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未來研究的展望

在文檔中 現代圖象詩中的音樂性 (頁 163-170)

第八章 結論

第二節 未來研究的展望

所幸有詩。因為詩,為冰冷的或破碎的語言注入活的、有生命力的形象。詩 人們正揭示著他們辛勤鍛鍊的修辭與想像的煉金術,透過意象、譬喻、聯想等遊 戲規則競技想像。圖象詩經由視覺、聽覺等感官織出真實與虛擬,詩與現實錯落 的圖景,思考形式的不確定性。(曾琮琇,2009:232)形式遊戲的經營,有的人 興奮創作,有的人則嗤之以鼻,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在詩的創作這條路上,這樣 的想法與交流促使新詩在內容與形式上不斷地演進與突破。由此可知,形式遊戲 顛覆本事自是不容小覷。

圖象詩所透露出來的音樂性,是從其符號排列與文字結構部分來論述。一般 我們在讀詩的時候,可以很容易的找出圖象詩的意象,而這也是圖象詩最引人津 津樂道的地方。但倘若一味的只探究圖象詩的意象,卻忽略其中可能存在的音樂 性,這樣解讀詩的技巧是不夠完備的。漢字的建築性與聲音性,讓圖象詩的發展 能有多種不同的樣貌,呈現出有別於以往押韻與對句的美感,發揮了流動的音樂 旋律帶給讀者的震撼感受。

讀詩、賞詩,運用自己的情感所描摹出來的心象,嚮往並期許這樣的心象能 夠接近創作者的思考核心。就像是拿著萬用鑰匙的鎖匠,在將鑰匙深入不同的鑰 匙孔之前,內心還是會有些緊張與恐懼;但只要能適用,在打開每道不同的門的 同時,心裡也不禁感到竊喜。圖象詩的音樂性討論,將音樂性的面貌在每首圖象 詩中放大檢視,也將它當作是情感的載體,在理解音樂美感的同時,也能夠更貼 切的感觸並體會圖象詩的內涵。

多向,指形式的結構鏈結著文字、圖形、聲音、影像、動畫等多種媒體,可 以引發人無盡的延異情思;互動,指形式的結構留有接受者呼應、省思和批判的 空間,可以引發人參與創作的樂趣。(周慶華,2007a:253)這是網路鏈結時代所 提及的面向,也是本研究沒有深入涉及的一大憾事,期許自己以及後來的研究者 能夠在本理論建構上加入此面向多作討論。圖象詩的圖象性是其與其他現代詩最

150

大的不同與特色所在,我們在讀詩的時候,也會採用不同於以往讀詩的方法。這 樣的技巧往往較先前更新奇與細膩,也能夠讓我們體會現代詩中更細膩的美感。

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圖象詩無法去特別找出其旋律與節奏等音樂性,僅能從 聲音與文字排列的緊湊度去理解。先前諸多理論多鋪陳圖象詩的意象方面,本研 究加入了音樂性的討論,希望能讓圖象詩的解讀有多一份不同的理解方式,也使 研究圖象詩的面向更為廣闊。

現代學術的研究方法多元豐富,本研究採用的方法僅是一種策略上的運用,

期許這樣的研究可以更加完備,對於圖象詩的音樂性作最大可能的研究與評價。

但在詩的研究方面,還有許多可以探討與深入了解的地方,我只能就自己心力所 及的部分與面向加以分析與歸納,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下,作最貼近的理論建 構。也期許在未來,能有餘力另闢研究主題深入探究,使研究面向能夠多元且更 為面面俱到。

151

參考文獻

丁旭輝(2000),《臺灣現代詩圖象技巧研究》,高雄:春暉。

王次炤(1997),《音樂美學新論》,臺北:萬象。

王裕之(1965),〈杉的過程〉,《創世紀》,22,20。

西卡爾著、陳姿穎譯(2005),《視覺工廠──圖象誕生的關鍵故事》,臺北:邊城。

古旻陞、施小玲(2003),《藝術概論》,臺北:今古。

白萩(1972),《現代詩散論》,臺北:三民。

白靈主編(2003),《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貳):詩卷(一)》,臺北:九歌。

安海姆著、李長俊譯(1982),《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雄獅。

向陽(1997),〈八○年代臺灣現代詩風潮試論〉,向陽工坊,網址:

