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檔案之特性與教育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為確立本研究探討之立論基礎及相關領域發展之背景與現況,此章 節將針對檔案的特性與教育之關聯、網路教學資源特性與其應用於教學 之情形,及國內外國家檔案網路教學資源發展現況等方向,進行初步之 文獻回顧與研析。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檔案之特性與教育 檔案之特性與教育 檔案之特性與教育 檔案之特性與教育

一 一 一

一、 、 、 、檔案的特性 檔案的特性 檔案的特性 檔案的特性

林金枝(1995)於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一書中,就檔案之產 生、管理及利用等流程將其定義為:

所謂檔案,乃指政府機關、人民團體、公司行號及個人,因處理公眾事 務,而產生之文字記錄或實物,經過種種科學管理程序,予以整理、分 類、立案、編目等手續,使成為有組織有系統,既便保管,又利查檢之 資料,妥存於合法之管理機構中,用供執行政務之稽憑,為史料採擇與 學術研究之主要對象之一。

薛理桂(2004)於檔案學導論一書中,解釋檔案是指:政府單位在 處理公務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文書,在歷經了一段時間後,這些文書不再 使用,經鑑定其具有長期保存價值後,予以保存以供使用,其並整理國 外文獻之觀點,提出檔案具有五大重要特質,引述如下:

(一)唯一性(uniqueness)

檔案大都具備唯一性的特質。檔案管理的前身是文書管理

(record management),在文書管理的階段,大約有 95%的文 書將被銷毀,只餘留下約 5%的文書具備持續性價值,進而成 為檔案。因而,所遺留下的檔案大都具備唯一性的特質。

(二)真實性(authenticity)

H Jenkinson 認為,檔案具有真實性有三個理由:1.檔案是經由 可信任與可靠的產生;2.檔案是經由妥適的維護以供進一步的 活動,並提供資訊;3.檔案的維護因其具有保存的價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公平性(impartiality)

檔案係政府單位處理公務的結果,大都屬於真實性的資料,除 非少數有造假的情況。因而,在法律的證據與歷史的研究,檔 案具有「第一手證據」(first-hand evidence)的價值。可依據檔 案解釋事實的真實情況。

(四)自然性(naturalness)

檔案的產生係由於政府單位公務人員處理公務的需要,並非特 意要產生的文書。前如所述,檔案的產生是處理公務所產生的 副產品,是自然的產物,而非刻意所造成的產品。因而,檔案 的產生是自然的彙集、漸進的與連續性的成果。

(五)關連性(interrelationship)

公務人員處理公務的過程中,並非單只處理本身的業務,常會 與其他單位有關連的情況,可能在一件檔案中與數個單位有密 切關係。除了本機構內與其他單位有關連,還可能與機構外的 其他單位有關連。因而,檔案具有關連性的特質。

上述所討論之檔案唯一性與真實性,奠定其於歷史考證及行政稽憑 上的重要定位,檔案於人類進行各項活動中產生,可真實呈現歷史原貌,

妥善保存具重要價值之檔案,能為現在及未來人們提供完整的資訊來還 原建構過去的歷史。但檔案係由人類活動中,因應當時需求所產生,並 非為了提供閱讀或佐證,因此檔案需要基本的背景脈絡資訊,才能解讀、

判斷及利用。同一事件,不同脈絡背景之下所產生的檔案,其記錄的資 訊或論述的立場,可能是相異或對立的,當我們要運用這些檔案進一步 來考證或印證過去事件時,要同步參考它的來源、背景、真偽等因素,

小心求證,並利用其關連性,交互對應建構推敲出結論。

檔案的內容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教育等各方面的發展歷程,係 屬第一手史料,對於研究者而言,是從事學術研究不可或缺重要材料。

對於教師而言,檔案中含有非常豐富的歷史研究與教學所需的素材,如 何能善用檔案資料進行教學,讓學生透過檔案的運用,讓史料呈現歷史 事件的真實面貌,一方面可彌補歷史教科書之不足;另一方面,活化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不可分的關係。(薛理桂等,2004)檔案是重要的歷史記憶,學生藉由 接觸檔案原件,分析及判讀檔案,可進一步深入瞭解歷史知識建構的過 程,對於歷史教育來說,已是不可忽視的潮流。

二 二 二

二、 、 、 、我國歷史教育環境與歐美歷史教育改革 我國歷史教育環境與歐美歷史教育改革 我國歷史教育環境與歐美歷史教育改革 我國歷史教育環境與歐美歷史教育改革

過去,臺灣的教育環境一直存在著考試領導教學的問題,在升學壓 力之下,學生對於各個科目重視的程度,學習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而歷 史科隨著升學考試不斷重視英、數等科目之情形下,受到課程縮減、教 授時數減少的壓力,而在此壓力下的老師在有限的節數之內,多僅以講 述法進行教學,具有教學熱忱或有餘力者,除補充少數圖片、照片、幻 燈片或短片來輔助教學,很難進一步有足夠的時間,培養學生思辯及判 斷歷史的能力,更無法引發學生對歷史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造成多數 學生認為歷史就是一門純粹背誦科目的印象。

