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紀實攝影之重要意義在於透過鏡頭了解人的生活方式,認知社會 之意識型態層面,闡明人文關懷與文化省思。鄧南光的創作歷程橫跨 日治時期及台灣光復後時期,其作品不僅真實呈現社會風貌,同時具 有人文情感關懷之特色。

國內外運用「後殖民理論」分析紀實攝影之研究,大多以人物攝 影為主要觀察對象。本研究依據張照堂(2002)《鄉愁.記憶.鄧南光》

一書中之分類,研究範圍侷限於「戰事切片」及「酒室風情」之類別,

假設這些作品存在當代社會中的後殖民現象,探討並分析鄧南光於這 兩大類別中之人物攝影作品。以下概述「戰事切片」及「酒室風情」

兩大類別的拍攝背景及分析理論。

一、戰事切片 (一)拍攝背景

針對二次大戰期間之社會現象作為背景。自 1941 年太平洋戰爭爆 發後時局緊張,日本政府的「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自 1942 至 1945 年實施,雖然名為志願兵,但形式上實為強迫性質。台灣長期受日本 統治,在皇民化教育下,有些台灣人已對日本身分產生認同,認為參 加志願兵是愛國的表現,甚至被視為「島民的最高榮譽」,從 1944~1945 年鄧南光作品中,也可略窺一二。

(二)分析理論

後殖民理論中,殖民統治者對被殖民者施壓與同化等政策方針,

雖然被殖民者最初或許有反抗的自主意識與心態,但最後卻也難以跳 脫同化後的認同感。在「戰事切片」的項目中,主要探討 Edward Waefie Said 所提出的後殖民論述裡,被殖民國對於殖民國的認同感,討論當 時受日本統治的台灣人,在皇民化政策中的矛盾情結,以及國族自我 認同之困境和現象。

二、酒室風情 (一)拍攝背景

當時的人像攝影活動很難找到模特兒,因此酒家女子常出現在攝 影比賽或外拍活動中。鄧南光於 1950 年代拍攝了一系列的「酒室風情」

人物作品,以這些酒家女子為主角,除了呈現他們的美貌和風韻,也 看到了女性情感中的浪漫與滄桑,同時記錄著當代社會經濟中,兩性 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二)分析理論

在鄧南光的作品「酒室風情」這個系列主題中,影像的主角皆為 酒家女子,呈現出她們在工作環境中的情境,以及與客戶之間的互動。

因此,本研究運用「後殖民女性主義」來探討酒家女子與客戶的從屬 關係。主要由著名女性主義者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之論點切入,

引用其重要著作《從屬者能發言嗎》,針對女性底層受支配的地位而 論。進而探討酒家女子在工作職場中的性別關係,從不同的角度來詮 釋鄧南光「酒室風情」影像作品,探索社會與文化層面之意義。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探討

本研究針對鄧南光「戰事切片」及「酒室風情」系列攝影作品,

經由圖像解釋之分析三步驟:描述、分析、詮釋,進行觀察與探討,

並透過後殖民論述的觀點,詮釋鄧南光的紀實攝影作品。

於「戰事切片」系列作品中發現,當時的台灣人民有可能在無形 中認同這段殖民史,或許在私下有自主反抗的意識與心態,但最後也 難以跳脫其同化後的認同感。而在「酒室風情」系列作品中,則是運 用後殖民女性主義之論述進行詮釋,以酒室的男性消費群,視為如同 帝國主義的殖民者,將酒室女子視為「他者」,為社交應酬中的附屬品,

探討這一社群中的男女關係。

第一節 戰事切片

本小節以鄧南光「戰事切片」系列攝影作品為分析對象,探討台 灣人在日治時期皇民化政策中的矛盾情結,以及國族自我認同之困境 和現象。以 Edward Waefie Said 的後殖民論述進行詮釋,日本身為殖民 宗主國,以「他者」(other)的方式對台灣進行文化再製及帝國事業的鞏 固工作,提升統治者的自我優越感。

