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權力轉移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第三節 英美權力轉移過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第三節 英美權力轉移過程

19 世紀是美國崛起的世紀,在其崛起的過程中受到當時霸權國英國的關注,但最終 兩國卻在 20 世紀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權力轉移。若從之前的例子來看,權力轉移總是 伴隨著戰爭,而和平的權力轉移似乎不可思議。為什麼英美之間在權力轉移過程中沒發 生戰爭?本文從權力轉移理論所提供的兩個變項:實力與滿意度來加以分析,並針對前 述分析作出綜合評述。

壹、實力分析

英國前首相張伯倫(Joseph Chamberlain)曾說過,「需要謹記在心的關鍵…(是)

一個國家的強大並不取決於它與自己過去的比較,而取決與它在世界中的相對地位」。100 我們試圖從經濟、人口、財富、能源、軍隊人數及戰艦噸位等方面來比較英、美之間在 權力轉移過程中的實力。

首先,在 1873-1913 年間,美國經濟成長率以 5%的速度發展,而英國的平均成長 速度為 1.6%。在鋼鐵的產量(見表 2-2)、整體工業潛力(見表 2-3)、與在世界製造業 產量中占有率(見表 2-4)方面,美國均領先英國。

國別 1890 年 1900 年 1910 年 1913 年 1920 年 1930 年 1938 年 美國 9.3 10.3 26.5 31.8 42.3 41.3 28.8 英國 8.0 5.0 6.5 7.7 9.2 7.4 10.5 德國 4.1 6.3 13.6 17.6 7.6 11.3 23.2 法國 1.9 1.5 3.4 4.6 2.7 9.4 6.1 奧匈帝國 0.97 1.1 2.1 2.6 - - - 俄國 0.95 2.2 3.5 4.8 0.16 5.7 18.0 日本 0.02 - 0.16 0.25 0.48 2.3 7.0 義大利 0.01 0.11 0.73 0.93 0.73 1.7 2.3

100 Quoted in Aaron L. Friedberg, The Weary Titan: Britain and the Experience of Relative Decline, 1895-1905 (Princeton, N. 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p. 72.

表 2-2:1890-1938 年大國的生鐵與鋼鐵產量

資料來源:Paul M.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p. 2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國別 1880 年 1900 年 1913 年 1928 年 1938 年 英國 73.3 100 127.2 135 181 美國 46.9 127.8 298.1 533 528 德國 27.4 71.2 137.7 158 214 法國 25.1 36.8 57.3 82 74 俄國 24.5 47.5 76.6 72 152 奧匈帝國 14.0 25.6 40.7 - - 義大利 8.1 13.6 22.5 37 46

日本 7.6 13 25.1 45 88

國別 1880 年 1900 年 1913 年 1928 年 1938 年 英國 22.9 18.5 13.6 9.9 10.7 美國 14.7 23.6 32.0 39.3 31.4 德國 8.5 13.2 14.8 11.6 12.7 法國 7.8 6.8 6.1 6.0 4.4 俄國 7.6 8.8 8.2 5.3 9.0

奧匈帝國 4.4 4.7 4.4 - -

義大利 2.5 2.5 2.4 2.7 2.8 表 2-3:1880-1938 年大國整體工業潛力的消長

(以 1900 年時的英國為 100)

表 2-4:1880-1938 年大國在世界製造業產量中占有率的消長

資料來源:Paul M.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p. 201.

資料來源:Paul M.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p. 20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其次,在從英美兩者財富與與人口方面相比較,美國在 1900 年所佔世界財富相對 份額的 38%,勝過於英國的 23%。1880-1900 年美國人口數從 5000 萬人增加到 7500 萬 人,而英國則是從 3400 萬人增加到 4100 萬人(表 2-5)。

占世界財富的相對份額

國別 1800 1830 1850 1880 1900 英國 未知 47% 59% 45% 23%

美國 未知 12% 15% 23% 38%

人口數(千)

英國 15,717 24,028 27,369 34,885 41,459 美國 5,308 12,866 23,192 50,156 75,995

第三,若從甘迺迪(Paul Kennedy)所說,能源消費(energy consumption)是衡量 經濟實力的最佳指標來看,美國在 1890 年超越英國,到了 1900 年其能原消耗量超過德 國、法國、奧匈帝國(Austria-Hungary)、沙皇俄國、日本和義大利的總和(表 2-6)。

國別 1890 年 1900 年 1910 年 1913 年 1920 年 1930 年 1938 年 美國 147 248 483 541 694 762 697 英國 145 171 185 195 212 184 196 德國 71 112 158 187 159 177 228 法國 36 47.9 55 62.5 65 97.5 84 奧匈帝國 19.7 29 40 49.4 - - - 俄國 10.9 30 41 54 14.3 65 177 日本 4.6 4.6 15.4 23 34 55.8 96.5 義大利 4.5 5 9.6 11 14.3 24 27.8

表 2-5:1800-1900 年之間英國與美國財富與人口之比較

資料來源: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Norton, 2001), p. 248.

