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校長學習領導之意涵

本節主要說明校長學習領導的意義與內涵,包含學習領導的發展、校長學習領 導的意義、學習領導的模式架構。校長學習領導的層面。

壹 、校長學習領導的意義與內涵

領導是指引組織方向目標,發揮其影響力,利用團體智慧,從而達成組織目標 之行政作為。因學生為教育的主體,校長的領導作為應以增進學生學習表現為重 心,例如:校長與學校成員共同建立的學校願景、校長的的學校治理策略或是校長 對於資源分配與運用等,其目的在於提供學生有優質的學習環境,進而提升學生學 習成效 (吳清山、王令宜,2012) 。

一、 學習領導的概念發展

學習領導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 1960-70 年代有效能學校(effectiveness school)運動的興起,當時對學生基本能力的重要性及學校對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相 當重視(吳清山,2012)。英美學界較早關注學習領導的要領並且以其為名的書籍,

是美國視導與課程發展學會(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於 2002年出版由美國喬治亞大學 C.D.Glickman 所寫的《學習領導:

如何協助教師成功》 (Leadership for Learning:How to Help Teachers Succeed)一書,

該書共分為課堂的教與學、課堂協助的結構、焦點觀察的格式、與教師密切合作的 方法、直接應用在協助教師、評估教師能力與成長的標準及學校成功的目的、優點 與同儕的力量等七章 (單文經,2013)。

12

潘慧玲(2017)歸納學習領導的相關文獻,提出三個不同的發展理路。第一個

理路於北美地區的有效能學校運動,所興起的教學領導,以及因學校重整運動,從 引出的權力分享概念。第二個理路歸納多個研究發現,例如:以Murphy等人

(2007),歸納八項「以學習為中心的領導」(層面:學習願景、教學方案、課程方 案、評量方案、學習社群、資源取得和運用、組織文化,以及社會倡議。Knapp等 人(2010)則提出「以學習為焦點的領導」,內涵包括聚焦於學習、致力教學領 導、研發領導實務、 建構新的工作關係,以及運用實證資料作為領導媒介等重 點,指出學習領導作為的層面。而第三個理路,則進一步顛覆傳統學習典範,如 MacBeath與Dempster(2009)將領導定位為活動(activity),主張每個人都可成為 領導者。在澳洲,Lingard等人(2003)以建構式學習理論為基礎,提出 「領導學 習」是一種生產性領導(productive leadership),使學生勇於挑戰新的知識,並連結 實際的世界(潘慧玲、陳文彥,2018)。

吳清山、林天祐(2012)指出學習領導是「教學領導」和「課程領導」之延續,

成為研究校長領導與學生學習關係的重要課題。從 1990 年代開始,校長領導原本 由行政為主,教學為輔,逐漸轉變為教學為主,行政為輔,而領導的重心也由行政 轉為教學,進而重視學生學習成效。而校長的領導模式由一開始的行政領導,轉為 教學及課程領導,演變到現今的學習領導。

綜合上述,學習領導是從國外有效能的學校運動開始發展,研究聚焦在學校對 學生基本能力的習得及學習表現之影響力,而且學習領導是教學領導、課程領導的 轉型及延伸 ;後續因應而生的學校重建運動則再加入轉型領導及分享式領導的概 念來形成學習領導的內涵。從多位學者研究分別提出以「以學習為中心的領導」及 以「以學生為中心的領導」,重點在於各種促進學生學習表現的領導作為。而國內 最早提出「學習領導」一 詞,乃由吳清山與林天祐於 2012 年發表於教育研究月 刊之「教育名詞解釋」專欄,之後接續辦理相關學術研討會,例如:2012年6月,由 臺灣地方發展學會、中華民國學校行政協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淡江大學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主辦,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邁向學習領導學術研討 會」,為國內首次以學習領導為主題的研討會(單文經,2013)。而後續由多位學者

13

投入學習領導的研究,例如: 丁一顧(2014) 、吳俊憲(2012)、林明地(2013)、秦 夢群(2015)、陳文彥(2017) 、黃旭鈞(2018) 、張德銳(2015)、潘慧玲(2017)、鄭 淑惠(2017,2019)等學者,於本研究後續呈現其研究論述。

二、校長學習領導的意義

由於近年各界產生多篇學習領導理論與實務上之研究,因各學者對於學習領導 之觀點有所歧異,研究者綜合學習領導相關文獻,茲整理相關定義如表 2-1。

表2-1

學習領導的意義

研究者 年代 學習領導的意義

Glickman 2002 學習領導是指校長經由教學的觀察與視導,協助教師改善 教學,進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Leithwood 等人

2004 學習領導是指領導者為求建立有效能的教學和學習環境,

與學校成員共同塑造願景及目標,並藉由組織中的合作學 習,重組教師及學生的結構與模式,以發展教育及學習的 文化。

Murphy 等 人

2006 學習領導是指為學生、教師及系統創造有力且公平的學習 機會,同時激勵或促使參與者善用這些機會,運作健全的 核心技術及提高學生學習。

Dempster 2009 校長學習領導是指校長能發展合適的組織管理方式,以協 助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

Hallinger 2011 學習領導是學校領導者用來達成學校重要成果(尤其是學生 學習)的作法,皆統稱為「學習領導」,其包涵了教學領導 與分散型式領導的特質。

Walker 等 人

2012 學習領導是領導者重視成員間合作的概念,並將此概念與 學生的學習相連結,引領學校同仁朝著促進學生學習的目 標邁進。

吳清山、

林天祐

2012 學習領導意指校長發揮其專業力和運用其影響力,以增進 教師有效教學和學生有效學習的過程和行為。

14

15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本研究所指的校長學習領導的意義為:校長以學生學習為核心,善 用教育資源建構優質的學習環境,並運用專業知能和發揮影響力,促進教師專業成 長、相互學習及共同承擔責任,以增進學生有效學習的過程和行為。

