在南作品之攝影特質研究(1944-2009)。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貴英(2004)。高雄市公娼制度的歷史脈絡與存廢之社會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張照堂(2002)。鄉愁.記憶.鄧南光。台北市:雄獅。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原著 Fiske, J.)。台北市:遠流。

許綺玲、林志明譯(2004)。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

許綺玲譯(1997)。明室-攝影札記(原著 Barthes, R.)。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市:元尊文化。

陳敬寶譯(2008)。攝影評論學-影像解讀導論(原著 Barrett, T.)。台北市:影像視覺 藝術事業有限公司。

陳慧盈(2009)。紀實與抒情:黛安阿勃絲《無題》系列中的社會邊緣人形象。國立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市:如果。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

彭淮棟譯(2004)。後殖民理論(原著 Moore-Gibert, B.)。台北市:聯經。

曾久晏(2010)。摩登映像-1930 年代臺灣花界女性顯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 究所西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網站(2010)。關於鄧南光。2010 年 2 月 26 日,取自:

http://www.dng.com.tw/04_concerning.asp

盧建榮(2003)。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 1950-2000。台北市:麥田。

蕭永盛(2005)。時光.點描.李鳴雕。台北市:雄獅。

簡瑛瑛、陳淑娟(2008)。他者、創傷、再現:亞裔離散女性藝術家之歷史記憶與身 體書寫。輔仁外語學報,5,137-168。

魏琬玲(2007)。台灣越籍女性的夢魘-由後殖民的觀點視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 士論文。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 思。台北市:女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