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冷戰後美中權力關係之研究-以權力轉移理論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冷戰後美中權力關係之研究-以權力轉移理論分析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 國際事務學院.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治 政 邱坤玄博士. 立. 大. ‧ 國. 學 ‧. 冷戰後美中關係之研究-以權力轉移理論分析. er. io. sit. y. Nat. n. al v i n Ch 研究生:陳仁欽 engchi U. 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

(2) 摘要 對於國際格局的變化,長久以來,國際關係學者對強權間的競爭,始終充滿著濃厚 的興趣。因此,有許多著名的理論不斷的被提出,也引發國際間很多的爭論,其中最核 心的問題,莫過於「新興大國的崛起對於既有強權,以及其所維持的世界秩序之挑戰。」 雖然,有些學者認為這種對抗觀點在冷戰結束後已不再適用,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 大陸經濟持續高速成長,關於中國大陸的議題不再集中在中國大陸是否能夠崛起,而是 中國大陸將以何種方式崛起?其核心問題是,中國大陸是否將重導歷史上大國崛起的經 歷,即與霸權國發生衝突和對抗,從而導致國際關係的劇烈動盪,甚至是戰爭?還是走 向和平發展的道路,成為推動和維護國際穩定繁榮的重要力量?這是一個異常複雜和難 以回答的問題。本文研究目的乃在試圖解構冷戰後美中權力關係互動的實質內容,並進 行合理的解釋,俾利達到理論與事實相互輔佐的功能。 根據權力轉移理論的觀點,國際體系不斷重複權力轉移的現象,而這種權力轉移的 現象,大多伴隨著戰爭而發生。但是,也有例外的證例,如 20 世紀英美的權力轉移。 冷戰後,美中對彼此的戰略布局,其主軸乃圍繞在「超級強權」與「崛起強權」的思維 上,即美國所思慮的是如何因應「中國崛起」對其霸權地位的挑戰;而中國大陸所面臨 的是如何突破美國對其崛起的制約。至於美中權力關係的互動是朝戰爭或和平的權力轉 移,仍有待觀察。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是否走向戰爭或和平之路乃取決於美中兩國對 彼此的權力差距與滿意度,如果權力差距縮小;且不滿意程度越高,則發生戰爭的機率 就越高。 權力轉移即是權力流動變化的一種現象,在權力重新分布的轉換過程裡,不只是國 家與國家的雙邊關係受到權力轉移的影響而改變,而且區域與全球的國際秩序也因為國 家之間實力的接近而重新調整。美中關係的變化即是一個典型的以「權力重新分布」為 基礎的權力政治。美國與中國大陸之所以進行戰略競爭,其最主要的驅動力量係來自於 兩國之間的權力轉移-包括雙方各自內部的經濟與軍事力量的不平均發展(而且是中國 大陸高於;且快於美國),以及外部的國家實力接近。這個現象適足以被國際關係理論 中的「權力轉移理論」所解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關鍵名詞:超級強權、崛起強權、中國崛起、權力轉移. ii. v.

(3)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評述------------------------------------------------------------------------5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8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20. 第二章 權力轉移理論的發展與內涵-----------------------------------------------22. 政 治 大. 第一節. 權力轉移理論的發展----------------------------------------------------------------23. 第二節. 權力轉移理論的內涵----------------------------------------------------------------26. 第三節. 英美權力轉移的過程----------------------------------------------------------------40. 第四節. 權力轉移理論與其他理論之比較分析------------------------------------------52. 立. ‧. ‧ 國. 學. 第三章 超極霸權的全面管理─美國的戰略布局-------------------------------63 軍事層面--------------------------------------------------------------------------------66. 第二節. 經濟層面--------------------------------------------------------------------------------75. 第三節. 外交層面--------------------------------------------------------------------------------82. 第一節. 軍事層面--------------------------------------------------------------------------------96. 第二節. 經濟層面-------------------------------------------------------------------------------110. 第三節. 外交層面-------------------------------------------------------------------------------119. 第四節. 小結-權力轉移理論的比較分析-----------------------------------------------129.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al. n. v i n 第四節 小結-權力轉移理論的比較分析------------------------------------------------91 Ch engchi U 第四章 崛起強權的全面挑戰─中共的戰略布局-------------------------------94. 第五章 結論------------------------------------------------------------------------------131 第一節. 研究回顧-------------------------------------------------------------------------------131. 第二節. 研究心得-------------------------------------------------------------------------------135. 參考資料--------------------------------------------------------------------------------------------------147 iii.

