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在 本 研 究 的 進 行 過 程 裡 , 受 限 於 人 力 、 時 間 、 物 力 與 相 關 資 源 的 可 運 用 情 形 , 還 是 有 些 許 不 盡 完 善 之 處 需 要 去 改 進 , 另 有 一 些 研 究 議 題 值 得 未 來 繼 續 深 入 探 討 , 因 此 提 出 未 來 可 行 之 研 究 , 留 待 後 續 研 究 者 參 考 。

一 、 研 究 對 象 取 樣 範 圍 的 加 廣

本 研 究 調 查 僅 針 對 屏 東 縣 原 住 民 區 的 國 小 教 師 , 雖 然 在 研 究 架 構 上 力 求 嚴 謹 , 在 資 料 蒐 集 上 也 儘 量 要 求 達 到 完 整 充 實 , 然 而 , 本 研 究 在 對 象 的 選 擇 上 仍 僅 限 於 屏 東 縣 原 住 民 區 , 這 或 許 有 地 域 性 的 特 別 思 考 模 式 , 所 以 需 要 擴 大 樣 本 範 圍 才 能 免 除 這 方 面 的 疑 慮 。 未 來 研 究 的 範 圍 可 擴 大 至 其 他 地 區 。

二 、 獨 立 個 案 的 研 究

本 研 究 採 取 驗 証 性 的 研 究 方 法 , 針 對 屏 東 縣 原 住 民 區 的 國 小 教 師 師 使 用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進 行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的 績 效 期 望 、 努 力 期 望 、 社 會 影 響 與 行 為 意 圖 的 一 般 性 意 見 調 查 , 進 而 瞭 解 屏 東 縣 原 住 民 區 的 國 小 教 師 對 於 「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進 行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 的 績 效 期 望 、 努 力 期 望 、 社 會 影 響 與 行 為 意 圖 , 不 過 受 限 於 財 力 、 人 力 、 時 間 及 相 關 資 源 等 因 素 , 無 法 在 屏 東 縣 原 住 民 區 中 選 擇 個 案 進 行 個 案 研 究 , 因 為 透 過 個 案 研 究 可 以 深 入 了 解 屏 東 縣 原 住 民 區 的 國 小 教 師 在 使 用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進 行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上 會 顯 著 影 響 其 內 在 心 理 歷 程 的 因 子 , 因 此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進 行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之 個 案 研 究 是 頗 值 得 進 行 的 一 項 後 續 研 究 。

三 、 深 入 分 析 研 究 變 項

屏 東 縣 原 住 民 區 的 國 小 教 師 對 於 「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進 行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 績 效 期 望 、 努 力 期 望 、 社 會 影 響 與 行 為 意 圖 的 影 響 因 素 眾 多 而

且 極 為 複 雜 , 本 研 究 僅 針 對 教 師 性 別 、 年 齡 、 教 學 年 資 、 經 驗 及 自 願 性 , 然 後 分 別 就 績 效 期 望 、 努 力 期 望 、 社 會 影 響 與 行 為 意 圖 等 四 個 構 面 進 行 問 卷 調 查 、 分 析 及 討 論 。 除 此 之 外 , 後 續 研 究 者 可 以 考 慮 其 他 外 部 可 能 影 響 因 子 , 比 方 說 像 是 使 用 需 求 強 度 、 學 校 規 模 、 學 校 資 訊 設 備 、 個 人 資 訊 設 備 等 等 , 這 些 因 素 是 否 影 響 屏 東 縣 原 住 民 區 的 國 小 教 師 對 於「 互 動 式 電 子 白 板 進 行 資 訊 融 入 教 學 」績 效 期 望、努 力 期 望 、 社 會 影 響 與 行 為 意 圖 , 則 有 待 進 一 步 的 分 析 研 究 。

四 、 研 究 工 具 及 研 究 方 法

本 研 究 所 使 用 的 研 究 工 具 , 是 研 究 者 依 據 國 內 外 文 獻 , 並 研 請 專 家 及 實 務 使 用 者 修 正 而 編 製 完 成 。 問 卷 編 製 後 雖 經 信 效 度 考 驗 , 但 仍 有 進 步 空 間 , 且 本 研 究 偏 重 在 量 化 的 資 料 蒐 集 及 分 析 , 未 來 可 以 輔 以 實 地 訪 談 的 質 化 研 究 , 讓 研 究 結 果 的 呈 現 面 向 更 為 完 整 。

