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及相關研究

壹、概念導向閱讀教學之意涵

一、概念導向閱讀教學的起源

概念導向閱讀教學(Concept-Oriented Reading Instruction,簡稱 CORI)最初是 由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全國國民閱讀研究中心(National Reading Research Center, NRRC)和喬治亞大學(University of Georgia)從 1992 年至 1997 年發起的一個結合閱讀策略、概念知識和支持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計畫。在 美國 University of Maryland 和 Frederick County 公立學校以有趣且獨特的方式為 學生教導閱讀策略和探究科學所設計的計畫,目標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閱讀動 機和概念知識。參與計畫的老師透過互動式專業發展工作坊的研討會,建立概念 導向閱讀教學的指導方針,具備相關的技巧以達到課堂上的目標(Guthrie, 2005)。

二、概念導向閱讀教學的定義與內涵

Guthrie 與 Wigfield (2000)將閱讀參與(reading engagement)定義為:在知識活 動(literacy)中動機、概念性知識,策略以及社會互動的相互作用。Guthrie、

McGough、Bennett 與 Rice(1996)發展出概念導向閱讀教學是結合技巧和策略、

知識、動機和社會合作,以建立更多知識學習過程。重點在於促進閱讀參與和閱 讀理解,融合科學學習於閱讀學習當中,以科學讀物為內容,透過教師直接教學 與示範,與同儕互助合作,教導閱讀策略、科學概念和探究能力,幫助學生培養 內在閱讀動機的發展,訓練學生使用閱讀策略的計畫。

在教學現場,學生能主動針對感興趣的主題,進行延伸學習,主動拓展知識,

是教師要面對的課題。Guthrie 等(1996)發展出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在學習內容方 面,必須設立一個概念性主題。活動方面,在課程上觀察自然世界具體的東西,

讓學生有真實的體驗,在課堂上加入合作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學習動機。學習形 式上,讓學生在學習上有自主權,藉著對主題廣泛的閱讀,運用各種理解策略獲 得概念性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

三、概念導向閱讀教學的特質及組成要素

Guthrie(2005)相信參與閱讀在終身知識學習者發展上是具關鍵性的;學生主 動學習,所具備閱讀參與的四種主要特質,以下分別進行說明:

1.認知能力(cognitive competence):

學習從文本中的理解能力和認知策略。因為學生閱讀文本,能夠從背景 知識搜尋相關資訊、形成問題、準確總結、組織新發現的知識,以及監視自身的 理解。

2.動機(motivation):

閱讀者主動想要學習,相信自我本身的閱讀技巧,會對成功的閱讀感到 滿意。更重要的是為了解一篇短文或已完成的部分專案,遇到困難時,會堅持且 努力不懈,直到達成最後目標。

3.知識驅動(knowledge-driven):

對正在進行的專案,結合已經知道的內容,以筆記或建構圖表方式記下,

用來說明對主題的理解。在閱讀期間,加入最初的知識基礎,擴大概念性結構。

4.社會互動中學習(social interactive in leaning):

透過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互動,相互學習。

Swan(2003)也認為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含有四個組成要素(components),分別為 閱讀動機、策略運用、概念性知識以及社會互動,分述如下:

1.閱讀動機(motivation for learning):

閱讀是吸收知識最重要的途徑,也是人類社會的一種重要活動(張必隱,

2005)。Richek(1989)認為閱讀是透過讀者、文本與閱讀情境間互動而建構意義的 過程。Hatt(1976)也認為讀者之所以會進行閱讀,必定是因為他有深層特定的需 求,一種目標的產生,讀者期待透過與文本的互動已完成目標。閱讀需耗費相當 心力,是否有意願與能力去閱讀,不僅涉及閱讀者的認知能力與認知策略,閱讀 動機更是關鍵所在,而事實上影響學童在讀與不讀之間做選擇的主要因素,就是 閱讀動機(Gee, 1992; Guthrie & Alao, 1997)。國內學者林建平(1995)也將閱讀動 機定義為引起個體閱讀的活動,維持已引起的閱讀學習活動與閱讀行為,並促使 該閱讀活動朝向閱讀理解的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因此有動機的學生會喜歡學習 新事物,教師若能激起學生的動機,就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自信心。在 教學過程中,閱讀動機是不容忽視的要素之一。

2.策略使用(strategy use):

閱讀策略是只讀者用來增進文章理解的心理、行為上的活動,這些活動 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文章的重點,適當的分配注意力,並監控自己的閱讀歷程(Baker

& Brown, 1984)。Pressley, Goodchild, Fleet, Zajchowski 和 Evans(1989)認為有策略 的讀者是能思考並且能運作自身相關知識,知道何時、如何使用方法來解決生活 上的問題。閱讀是主動、有意識的過程,參與的讀者可以決定策略、處理和保留 資訊、理解文本的意義、安排自己的時間、設定目標。教師必須教導學生閱讀策

略,當學生知道如何去閱讀時,才能獲得高層次的概念知識,教師從旁協助,幫 助其成為有動力去學習的學生。

3.概念性知識(conceptual knowledge):