(4) 圖. 次. 圖 1-1:資料蒐集與處理流程圖--------------------------------------------------------------------------17 圖 1-2:研究架構流程圖------------------------------------------------------------------------------------20 圖 2-1:傳統金字塔形式的國際體系------------------------------------------------------------------29 圖 2-2:三角錐式的國際體系----------------------------------------------------------------------------30 圖 2-3:內生成長曲線-------------------------------------------------------------------------------------33 圖 2-4:滿意度在國際體系的分佈---------------------------------------------------------------------35 圖 2-5:挑戰者與防衛者的權力轉移過程------------------------------------------------------------37. 政 治 大. 圖 2-6: 英、美的權力均勢與轉移之時間----------------------------------------------------------44. 立. 圖 2-7:攻勢現實主義的邏輯架構---------------------------------------------------------------------58. ‧. ‧ 國. 學. 圖 4-1:中共珍珠鏈戰略圖------------------------------------------------------------------------------114.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5) 表. 次. 表 2-1:滿意與不滿意的動態---------------------------------------------------------------------------36 表 2-2:1890-1938 年大國的生鐵與鋼鐵產量--------------------------------------------------------41 表 2-3:1880-1938 年大國整體工業潛力的消長(以 1900 年時的英國為 100)-----------41 表 2-4:1880-1938 年大國在世界製造業產量中占有率的消長---------------------------------42 表 2-5:1800-1900 年之間英國與美國財富與人口之比較---------------------------------------42 表 2-6:1890-1938 年大國能源消耗的比較----------------------------------------------------------43 表 2-7:英、美海陸軍人數與戰艦噸位之比較-----------------------------------------------------43. 政 治 大. 表 2-8:1495 年以來霸權周期的過程-----------------------------------------------------------------54. 立. 表 2-9:區域戰爭的機率---------------------------------------------------------------------------------62. ‧ 國. 學. 表 3-1:1997-2009 美中防務協商會談----------------------------------------------------------------74 表 3-2:1990-2009 年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順差-------------------------------------------------------77. ‧. 表 3-3: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主要條件--------------------------------------------------------81. n. al. er. io. sit. y. Nat. 表 4-1:中共公布近 10 年國防預算統計表(2000 年至 2009 年)---------------------------97. Ch. engchi. v. i n U. v.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長久以來,國際關係學者對於強權間的軍事鬥爭,始終充滿著濃厚的興趣。因此, 有許多著名的理論不斷的被提出,也引發國際間很多的爭論,其中最核心的問題,莫過 於「新興大國的崛起對於既有強權,以及其所維持的世界秩序之挑戰。」1。雖然,有. 政 治 大 持續高速成長,關於中國大陸的議題不再集中在中國大陸是否能夠崛起,而是中國大陸 立 些學者認為這種對抗觀點在冷戰結束後已不再適用,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 ‧ 國. 學. 將以何種方式崛起?其核心問題是,中國大陸是否將重導歷史上大國崛起的經歷,即與 霸權國發生衝突和對抗,從而導致國際關係的劇烈動盪,甚至是戰爭?還是走向和平發. ‧. 展的道路,成為推動和維護國際穩定繁榮的重要力量?這是一個異常複雜和難以回答的 問題。誠如 2005 年 11 月,英國女皇曾對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 y. Nat. io. sit. 「上次我訪問中國,差不多已是 20 年前,從那時候開始,中國的發展備受全球. n. al. er. 矚目和羨慕。但是,我們很想知道,中國人民究竟想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而. i n U. v. 他們又將在 21 世紀的國際事務中,扮演甚麼角色?國際社會如何看待它的新角 2. 色呢?」 。. Ch. engchi. 當中國大陸的經濟與軍事迅速成長的同時,「中國崛起」與「中國威脅論」也成為 國際關係與外交政策領域裡(不論是學術研究或是政治實務)一個極為熱門的議題。. 1. 3. Robert, Gilpin,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Kennedy, Paul e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2 「 英 女 皇 告 訴 胡 錦 濤 , 西 方 為 何 擔 心 中 國 崛 起 」 ,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9834&Itemid=47. , 上 網 檢 視 日 期:2010 年 12 月 20 日。 3 關於「中國崛起」與「中國威脅論」 ,請參照:Denny Roy, ―Hegemony on the Horizon,‖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1(Summer 1994), pp. 149-168; Richard Bernstein and Ross H. Murnro,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vol. 76, no. 2(March/April 1997), pp. 18~32; Thomas J.Christensen, ―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s Rise and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4(Spring 2001), pp. 5-40; Ronald L. Tammen and Jacek Kugler,―Power Transition and China–US Conflicts,‖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 1, no. 1(Summer 2006), p. 45-52. 1.

(7) 在中國大陸快速發展的脈絡裡,有些人對東亞區域秩序的現狀與未來依然感到樂觀;他 們認為美國終究還是此一區域的霸權,同時也認為為了維持區域的安全與穩定,美國必 須繼續保有它在此的政治、經濟與軍事優勢。相對地,有些人則對目前與將來的東亞區 域秩序感到悲觀;他們認為中國大陸迅速的經濟與軍事成長將會很快地趕上並且超越美 國,中國的崛起勢必會挑戰美國在東亞的支配地位。他們也認為極其潛在地,一個由美 國與中國所共組的「兩極體系」(bipolarity)未來將是不可避免的沊。在這兩個論點的 相互對照之下,未來的東亞區域秩序會是什麼?是一個以美國霸權為首的「單極體系」 (unipolarity)會繼續維持?或是一個由美中兩國所構成的兩極體系會迅速到來?亦或. 政 治 大. 是會演變成一個由美國、中國、日本與俄羅斯所構成的「多極體系」(multipolarity)?. 立. 這些關於華盛頓與北京之間力量變化的爭論,以及對於東亞區域秩序重構演變的歧見,. ‧ 國. 學. 促使本篇論文想提出一個核心問題:什麼是形塑美國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的驅動力量? 有哪些國際關係理論是有助於我們瞭解這強權競爭與國際秩序重構背後的驅動力量?. ‧. 的確,我們很想知道國際社會是如何看待「崛起的中國」?因為國際關係中最古老. sit. y. Nat. 的問題之一就是「國際社會如何容納新興強權的雄心」。4. io. er. 中國大陸,5這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在 19 世紀前,以「朝貢體系」模式支配 著亞洲,可謂是世界區域霸主之一。但是,隨著 18、19 世紀西方工業革命的興起,中. n. al. Ch. i n U. v. 國與西方國家間的實力差距逐漸懸殊,在 19 世紀中淪為西方列強爭奪利益的犧牲品。. engchi. 經過 20 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國逐漸擺脫次殖民地的角色。與此同時,中國內部卻 發生了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鬥爭,其結果是中國大陸被共產黨赤化,成為共產集團的一份 子。 美國,這個僅有 230 年歷史之久的國家,從 1776 年 13 州的殖民地逐漸發展成一個 50 州的大國。建國後的美國經歷了三項緊密相連的政策,一是在北美擴張;這項政策通 常被冠上「天定命定論(Manifest Destiny)」之名;6二是建立西半球最強的國家,也就 4. 5 6. Nicholas D. Kristof,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7 Vol.72, No.5, (November/December, 1993), p. 59-74. 本文所稱之「中國大陸」係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為求論述方便亦簡稱為「中共」 。 Anders Stephanson, Manifest Destiny: American Expansionism and the Empire of Righ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95); Marc Egnal, A Mighty Empire: The Origin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8). 2.