參考文獻

http:// 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312113493071.pdf 。

余新恆(2009)。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與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探討-以自然領域實驗

30-36。2012 年 3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ite.ntnu.edu.tw/06/jj/book/doc/

專 1-39(6).pdf。

陳龍門(2011)。在不同城鄉環境下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對學生學習動 機的影響。未出版碩士,大葉大學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彰化縣。

陳藝方(2011)。屏東縣國小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之教學信念和教學效 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位學習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屏東縣。

黃建豪(2008)。由互動觀點探討維基百科使用者知識分享行為。未出版碩士,

樹德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班,高雄縣。

黃政傑(1995)。J.Lynch 著。多元社會課程取向。台北:師大書苑。

黃美齡(2011)。私立幼托園所教師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滿意度與互動即時回饋 功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楊婷婷(2011)。國小數理教師有無使用電子白板與其 TPACK 之調查研究-以桃 園縣為例。未出版碩士,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縣。

楊瑞寬(2007)。大學生對人力仲介網站接受度之研究—以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畢 業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班,

屏東縣。

溫明正(2000)。我國國民小學教學軟體應用與相關措施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廖紋章(2011)。透過資訊融入小組合作學習以增進國小學童科學探究能力之行 動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應用與推廣學系科學教育碩 士班,台中市。

劉文良(2009)。兩性採用 Web-ATM 的徑路比較。環球科技人文學刊,9,1-15。

劉柏廷(2006)。科技接受模式,結合計劃行為理論與科技接受模式,科技接受 與使用統一理論之實證分析與比較:以台北市停車收費採用 PDA 為例。

未出版碩士,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新竹市。

劉遠楨(2010)。E 化專科教室發展現況與互動式電子白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台北市。

蔡添福(2011)。電子白板接受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位 學習教學碩士學位學程,屏東縣。

謝育明(2008)。建立網路學習社群中知識分享意願之模式。未出版碩士,國立 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科技發展與傳播碩士班,台南市。

二、外文部分

Ajzen, I. & Fishbein, M.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Ajzen, I. ( 1985 ) .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 ( Eds. ) ,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 pp.

11-39 ) . Heidelberg: Springer.

Ajzen, I.( 1989 ) . Attitude structure and behavior. In A. R. Pratkanis, S. J. Breckler &

A. G. Greenwald ( Eds. ) , Attitud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 pp. 1-462 ) . Hillsdale, NJ: Erlbaum.

Davis, F. D., Bagozzi, R. P., & Warshaw, P. R.( 1989 ) .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 35 ( 8 ) , 985.

Fletcher, G. H.(2006). Imagine the Possibilities. T. H. E. Journal, 33, 16,6.Shenton, A.,

& Pagett, L. (2007). From ‘bored’ to screen: the use of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 for literacy in six primary classrooms in England. Literacy, 41(3), 129-136.

Gage, J.(2002). So what is an electronic whiteboard, should you want one?

Micromath, summer, 5-7.

Glover, D., Miller, D., Averis, D., & Door, V.(2005). Leadershipimplications of using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18(5), 27-30.

Kent, P. (2006). Using interactive to enhance mathematics teaching. APMC, 11(2), 23-26.

Levy, P.(2002)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wo Sheffield schools: a developmental study. Sheffield,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tudies,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Levy, P.(2002).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wo Sheffield schools: a developmental study. Unpublished Master dissertation at DIS of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00-2001.

Martin, S.(2007).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and talking books: 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children to write? Literacy, 41(1), 26-34.

Morrison, D.(2003). From chalkface to interface-the impact of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n the history of the classroom. Retrieved June 15,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ngflscotland.gov.uk//nq/chalkface.asp

Morrison, D.(2003). From chalkface to interface-the impact of the interactive

whiteboards in the history of the classroom. Retrieved June 15,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ngflscotland.gov.uk//nq/chalkface.asp

Plotnick, E.(1996). Trend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 56(2), pp.331-380.

Salisbury, W.D. Pearson, R. A. Pearson, A. W. and Miller, D. W.(2001). Perceived security and WWW purchasing intention.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Data

Systems, 101(3), pp.165-176.

Smith, H. J., Higgins, S., Wall, K., & Miller, J.(2005). Interactive Whiteboard: Boon or bandwag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1(2), 91-101.

Szajna, B. (1996).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revised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Management Science, 42(1),85-92.

