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相關研究之結論與發現

本節觀察其他運用後殖民理論分析影像作品之研究,包含研究日 治時期的電化教育影片、台灣光復前後的民族意識畫家李石樵之社會 寫實繪畫作品,以及由後殖民女性主義分析當代攝影作品之研究,最 後則探討曾經研究鄧南光紀實攝影作品之相關論文。

一、運用後殖民理論分析影像作品之相關研究 (一)由後殖民理論分析社會寫實繪畫作品

潘桂芳(2008)由後殖民理論觀點,分析李石樵之社會寫實繪畫作 品,從中探討殖民與再殖民的認同困境。

李石樵習畫歷程起於日本統治時期,並且他受到台灣民族運動之 影響,民族意識不斷滋長。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畫家也因應政策而 創作具時局特色之作品。

李石樵之繪畫作品「唱歌的小孩」,即表達出時局無論如何緊迫,

直到最後也必須保持希望和喜悅的精神,呈現被殖民的台灣人,在國 家文化的認同上所面臨的現實困境。大戰結束,台灣人一度為回歸祖 國而狂歡,期待能建設美麗的新家園。之後卻要面對國民政府再殖民 統治,而導致二二八事件的爆發蔓延,但國民政府進行屠殺和逮捕的 恐怖行動。

經過二二八風暴的洗禮之後,台灣人的祖國之夢終究破滅。李石 樵在這時期推出的作品「市場口」,即以太平町永樂市場為題材,描繪 上海派的女子—有餘裕的內地人,對照四周貧窮的本地人,展演出戰 後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前,台灣遭到祖國歧視剝削的實景。在畫中描繪 出牽鐵馬的現代女性,正面迎向中央焦點的上海派女子,以象徵現代 化並充滿自信的台籍菁英,抗拒祖國的再殖民統治。

(二)由後殖民理論分析日據時期教育影片

周怡卿(2008)從日據時期所拍攝的電化教育影片,探討後殖民文化

認同之面向。

台灣於西元 1895 年進入日本統治時代,而電影技術也在此時成 長。台灣被日本視為其領土的一部份,因此恣意將日本文化帶進台灣 人民生活中,期望同化台灣人民。在這樣的殖民教育過程中,日本利 用廣播、電影與電視等,聲音與影像的訊息,藉以傳遞殖民母國的中 心思想。

這樣的「電化教育」政策,跨越了語言與文字的隔閡,讓日本殖 民文化得以迅速在台灣生根,台灣在這 50 年間,接收日本的文化與思 想,也吸收了西方的文明與科技,但卻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對自我 文化認同的混亂。

此研究探討日本藉電化教育來輔助殖民的政策,亦重新思考後殖 民中的身分認同問題與殖民關係延伸,從其中發現日據時期的電化教 育所帶來的與意識型態,及其在後殖民現象中的相互關連,並提出「東 方主義」與「自我東方化」來對應文本中的後殖民概念。

(三)由後殖民女性主義分析當代攝影作品

簡瑛瑛與陳淑娟(2008)的研究,以亞裔離散女性藝術家為代表,探 究她們運用身體形象與移動經驗,詮釋離散記憶中的創傷以及再現「他 者」的定義。此研究所選取的兩位亞裔女性藝術家有其代表性,包括 韓裔美籍的藝術家 Theresa Hak Kyung Cha,以錄影裝置與觀念表演藝 術,表達失去認同的悲傷;以及印裔英籍的藝術家 Zarina Bhimji,她 以再現人體器官標本的攝影作品,喻為西方所棄絕的「他者」做一顯 微鏡式的檢驗。

這兩位藝術家分別代表處身於美國以及英國兩大西方霸權國家的 亞裔離散女性之心情,因此,採用第三世界女性主義以及後殖民理論 加以分析作品,包括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提倡第三世界女性以身 體經驗的書寫對抗西方霸權歷史,以及 T. Minh-ha Trinh 所提出的「器 官書寫」,以她們所提倡的第三世界女性身體書寫與移置策略,分析 兩位亞裔女性藝術家,如何透過身體書寫,從創傷與記憶中重生。