(8) 是在既有的領土內締造強大的國家; 7 三是盡量減少英國及其他歐洲國家在美洲的影 響,而此項政策,就是大家熟知的「門羅主義(Monroe Doctrine)」。8基此,美國於 19 世紀末成為美洲的區域霸主,更於 20 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領導西方國家與 共產主義對抗的全球性霸主。 美中兩國之間的互動隨著時空背景而有所改變。1990 年初蘇聯勢力的解體,促使中 國取代蘇聯而成為共產主義的代言者,中國國力的增強,在國際上掀起一股「中國威脅 論」的聲浪,9導致美中兩國之間的互動必須重新省思。當「中國威脅論」相繼在西方 提出後,中共官員與學者便意識到國際社會對此一問題的擔憂,並提出「和平崛起」的. 政 治 大. 新論點。為此中共學者鄭必堅提出:. 立. 「中國不會走向擴張霸權,謀求崛起的道路,中國只是求和平崛起。」10. ‧ 國. 學. 而所謂的「和平崛起」包括了下列幾點意函:一是中國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 的大好時機,努力發展和壯大自己,同時又以自己的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二是中國的. ‧. 崛起應把焦點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獨立自主,自立更生,依靠廣闊的國內市場,充. sit. y. Nat. 足的勞動人力資源和雄厚的資金累積,以及改革帶來的機會創新。三是中國的崛起不會. io. er. 損害世上其他國家之利益。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國家發展經貿關係。 四是中國的崛起不會妨礙任何人,也不會威脅任何人。中國現在不稱霸,將來即使強大. al. n. 了,也永不稱霸。11. Ch. engchi. i n U. v. 2005 年 11 月,英國女皇曾對來訪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表示: 「上次我訪問中國,差不多已是 20 年前,從那時候開始,中國的發展備受全球矚目 和羨慕。但是,我們很想知道,中國人民究竟想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而他們又 將在 21 世紀的國際事務中,扮演甚麼角色?國際社會如何看待它的新角色呢?」12。 7. D. W. Meining, The Shaping of America: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on 500 Years of History, Vol.2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 24-32. 8 Ernest R. May, The Making of the Monroe Doctrin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Dexter Perkins, A History of the Monroe Doctrine (Boston: Little, Brown, 1963). 9 Avery Glodstein,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0 鄭必堅, 「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 ,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3/12/25/0112.htm.,上 網檢視日期:2010 年 12 月 15 日。 11 李而炳,21 世紀前期中國對外戰略的選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 年) ,頁 164。 12 「 英 女 皇 告 訴 胡 錦 濤 , 西 方 為 何 擔 心 中 國 崛 起 」 , 3.

(9) 的確,我們很想知道國際社會是如何看待「崛起的中國」,因為國際關係中最古老 的問題之一就是「國際社會如何容納新興強權的雄心」。13 貳、研究目的 基於前述研究動機的描繪,吾人可確知中國崛起是目前全球焦點議題,其包含的面 向非常廣泛,其中除經濟崛起被視為較具正面的態度外,其他如軍事崛起、國際勢力崛 起等因素,對亞太地區的國家,尤其是臺灣而言,均形成相對性的威脅。對於各界疑慮 中國勢力的崛起,中國早已意會明瞭,為泯除他國對中國勢力崛起的疑慮,2003 年 11. 政 治 大 路和亞洲的未來」演講,首次提出「中國和平崛起」論題;2003 年 12 月 10 日,溫家寶 立 月 3 日中共中央黨校前任副校長鄭必堅在博鼇亞洲論壇上發表題為「中國和平崛起新道. ‧ 國. 學. 在哈彿大學演講,首次以中共官方闡述「中國和平堀起」的思想;2003 年 12 月 26 日在 紀念毛澤東誕辰 110 周年座談會上,胡錦濤再次強調,中國追求的是要堅持和平崛起的. ‧. 發展道路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4。因此,本文研究目的乃在試圖解構冷戰後美 中權力關係互動的實質內容,並進行合理的解釋。. y. Nat. io. sit. 根據文獻探討,發現不同的研究者採用不同的理論來研究美中關係的發展,而那些. n. al. er. 常用的理論包括了「決策理論」 、 「體系理論」 、 「現實主義」 、 「新現實主義」 、 「新自由制. i n U. v. 度主義」 、 「權力轉移理論」等。15上述眾多理論中,本文採取「權力轉移理論」 ,並在該. Ch. engchi. 理論的基礎上試圖從中論證「權力轉移理論」的解釋力,以達到理論與現實的結合。.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評述 壹、文獻探討 在學術研究過程中,文獻探討(Literature Review)係針對目前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加. 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9834&Itemid=47. , 上 網 檢 視 日 期:2010 年 12 月 20 日。 13 Nicholas D. Kristof,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 72, No. 5(November/December, 1993), p. 74. 14 邵宗海,「胡錦濤對臺政策之分析 2002 年-2007 年」 ,楊開煌主編,胡錦濤政權之續與變論文集(臺 北:問津堂書局,2007 年 12 月) ,頁 322-323。 15 參閱本文第二節。 4.

(10) 以探討。旨在整合某個特定領域中,已經被思考與研究過的資料。其目的乃在將已經研 究過的作品,做一個摘要與整合,並提供未來研究的建議。16本文主要從「權力移轉理 論」探討冷戰後美中權力關係互動的實質內容,為能充分瞭解問題核心與研究重點,擬 將文獻探討區分「美中關係發展」及「中國崛起」等二部份實施分析整理。茲將各相關 學術著作略述於后: 一、國外專書 2008 年,法里德‧札卡利亞(Fareed Zaka)的「後美國世界」17一書是在當前的金 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下,對權力轉移進行的詮釋和剖析。札卡利亞認為,當. 政 治 大. 代世界正在經歷現代史上第三次重大的權力轉移。這種轉移不僅發生在經濟領域,還體. 立. 現在軍事、社會和文化層面上, 世界力量的分配正在逐漸脫離美國的經濟支配,邁入. ‧ 國. 學. 一個多元勢力共同支撐的「後美國時代」。但札卡利亞反復強調,後美國世界不是一個 美國衰落的世界,而是一個「他者崛起(the rise of the rest)」的世界。在這個新世界中,. ‧. 美國和其他各國領導人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創建一個新的國際體系,從而在全球性. sit. y. Nat. 重大問題上開展有效的國際合作。「後美國世界」既含有對國際格局權力轉移的擔憂,. io. er. 也不乏對全球合作與治理的真知灼見,提出了一個認識國際形勢的新視角。 1999 年,詹姆斯 曼恩(James H. Mann)著「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 n. al. Ch. i n U. v. 密」(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engchi. Clinton)一書出版,主要敘述從尼克森到柯林頓時期的美國政府如何制定對中國的政 策,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提到,本書的目的是調查尼克森時期美國與中國形成的關係; 檢討美、中關係在 1970、1980 年代如何發展;描繪因冷戰而起的結合,如何在 1989 年 天安門廣場動亂,以及蘇聯瓦解之後,也告解散。是什麼原因使兩國結合?兩國領導人 之間如何打交道、達成什麼協議?雙方關係為何?如何在 1989 年之後起了戲劇性重大 變化?該書的價值在於詳盡的道出美國在對中國決策過程中的內幕。18 2001 年,藍普頓(David M. Lampton)著「同床異夢:處理 1989-2000 年的美中外 16 17 18. 盧建旭,「文獻評論」 ,朱宏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臺北:正中書局,1999 年) ,頁 95。 Fareed Zakaria, The Post-American Word (New York: Norton, 2008), p. 21. James H. Mann 著,林添貴譯,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 (臺北:先覺出版社,1999 年) ,頁 49。 5.

