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紀實攝影家大多對人類學或地方史有深入研究,以相機記錄社會 人文景況(郭力昕,1998)。紀實攝影以真實性和客觀性的角度拍攝,呈 現事物真實的樣貌。早期的紀實攝影家以拍攝日常生活與平民工作為 主,關注於社會不同環境的生活型態,以及即將消逝的人文建築和舊 時印象,進而結合新聞報導,揭發社會中的貪污與腐敗,成為新聞攝 影和報導攝影。

一、西方紀實攝影之發展概況

西方最早的攝影家如:發明卡羅式攝影(Calotype)的英國攝影家 William Henry Fox Talbot(1800-1877),以及蘇格蘭的 David Octavius Hill(1802-1870)和 Robert Adamson(1821-1848)等人,皆拍攝了許多生活 周圍的平民與工人(黃翰荻譯,1997)。

1868 年蘇格蘭攝影家 Thomas Annan(1829-1887)受政府委託,拍攝 格拉斯哥市(Glasgow)即將被拆除的貧民窟,這一系列的紀實攝影作品 於《格拉斯哥的舊場院和舊街道》(The old closes and streets of Glasgow , 1868-1878)畫冊中發表,呈現社會底層的貧困人民,居住在狹窄、骯髒、

紊亂的街景實況(如圖 2-1 和 2-2)。

圖 2-1:暗巷裡閒晃的小孩(Annan, 1868) 圖 2-2:群聚於街角舊建築的青少年(Annan, 1868)

19 世紀城市面貌不斷改變,以拍攝城市建築、街景風貌與勞動階 層為主題的攝影家,他們關注於社會中不同環境與類型的生活樣貌,

以 及 即 將 消 逝 的 人 文 建 築 和 舊 時 印 象 。 例 如 蘇 格 蘭 攝 影 家 John Thomson(1837-1921)的《倫敦街景》系列作品(如圖 2-3 及 2-4),反映了 倫敦的市井小民日常生活的生動影像。這些對勞動階層深表同情的照 片,在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被視為大膽舉動(黃翰荻譯,1997)。

法國著名攝影家 Eugène Atget(1857-1927)最早將「紀實」一詞用於 攝影。他的攝影風格獨特,能發掘平凡事物的重要性,並有效掌控主 題的呈現。他較少拍攝正視鏡頭的人物肖像,擅長拍攝小販與工人等 街道人物(林志明、蕭永盛,2004),如圖 2-5 在無人的街上拍攝,使主 體賣燈罩的小販角色更為鮮明。他也拍攝大量的城市建築,為變化迅 速的巴黎留住瞬間的景像(黃翰荻譯,1997),如圖 2-6 在清晨拍攝了巴 黎街景,不僅精確重現建築物的細節,同時也抓住了逐漸消失中的舊 時印象。

Atget 的作品中充滿人文精神的價值,以及對生活觀察充滿詩意的 情懷,對二十世紀美國許多紀實攝影家深具影響,如 Dorothea Lange (1895-1965)、Irving Penn(1917-2009)等都承襲他的風格,使 Atget 成為 開啟美國現代攝影之父(黃翰荻譯,1997;林志明、蕭永盛,2004)。

圖 2-4:船上的工人(Thomson, 1877) 圖 2-3:擦皮鞋小童(Thomson, 1877)

德國攝影家 August Sander (1876-1964)擅長人物紀實攝影,採取傳 統正面拍攝方式,捕捉生動的神情樣態,描繪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士,

如圖 2-7 的畫家和圖 2-8 的水泥工人,面對鏡頭呈現出堅毅的表情。

August Sander 從 1901 年開始在攝影公司工作,他和科隆極左派進步主 義藝術家往來,拍攝風格也趨向分析社會各階層結構,藉由這些肖像 攝影來暗示德意志民族堅韌理性且帶有悲劇色彩的民族性格(林志明、

蕭永盛,2004)。Sander 的人物攝影作品皆令人印象深刻。

圖 2-5:賣燈罩的小販(Atget, 1901) 圖 2-6 清晨的巴黎街景(Atget, 1922)

圖 2-7 :畫家(Sander, 1926) 圖 2-8 :扛磚頭的水泥工人(Sander, 1928)

丹麥出生的 Jacob August Riis(1849-1914)是美國第一位報導攝影工 作者,他拍攝紐約貧民卑賤生活環境的重要紀實攝影工作,將攝影與 新聞報導作良好的結合,揭發社會的貪污與腐敗(林志明、蕭永盛,

2004)。作為報紙的職業攝影記者,他深入許多貧民家庭的破舊租屋中,

所拍攝的影像深具社會意義(黃翰荻譯,1997)。在《How the Other Half Lives》攝影集中的作品,表達了他對這些居住在惡劣環境的城市居民 沉重的人文關懷寫照(如圖 2-9、2-10)。

這個時代的美國紀實攝影深具理想主義色彩,認為攝影具有改變 世界的力量,可結合政治計畫,作為社會改革的工具。這種將貧窮與 匱乏進行客觀紀錄的拍攝方式,也漸漸發展成 1930 年代的紀實攝影形 式(陳慧盈,2009)。Riis 拍攝 1880 年代紐約窮苦的影像,代表了如同 英國小說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所描繪的都市窮人。

美國攝影家 Edward Sheriff Curtis(1868-1952)自 1900 年左右開始記 錄了長達三十年以印地安人為主題之攝影作品,共出版了 20 本《北美 印地安人》攝影集,呈現日常生活中的北美洲原住民以及動物,與大 自然環境絕妙融合。如圖 2-11、2-12、2-13,拍攝了肖像與生活情境。