Venkatesh, V., Morris, M. G., Davis, G. B., and Davis, F. D. (2003).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ward a Unified View, MIS Quarterly ( 27:3 ) , p.

425-478.

Weimer, M. J. (2001).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y such as SMART board interactive whiteboard on student motivation in the classroom. Retrieved August 15, 2010,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smarterkids.org/research/paper7.asp

附錄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一、研究架構

根據研究動機、目的、問題和相關文獻探討,並以 UTAUT 為基礎,發展本研究 之架構,如圖 3-1:

圖 3-1:研究架構圖

(一)主要變項

研究架構包含五個自變項(性別、年齡、經驗、自願性和教學年資)以及四 個依變項(績效期望、努力期望、社會影響和行為意圖),以下將分別論述其操 作型定義:

1. 性別 ( gender ) :分為「男性」、「女性」兩組。

2. 年齡 ( age ) :分為「30 歲以下」、「31~40 歲」、「41~50 歲」、「51 歲 以上」四組。

教師個人背景變項

1. 性別 2. 年齡 3. 教學年資

4. 經驗

5. 自願性

績效期望

努力期望

社會影響

行為意圖

3. 經驗 ( experience ) :以「屏東縣原住民區國小教師是否曾利用互動 式電子白板」進行測量,分為「完全陌生」、「聽過但沒參與」、「很 少參與」、「偶爾參與」和「經常參與」五種情況。

4. 自願性 ( voluntariness ) :以「在無外加因素和壓力下,如政策推廣、

學校規定或同儕要求等,屏東縣原住民區國小教師利用互動式電子 白板進行資訊融入教學的意願」進行測量,分為「非常願意」、「願 意」、「無意見」、「不願意」和「非常不願意」五個選項。

5. 教學年資 (teaching years) :分為「未滿十年」以及「十年以上」二 組。

6. 績效期望 ( performance expectancy, PE )

Venkatesh 等人(2003)將 UTAUT 中的績效期望定義為:個人相信使用某 一特定系統會增進或提升其工作績效。本研究中的績效期望為「屏東縣原住民區 國小教師認為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能否提升其教師教學的主觀認知程度」。

7. 努力期望 ( effort expectancy, EE )

Venkatesh 等人(2003)對努力期望所下的定義為:個人認為使用某系統的 容易程度。本研究的努力期望指的是「屏東縣原住民區國小教師認為利用互動式 電子白板來提升教師教學之易用性的主觀認知程度」。

8. 社會影響 ( social influence, SI )

社會影響在 UTAUT 中的定義為:個人對於科技系統的接受與使用,受到他 人影響的程度 ( Venkatesh et al., 2003 ) 。本研究的社會影響為「屏東縣原住民區 國小教師對於應不應該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資訊融入教學,受到他人(如親 友、同事、學校主管或教育主管機關等)之影響程度」。

9. 行為意圖 ( behavioral intention, BI )

依據 Ajen 和 Fishbein ( 1980 ) 的定義,行為意圖 ( behavioral intention, BI )為個 人對於從事特定行為之主觀判定,反映了個人對表現某一行為的意願或願意投入 的心力,包括內在個人態度與外在主觀規範。BI 在本研究中係指「屏東縣原住

民區國小教師對於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資訊融入教學之意願強度的判定」。 屏東縣原住民區國小教師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資訊融入教學之意圖量表

親愛的教授,您好:

學生目前就讀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資訊科學系教育科技碩士班,正進行

「屏東縣原住民區國小教師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資訊融入教學」之調查。

因研究需要,編製「屏東縣原住民區國小教師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進行資訊融 入教學之意圖量表」乙份。素仰 教授學養俱優,學識淵博,足為吾等之典範。

懇請您撥冗指導,惠賜卓見。

請 教授就每一小題的適用程度,在適當的□內打勾。若有修正意見,也 請您不吝指教,書寫於該題的修正意見欄,作為學生修正之參考。承蒙您的熱 忱指導與協助,讓本研究更臻完善,學生不勝感激!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資訊科學系教育科技碩士班 指導教授 林志隆 博士 研 究 生 謝政霖 謹上 中華民國 102 年 3 月 第一部分:個人基本資料

1. 性 別:

適合

修正後適合

不適合

修正意見:

2. 年 齡:

30 歲以下

31-40 歲

41-50 歲

51 歲以上

適合

修正後適合

不適合

適合

修正後適合

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