(11) 交」(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一書出版, 主要論述了冷戰之後最初十年裡美中關係的互動。該書提出四個影響美中關係互動的轉 捩點,第一,1989 年的天安門事件。第二,1994 年美國把人權問題與給中國最惠國待 遇掛鉤。第三,1995-1996 年的臺海危機。第四,1999 年發生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 大使館事件,臺灣宣佈與中國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等四項事件。對於此四個轉捩點, 該書提出詳盡的說明,並且認為這些關鍵性因素使得美中關係在未來是處在「廣泛合作 的關係」(broadly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混雜的關係」(mixed relationship)、「廣泛衝 突的關係」(broadly conflictual relationship)等不同的情境。19 2.探討中國崛起所構成的挑戰:. 立. 政 治 大. 1999 年,美國研究機構蘭德公司(RAND)的一份研究報告「美國與崛起的中國」 (The. ‧ 國. 學.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指出,中國是一個崛 起的強權,在不久的將來將有能力挑戰美國在東亞的地位及美國在此區的軍事、政治與. ‧. 經濟實力。美國面對中國的挑戰,應該採取多方面的途徑加以因應, 「交往」與「遏制」. sit. y. Nat. 的結合是一種不錯的方式。20. io. er. 1999 年,江憶恩(Alastair Iain Johnston)與陸伯彬(Robert S. Ross)主編的「與中 國交往:應對一個崛起的大國」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n. al. Ch. i n U. v. 一書出版。該書主軸以「交往」為論述重心,賦予「交往」理論基礎,並且論證美國對. engchi. 中國採行「交往」的可行性與成果。該書中有一篇標題為 「Managing the Rise of Great Powers: History and Theory」的文章,該篇從理論與歷史的角度詳盡探討如何面對一個大 國的崛起,對於後來研究與該相關議題者助益非常大。21 2000 年,由布朗(Michael E. Brown)與寇特(Owen R. Cote)等人合編的「中國 的崛起」 (The Rise of China)一書出版。該書集結多篇文章,廣泛探討中國崛起的問題。 包括對中國崛起能力與意圖的評估,如 Avery Goldstein 所寫的 「Great Expectations: 19. 20. 21. David Lampton, 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Zalmay Khalizad, Abram N. Shulsky, Daniel Byman, Roger Cliff, D. Orletsky, David A. Shlapak, and Ashley J. Tellis,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RAND, 1999).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eds.),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London: Routledge, 1999). 6.

(12) Interpreting China‘s Arrival」一文;中國崛起對美日聯盟與東亞安全的影響,如 Thomas J. Christensen 所寫的「China, the U.S.-Japan Alliance,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in East Asia」 一文;以及如何面對中國崛起,如 Gerald Segal 所寫的 「East Asia and the Constrainment of China」一文。22 2002 年,由龐芙瑞(Carolyn W. Pumphrey)主編的「中國在亞洲的崛起:安全意涵」 (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Security Implications)一書出版。該書同樣集結多篇文章來 探討中國的崛起問題。包括了探討美中(共)關係的相處,如 Joseph Griecon 所寫的 「China and America in the New World Polity」一文,以及 Kurt Campbell 所寫的. 政 治 大. 「Hegemonic Prophecy and Modern Asia: Leassons foe Dealing with the Rising of China」一. 立. 文。探討中國的崛起是否對鄰國構成威脅,如 Michael R. Chambers 所寫的「Rising China:. ‧. ‧ 國. 二、國內專書. 學. A Threat to Its Neighbors」一文。23. 1999 年,張亞中與孫國祥合著的「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一書. y. Nat. io. sit. 出版,主要論述美國對中國政策的轉變。該書認為,在冷戰期間,美國從未有過真正「圍. n. al. er. 堵」中國的思維。但是在冷戰後,美國對於中國的政策,「圍堵」的聲量不曾退去。實. i n U. v. 際運作上,柯林頓時期的美國以「交往」代替「圍堵」作為美國的中國政策主軸。展望. Ch. engchi. 21 世紀,該書認為促使中國融入國際建制是美國未來的目標,而美中所建立的「建設性 戰略夥伴關係」是第一步。24 2001 年,胡為真所著「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一書出版,主要以分析 尼克森總統到柯林頓總統的美國對華政策史為重點,實際上卻敘述自 1949 年到 2000 年 近五十年的中美關係史。胡氏參考豐富的中英文一手文獻,包括大量引用美國 1999 年 才編輯的「中美關係檔案」中兩千餘份文件,對於學術界有相當大的貢獻。25 2002 年,陳文賢著「柯林頓及布希政府的中、臺政策:決策小組之研究途徑」一書 22 23. 24 25. Michael E. Brown and Owen R. Cote (eds.), The Rise of China (Cambridge: MIT Press, 2000). Carolyn W. Pumphrey, 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Security Implications (Carlisle Barracks,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2). 張亞中、孫國祥合著,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伙伴(臺北:生智文化,1999 年) 。 胡為真著,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從尼克森到柯林頓(臺北:商務書局,2001 年) 。 7.