概念是一群觀念或一些事實精簡又重要的摘要,一個概念就是包括事實 與事實之間的關係與解釋。概念性知識是指對主題或題材的關係和系統的了解,

表示建立系統性或關係理解深度了解的過程 Pella(1966)。Swan(2003)指出,概念 性主題知識屬於一種深層理解。學生環繞一個主題廣泛閱讀,不斷產生和擴展背 景知識,逐漸指出不同資料之間的關係,學會解答有關主題的不同問題,並學會 把此等知識類推至其他範疇,這種高層次、可轉移的知識稱為概念知識。學生從 資料中,綜合通則,又能統整各項資料的關係,就掌握了概念知識(Alexander, Schallert, & Hare, 1991)。

4.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Gambrell(1996) 指 出 影 響 學 童 閱 讀 行 為 的 原 因 之 一 是 人 際 互 動 , Swan(2003)則認為社會互動是一種非常有動機的力量。如果學童能夠與他人分 享、溝通,並獲得支持與成就感,學童將會更樂於從事閱讀。對學童而言:合作 學習對他們的認知發展有正面的影響。Stevens, Slavin 和 Farnish(1991)研究發 現:學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透過小組討論、同儕支援及提醒指導,強調個人 的責任和小組成員之間彼此的相互依存性,能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活躍的閱讀 者是通知、參與,與社會有互動,互相分享知識與資源很重要的關鍵人物。教學 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討論,促進小組間交流,彼此學習與他人互動,分享 學習的內容。以上四個組成要素,Swan 以圖示如下:

圖 2-6 閱讀參與的特質與歷程

資料來源: 參考 Swan, E. A. (2003). Concept-oriented reading instruction.

綜合以上所知,概念導向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對相關 課程產生興趣,引起好奇心,會對主題提出相關的問題,並研究、解答自己所提 的問題。

概念導向閱讀課程透過一系列的閱讀活動引導學生對科學的探究,主要是在 教室情境裡提高學生的閱讀動機、閱讀理解能力和科學知識。在上述 Swan 提出 的四個組成要素之下,課程還包含了九項原則(Swan, 2003),以下分項說明:

1.學習和知識目標(learning and knowledge goals):

Swan(2003)認為學習和知識目標是指教師與學生發展傾向核心的學習目標,同時 也符合國家核心課程標準。教師的目標是學生的理解概念更多於得到正確的答 案,學生的目標是其他學生在使用認知學習策略、連接新知識到舊知識有更多的 嘗試與體驗。教師在為學生訂定學習目標時,不應只追求正確答案,這樣容易侷 限學生獲取資訊的自信。

社會 互動

2.真實世界的互動(real-world interactions):

真實世界互動包括看、觸摸、感覺、品嘗、聞、聽,也就是真正遇到 一個事件或現象中的真實體驗。觀察包括想法的互動、數據的採集、數據分析和 實驗。概念導向閱讀教學,教師鼓勵學生去接觸與概念性主題有關的現實生活經 驗。例如研究植物的成長,學生要親自種植觀察、紀錄。這種真實接觸能刺激學 生的好奇心,提升學生對所觀察現象的學習動機。互動可以有許多不同的形式,

整體來說就是從抽象到具體的,越是具體的經驗,互動越強大。

3.有趣的文本(interesting texts):

學生的閱讀需要真正的書是內容生動有趣、豐富和充滿知識訊息的資 訊。有趣的文本包括知識性讀物書籍所具備的特徵有:(1)有共同的結構特徵。如 表的內容、索引和詞彙的表單;(2)內容限定在一個特定的主題,如天氣;(3)由一 到兩名的作者撰寫;(4)具有吸引力的插圖說明、解釋圖表和生動的照片;(5)在內 容篇幅上較短;(6)適合學生身心發展;(7)覺得有吸引力和值得推薦閱讀。

4.自主性支持(autonomy support):

學生在概念導向閱讀教學中監控自己的進展,且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 任,自由選取相關文本閱讀,自由選取報告形式分享交流。學生能做到「自我治 理」與「自我決定」,學習就會變得更有個人意義與內在激勵的作用。在概念導 向閱讀教學的教學情境,自主支持被應用在三方面:(1)概念性的重大問題;(2) 有意義的學習;(3)展現知識作品。

5.策略教學(strategy instruction):

在概念導向閱讀教學的教室中教師教導學生使用先備知識、尋找資 料、理解資料,學習所需要的策略教學的原則,包括提出適合回答的問題、搜索 和查找資料、理解和了解所讀的內容、組織或保持想法的策略。教師的教導策略 包括示範、搭鷹架、夥伴合作練習與獨立練習等步驟。學生能夠認識學習有關策

略後,在學習時使用這些策略的內在動機也會有所提升,學習變得更有趣。

6.合作支持(collaboration support):

閱讀是一個社會歷程,社會互動是一種有動機的力量,也是學生參與 閱讀過程中的關鍵組成元素。參與的讀者喜歡討論、分享閱讀的書籍。合作學習 提供了支持學生的思維策略使用、概念性知識與參與文本,創造課堂文化的機 會。在實施小組合作的學生會使用較高階的策略,解釋和邏輯推理,建立或提取 含意以及達成對概念理解。學生與他人工作時,也能做出決定、分享知識,參與 輪流學習與他人共事解決問題的社會規則。學生學習責任以及對小組有貢獻,與 別人作有效的溝通,這是一種生活技能。

7.獎勵和讚美(rewards and praise):

對於學生的表現,應該給予多方面的肯定與鼓勵,如此能提升學生學習

對於學生的表現,應該給予多方面的肯定與鼓勵,如此能提升學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