表 2-6:1890-1938 年大國能源消耗的比較(單位:百萬噸)

資料來源: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Norton, 2001), p. 24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第四,在海陸軍人數與戰艦的噸位方面,1880-1914 年,英國的實力都是勝過於美 國(見表 2-7)。

海陸軍人數

國別 1880 年 1890 年 1900 年 1910 年 1914 年 英國 367,000 420,000 624,000 571,000 532,000 美國 34,000 39,000 96,000 127,000 164,000

戰艦噸位

英國 650,000 679,000 1,065,000 2,174,000 2,714,000 美國 169,000 240,000 333,000 824,000 985,000

從上述幾個數據,可說明美國的經濟實力在 1900 年已超越了英國,而軍事實力仍 不足以對抗英國。不過,權力轉移理論者以計量的方式加以分析,發現在 1875-1885 年 期間美國整體實力與英國已呈現「均勢」的現象(見圖 2-6)。

表 2-7:英、美海陸軍人數與戰艦噸位之比較

資料來源:Paul M.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p.203.

圖 2-6: 英、美的權力均勢與轉移之時間

資料來源:Ronald Tamman and Jacek Kugler (eds.), Power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Seven Bridges Press, 2000), p.4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貳、滿意度分析

英美兩國在權力轉移過程中的滿意度為何?為了能比較完整與系統的看待這個問 題,我們應該從英、美兩國在美國建國之後至權力轉移這段約一世紀時間來看,因為英 美兩國的滿意度在這段期間發生了從不滿意到滿意的明顯變化。從美國建國至 19 世紀 初期,英美之間對彼此是不滿意的,亦即不滿意彼此的角色地位,因此軍事衝突不斷。

19 世紀中期,英美之間的不滿意狀態下降,軍事衝突減少。19 世紀後期,英美之間是 屬滿意狀態,兩者對於自己的角色地位與對方的角色地位均認同,因此不再發生軍事衝 突現象。

一、1776-1814 年:雙方均不滿而導致戰爭

從美國建國到 1814 年 12 月英美《根特條約》(Treaty of Ghent)的簽訂,英美兩國 彼此不認同對方的角色地位,也就是不滿意對方。這種不滿意的結果造成了英美之間發 生了兩次戰爭。

第一次英美戰爭是美國獨立戰爭。自英國開發海外殖民地以來,為了維護英國本土 的壟斷利益,頒布了一些限制殖民地經濟發展的法令,例如《航海條例》(The Navigation Acts)。隨着北美殖民地自身發展,殖民地人民越來越希望減低對英國本土的依賴,尋 求獨立發展其自身的經濟。然而,這卻引起了英國當局的不滿,因為英國當局希望北美 殖民地能繼續充當其廉價的原材料供應地及商品傾銷的市場,因此,英國當局開始採取 很多高壓政策以阻遏殖民地經濟的自由發展。英國當局首先頒布法令,不准殖民地居民 向西開拓,並禁止其發行自己的紙幣,再對其課以重稅及解散其議會,這使得殖民地居 民感到強烈不滿,並發動了大規模的遊行示威。然而,英國當局不但不作理會,更在 1773 年 3 月 5 日派駐北美英軍開槍射殺反抗英國當局暴政的波士頓居民,製造了「波士頓茶 葉事件」,使得殖民地民怨沸騰。1774 年英國當局更頒布了 5 項「不可容忍的法案」,激 化了雙方的矛盾,也導致了後來兩國之間的戰爭。101

第二次英美戰爭發生於 1812-1815 年,這是美國獨立後第一次對外戰爭。美國獨立

101 李劍鳴,美國通史 1 卷(1585-1775)(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頁 503-586。;張友倫,美國通史 2 卷(1775-1860)(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頁 7-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戰爭結束後,英美之間的主權之爭並未停止。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加拿大省,人口稀少,

防禦鬆懈。美國欲向北擴張,並且期待加拿大居民將美國軍隊視為解放者。1812 年,美 國卸任總統傑斐遜說:「今年將加拿大地區兼併,包括魁北克,只要向前進,向哈立法 克斯進攻,最終將英國勢力徹底逐出美洲大陸。」102美國必須控制整個北美洲大陸的信 念後來被稱為美國的天定命定。但是英國也有戰略優勢。在聖勞倫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邊界地區,北岸的加拿大人口密度和基地設施比南岸的美國高出兩倍。美國聲稱 英國在以下三個方面侵犯其主權:103