(13) 出版,主要以「決策理論」中「決策小組」模式來論述美國近十年間,那些行政部門的 外交菁英(elites)的觀點深深影響美國對中國與臺灣外交政策的制定。所謂「外交決策 小組」,陳氏係指「美國總統本人及其核心幕僚,外交核心幕僚有時不一定指與外交軍 事有關的高級幕僚所組成,但通常是會包括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參謀首長聯席 會主席、國家安全顧問、白宮幕僚長。針對特定國家的政策有時再包括較低官階的主管 官員。」根據陳氏的研究途徑,我們很清楚地知道若要了解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應著重 在「外交決策小組」身上,尤其是該小組成員的理念更是左右對中國政策的主要關鍵因 素。26. 政 治 大. 2003 年,倪世雄所著之「當代國際關係理論」 ,在述及冷戰後國際衝突的新課題「大 國衝突」時有如下的評述:. 立. ‧ 國. 學. 「自蘇格拉底以來,歷史學家和政治觀察家就已經注意到,權力的迅速轉移是全 球大國衝突的主要原因之一。近百年來,幾次大國戰爭的一個深層次的結構原因,. ‧. 就是權力的迅速轉移。因為權力轉移能夠導致衰弱的大國出其不意地襲擊正在崛. y. sit. io. er. 國。」. Nat. 起的對手,或者導致那些自認為國際地位與其軍事實力不符的新興大國侵略他. 但作者緊接著指出:「然而,冷戰結束造成的權力轉移,並沒有引起新的破壞全球均勢. n. al. Ch. i n U. v. 的大國衝突,更不用說世界大戰了。」。此一補充相當程度的反應出大陸學者認為「權. engchi. 力轉移理論」有鼓吹「中國威脅論」之嫌,而傾向從負面解讀,例如大陸學者劉小彪就 直接了當地指出: 「關於中國的崛起將對美國的霸權形成挑戰這一點,西方一些人還找到了「理論 依據」,其中之一就是所謂的「權力轉移理論」。 2004 年,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的「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一書出版。 該書主要集結數十篇有關論述中國崛起的文章,分為四方面,一是有關政治現實與戰略 選擇,其重點在突顯各國對中國崛起的挑戰與反應;二是有關經濟現實與經濟安全,其 重點在於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與問題所在;三是有關區域安全與軍力平衡,其重點. 26. 陳文賢,柯林頓及布希政府的中、臺政策:決策小組之研究途徑(臺北:一橋出版社,2002 年) 。 8.

(14) 在掌握中國崛起對區域安全的影響;最後,對於中國崛起進行綜合性的評估。該書的第 一篇文章由「即將到來的美中衝突」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一書的作者 Ross H. Munro 所撰寫,題目為「中國的大戰略:目標不變,戰術更新」。該文作者仍堅持在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 論點,中國的大戰略從未改變,仍積極刻意尋求建立東 亞地區的霸權,並將美國視為是主要和長期的戰略對手。27 2005 年,王高成所著「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一書出版,該 書採取華爾茲(Kenneth Waltz)新現實主義的國際體系論,結合國內經濟發展考量及威 脅認知的觀點,共同解釋柯林頓政府對中國的外交戰略。在此架構下,王氏運用豐富的. 政 治 大. 資料以政治、軍事與安全、經濟等分類方式解釋柯林頓政府的中國政策,並進一步評估. 立. 其所產生的國內外效應。王氏認為,柯林頓政府對中國的外交戰略,基本上有利於鞏固. ‧ 國. 學. 美國的超強地位、復甦美國的經濟及維持全球與亞太區域的穩定與安全。在相當的程度 上影響中國的對外經貿與安全作為,但是在人權維護與民主政治的發展上則成效是有. ‧. 限。此外,美國也付出若干代價,包括美國人權理想被忽視、中共軍經實力及國際地位. y. sit. Nat. 的提升、日本戰略地位受到壓抑及臺灣的利益被傷害等。28. io. er. 2006 年,向駿主編的「2050 中國第一?權力轉移理論下的美中臺關係之迷思」一 書出版,該書主要集結數篇文章,從「權力轉移理論」觀點探討美中臺三邊關係。該書. n. al. Ch. i n U. v. 的第一篇文章由「權力轉移理論」開創者之一的古格樂(Jacek Kugler)所撰寫,他認為. engchi. 世界上的權力結構正在轉移,尤其當美國優勢在未來 20-40 年相對衰退時,這個穩定的 世界會改變並瓦解,而偏向中國與印度。其中,中國勢力屆時將與美國勢均力敵,如果 中國的不滿程度增加,美國的領導地位會受到嚴格考驗。29 三、期刊論文 2004 年,大陸學者孫學峰在「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發表的「大國崛起與體系戰爭: 對兩種理論解釋的質疑」一文中認為,權力轉移理論雖是研究大國崛起與體系戰爭關係 27. 28 29. 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 心,2004 年) 。 王高成,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外交戰略(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 年) 。 向駿主編,2050 中國第一?權力轉移理論下的美中臺關係之迷思(臺北:博揚文化出版社,2006 年)。 9.

(15) 問題比較有影響的理論之一,但在邏輯解釋和經驗論證方面存有缺陷。他的批判如下: 「仔細推敲,我們可以發現上述推理存在著自相矛盾的地方:既然雙方都是理性 行為體, 崛起國可以通過核戰爭改變現狀謀求最大利益,為什麼主導國在核心利 益面臨巨大威脅( 體系現狀難以維持) 時不能採用同樣的手段呢?權力轉移理論 雖沒有明確說明,但其潛在的解釋邏輯卻很清楚,那就是核戰爭具有極大的破壞 性且難以控制,有可能徹底破壞體系現狀,從而極大地損害主導國的核心利益, 所以具備實質理性的主導國不會選擇首先核武器,發動核戰爭。如果上述推理成 立,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具有實質理性的崛起國發動核戰爭,冒本國遭到嚴重破. 治 政 壞,甚至體系不復存在的危險,它圖的是什麼?我們承認,改變現狀是崛起國的 大 立 核心利益,但選擇一個可能葬送自己、消滅本國利益目標的手段去實現自己的利 ‧ 國. 學. 益,崛起國還是具有實質理性的行為體嗎?由此可見,權力轉移理論的理論假設 明顯違背了其理論假定,邏輯上難以成立。」. ‧. 因此,他認為:「不滿現狀的核大國崛起後會發動核戰爭這一假設並不成立,這不. y. Nat. io. sit. 僅因為假設存在著重大經驗反例,更為關鍵的原因是假設明顯背離了權力轉移理論的理. n. al. er. 論假定,即從權力轉移理論的理論假定出發不能邏輯地推導出理論假設。從分析過程. i n U. v. 看,這一邏輯矛盾產生的根源在於研究人員在推理時把國家對現狀不滿偷換成了國家不 30. 具有理性。」. Ch. engchi. 2004 年,大陸學者阮宗澤在「中國的和平崛起與經濟全球化」圓桌會議中所發表的 「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的理論探討」一文中認為,「權力轉移理論」的觀點認為國際 體系是否穩定主要取決於權力與滿意度之間的平衡。從過去的歷史經驗看,可供霸權國 的選擇有三:一是戰爭阻止;二是和平過渡;三是和平共處。只要美國不損害中國的核 心國家利益,只要美國願意保持作為一個「善良的霸權」,中國無意挑戰美國的霸權和 主導地位。何況,中國在相當長的時間裏也沒有這個能力。31. 30 31. 孫學峰, 「大國崛起與體系戰爭:對兩種理論解釋的質疑」 ,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4 年第 5 期,頁 3-4。 阮宗澤, 「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的理論探討」 ,發表於「中國的和平崛起與經濟全球化」圓桌會議(海 南:博鰲亞洲論壇與中國改革開放論壇聯合主辦,2004 年 4 月 24-25 日) 。 10.