簡瑛瑛與陳淑娟(2008)的研究顯示,西方世界對於第三世界婦女報 導或研究的刻板印象,成了知識體系的「他者」,為了破除這樣的迷 思,最重要的是拿回自我詮釋的權利,而身處西方世界的第三世界女 性則具有這樣的能力來重塑第三世界婦女的生命故事與身體經驗。

身體經驗的書寫成了這些第三世界女性最佳的發聲管道,而第三 世界女性在第一世界中的經驗成了珍貴的資料,尤其是在面臨處於第 一世界的少數族裔的情勢下,對於這個新移居國家的認同感,更是極 具考驗的議題,而這些被視為少數族裔的第三世界人民也在歷史的轉 變中意識到,事實上他們確實是這個新國家的一份子。

以上研究是透過後殖民論述,詮釋繪畫、電影及攝影作品,針對 Edward Waefie Said 於東方主義中的「他者」迷思,探討被殖民者的認 同困境,產生對自我文化認同的混亂,成為另一種意識型態的投射。

並且運用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的論點,以女性的身體為攝影藝術 創作,對抗西方霸權,替第三世界的女性發聲。

二、分析鄧南光紀實攝影作品之相關研究

同樣以鄧南光的攝影作品為主要研究對象者,包括陳立盈(2009) 和游雅雯(2007),兩位研究皆以 Walter Benjamin 的「靈光消逝(La perte de L’aura)」理論來分析影像,並且以比較分析法,分別探討鄧南光和 同期紀實攝影家的作品,以人物形象和拍攝風格之特色作比較。

陳立盈(2009)認為,鄧南光對於影像題材的建構,是從社會生活的 角度下切入,同時兼具紀實與抒情。其作品兼備了「直擊表面性」與

「主觀情緒性」這兩大特色,真實傳達出影像背後的情感。

陳立盈(2009)的研究範圍設定在分析了鄧南光 1935 至 1960 年間所 創作之「客家民情」、「社會風情」與「專題系列」的人物攝影作品,

分析人物形象主體所蘊含的情感與內在意義。結論中表示鄧南光的作 品是表象至主觀之人文紀實的過渡,除了具有歷史紀錄與保存的價 值,其對於社會議題的微視觀察,也成為台灣早期攝影家對社會關懷 的最佳代表。

游雅雯(2007) 於「攝影鏡頭下的靈光:近代台灣攝影中世紀容顏 之研究」中表示,鄧南光利用對攝影的執迷創造無限的空間思想,對 時代的傾聽留下刻痕,用視覺影像顯現歷史歲月的每個歷程。同樣以 Walter Benjamin 的「靈光消逝(La perte de L’aura)」理論,分析鄧南光 作品中對異鄉的情懷,並從城市當中擷取生命的能量,解讀為光影下 的漫遊者。

Walter Benjamin 最初所認為的靈光,是萬物身上所散發出來的一 股神密氛圍、一種氣息與光暈,代表著崇高與神聖的真理,感到難能 可貴,但卻又期待靈光的消逝。靈光代表不可侵犯,代表不同的面貌、

寓言和隱喻(許綺玲、林志明譯,2004)。游雅雯藉由 Walter Benjamin 筆下提及的各種思維和方式,以不同的角度和觀點詮釋鄧南光之作 品,將影像中各式各樣的人物,所隱藏的靈光釋放出來。

陳立盈(2009)和游雅雯(2007)的研究,皆是以靈光消逝理論分析鄧 南光的攝影作品,再使用比較分析法,與其他同性質攝影師之影像作

品,針對風格作比較與分析。整合上述文獻探討,為了與這兩位學者 之研究有所區別,本研究依據鄧南光之創作背景,歷經日治時期及台 灣光復,嘗試透過後殖民論述來觀察其攝影作品,假設當中存在後殖 民現象,並以歷史社會學研究法,蒐集作品的創作背景與社會環境等 相關資料,瞭解影像所要傳達的深層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