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機關間社會福利資料傳遞使用情形暨合法性

第一節 機關間資訊傳遞對個人隱私之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項 資料探勘技術(data mining )的使用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電腦處理資料能力的大幅提升,高容量、低成本的 儲存設備變得可能,個人資料經過電腦化處理轉換成電子資訊,其存取與分析較 傳統紙本而言快速、便利且節省成本。在此背景下,資料探勘(data mining)技術 乃應運而生。所謂「資料探勘」,係指運用電腦儲存運算能力及使用統計分析等 方法去探索、比對一個或數個資料庫中的資料,以發掘隱藏在資料中的訊息、特 徵及相關性,在流程上均包含了資料庫的建置、連結,資料的流通、整合,與比 對分析等階段144。其中掌握公權力的政府部門,基於本身多元行政任務滿足之需 求以及效能提高以滿足民眾福祉的要求,往往需要蒐集大量個人資料,建立大型 資料庫,並透過資料庫之間的串連、比對,資料庫或資料交換平台的使用者可輕 易透過探勘技術,將分散在不同資料庫的個人片段生活紀錄(包括識別性資料及 非識別性資料) 加以連結、彙整、辨識屬性與分類,進行所謂「資料剖繪」

(profiling)145

政府部門或私人部門所建置之資料庫,通常具有以下之特性:

(一)全面性

不論基於公部門個別行政任務之達成或一般公共政策之評估,或者私部門 獲得商業上具參考性情報的角度言,皆有賴全面且完整的資料蒐集,據此所分析 或交叉比對後獲得之結果始具代表性與參考性。同時電腦技術使得大規模的資料 存取、保存變得容易,故在資料庫的建置上,該資料庫所蒐集的人數愈多,項目 與內容愈多,可供查詢、參考的資料愈多筆,其價值愈高146

(二)快速流通性

144 吳兆琰,論政府資料探勘應用之個人資料保護爭議,科技法律透析第 19 卷第 11 期,2007 年 11 月,頁 22-23。

145 吳兆琰,前揭註文,頁 23。

146 劉得為,個人資料庫的隱私保護-以我國戶籍制度為例,台灣大學法律系碩士論文,2008 年 7 月,頁 90-92。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傳統以紙本方式儲存資料必須耗費相當大的空間,同時欲利用之人必須親 赴特定地點,並且耗費一定時間查找某筆資料,所得閱覽或複製的部分亦有限。

但在資料電腦化後,配合網路連線,個人資料可以快速流通並被快速複製。

(三)封閉不透明性

弗朗茲‧卡夫卡(Franz Kafka)著名小說「審判」(the Trial)一書中描述主角 Joseph.K 某天起床後發現大批執法人員進入他的公寓逮捕他,但關於他違法的事 實以及執行逮捕的機關皆不得而知。奇妙的是執法人員並未將他帶往警局,而是 離奇地離開了,之後開始了主角探索在背後執行逮捕審判的秘密法院運作方式之 歷程,其中雖然經歷一次交互詰問,但主角發現法院並不關心他的陳述說明,他 發現法院是個龐大的官僚系統(Bureaucracy),其所掌有的資料紀錄對被告而言不 具有親近性,它的審判程序亦不對外公開,最後主角在某一天午夜遭到執法人員 拘提並處決。美國隱私法學者Daniel J. Solove 認為從這段描述可以充分體認主角 面對龐大官僚機器掌有他大量個人資料,據以做成重大決定,但其自身卻毫無反 擊機會的挫敗感與無力感147

官僚組織依據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Max Weber)的觀察,包含一連串高權從 屬指令,特別的專員以實行特定功能以及運作該組織的一系列規定,並且被認為 是對人類行為行使管制高權最有效率的方式148。掌握大量個人資料的官僚組織基 於時間的限制、缺乏訓練以及無法回應特殊個案需求的特性,對於個人資料的使 用及處理通常是漫不經心且運作過程不對外公開149。對資料之當事人而言,其由 於對自身資料,包括哪些資料被掌握、如何被處理使用、哪些其他機關事實上掌 有、以及如何據系爭資料對自己做成某項決定,皆無法知悉,遑論實行一定之控 制權150

147 See Daniel J. Solove, THE DIGITAL PERSON:TECHNOLOGY AND PRIV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york express, 2004,p36-38.

148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Guenther Roth&Claus Wittich eds. , p957-58(1978).

149 Solove, Id, p.39.

150 Daniel J.Solove, Access and Aggregation:Public Records, Privacy and the Constitution, 86 Minn. L.

Rev.1137, 1194-95(2002).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有限性

即便資料庫存有大量個人資料,但這些關於我們財產、職業、交易或醫療 歷史紀錄並不能完整代表我們的全部,我們的人生歷程不僅僅只是這些日常留下 的資料紀錄,電子資料庫下所塑造的「數位傳記」(digital biography)所表現的我 們是經過「標準化」(standardized)下的產物,質言之,哪些種類資料被認為重要 或相關而被儲存係經一定價值預斷,我們係基於不同目的取向而依照年齡、種 族、性別、擁有資產等標準而被歸類,從而具有相當高的侷限性,雖然擴大文件 檔案的容量得以減輕,但相對地對個人的控制力亦愈強151

第二項 聚積效果(Aggregation Effect)

數位時代來臨使得資料的集結與結合便得容易,即便不完整或表面的資訊 也可以從中獲得更多關於當事人有用的資訊。例如某人的社會安全碼(SSN)本身 雖未透露任何有關個人之資訊,但可能是取得其他財務資訊、教育紀錄與就醫紀 錄的鎖鑰。美國法律學者Julie Cohen 認為,對個人有系統性的資料匯集,它的 最終效果要超過個別片段資訊的單純加總152。如同馬賽克圖畫中個別顆粒可能無 甚價值,但當其拼湊起來就是一幅完整的圖畫,個別資訊匯集後就能形成一個人 格圖像。

關於這種聚積效果可能造成的問題,一者是「有限性」的疑慮,個別片段 的日常資訊分別來看雖然無甚私密性或重要性,但結合起來就足以刻劃出我們的 人格圖像。現實生活中我們可能會依照年齡、性別、消費習慣、收入等而被歸類 為不同的類型,但這些資訊畢竟不能代表我們的全部,並且可能有刻板印象的疑 慮。更有甚者,許多重大的決定都是依據這些資料而被做成,配合電腦技術發展 與行政效率的要求更強化這樣的趨勢。由此產生的第二個疑慮即為上述的「不透 明性」,不論在公行政領域或私人經濟領域,我們日常生活中都因有賴各種公營

151 Solove, Id, at 1188.

152 Julie E.Cohen, Examined Lives:Information Privacy and the Subject as Object, 52 Stan.L.Rev.1373, 1398(2000).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民營機構提供給付或服務而留下部分個人資料,這些資料常被用做歸類我們並 據以做成政策決定的參考因素,例如有私人營利公司依消費者消費特性將其歸類 為「天使」(Angel)與惡魔(Demon)兩類,並給予截然不同的對待,對於與我們切 身相關的決定(如是否取得某工作職位、在某職業別執業資格的給予等)取決於個 人資料之取得與利用,但對於何種資料由何人取得以及後續可能的處理利用,我 們皆毫無所悉且無法有任何參與的權利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