(16) 2004 年,大陸學者俞正梁在「世界經濟與政治」發表的「當前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 最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一文中認為,「國家會發生重大變化,這種變化的大趨勢主要 表現在國家權力的多向轉移。 (1)大國間以和平方式達到權力轉移與平衡,通過談判結 成建設性合作夥伴,進而不再外在地表現為霸權的更替,新舊大國通過制定國際規則和 制度,來規範進行中的權力轉換,在協調、合作而不是威懾、遏制的基礎上建構全球新 秩序,以期避免安全競爭和軍事對抗,這將是一種超古典的國家權力平行轉移。 (2)國 家權力向次區域、區域和全球治理及其制度、組織轉移,這是國家權力向上轉移。(3) 國家權力向全球民間社會和國內市民社會轉移,這是國家權力向下轉移。 (4)國家權力. 政 治 大. 向全球市場和國內市場轉移,這亦是國家權力平行轉移。通過上述國家權力的多重轉移. 立. 和國家職能的轉型,國家在全球層次、區域層次和次區域層次上集結,將自己全面融入. ‧ 國. 學. 全球社會,與全球市場、全球民間社會走上協調之路,共同構成全球關係、全球政治的 三大獨立、自主,且又相互作用的領域,形成全球性的權威與治理網絡,以便適應人類. ‧. 整體性發展的要求,形成建設地球村的歷史合力。32. Nat. sit. y. 2005 年,大陸學者龐中英在「世界觀察」發表的「和平崛起:關鍵在『和平』」一. al. er. io. 文中認為,現實主義所謂的「崛起」意味著一個新的霸權的興起,意味著國際權力從舊. v i n Ch 所謂「權力轉移」 說,理解成中文,只有「國際格局變化」與之接近。關於「崛起」 , engchi U n. 的霸主到新的霸主的轉移,意味著新舊霸主之間即將到來的、命中註定的衝突和戰爭。. 現實主義理論描述的圖景是衝突的、悲劇的國家爭權奪利的畫面。也就是說,在現實主 義看來,崛起不是與和平相聯,而恰恰是與戰爭相聯。這就是為什麼多數英、美現實主 義學者認為「中國和平崛起」難以成立的原因。而中國提出的「和平崛起」正是要用自 己以和平為首碼的崛起,來改變這一傳統的觀念。33 2005 年,大陸學者門洪華在「美國研究」發表的「權力轉移、問題轉移與範式轉移 -關於霸權解釋模式的探討」一文,試圖從權力轉移、問題轉移、範式轉移的角度分析 當前的世界轉型及美國霸權,探索解釋霸權的理論模式。文中首先論述了當前權力轉 32 33. 俞正梁,「當前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最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 年第 4 期。 龐中英,「和平崛起:關鍵在『和平』」 ,世界觀察,2005 年 4 月 11 日。 11.

(17) 移、問題轉移的種種表現及其影響,指出權力轉移既給予美國獨佔鰲頭的機會,也埋下 了美國相對衰落的根源。問題轉移賦予了美國巨大的塑造空間,也給美國霸權地位提出 了長遠觀之,堪稱嚴峻的挑戰。筆者認為,美國的霸權戰略範式有了轉移的必要,解釋 霸權的理論範式也有了轉移的必要,如何看待由權力轉移和問題轉移所引發的範式,轉 移成為解釋美國霸權的重要思路。而且還對美國霸權的既有理論範式進行分析,認為解 釋美國霸權,應以新現實主義的權力分析為基底、融合新自由制度主義的制度分析和建 構主義的觀念分析,從而確定一種綜合解釋模式。34 2006 年,大陸學者朱鋒在「國際政治研究」發表的「權力轉移理論:霸權性現實主. 治 政 義」一文中,認為「權力轉移理論」中基本的變數關係,一是「一個國家在以國際實力 大 立 為基礎的國際權力等級結構中的地位越高,這個國家越容易走向戰爭」;二是「國際系 ‧ 國. 學. 統中的能力分配越是集中在某個主導大國身上,而且這樣的集中越穩定,國際體系就越 是穩定」。換言之,國際體系中的權力分配越不平衡,國際和平就越容易獲得保障。從. ‧. 這兩個基本變數關係出發,「權力轉移理論」客觀上將戰爭視為與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 Nat. sit. y. 等級排位元有關的活動。但該理論中的這兩大變數關係事實上並不嚴密。由於缺乏概念. al. er. io. 體系的創新以及研究範圍的深入,該理論中的許多問題事實上需要重新界定並確立其變. v i n Ch 美國霸權維持戰略的思想基礎之一,但作為國際關係的理論性成果,其對指導和預見未 engchi U n. 數間的內在聯繫。「權力轉移理論」重在說明國際系統中權力集中的好處,並成為今天. 來大國權力再分配中的關係問題的解釋與預測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權力轉移理論」所 提出的問題,如國際系統中究竟權力集中好、還是權力分散好?大國間衝突的機率是權 力均衡時比較高、還是權力差異時比較大?是國際關係中非常重要的問題領域,也是政 策與學術領域恐怕永遠都無法回避的問題。但該理論並未令人信服地解答這些問題。 「權 力轉移理論」為公眾所提供的廣泛的、常識性的對大國崛起的消極認識,並不能讓我們 相信「權力轉移理論」能夠成為觀察 21 世紀大國關係走向的可行分析工具。35. 34. 35. 門洪華,「權力轉移、問題轉移與範式轉移-關於霸權解釋模式的探討」 ,美國研究,2005 年第 3 期, 頁 7。 朱鋒, 「權力轉移理論:霸權性現實主義」 ,國際政治研究,2006 年第 3 期,頁 41-42。 12.