現行九年一貫課綱內的社會領域課程,認為其為統整自我、人與人、

人與環境間互動關係所產生的知識領域,進而將過去不同歷史、地理分 科教學之學習科目整合教學。但統整教學的實施,造成了接受地理、歷 史及公民等不同領域專業訓練的教師,必須負責社會領域內所有的科目,

實施以來,不少社會科教師對於此一統整教學方式的實施反彈嚴重,其 中時數縮短的問題,導致教師們常陷於課程進度的壓力,很難有機會於 課堂上以自編設計之教材引導學生,透過互動問答或小組討論等方式,

學習歷史觀點及歷史解釋建立的能力及過程。劉淮(2003)就社會領域 的歷史教學大致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整理如下:

(一)教學時間縮短,教材內容不易在限定時間內教完。

(二)教學時間縮短,沒有寬裕時間做多元化的教學嘗試。

(三)部分歷史老師在學校社會領域合科的原則下,還需跨科教地理 與公民。

(四)學力測驗和能力指標解讀的壓力。

(五)教師欠缺自行設計教學的專業能力。

而高中歷史科教學,亦有相似的問題存在,近年來面臨授課時數刪 減之局面,每周教授時數從三小時減為兩小時,課程綱要亦配合時數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幅修正及減少授課內容與各科間所佔比重,每周兩小時的課程,一學期 內就要上完整個中國史,對授課教師來說,進度已是沉重的壓力,在此 環境之下,少有歷史科教師有餘力再補充課外教材,來增進學生對於歷 史的認知與建構過程,而僅以講述法填鴨式地灌輸歷史知識,實難引起 學生學習的動機及興趣。

反觀英美等先進國家,近三十年來卻經歷一場歷史教育的改革。以 英國為例,過去長久以來,其歷史教育著重於社會化與政治性的意義之 上,透過教育,要培養擁有某種「正確的知識和態度」的未來英國公民。

課程內容著重在英國政治史的演進,由於課程內容繁重,教師於課堂上 多採取傳統教師講述及學生勤抄筆記之教學方式。1960 年代後期,英國 惡化的經濟影響社會大眾輿論,傾向學校教育應該培養能夠面對社會挑 戰的人才,此聲浪對於學校教育的檢討和學科改革造成刺激,甚至有以 綜合人文學科或社會科取代「歷史科」的主張出現。英國在這樣歷史科 的危機的影響之下產生改革,其中最顯著的改變是將「史料」引入課程 之中,用以激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後來以「學校委員會歷史科計畫 13-16」

(Schools Council History Project 13-16 簡稱 SCHP13-16)實際推動大規 模的歷史教學改革計畫,此課程理念為「歷史是一種探究的方法,而非 知識的載體」,強調史料證據,讓學生自己從中去探究。當時的推動者 認為學生需要的,不僅是記誦史事內容,更應該透過老師有目的及有計 劃的指導之下,學習如何去運用歷史思維方法與概念,對歷史資料進行 考察,以提出可靠的證據,去理解歷史事件內部複雜的因果關係,並神 入不同時空中人們的思想和觀念,以及認識事物在漫長的時間流裡,究 竟是延續還是一種變質,因此批判史料、解釋史料的技能受到極大的重 視(陳冠華,2001;陳盈安,2006)。

1988 年起,英國教育當局因應「普通教育證書」考試,制定了考試 大綱的「國家規準」,由於考試影響教學之故,這份國家規準對於 14-16 歲的中學階段教學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進而改變了教科書編寫的方式。

林慈淑、劉靜貞(1998)對於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研究指出,在國定 課程大綱的推動之下,英國中學教科書具有兩個特色: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 突顯史料的重要性:除了加強史料的比重,亦注重在選材上的 多樣化。同時,對於某些有爭論的議題,則提供了兩種以上相 對立衝突的史料提供參考,以訓練學生對於史料的敏感性和判 別的能力。

(二) 開放式的問題與活動:教科書會提供多樣的史料,讓學生能夠 從中檢視,學習對於史料的處理。提問時,則常使用「為什麼 你如此認為?」或「請解釋你選擇此答案的原因。」其意義在 於學生所提出的答案應先具備開放的心態,並透過答案形成的 過程培養學生歷史思辨的能力。

此一教育改革以歷史知識本質為出發點的新歷史科理念,在歷史教 學中強調證據的呈現,讓學生學習如何運用史料作為歷史證據,以及對 於第一手、第二手史料的判別及探究(陳冠華,2001)。學生不再僅是 被教導固化的知識,更加以引導其培養探究歷史知識的方法,學生透過 運用史料的實際經驗,學習建構歷史知識的過程,掌握思辯歷史的能力,

才能達到建立學生獨立學習的目標。而透過學習做歷史學家的事,學生 能夠掌握歷史知識的本質,以及建立推論並進行邏輯思考,且提昇對於 史料的敏感度,讓學習歷史不再只是傳統上固有知識的背誦,更重要的

才能達到建立學生獨立學習的目標。而透過學習做歷史學家的事,學生 能夠掌握歷史知識的本質,以及建立推論並進行邏輯思考,且提昇對於 史料的敏感度,讓學習歷史不再只是傳統上固有知識的背誦,更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