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權力轉移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第四節 權力轉移理論與相關理論之比較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19 世紀末期的默認與援助。這種轉變取決於雙方滿意度的增加。而滿意度的增加又源自 於雙方文化同質性(政治文化、血緣關係)、戰略克制以及英國需要美國的奧援。雙方滿 意度的增加使得即便兩國在 1880 年代已產生了權力均勢,卻以和平的方式,而不是戰 爭來進行權力轉移。

第四節 權力轉移理論與相關理論之比較

現實主義作為國際關係理論中的主要典範已久,常被運用來解釋國際政治或者是遭 受批評的對象。我們發現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與現實主義脫離 不了關係。現實主義隨著時代的改變,其內部間對於一些傳統論點出現分歧,導致形成 不同的分支派別。儘管權力轉移理論者宣稱,其理論不屬於現實主義,而是理性主義者

(rationalist)。124然而,在一些學者看來,它仍是現實主義家族的一份子,因為它的許 多觀點與現實主義相近。125

在現實主義中,與權力轉移理論相近的理論主要有霸權周期論(theory of hegemonic cycle)、霸權穩定論(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攻勢現實主義(offensive realism)

等三個,因為這些理論所要探討的乃圍繞在霸權、戰爭、以及國際體系穩定等相關議題 之上。本節之目的為簡要論述此三個理論的內容,並於最後與權力轉移理論做比較。

壹、霸權周期論

霸權周期論,強調由霸權主導的國際體系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此理論的代表性人物 之一為莫德斯基(George Modelski)。他根據前蘇聯經濟學家康徳拉季耶夫(Nikolai Kondratieff)的長波論(long cycle),126從技術革新對經濟社會政治的影響角度來深入研

124 Tamman and Kugler (eds.), Power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2000, p. 6.

125 多爾蒂(James Dougherty)與普法爾茲格拉夫(Robert Pfaltzgraff)曾在國際關係理論分類中,把權力 轉移 理 論與 現 實主 義歸 為 一類 。 James Dougherty and Robert Pfaltzgraff,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5th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2001), chapter 7.

126 Nikolai Kondratieff 在 1926 年的一篇文章中考察了 1780-1920 年間世界生產與價格的變動,從中分析 出 3 個周期與 6 次起伏,此論點被西方學者稱之為「康式周期」。Joshua Goldstein, ―Knodratieff Waves as War Cycl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No. 19 (December 1985), p. 411-444.; Richard Rosecrance,

―Long Cycle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1, No. 2(Spring 1987), p.

283-3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究。在對 1495 年以來國際衝突和領導權(霸權)模式進行考察之後,發現霸權循環周 期大約是 100 年。127

在每次周期中,整個國際體系要經過四個不同階段,分別為第一,宏觀決定階段

(macrodecision),即全球戰爭階段(global war),其特徵是大範圍嚴重的暴力,並解決 了誰是「霸主」與領導權的問題;第二,執行階段(implementation),即世界權力階段 (world power),其特色是某個國家有實力成為全球領導者並執行新的計畫;第三,議程 設置階段(agenda setting),即權威喪失階段(delegitimization),其特色是提出了世界領 導者的合法性問題,新的問題進入了全球議程;第四,同盟階段(coalitioning)或為分 裂階段(deconcentration),其特徵是世界領袖的權力衰落到低點,一個或多個挑戰國組 織新的同盟來挑戰既有領導者的地位。128

毎次周期都有一個領導者,它們是 16 世紀的葡萄牙、17 世紀的荷蘭、18 與 19 世 紀的英國、20 世紀的美國。全球戰爭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世界領導者會支配一個單 極體系,而這個體系是所有體系最穩定的體系。但這種穩定的體系不會持續下去,而會 讓位於兩極體系,並最終讓位於多極(分散的)體系,而多極體系卻是最不穩定的。129 自 1500 年以來,先後成為挑戰國的國家有西班牙、法國、德國與蘇聯,而這些國家不 惜發動戰爭來奪取世界領導權。然而,在國際關係史上,還沒有一個挑戰國曾贏過全球 戰爭的勝利,相反的,新的霸權國通常是前一個霸權國的同盟或合作者。130表 2-8 說明 莫德斯基提出的霸權周期情況。