一、圖像觀察與分析

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是一種同化政策(周宜慶,2008),在太 平洋戰爭(1941)爆發前,台灣人原本不須當兵,因為在傳統日本武士道 精神,當兵打仗為光榮的表現,被視為次等的殖民地人民並無此資格。

但日本希望建構「大東亞共榮圈」的願景,將東亞和東南亞以「共存 共榮的新秩序」作為建設目標,因此開始在殖民國施行募兵政策(白鳥,

2002;陳千武,1999)。

1942 至 1945 年日本政府實施「陸軍特別志願兵制度」,雖然名為 志願兵,但實為強迫性質。台灣長期受日本統治,在皇民化教育下,

有些台灣人已對日本身分產生認同,認為參加志願兵是愛國的表現,

甚至被視為「島民的最高榮譽」(白鳥,2002)。在這時期的鄧南光作品 中也可略窺一二。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本節節敗退,各地區時局緊張,日本為掌 控台灣社會的秩序與安全,舉辦「寫真家登錄制度」,將台灣的攝影師 登錄納入管理,以防止洩密。除了發給拍攝許可證,並選錄作品成冊,

當時許多攝影家將其視為榮譽資格(張照堂,2002)。鄧南光於 1944 年 入選,以其日本姓名「吉永晃三」領取攝影家身份證明書(如圖 4-1),

此後拍攝的空間與議題更為自由,這些珍貴的照片也深具研究價值。

圖 4-2、4-3、4-4 皆是鄧南光 1945 年於中壢為吳鴻麒(吳伯雄二伯 父)和吳鴻煎(吳伯雄的叔父),在入伍前所拍攝的出征壯行會紀念照 片。以影像內容來分析,影像中的標誌和文字是較易識別的符碼(陳敬 寶譯,2008;張錦華等譯,1995)。背掛的彩帶上寫者徵召者的姓名,

加上親友與公司行號致贈的白色旗海為背景,具體表現出從軍的光榮 感。鄧南光也為其二哥鄧騰釬,以及家族親戚應召出征時留影紀念(如 圖 4-6 至 4-9),拍攝許多鄉耆親友為其餞別的畫面。由此可見受到日軍 的徵召,在當時被眾人視為榮譽與慎重之大事。

圖 4-1:鄧南光 1944 取得台灣登錄寫真家証書(張照堂,2002)

圖 4-2:鄧南光 1945 於中壢拍攝出征前的吳鴻麒(左)與吳鴻煎(張照堂,2002)

圖 4-3:吳鴻麒與吳鴻煎出征壯行會隊伍(張照堂,2002)

圖 4-4:中壢出征壯行會隊伍(張照堂,2002)

為日本投入戰事的台灣人,在出征前的遊行隊伍中,歡欣鼓舞之 神情展露無遺(如圖 4-3、圖 4-4)。前方的嚮導人手持日本國旗,與隊伍 後方許多高舉出徵召者姓名的大型白布旗幟相互呼應,加上周圍看熱 鬧的民眾,使畫面彷彿一場嘉年華會。或許並非所有受徵召者皆持相 同看法,替日本政府出征,在內心深處仍會對於無法預知的未來產生 恐懼,而吳鴻麒也不幸於 2 年後(1947)遭到敵軍槍擊逝世。但當時整體 的歡欣鼓舞之氣氛,以及對日本軍的認同歸屬感不言而喻。

鄧南光除了拍攝桃園中壢的吳家出征壯行會,也拍攝新竹北埔的 鄉親出征祝應會。圖 4-6 至 4-9 皆是鄧南光 1938 年於北埔,拍攝家族 至親出征前的餞別照片。鄧南光的家族在當地的發展有著輝煌的傳 奇,是地方上的望族,在此先對照片中的人物以及鄧南光的家族於北 埔發跡之背景作簡介。