(一)英國不遵守美國獨立戰爭後雙方 1783 年達成的《巴黎條約》(Treaty of Paris):

拒絕移交西部地區軍事要塞,並且武裝印地安人,威脅美國的西部邊陲地區。

(二)英國皇家海軍攔截美國商船追捕逃兵,強征美國海員入伍——這些人雖然出生於 英國,但已歸化為美國公民。

(三)英法之間的拿破崙戰爭導致的貿易禁運,使上百艘美國商船被英國皇家海軍扣 押,美國的中立國地位未被尊重。

1811 年,美國眾議院的鷹派議員鼓動戰爭。1812 年 6 月 18 日,麥迪遜總統向國會 發表演講後,國會投票宣戰。1814 年 12 月 24 日,英美雙方簽訂《根特條約》,宣布解 除敵對狀態。104

二、1814-1871 年:不滿意度降低

英美《巴黎條約》及《根特條約》的簽訂,代表英國正式承認美國作為主權實體的 存在地位,放棄了佔領美國的企圖;美國則放棄了對加拿大侵犯的企圖。最低限度安全

(生存)認同的達成,說明了兩國已經開始降低彼此間的不滿意。

儘管兩國已經開始降低彼此間的不滿意,並不意味著兩國真正放棄使用武力、或放 棄威脅使用武力來解決雙方的爭端。從 1814 年到 1871 年《華盛頓條約》(Treaty of Washington)的簽訂,英美兩國還是存在衝突的危機,甚至威脅使用武力來解決爭端,

102 ―War of 1812: Overview, Origins and Course of War,‖

http://encyclopedia.stateuniversity.com/pages/23281/War-1812.html.,上網檢視日期:2011 年 3 月 13 日。

103 Kate Caffrey, The twilight’s Last Gleaming: British vs America 1812-1815 (New York: Stein and Day, 1977), p. 56-58; p. 101-104.

104 張友倫,美國通史 2 卷(1775-1860),頁 115-1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6

慶幸的是,最終在雙方克制之下,並無爆發真正的武裝衝突。下文舉出四個案例來說明。

首先是「卡羅琳號」事件(the Caroline affair)。1837 年,加拿大發生反英國的叛亂,

邊界局勢開始動盪不安。部分效忠於英國的加拿大人越過爭議邊界,燒毀為加拿大起義 者運送物資的美國船隻「卡羅琳號」,並殺死一名美國人,美國隨後逮捕加拿大籍的殺 人犯麥克勞德(Alexander Mcleod)。英國為此感到不滿,要求美國立即釋放麥克勞德,

英國外交大臣帕麥斯頓(Lord Palmerston)威脅說:「如果處決麥克勞德,將會引起一場 立即開始,而且性質可怕的戰爭,因為它是一場施行報復和懲罰的戰爭」。105但是這種 戰爭的信號,由於美方的克制,而很快地得到抑制,美國國務卿韋伯斯特(Daniel Webster)

決定和平解決紛爭,避免激發英美軍事衝突,最後釋放了麥克勞德。

其次,幾乎發生在卡羅琳號事件的同時,緬因(Maine)邊界爭端問題又突顯出來。

美英東段有爭議的邊界地區為 12 萬平方英里,加拿大拘捕了進入爭議地區的美國緬因 州的土地局越界官員,從而引發了邊界爭端。雙方都在邊界增加了軍事力量,東北邊界 大戰幾乎一觸即發。但美國不願同英國展開一場戰爭,同樣,英國無意擴大事態使得剛 剛建立起的雙邊關係惡化。由於雙方的克制,最終選擇了談判,於 1842 年簽訂了《韋 伯斯特-阿什柏頓條約》(Webster-Ashburton Treaty),確定了這一區域的邊界劃分。106 第三,俄勒岡(Oregon)問題。俄勒岡位於落磯山脈到太平洋,位於北緯 42與 5440‘

之間的一大片土地,面積約有 50 萬平方英里。早在 19 世紀初葉,英國商人在此建立許 多貿易站,美國商人也設置據點,但兩國從未劃定明確的邊界線。1818 年達成一項協議,

以北緯 49為界線,位於落磯山脈以西的俄勒岡在十年內由美英共同佔有,對兩國人民 自由開放。1827 年雙方又達成協議,決定延長共同佔有期限,如果一方要求結束共同佔 有,必須於一年前通知對方。隨著移民的增加,美英兩國爭奪俄勒岡的鬥爭也激化起來。

以北緯 49為界線,位於落磯山脈以西的俄勒岡在十年內由美英共同佔有,對兩國人民 自由開放。1827 年雙方又達成協議,決定延長共同佔有期限,如果一方要求結束共同佔 有,必須於一年前通知對方。隨著移民的增加,美英兩國爭奪俄勒岡的鬥爭也激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