127 George Modeski, Long Cycle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Macmillan, 1987).

128 George Modelski and William Thompson, ―Long Cycles and Global War,‖ in Manus Midlarsky (ed.), Handbook of War Studies (Boston: Unwin Hyman, 1989), p. 24.

129 Ibid., pp.28-29.

130 George Modelski, ―The Long Cycle of Global Politics and the Nation-State,‖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 20, No. 2, (1978), p. 214-238.

資料來源:George Modelski, Long Cycle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 Macmillan, 1987), p.40.

此外,莫德斯基還論述了成為「世界大國」(霸權國)的若干條件,分別為第一,

從地理環境來看,世界大國必須是有「安全剩餘」(surplus security)島國或半島。比如 葡萄牙地處伊比利半島前半部、荷蘭擁有許多小島、英國以直布羅陀海峽為屏障,而美 國則是一個巨大的島國。第二,要能維持海軍力量等全球性政治和戰略組織,集中擁有 占世界整體一半以上的海軍力量。第三,必須是主導經濟(leading economy),這不是 指單純的經濟規模和富裕程度,而是以經濟創造能力為中心的綜合經濟實力。最後,國

則是對於「霸權穩定論」做了比較完整的論述。133基歐漢(Robert Keohane)所提出的

「後霸權主義」是對「霸權穩定論」的修正,134但在理論上與吉爾平的「霸權穩定論」

有很大的差別。135一般而言,「霸權穩定論」的主要內容為霸權帶來世界政治經濟的穩 定、霸主提供公共財(public good)、霸權必衰弱、以及霸權喪失導致世界政治經濟的不 穩定等方面的論述。 的「經濟剩餘」(economic surplus)。137

第三,霸權必衰弱。霸權國家對國際秩序的控制是以經濟上有剩餘為基礎。然而,

為維持秩序而付出的成本又是不斷的上升。比如為了維持和平而不得不保持高水準的軍

132 Charles Kindleberger, The World in Depression 1929-193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133 Robert Gilp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p. 86-92;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the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134 Robert Keohane,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135 Gilpin 認為,霸權國國力的強弱影響國際體系的穩性與否。不過,Keohane 認為,即便霸權國國力衰 退,並不一定會導致國際體系的不穩定,因為到了「後霸權時代」,維持體系的穩定可透過多國合作 與協商的方式來進行,不再需要由一國來決定。

136 Robert Keohane, ―The Theory of Hegemonic Stability and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gimes, 1967-1977,‖ cited in Robert Gilp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87, p. 72.

137 樊勇明,「霸權穩定論的理論與政策」,現代國際關係,9 期 (2000 年 9 月),頁 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費開支和技術研發費。又如為了維持自由貿易體系而不得不開放本國市場和對外轉讓技 術從而使本國的經濟優勢和技術優勢逐步喪失。同時,「經濟剩餘」因邊際效用遞減法 則和經濟結構的軟性化而越來越少,最後終歸於完全消失。在負擔越來越沉重而國際社 會中搭便車者經濟迅速壯大的情況下,霸權國提供國際公共財的能力和意願逐漸減弱,

以致最後完全喪失。138

最後,霸權喪失導致不穩定說。一旦霸權國的國力衰竭,國際社會馬上會出現政治 不穩定和自由貿易體制的瓦解,隨即出現為了爭奪世界統治者寶座而爆發的霸權國與挑 戰國之間的霸權戰爭(hegemonic war)。吉爾平提到:

世界上所知的每一個國際體系都是霸權戰爭之後領土、經濟和外交重新結盟的 產物。一次霸權戰爭之後最重要的後果就是它改變了這個體系,以適應新的國 際權力的分配;它帶來了對該體系基本組織部份的重新安排。…戰爭決定了誰 將統治國際體系,誰的利益將在新的國際秩序中獲得優先照顧。…總之,霸權 戰爭是演變過程中能夠起作用和必要的組成部分,是國際體系的動力。139 参、攻勢現實主義

攻勢現實主義強調,一個國家只有成為霸權國,才能降低自身的安全受到其他國家 威脅的可能性。攻勢現實主義的主要代表性人物包括拉伯斯(Eric Labs)、施韋勒(Randall L. Schweller)、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以及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其中 以米爾斯海默最具代表性。他不僅提出多篇眾所矚目的文章,而且在理論的詮釋上也構 成比較完整的系統。1402001 年出版的《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一書便是完整闡述其攻勢現實主義理念的代表著作,此書被喻為「繼 1979 年 華爾茲(Kenneth Waltz)《國際政治理論》一書後對國際政治中現實主義理論的重要貢 獻。」141華爾茲更認為此書是「攻勢現實主義」的權威之作。142

138 樊勇明,「霸權穩定論的理論與政策」,頁 21-22。

139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 198.

140 鄭端耀,「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理論爭辯之評析」,問題與研究,42 卷 2 期(2003 年 3-4 月),

頁 6。

141 Sean M. Lynn-Jones, ―Books Reviews on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78, No.2 (April, 2002), p. 365-366.

142 參閱「大國政治的悲劇」一書之封底,數位重要學者對該書的評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7

攻勢現實主義的基本邏輯是,由於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國家都具備某些進攻 的 軍 事 力 量 ( offensive military capability )、 國 家 永 遠 無 法 掌 握 其 他 國 家 的 意 圖

(intentions)、生存(survival)是國家的首要目標、國家是理性的行為者(rational actors), 所以國家會追求權力最大化(power maximization)。只有當國家成為霸主,它才會停止 權力的追求,轉而維持權力,成為一個維持現狀的國家。143圖 2-6 則簡要地說明攻勢現 實主義的基本邏輯。

一個國家,尤其是大國如何快速獲取權力?攻勢現實主義認為,主要包括了戰爭、

訛詐(blackmail)、誘捕(bait and bleed)與坐觀血腥廝殺(bloodletting)等方式。144所 謂訛詐,即是國家以犧牲對手的方式為自己獲取權力,而無須與對手發生戰爭,使用強 制或脅迫而不是實際的武力產生所期望的結果。誘捕,即是設法造成兩個對手投入持久

143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2001), chapter 2.

144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2nd, p. 147-155.

國際無政府狀態

意圖的不確定

大國擁有進攻能力

為了生存

理性選擇

自助(self-help)

恐懼(fear)

追求權力最大化

成為霸權

維持現狀與霸權地位 成為挑戰者

圖 2-7:攻勢現實主義的邏輯架構

資料來源:鄭端耀,「國際關係攻勢與守勢現實主義理論爭辯之評析」,

問題與研究,42 卷 2 期(2003 年 3-4 月),頁 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8

戰,使彼此耗盡能力,而本身卻旁觀,完好無缺地保持軍事力量。坐觀血腥廝殺,即是 對手獨立地參加戰爭,而旁觀者只關心促使對手彼此力量消耗,本身則置身於戰爭之 外。至於戰爭,在攻勢現實主義的眼裡是有意義的冒險,因為統計 1815 年至 1980 年間 發生 63 場戰爭中,發現那發動戰爭的一方贏了 39 次,勝利的機率高達 60%。145

不同於其他大國不斷增強權力,以及不斷等待機會對霸權地位的追求,既有霸權國

不同於其他大國不斷增強權力,以及不斷等待機會對霸權地位的追求,既有霸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