URL=http://tea.ntue.edu.tw/~xiangyang/chiyang/tailit1.htm,點閱日期:

2012.07.14。

向陽(1999),〈城市‧黎明〉,《臺灣詩學季刊》,26,50-51。

向明主編(1986),《藍星詩刊第十號》,臺北:藍星詩刊。

伊格頓著、聶振雄等譯(1987),《當代文學理論導論》,香港:旭日。

杜十三(2000),《石頭悲傷而成為玉》,臺北:思想生活屋。

李元洛(1990),《詩美學》,臺北:東大。

李秋蓉(2002),《詹冰及其兒童詩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李益維(1990),《遠足》,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李魁賢(1987),《臺灣詩人作品論》,臺北:名流。

沈奇編(1996),《詩是什麼》,臺北:爾雅。

沈奇編(1996),《臺灣詩人散論》,臺北:爾雅。

呂興昌編(1998),《林亨泰全集八》,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吳曉(1995),《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臺北:書林。

152

周慶華(1998),《蕪情》,臺北:詩之華。

周慶華(1999),《佛教與文學的系譜》,臺北:里仁。

周慶華(2001),《七行詩》,臺北:文史哲。

周慶華(2002),《未來世界》,臺北:文史哲。

周慶華(2003),《閱讀社會學》,臺北:揚智。

周慶華(2004a),《語文研究法》,臺北:洪葉。

周慶華(2004b),《文學理論》,臺北:五南。

周慶華(2005),《身體權力學》,臺北:弘智。

周慶華(2007a),《語文教學方法》,臺北:里仁。

周慶華(2007b),《我沒有話要說──給成人看的童詩》,臺北:秀威。

周慶華(2008),《從通識教育到語文教育》,臺北:秀威。

周慶華(2009a),《文學詮釋學》,臺北:里仁。

周慶華(2009b),《新福爾摩沙組詩》,臺北:秀威。

周慶華等(2009),《新詩寫作》,臺北:秀威。

周慶華主編(2009),《語文與語文教育的展望》,臺北:秀威。

周慶華(2010),《反全球化的新語境》,臺北:秀威。

周慶華(2011),《文學概論》,臺北:揚智。

林尹(1971),《文字學概說》,臺北:正中。

林良(1993) ,《林良的詩》,臺北:國語日報。

林亨泰(1986),《爪痕集》,臺北:笠詩刊社。

林靜怡(2011),《中西格律詩與自由詩的審美文化因緣比較》,臺北:秀威。

林燿德(1988),《不安海域》,臺北:師大書苑。

林燿德(2005),《都市終端機》,臺北:書林。

孟樊主編(1993),《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卷》,臺北:正中。

孟樊(1998),《當代臺灣新詩理論》,臺北:揚智。

非馬(1973),《非馬詩選》,臺北:商務。

153

非馬(1998),《微雕世界──非馬詩集》,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邱燮友(1989),《品詩吟詩》,臺北:東大。

姚一葦(1985),《藝術的奧秘》,臺北:開明。

洛夫(1988),《洛夫詩選(一九五五~一九八七)》,臺北:九歌。

哈維爾著、貝嶺等譯(2002),《反符碼──哈維爾圖象詩集》,臺北:唐山。

夏宇(1986),《備忘錄》,臺北:作者自印。

夏宇(2001),《腹語術》,臺北:現代詩季刊社。

朗格著、劉大基等譯(1991),《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

高準(1968),《文學與社會改造》,臺北:德華。

陳美芳主編(2011),《新詩遊樂園》,臺北:三民。

陳思嫻(2004),《臺灣現代圖象詩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

陳黎(1992),《親密書:陳黎詩選(1974-1992)》,花蓮:花蓮縣立文化中心。

陳黎(1995),《島嶼邊緣》,臺北:皇冠。

陳黎(2001),《陳黎詩選──一九七四~二○○○》,臺北:九歌。

陳黎(2005),《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臺北:九歌。

陳黎(2011),《我∕城》,臺北:二魚。

莫渝(2000),《臺灣新詩筆記》,臺北:桂冠。

許峰銘(2009),《童詩圖象教學》,臺北:秀威。

莊紫蓉(1997),〈追求音樂與繪畫的詩境──詩人林亨泰專訪〉,網址:

http://www.twcenter.org.tw/b01/b01_8001_1.htm,點閱日期:2012.07.15。

張詠沂(2009),〈詩與歌──到底「音樂性」能給詩什麼?〉,網址:

http://andrewchang123.wordpress.com,點閱日期:2011.11.11。

張漢良(1977),《現代詩論衡》,臺北:幼獅。

張默、蕭蕭編(1995),《新詩三百首》,臺北:九歌。

張雙英(2006),《二十世紀臺灣新詩史》,臺北:五南。

154

梅新(1992),《家鄉的女人》,臺北:聯合文學。

焦桐(1998),《臺灣文學的街頭運動》,臺北:時報。

黃恒秋(2006),《臺灣文學與現代詩》,臺北:愛華。

黃勁連(1997),《文學的沉思》,臺南: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曾琮琇(2009),《臺灣當代遊戲詩論》,臺北:爾雅。

曾永義(2004),〈中國詩歌中的語言旋律〉,《文訊》,224,28-34。

須文蔚(2004),〈詩與歌不斷拌嘴──談現代詩中的音樂性〉,《文訊》,224,35-38。

賀淑瑋(2005),〈音樂陳黎:陳黎詩的視覺音樂製作〉,彰師大國文系,《國文學 誌》,10,273-302。

楊牧等編(1989),《現代中國詩選 І》,臺北:洪範。

楊匡漢(1991),《中國現代詩論.上編》,廣州:花城。

楊蔭淵(1988),《語言與音樂》,臺北:丹青。

詹冰(1966),〈三角形〉,《笠詩刊》,16,5。

詹冰(1978),〈圖象詩與我〉,《笠詩刊》,87,59-63。

詹冰(1993),《詹冰詩選集》,臺北:笠詩刊社。

詹冰(2008),《誰在黑板上寫ㄅㄆㄇ──詹冰‧劉旭恭詩畫集》,臺北:聯合報 社。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環境》,臺北:藝 術家。

管管(1986),《管管詩選》,臺北:洪範。

碧果(1988),《碧果人生》,臺北:采風。

歐陽中石主編(1999),《藝術概論》,臺北:五南。

楚戈(1984),《心的風景》,臺北:時報。

鄒依霖(2006),《現代詩音樂性及其與聲情關係之美學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 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瘂弦、梅新主編(1976),《詩學》,臺北:洪範。

155

瘂弦、梅新主編(1999),《天下詩選 І》,臺北:遠流。

趙天儀(1972),《美學與批評》,臺北:有志。

趙天儀等(2001),《混聲合唱:笠詩選》,高雄:春暉。

廖悅琳(2005),《語言‧意象‧詩美學──簡政珍現代詩研究》,彰師大國文所國 語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廖靜玉(2001),〈視覺詩〉,《臺灣詩學季刊》,34,125。

鄭慧如(2005),〈新詩的音樂性──臺灣詩例〉,《當代詩學年刊》,1,1-33 鄭智仁(2003),《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陳黎新詩美學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錢仁康等著(1999),《音樂欣賞》,臺北:五南。

蕭蕭(1987),《現代詩學》,臺北:東大。

蕭蕭(1997),《現代詩遊戲》,臺北:爾雅。

蕭蕭主編(2000),《臺灣詩學季刊‧第三十一期》,臺北:唐山。

蕭蕭(2006),《2005 臺灣詩選》,臺北:二魚。

蕭蕭(2000),《圖象詩詩大展》,臺北:臺灣詩學季刊。

蕭蕭(2007),《現代新詩美學》,臺北:爾雅。

龍沐勛(1996),《倚聲學──詞學十講》,臺北:里仁。

簡政珍(1999),《詩心與詩學》,臺北:書林。

簡政珍(2005),《臺灣現代詩美學》,臺北:揚智。

羅青編(1980),《小詩三百首》,臺北:爾雅。

羅青(1999),《從徐志摩到余光中》,臺北:爾雅。

羅門(1995),《羅門創作大系.卷二》,臺北:文史哲。

羅門(2000),《圖象詩的探視與追索》,臺北:藍星詩刊。

羅門(2002),《創作心靈的探索與透視》,臺北:文史哲。

蘭特利奇等編、張京媛等譯(1994),《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

Pam Meecham and Julie Sheldon 著、王秀滿譯(2006),《最新現代藝術批判》,臺

156

北:韋伯。

在文檔中 現代圖象詩中的音樂性 (頁 16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