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崛起強權的全面挑戰─中共的戰略布局

第二節 研究心得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2

動等方面著手。在以安全觀為基礎之下,最明顯的莫過於中共一改過去對區域安全組織 的保守態度,轉而積極朝向綜合經濟與安全多功能組織發展。本研究發現中共的新安全 觀雖然以傳統安全領域的軍事、外交戰略思維為架構,並融合了非傳統安全領域的經 濟、環境等概念,然而在具體實踐上仍是以外交戰略為主要途徑,亦即主張共同利益對 安全的保證,強調以信任、對話、和平談判為主要途徑,此途徑也與其十七大後「維護 世界和平,開展區域合作」的外交宗旨不謀而合。

雖然中共強調維護與鄰國的良好關係,但是此種現象是建立在北京目前需要與地區 力量合作以實現未來目標的基礎上。因此,西方國家仍然擔心一旦中共日益茁壯,極可 能改變自己的利益取向,從而對鄰國和美國在亞太地區構成更多的威脅。再者,台海問 題存在著主權和歷史的因素,對於中共積極發展的中美關係儼然是一大挑戰。台海問題 造成美國和中共之間目前存在著諸多安全兩難的疑慮,並會影響亞太地區的權力平衡;

準此,雙方為了現狀問題都會在構建區域軍事同盟、加大在相關地區內的軍事存在、追 求在戰略武器和防禦能力上的優勢等方面各自努力,如此一來,中美之間的嫌隙亦會有 加大的可能。最後,雖然中共堅稱其積極參與國際間反恐活動,不過西方國家對於中共 的人權問題以及其所引申出的國家恐怖主義仍多所疑慮。國際教育發展署(IED)歷年 來一直對國際恐怖主義和人權問題持續追蹤,並聲稱以政府對自己的人民實行恐怖鎮壓 為形式的「國家恐怖主義」─即「來自上面的恐怖主義」比其它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所 造成的人權侵犯都要嚴重得多,358該署並據以斷定中共類似以武力鎮壓法輪功的事件,

已儼然進行國家恐怖主義和違反人權問題。準此,如何有效處理國際間對其「國家恐怖 主義」的疑慮,恐怕是中共在積極發展其國家安全戰略之餘所應思考的另一問題。

第二節 研究心得

壹、權力轉移理論的評價

奧根斯基的權力轉移說在一定程度上批評了「均勢」思想,並指出國內的發展必然

358「聯合國國際教育發展署聲明」,2001 年 10 月 21 日。http://big5.yuanming.net/articles/200110/2193p.html, 檢索日期:2011 年 4 月 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3

導致國際權力再分配的基本事實,並對新興大國崛起的所謂國際後果,作出了既以西方 利益為中心,且較為平和的分析,不失為對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在權力觀念方面的一種補 充。雖然他對現實主義的理論貢獻遠不如肯尼斯.沃爾茲(Kenneth Waltz)突出, 但 他對權力變化的掌握,對不同國家因內在發展而出現的權力增長,具有一定的學術啟示。

奧根斯基的權力轉移理論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首先,是受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發 展興起的政治學影響,他強調國內政治和經濟發展對權力增長的決定作用。但政治和經 濟的發展,均有不同的模式,會形成不同的政治經濟體制,從而造成權力的不同性質。

這就必然對一個國家追求、運用權力的基本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不同的政治和經 濟發展所帶來的權力後果和對國際關係的作用是相當不同的,奧根斯基卻忽略了這一 點,僅簡單地認為權力的增長就一定會構成對現有國際秩序的衝擊和挑戰。這樣的分析 似乎過於簡單化。

其次,奧根斯基視全球工業化的進程為權力轉移的動力,也看到在世界經濟發展中 國與國之間相互依存的局面。但他對全球經濟的發展與相互依存,對國際關係究竟造成 什麼樣的影響,如何制約和改變國家對權力的傳統認知和追求,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什麼 是權力的基本狀態,以及在時代變遷中國際關係的基本變化及其結果,卻幾乎沒有論 及。而這些問題是在論述權力概念時不可回避的問題。如果站在新自由主義的立場上,

奧根斯基的權力轉移理論,在許多觀點上,都是需要重寫的。

第三、奧根斯基的權力轉移理論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使他在觀察非西方國家 時很難做到準確和公正。他的許多論述以中國為例,認為中國是潛在的權力大國,因而 也是潛在的威脅。儘管他承認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中國不是歷史上的法西斯主義的德 國和日本,但他強烈主張面對非西方國家的權力增長,西方國家應保持戰略優勢,甚至 對「敵國」進行遏制。按此邏輯,對許多發展中國家(包含中國大陸)而言,只有永遠 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才不會構成「威脅」,這種理論基礎有待商榷。

由於蘇聯瓦解,歐洲逐漸整合,國際政治的重心由歐洲逐漸向亞洲轉移,崛起中的 中共將可能在這波國際局勢的變動中成為崛起強權,並有機會挑戰美國現有地位,誠如 奧根斯基所言:「問題並不是中國是否將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而是他們要花多久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4

時間達成此一地位,在 20 世紀末美國將持續維持世界領導的地位,甚至更長的時間,

但是最終此一地位將轉移至中國」。中共自 1978 年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成長,而這種 成長的趨勢至今仍未減緩,並有景氣過熱的現象,致中共總理溫家寶不得不採取「宏觀 調控」的手段,以穩定其經濟發展。根據「權力轉移理論」預估,如果中共的國力持續 增強,中共將首先在經濟規模上超越美國,並在 2025 年前達成。而中共由於國內充足 的資源與國際力量的成長,也確實使中共集體領導人,在現實的國際環境中,能以自信、