(18) 四、國內學位論文 研究美國與中國關係的國內學位論文的篇數不少,大多數以美國某一政府時期的對 華政策為研究標題,例如尼克森時期的對華政策、雷根時期的對華政策,或者是布希時 期的對華政策。這類論文多數以「決策理論」來探討美中關係,說明影響決策的內、外 環境因素,決策的過程,以及決策的產出。 此外,還有其他論文是以不同的理論研究美中關係。在「後冷戰時期美國對中共的 經貿政策: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這本論文當中,作者以新現實主義的方式來分析後 冷戰時期美國對中國的經貿政策,運用總體權力結構及議題權力結構的分析架構來論證. 治 政 新現實主義在這個議題上的解釋力。 大 立 在「美、中互動關係與臺灣安全(1949-2000) :以瓦茲(Kenneth N. Waltz)的國際 36. ‧ 國. 學. 政治體系論解析」這本論文當中,作者以瓦茲的「體系理論」 ,從結構因素分析美、中、 臺三角關係。作者認為,研究美、中、臺的互動關係首先必須確認體系結構,其次是美. ‧. 中的互動,最後才是美中的互動對臺灣安全的影響。換言之,因為體系結構不斷的變化. Nat. al. er. io. 於我們了解體系對國家的行為是會造成影響。. sit. y. 下,所以美、中、臺之間的互動關係也會有所改變。這種「體系理論」的分析方式有助. v i n Ch 當中,作者以現實主義的觀點論述了現狀霸權與崛起強權之間的互動關係,並且指出國 engchi U n. 在「現狀霸權與崛起強權互動模式之研究:一個理論與歷史的分析途徑」這本論文. 力的變化、意識形態的差異以及領導階層的轉變是建立兩者之間不同互動模式的三個關 鍵因素。不同的互動模式影響體系穩定的程度也不同,作者試圖解釋當今與未來美中關 係的可能互動模式,以及該互動模式對體系穩定的衝擊。這種以「現實主義」的分析方 式有助於我們了解權力、利益等現實主義的核心觀念是兩國互動的主要考量因素。37 在「美國因應「中國崛起」之思維與策略:兼論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 攻勢現實主義」這本論文當中,作者以米爾斯海默攻勢現實主義的角度分析美國因應中. 36. 蔡政修,「後冷戰時期美國對中共的經貿政策:從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 文(2001 年) 。 37 呂冠頤,「現狀霸權與崛起強權互動模式之研究:一個理論與歷史的分析途徑」,臺灣大學政治所碩士 論文(2002 年) 。 13.

(19) 國崛起的思維與策略。該作者認為,米氏的攻勢現實主義確實對美國中國政策的制定提 供一種思考方向,把美中關係簡化成一種霸權國與崛起大國的關係,將有助於理解複雜 的美中關係。不過,作者在文中大膽的挑戰米氏理論中的假設,也就是認為霸權國在面 對崛起大國的威脅時,應該會採取積極介入的策略,而不是米氏所說的當國際體系失衡 時才介入大國的崛起。38 貳、綜合評述 經由上述的文獻探討,發現不同的研究者採用不同的理論來研究美中關係的發展,. 政 治 大 theory)、 「現實主義」(realism)、 「新現實主義」(neo-realism)、 「新自由制度主義」(neo-liberal 立. 而那些常用的理論包括「決策理論」(decision-making theory)、「體系理論」(system. ‧ 國. 學. institutionalism)、「權力轉移理論」(power transitions theory)等。這些理論或多或少可合 理的解釋美中關係的某些行為,例如,「決策理論」說明美國與中國在制定重大決策時. ‧. 所考慮的因素及過程;「現實主義」與「新現實主義」說明為何美國與中國在安全議題 上是衝突,在利益議題上有著複雜的糾結;「新自由制度主義」解釋了美中關係為何存. y. Nat. io. sit. 在合作的可能性;「體系理論」說明了美中關係受到國際結構因素的影響,而臺灣安全. n. al. er. 則受到美中關係的影響。「權力轉移理論」說明了美中的權力結構若發生變化,其關係 也會有所改變。. Ch. engchi. i n U. v. 在學術上,每種理論都有其重要性與價值性,理論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對某 一事件哪個理論的解釋力比較佳。透過對前人研究成果的理解,得讓本文一方面能夠站 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清楚美中問題的癥結所在,另一方面則是試圖在既有的理論上, 更深入的分析問題。上述眾多理論中,本文採取「權力轉移理論」。 「權力轉移理論」的雛型誕生於 1950 年代末期,係由奧根斯基(A.F. Kenneth Organski)在 1958 年所著的「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一書中首次提出。39到了 1980 年,Organski 與 Kugler 合著的「戰爭總帳」 (War Ledger)才把該理論較完整的建構。401996 38. 39 40. 廖文義, 「美國因應「中國崛起」之思維與策略:兼論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攻勢現實主義」,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所博士論文(2007 年) 。 A.F.K.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58). A.F.K. Organski and Jacek Kugler, The War Ledg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14.