三、校長學習領導的層面

校長學習領導近年來已成為注目的教育領導議題,目前學者對學習領導的層 面,看法不一,茲彙整相關學者提出之學習領導層面,如下表2-2所示。

表2-2

學習領導的層面彙整表

研究者 年代 學習領導的層面 Leithwood

等人

2004 1.設定目標。2.培養與發展教育文化。 3.建立學校強大 合作社群。4.重新設計組織。 5.建立有效能教學和學習 形式。

Murphy 等 人

2006 1.學習願景。2.教學方案。3.課程方案。4.評量方案。

5.學習社群。6.資源獲得與運用。7.組織文化。8.社會 支持。

Robinson 2007 1.建立目標與期望。2.策略性地進行資源分配。3.針對 教學及課程進行計畫、安排及評鑑。4.提倡及參與教師 的學習與發展。5.確保一個有秩序的及支持的學習環 境。

Swaffield

&MacBeath

2009 1.持續關注學習。2.塑造對學習有利的情境。3.建立關 於學習領導的對話。4.分享領導。5.共同承擔責任。

Reardon 2011 1.建立學生學習的高標準。2.嚴謹的課程。3. 注重教學 品質。4.學習的文化和專業的行為。 5.與外部社群的連 結。6.系統的績效責任管理並且共同承擔績效責任。

賴志峰 2012 1.以例子來領導。2.監控學生成就和進步、教室教學和 教學品質。 3.使用資料來分析及評估表現。 4.產生和 持續討論教學與學習。 5.積極地持續學校改進。 6.創 造學校結構、系統和過程,以支持學習。

16

表2-2 (續)

研究者 年代 學習領導的層面

呂悅寧 2013 1.建立學生學習願景。 2.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3.型塑 學生學習文化。 4.關注於學生的學習。 5.共同承擔績 效責任。

林明地 2013 1.全員承諾於真實教與學。 2.塑造利於教與學的環境。

3.對學習領導持續對話產生共識行動。 4.提高領導密 度。 5.檢視學習結果並共同承擔責任。

吳清山、

林天祐

2014 1.建立夥伴關係。 2.參與分享權力。 3.教師專業發 展。 4.提供教學支援。 5.學生有效學習。

秦夢群 2015 1.促進教師專業成長。2.建立學生學習願景。 3.型塑學 生學習文化。4.關注學生學習。

羅文興 2015 1.建立學習願景為目標。2.促進教師專業成長。3.關注 於學生的學習。4.型塑有助於學習文化。5.共同承擔績 效責任。

張德銳 2015 1.建立學生學習願景。 2.塑造有利教學環境 3.促進教 師專業成長。 4.鼓勵持續專業對話 5.提高學習領導密 度 6.共同承擔績效責任。

陳淑雯 2016 1.建立學生學習願景。 2.塑造有利學習環境。 3.促進 教師專業成長。 4.提高學習領導密度。 5.共同承擔績 效責任。

黃旭絹 2016 1.建立學生學習願景。2.關注學生學習。3.實施分享領 導。 4.促進教師專業成長。5.塑造利於學習的環境。

周麗修 2016 1.建立學生學習願景。2.促進教師專業成長。3.形塑學 生學習文化。4.關注學生的學習。 5.共同承擔績效責任 林浩銘 2016 1.建立學生學習願景。2.關注於學生的學習。3.促進教

師專業成長。4.形塑學生學習文化。5.共同承擔績效責 任。

吳堂鐘 2016 1.建立學習願景。2.形塑學習文化。3.關注學習歷程。

4.重視學習成效。

17

表2-2 (續)

研究者 年代 學習領導的層面

黃琦婷 2016 1.建立學生學習願景。2.關注學生學習表現。3.形塑學 生學習環境、4.促進教師專業成長。5.共同承擔績效責 任

陳繁興、

蔡吉郎、

翁福元

2017 1.共識學習願景。2.倡導專業成長。3.型塑學習文化。

4.聚焦學生學習。5.承擔績效責任。

鄭淑惠 2017 1.建構學習願景。2.發展課程教學與評量方案。3.促進 教師專業發展。4.取得並善用能促進學習的資源。5.營 造有助於學習的環境。6.權力分享與共同承擔責任。

龔祐祿 2018 1.重視學生之學習成效。2.分享權力與承擔責任。 3.支 持教師的專業發展。4.營造利於學習的環境。

潘慧玲、

陳文彥

2018 1.形塑學習願景。2.開展成員能力。3.經營課程教學。

4.提供支持性環境。 5.運用分散性領導。

秦夢群、

簡瑋成、

張義雄

2018 1.共同塑造學習願景。 2.增進教師專業成長。3.共創學 生學習文化。 4.重視學生學習績效。

黃旭鈞 2018 1.設定學習的共同願景 2. 營造有利學習的環境 3. 發 展專業學習社群 4. 共享與分布領導 5.掌握成果,共擔 績效責任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根據表 2-2 整理學習領導之相關層面,將其分類歸納為 「建立學習願景」、

「關注學生學習」、「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分享領導」、「重視課程與教學」、「形塑

「關注學生學習」、「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分享領導」、「重視課程與教學」、「形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