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綜合省思

綜合前二節的分析,教學者的教學省思如下:

1.同學對新的教學策略不熟悉,導致秩序不佳影響教學

剛開始上課因為要一邊教學一邊把學生的記錄觀察下來,加上同學對於開放 討論顯得十分熱衷,以至於部分學童未能認真閱讀和同學一直講話,影響秩序。

因此,在教學省思後,對於第二次教學開始前,先重申班上獎懲辦法,引導學生 發言的規則,以及對學習單的期望,運用加扣分制度與榮譽,漸漸的由他律而自 律,提升專心認真的態度。

2.應展示蒐集的資料讓學生有機會再次閱讀

有些學生的閱讀基模較弱,為提升學童的自然概念知識基模,提供比同學能 力稍難的,且和課文相關的文章,增進同學的閱讀理解。因此在單元結束之後,

若能將同學互相搜尋與教師提供的資料來源提供給學生,學生就能利用下課時 間,獨自一人或與同儕共同閱讀,能更熟悉內容幫助閱讀理解能力。

3.高層次問題的討論,學生發表會偏離主題

學生在被肯定與鼓勵之後,會積極踴躍的分享自己的想法,但在教師課後省 思時,發現:對於高層次問題討論時,學生常掌握不到教師所問的問題重點,以 至於發表的言論就會答非所問、偏離主題。因此,教師在提問高層次的問題時,

要與學童生活經驗或熟悉的題材為例來引導,學生才會明白提議並往正確的方向 發表意見。

4.在小組分享方面

在教學過程的最後步驟是與他人溝通與分享,本研究設計各小組以海報方式 呈現與他組分享。學生只口頭做批評表面上的缺失,如音量太小、海報的內容看 不清楚,卻未針對分享的內容做比較。

因此,第二次教學時,請同學將小組報告的優點記錄下來,讓報告的同學能 夠了解下次改進的地方。例如 S15 同學將發表小組的記錄描述如下:

心智圖把熊和鮭魚表達得很完整,在「食物鏈」的資料詳細,那是生態系中 的循環,對熊與鮭魚的奧妙有關,出發點不錯。(觀 1030504-S15)

有的小組會在讚美之後寫上建議:(省 1040520)

讚美:報告書的內容種類多元,不偏離主題。版面清楚,不過於雜亂且分類 重點正確,摘要內容不會有許多多餘文字。

建議:在「關鍵字」的地方可再詳細一點,主要概念可再擷取更重要的文字 會好一點。(觀 1040520-S12)

5.增加綜合活動體驗,讓學習更有趣

教學過程在教師帶領閱讀、討論、學童填寫學習單後,如果有實際體驗的相 關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覺得課程有趣並加深印象,也能讓學生更容易達到設定 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童的自然知識概念基模和理解以及學童的閱讀理解。

6.時間明顯不足,無法讓每位學童充分發表

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鼓勵所有同學皆能發言分享,以了解同學閱讀後的想 法,同時,為了讓每單元的活動能在學校完成,並在學生印象最深刻時留下記錄,

因此不把學習單帶回家填寫,也才能看出學童的學習成效,並希望每位學童都能 有參與的機會,致使教學時間掌握不易。為了瞭解學生的程度以及是否達到閱讀 理解能力之提升,在課堂設計上增加上課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