這是目前為止以攝影方式對北美印地安人作人種誌研究最詳實的紀 錄,也是紀實攝影發展重要的里程碑(Curtis 網站,2010)。Curtis 的作 品曾於 2007 至 2008 年間來台作巡迴展出。

圖 2-9:約紐巷弄裡的生活景像(Riis, 1888) 圖 2-10:生活環境惡劣的曼哈頓貧民區居民(Riis, 1889)

另外在美國還有 Robert Frank,以拍攝二次大戰後的紀實攝影著 名,以日常生活為主題的攝影集《The Americans》,已擴張到紀錄任何 令攝影家有興趣的題材。他表示:「我拍攝的是人人都能理解的景物…

就是那些發生在日常生活的事物。」Frank 的概念逐漸在 1966 年起出 現的社會風景攝影(Social Landscape Photography)中得到更成熟的體現 (陳慧盈,2009)。

20 世紀的客觀化攝影潮流的興起,源自於對 19 世紀末主宰攝影風 格的「畫意派」(Pictorialism)攝影的排斥,此為大西洋兩岸地區的共同 現象。在美國興起的「直接攝影」(Straight Photography)、德國「新即 物主義」(Neue Sachlichkeit)和「新視象」(De Neue Sehen)都在 20 至 30 年代陸續出現,攝影逐漸由形式風格轉變為紀實風格。同時,在法國 的 Eugène Atget 和德國的 August Sander 的影響下,攝影系列主題的運 用與純紀錄功能影像的興起,構成了 20 世紀初期的攝影寫實主義(林志 明、蕭永盛,2004)。

紀實攝影後期發展所探索的主題更貼近生活寫實層面,陳弘岱 (2005)整理出三個特點:

圖 2-11:印地安酋長(Curtis, 1908) 圖 2-12:獵捕鮭魚的青年(Curtis, 1924) 圖 2-13 穿著熊皮大衣的印地安人 (Curtis, 1909)

1. 有系統的紀錄歷史影像:

對人類學和歷史學感興趣的攝影家,試圖在特有景象消逝前,使 這些具考古意義的影像忠實呈現,試圖針對當時的環境詳細描繪,並 作有系統的紀錄。

2. 人物紀實攝影的形成:

當時歐洲許多攝影家,如August Sander、Helmar Lerski、Emil Hoppe 等,紛紛藉由拍攝大量人像反應出民族意識,使人與人性成為攝影家 關注的焦點。

3. 社會問題紀實攝影的出現:

以大量豐富的紀實攝影照片,對社會事件進行深入的探討,進而 影響大眾對新聞事件的看法,並以揭發社會問題和促進改革,作為攝 影家自許的責任。

綜觀國外紀實攝影的發展,不同時期的發展特色,都代表了其核 心意涵。除了真實記錄了時代的演變,也透過鏡頭了解人民的日常生 活方式,檢視國家與社會中所隱藏的問題,並且引發社會大眾所要正 視與面對的責任,進而認知社會的意識型態層面,反映出人文關懷之 意象。

二、台灣紀實攝影之發展概況

台灣紀實攝影的發展也深受國外的影響,並經常效尤以這些時代 相近的外國攝影家,作為參考經典。

吳嘉寶(1998)根據 1986 年「百年台灣攝影史料整理工作」所得史 料及相關攝影人士的研究成果,將台灣攝影發展史在 1990 年以前分為 七個時期:

(1) 引入期:攝影術傳至東方,至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

(2) 紀錄期:日治時代許多日本學者來台灣進行大量人類學、地質學、

動植物調查,以及地誌攝影等,以紀錄殖民地生態為主。

(3) 培育期:日治時代後期,前往日本學習攝影的台灣人陸續回台,各 式攝影材料在台交易頻繁,街頭攝影也開始興起。

(4) 開花期:台灣光復以後至 1965 前後,是為沙龍攝影的全盛時期。

(5) 斷層期:1965 至 1975 前後。

(6) 報導攝影全盛時期:1975 至 1990 前後。

(7) 後報導攝影時期:1990 以後。

紀實攝影約自台灣攝影發展史的第三期(日治時代後期)開始萌芽 興起,之後結合報紙與雜誌等出版刊物,發展成為報導攝影(林志明、

蕭永盛,2004)。在那個年代雖然攝影器材的貿易頻繁,但以當時的物 價,一台 LEICA 相機大約是一棟樓房的價格,因此攝影並非平民所能 觸及(吳嘉寶,1998)。這時前往日本或中國學習攝影與藝術的台灣人陸 續回台,他們從國外的書報訊息中,學習到日本或西方的攝影技術和 藝術觀念,這時正是台灣第一代攝影家的養成期。

這些攝影家受到日本攝影風潮的影響,將紀實攝影的潮流傳遞至 台灣,不但觸發當時台灣攝影者們對於影像的思考,同時也影響了當 時攝影創作理念與表現手法(張照堂,2002)。著名的紀實攝影家有:張 才、李鳴鵰和鄧南光,被當時的攝影界稱為「快門三劍客」,他們也成 為台灣攝影史與發揚紀實攝影的重要推手。

張才(1916-1994)為謀求營生之技,先後三次赴日「寫真補習學校」

求藝,1939 年回到台北開設「影心寫場」。他曾隨考古學家與人類學

表一:戰後台灣紀實攝影史略簡表(1946-2004)

1946 鄧南光與李火增等人組織「萊卡俱樂部」。

1958 郎靜山著作《靜山集錦作法》出版。

1959 傅良圃神父(Fred Foley, S.J.)在台傳教之餘,以七年拍攝四萬多張台灣紀實風 貌作品,於東京精印以凹版印刷,出版《台灣寫真》攝影集。

1981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