鄧南光的祖先姓「姜」,第 11 世姜朝鳳是首位來台的先祖,至 1835 年(清道光 15 年),第 14 世姜秀鑾當時任清朝命官九芎林總理,率數百 官兵擊退原住民攻下北埔,並建隘防番,與閩籍墾戶共同設立「金廣 福」墾號,從此開始了姜家在北埔發展史近一世紀的顯赫事跡。

姜秀鑾的弟弟姜秀福則是一直芎林發展,直至孫輩姜滿堂(本名榮 禎),因自幼雙親皆亡故,十多歲便隻身從芎林到北埔打拼。姜滿堂沒 有受到伯公姜秀鑾家族的援助,自小當過長工也在市場賣過豬肉,生 活較為困苦。當時遇到了鄧吉星,他是從廣東來台灣的漢語老師,他 認為姜滿堂的口才好且外表高大,於是將女兒鄧登妹許配給他,先約 定長子從鄧姓承接香火,即是鄧南光的父親鄧瑞坤。

姜滿堂受到岳父的金援,開始在廟口賣雜貨做起小本生意。姜滿 堂口才佳善於交際,他的賢內助鄧登妹則是待客有道且精於理財,經 兩人胼手胝足在幾年內就擴展成為大商號。在日本人統治台灣後,姜 滿堂更是取得政府特許,販售樟腦和鴉片(古少騏,2012;張照堂,

2002)。他們勤儉持家開源節流,並不斷投資房地產,成為新一代的地 主,家族的財富和勢力扶搖直上。

姜滿堂家族興起較晚,北埔地方人士皆稱呼其為「新姜」,稱姜秀 鑾家族為「老姜」。新姜的第二代鄧瑞坤曾擔任日治時代的保正和北埔 庄協議員,光復後也有家人任職副議長、議員、鄉長、代表等。鄧瑞 坤的二位弟弟姜瑞昌和姜瑞金,很早即受日本教育,在台北的總督府 國語學校師範部就讀,畢業後在公學校任職,又轉而從政並經商茶業。

姜瑞昌在 1920 至 1932 年間曾擔任北埔庄長,並致力於北埔茶葉 的產銷工作。另外,他也是使用相機記錄北埔的先驅,早在 1910 年代,

他就使用玻璃底片拍攝了許多家族人物照片,以及北埔的鄉土民情,

也曾在日本的攝影比賽獲獎。鄧南光自幼受到叔叔姜瑞昌的薰陶,對 於攝影的喜好也在無形中也受到許多影響。

到了鄧南光這一代,只要是男孩即全部送至日本留學,可見家族 財力之雄厚。新姜家族從日治時期到台灣光復初期,在北埔政壇與經 濟上,皆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依照北埔姜家系譜資料(古少 騏,2012),製作圖 4-5「鄧南光家族系譜簡圖」,僅呈現研究探討中所 提及之男性人物為主,在介紹鄧南光攝影作品時,可更為清楚人物之 間的相互關係。

先由畫面內容之文字符碼觀察描述,圖 4-6 及 4-7 的背景旗海高 揚,旗幟上標示著出征者的姓名,並寫著「祝應召」、「祝從軍」的賀 詞。圖 4-7 三位即將出征的主角站在桌子的正中間,他們身上背掛著彩 帶,左起分別是姜煥蔚(姜瑞昌次子)、鄧騰釬(鄧南光二哥)和莊阿魁(姜 瑞昌女婿)。出發前親友聚集在門口天井,桌上幾碟小菜,大家高舉酒

先由畫面內容之文字符碼觀察描述,圖 4-6 及 4-7 的背景旗海高 揚,旗幟上標示著出征者的姓名,並寫著「祝應召」、「祝從軍」的賀 詞。圖 4-7 三位即將出征的主角站在桌子的正中間,他們身上背掛著彩 帶,左起分別是姜煥蔚(姜瑞昌次子)、鄧騰釬(鄧南光二哥)和莊阿魁(姜 瑞昌女婿)。出發前親友聚集在門口天井,桌上幾碟小菜,大家高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