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樂觀性格

一、樂觀的意涵

探討樂觀性格,首先,應該必須要瞭解何謂正向心理學;因此本研 究先試圖說明正向心理學的內涵。正向心理學的 「正向」,即所謂正 面的、積極的、肯定的、有意義的,含有激勵向上的意謂(郭淑珍,2010)。

Seligman 與 Csidszentmihalyi(2002)打破以往消極觀念和作法,轉而重 視個人樂觀、正向情緒、正向意義以及內在動機等特質(沈碩彬,2008)。

性格是個人反應的內在決定因子(Pervin, 1985),也影響了員工在 工作上的情緒表現(Bono &Vey, 2007)。樂觀是指個人對未來抱持正向 的期待,擁有樂觀性格的個體傾向對結果做出正向預期,總是相信好事 將會發生在自己身上(Scheier & Carver, 1985)。

而樂觀性格讓人們在面對壓力時容易產生正向的看法,使人們較易 體驗到正向情緒(Segerstrom,Taylor, Kemeny, & Fahey, 1998)。此外,

擁有樂觀特質的個體傾向重新解釋事件,試圖從問題中找出光明面

(Scheier, Carver, & Bridges, 1994)。樂觀者預期好事情會發生,傾向積 極採取主動、問題因應,並且具有計畫性的執行,能夠在最壞的情況中 看 到 最 好 的 部 分 , 並 且 從 困 境 中 學 習 且 得 到 收 穫 ( Scheier&

Carver,2002 )。也有學者認為樂觀是一種信念(Peterson & Bossio, 1991), 在面對確定環境時,仍然對未來充滿期望,認為結果將會以預期的方式 發生。因此,樂觀者對於事件會有正向的預期,這樣的預期會增強其目 標追求的動機。當面對壓力事件時,樂觀者對於事情會抱持較正向的態 度,重新詮釋問題以對問題採取較多正向的解釋及因應策略,且在情緒 調節上有更多的正向思考,因此能有效管理情緒。由此可見,具有樂觀 性格較高的員工,由於對於事件的結果傾向抱持著正向的預期,較容易 採取積極的方式處理問題,試圖找出解決的辦法,而非逃避、否認問題

17

所帶來的負向情緒,樂觀性格高的員工容易想到事情的光明面,對於事 件較易做出認知上的改變。

二、樂觀的特性

Seligman(2003)在『真實的快樂』(洪蘭/譯,2003)一書中對於樂 觀的描述,從永久性和普遍性兩個構面來說明樂觀的特性,茲說明如 下:

(一)永久性

從時間的維度來思考,樂觀的人對於發生的好事,會認為是永久性 的,且未來可能一再發生,悲觀的人則會把好事認為是一時好運,並非 是永久的;反之,對於不好的事情,樂觀的人會認為那是一時的,可能 是自己一時不小心,以後只要善加注意即可改正;但悲觀的人卻會把它 當成是永久的傷害,並認為未來也一定會持續發生。例如,同樣是被公 司資遣的員工,樂觀的人會認為這是公司一時沒有發現自己的價值,不 代表我對公司沒有用處,一旦公司瞭解到這個事實,我還是有機會回到 工作崗位的。但悲觀的人可能會認為一定是自己能力不足才會有這樣的 結果,所以認為自己永遠也無法改變。

(二)普遍性

從空間的維度來思考所發生的事情是特定性的或是一般性的。樂觀 的人對於發生的好事會認為是一般性的,也就是一件好事可能會帶來更 多的好事;但悲觀的人卻會把它當作是特定性的,只有這一次有這麼好 的事。但對於不好的事,樂觀和悲觀人的想法卻相反,樂觀的人認為這 樣不好的事是特定性的,只有這一次這樣,並不會影響到其它的工作與 生活;但悲觀的人可能會認為一次的挫折將影響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以 致於在遇到一件困難事情時,就覺得做甚麼事情都無法順心。例如,一 個專案終於順利結案了,樂觀的人會認為有了這一次成功的經驗,將來

18

應該可以面對更大的挑戰,任何案子都將會更順利進行;但悲觀想法的 人可能會認為是因為這一次很小心、很努力,所以案子才順利完成,下 一次就不一定了。

三、小結

依據上述學者對於樂觀性格的研究結果及定義,本研究認為具樂觀 性格的人較不易產生負面情緒,面臨壓力及困難時能有更多正向且合乎 實際的方式來因應,較少以否定和逃避現實的方法來面對挫折。因此,

對於負向事件傾向於樂觀解釋風格的員工,在職場上也較具生產力,並 接受在現實環境中本來就有些事情是無法控制的,所以他們往往比較能 針對問題的焦點去思考因應對策。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