積極的態度面對。惟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共無可迴避的進入西方所建構的國際與區域 格局中,並受這些國際或區域性組織的規範所制約。短期內,中共縱不滿意於現狀,但 仍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因此,仍會選擇加速經濟發展,以充實國 力的策略,以避免過早與現有的國際體系衝突,而耗損其正在蓄積的綜合國力。

當前對中共而言,足以爆發衝突並遭致國際干預的問題非領土爭議莫屬,其中又以 台灣問題最具敏感性,而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也最大,處理此一問題,應以和平解決的方 式為至當方案,除可避免與美國的直接對抗,亦可維持其國力持續的增長,更可獲得區 域內國家的認同,確保區域和平。2008 年 12 月 31 日的「胡 6 點」中指出,願意與台灣 協商並達成全方位的協議,並且提出具體的措施,包括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兩岸文化 教育交流協議、以結束敵對狀態為主要內容的和平協議以及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等問 題。其中所指「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應是減少雙方衝突,可積極努力策進的方向。

貳、權力轉移理論驅動下的美中戰略競爭

冷戰後,美國與中共之間的力量變動,主要是來自於雙方各自的內部出現不同速度 與幅度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快速的經濟成長與軍事現代化。首先,在權力轉移理論所假 定之層級節制的國際體系裡,美國與中國分別擁有不同的國際地位—美國較中國位處於 較高階的國際地位,美國也較中國富有,擁有更強的國家力量與能力。然而,美國與中 國力量的變化確實是反映在兩個國家的經濟與軍事實力逐漸在縮小或接近當中。就經濟 方面來說,當我們比較這兩個國家各自的「國內平均生產毛額之購買力平價」(GDP)

時,我們發現從 2004-2010 年間,美國的購買力平價是從 2004 年的 11.8678 億美元上 升到 2010 年的 14.6604 億美元,年平均成長率為 4.28%。在同一期間,中國的購買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5

平價則是從 2004 年的 1.9316 億美元上升到 2010 年的 5.8785 億美元,年平均成長率則 為 14.29%。而兩國在此一項目上的比值也從 2004 年的 1.93 縮小至 2010 年的 1.29。

這說明,雖然中國的購買力平價(GDP)還是低於美國,但是中國的經濟力量正在快速 地趕上美國當中。此外,從 2005 年到 2010 年之間,美國的經濟成率從 2005 年的 3.1

%降至 2010 年的 2.9%(其中在 2008 年的成長率為零,2009 年為負 2.6%),年平均成 長率為 3.27%;而中國的經濟成長率從 2005 年的 11.3%降至 2010 年的 10.3%(其中在 2006 年的成長率為 12.7%及 2007 年的 14.2%均為正成長),年平均成長率為 9.42%。這 個趨勢也說明了,假如中國能每年保持過去以來的高平均經濟成長率,而美國相對是維 持較低的平均經濟成長率,則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是會很快速地縮短。

就軍事方面來說,美中的權力轉移變化也確實反映在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逐漸在接 近當中。當我們比較這兩個國家各自的「軍事支出」時,本文發現從 2000 年到 2007 年 之間,美國的國防支出是從 2000 年的 3,421.72 億美元,(以 2005 年為基準)升高到 2007 年的 5,783.15 億美元,年平均成長率為 14.29%。在同一期間,中國的國防支出則 是從 2000 年的 237.78 億美元升高到 2007 年的 582.65 億美元,年平均成長率亦為 4.29%。而兩國在此一項目上的比值也從 2000 年的 14.39 縮小至 2007 年的 9.38%。這 也表示,雖然目前中國的軍事支出(或軍事力量)仍不足與美國相互匹敵(2010 年中共 國防費預算為 5321.15 億元人民幣,比 2009 年增長 7.5%。),但是中國的軍事力量正在 逐漸接近美國當中。根據美國國防部 2010 年 8 月 16 日向美國國會所提出的年度「中國 軍力報告」359指出,中共的大戰略還是依照「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鄧小平遺訓,以 維持區域內、外的穩定國際環境,俾使中共能持續高速發展經濟為主軸,畢竟經濟發展

就軍事方面來說,美中的權力轉移變化也確實反映在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逐漸在接 近當中。當我們比較這兩個國家各自的「軍事支出」時,本文發現從 2000 年到 2007 年 之間,美國的國防支出是從 2000 年的 3,421.72 億美元,(以 2005 年為基準)升高到 2007 年的 5,783.15 億美元,年平均成長率為 14.29%。在同一期間,中國的國防支出則 是從 2000 年的 237.78 億美元升高到 2007 年的 582.65 億美元,年平均成長率亦為 4.29%。而兩國在此一項目上的比值也從 2000 年的 14.39 縮小至 2007 年的 9.38%。這 也表示,雖然目前中國的軍事支出(或軍事力量)仍不足與美國相互匹敵(2010 年中共 國防費預算為 5321.15 億元人民幣,比 2009 年增長 7.5%。),但是中國的軍事力量正在 逐漸接近美國當中。根據美國國防部 2010 年 8 月 16 日向美國國會所提出的年度「中國 軍力報告」359指出,中共的大戰略還是依照「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鄧小平遺訓,以 維持區域內、外的穩定國際環境,俾使中共能持續高速發展經濟為主軸,畢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