(20) 年 Kugler 主編的「均勢與戰爭」 (Parity and War)41以及 2000 年由譚門(Ronald L. Tammen) 與 Kugler 主編的「權力轉移:二十一世紀的戰略」 (Power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42. 兩本書出版,可說是「權力轉移理論」近十年的代表著作。. 「權力轉移理論」所涉及的議題相當廣,它解釋為何在國際無政府狀態下,會出現 「層級」的現象;解釋產生戰爭的原因;解釋超級強權者如何來經營世界政治。若加以 抽絲剝繭,其論述是建立在「超級強權與崛起強權」的關係之上。選擇該理論作為分析 基礎的理由主要在於 1)「權力轉移理論」中的某些觀點對於國際政治的分析與本文所提 出的問題息息相關,本文將運用該理論的核心概念加以論證。2)國內雖有學者與著作從. 政 治 大. 該理論探討相關議題,不過均有其缺陷。例如,「2050 中國第一?權力轉移理論下的美. 立. 中臺關係之迷思」一書僅是論文集,未能完整與有系統的分析。本文以「權力轉移」理. ‧ 國. 學. 論的觀點,試圖探討有關「超級強權與崛起強權」的互動關係。. ‧.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Nat. sit. y. 研究途徑(Research Approach)係指選擇問題與相關資料的標準,一種常被用於同. n. al. er. io. 一學科的方向標準,此方向標準因研究對象、課題的差異,而有不同的途徑。換句話說,. i n U. v. 即研究者希望從那一個層次作為出發點、入手處或著眼點,去進行觀察、分類、歸納與. Ch. engchi. 分析之研究。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其差異性懸殊,研究方法是用於指導資料蒐集、處理、 鑑定與運用;而研究途徑則是在確立研究方向與標準後,才選擇所要使用的研究方法。 43. 本文所要探討的是冷戰後美中權力關係,並以「權力轉移理論」為基礎來加以分析。. 基此,本文擬採用「歷史研究途徑」,並藉由文獻分析法,針對美中權力關係之相關文 獻資料進行檢索、閱讀、整理、歸納等方式,有系統的將文獻資料匯於論文中,茲說明 如下:. 41. 42. 43. Jacek Kugler and Douglas Lemke, Parity and War: Evaluations and Extensions of the War Ledger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6). Ronald Tamman and Jacek Kugler (eds.), Power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 :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2000). Fred N. Kerlinger、Howard B. Lee 著,黃營杉、汪志堅編譯,研究方法(臺北:新加坡商亞洲湯姆生國 際出版有限公司,2002 年 9 月) ,頁 53。 15.

(21) 壹、研究途徑 「歷史研究途徑」係指通過時間延續而成的變化過程,從事務本身產生和發展的具 體過程中,研究和揭示發展規律的一種方法,其目的在描述從歷史事實,以某一特定時 空所發生的歷史事實其前因與後果;或從個別歷史事實的因果關係中去重建過去的一種 工作,同時也可以為此歷史事件和過程提出另一種的解釋方法。44由於美中權力互動關 係過去所發生的戰略作為、過程、結果等,皆可引為本文所要探討的範圍,並以去腐存 菁方式蒐集,並引為本文相關理論說明之歷史背景資料。 貳、研究方法. 立. 政 治 大. 在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領域中,研究方法一般可分為兩類,一為質化研究法. ‧ 國. 學. (qualitative method) ;一為量化研究法(quantitative method) 。45若加以細分,又可分為 實驗研究法(experimental study method)、統計研究法(statistical study method)、個案. ‧. 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及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study method)等 4 種。46個案. sit. y. Nat. 研究及比較研究屬於質化研究法;實驗研究及統計研究屬於量化研究法。就本文而言,. io. er. 擬採行「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亦即分析與歸納所蒐集的相關文獻資料。 一般而言,文獻資料的來源可分為三大類:一是發表於學術期刊或媒體的文章或論述;. al. n. v i n 二是私人日記、書信、傳記等;三是正式的官方文件,如政府機關的文件等。換言之, Ch engchi U 所謂文獻分析法,乃是透過引用原始文件、官方資料及正式的學術論文等,來作為論文 研究論述的資料來源與分析基礎。其所採取之步驟包括:第一文獻選擇之標準乃著重於 冷戰後美中權力互動之相關資料,主要來源為圖書館(政大國關中心、政大綜圖、臺大 法學院圖書館)內所館藏之書籍,以及在相關期刊上(Foreign Affairs、International Security、Security Studies、Survival、Orbis、National Interest、Asia Survey、Issues & Studies、 問題與研究、中國大陸研究、遠景季刊、美歐月刊、東亞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美國. 44 45. 46.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1993 年) ,頁 165。 Frank P. Harvey, and Michael Brecher, Evaluating Methodology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Arend Lijphart, ―Comparative Politics and the Comparative Method,‖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65, No.3 (September 1971), pp. 682-693. 16.

(22) 研究季刊)所刊登之論文。此外,還有一些重要網站,如智庫網站(蘭德公司、美國新 世紀計畫、傳統基金會、布魯金斯學會、國際戰略研究所、外交關係委員會)、美國官 方網站(白宮、國務院、國防部、參議院、眾議院、國會圖書館)、中國官方網站(外 交部、國家統計局)、新聞媒體網站(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Los Angeles Times、 New York Times、Washington Post、CNN、人民網、新華網、新紀元網、中時網、聯合網、 自由網)等。第二針對所蒐集資料進行安排,基本上分成美國對中國政策的文獻、中國 對美國政策的文獻等二類。第三從上述二類中再細分成軍事、經濟、外交等議題。第四 根據資料蒐集、安排與分類,以作為分析冷戰後美中權力關係互動的基礎。 步驟一. 立. 針對所蒐集資料進行三種主要分類,分別為 1.美國對中國政策文獻 2.中國對美國政策文 獻 3.台灣安全文獻。. ‧. ‧ 國. 學. 廣泛蒐集美、中相 關資料。. 政 治 大 步驟二. 根據所蒐集資料進行美中權力互 動與台灣安全問題之分析。. n. er. io. al. sit. y. Nat. 再細分政治、經濟、 軍事、外交、安全等 議題。. Ch. engchi. 步驟三. i n U. v. 步驟四 圖 1-1 資料蒐集與處理流程圖.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文的研究主題在於探討冷戰後美中之權力關係。而美中關係的發展牽涉諸多因素,回 顧美中之間的交往,是由尼克森擔任總統後,開始接觸的,然而隨著世界局勢的演變, 美國的外交政策不斷的改變,歷經尼克森、福特、卡特、雷根、布希、柯林頓、小布希 17.

(23) 與歐巴馬等8位美國總統,由各項美國的對華政策文件和宣示,可以明顯看出美國的「一 個中國」立場,其間,影響美國對華政策最大的,應屬美國在世局的發展轉變所詮釋的 亞太利益立場,與中國大陸長年來的政治發展所呈現出來的對美政策,這兩大因素相互 影響,左右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的實質內涵。因此,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可區分為 時間、主體與內容等三方面來加以說明: 一、時間範圍 所謂「冷戰後」的起始時間,吾人認為應指涉在 1991 年蘇聯解體後,以兩極對抗. 政 治 大 年),恰巧橫跨冷戰結束前後,其間歷經柯林頓、小布希及歐巴馬總統等任期,另就中 立 為主體的國際體系結束後,迄今的時期稱之,就美國而言,布希總統的任期(1989-1993. ‧ 國. 學. 共而言,則歷經鄧小平、江澤民及胡錦濤等時期的集體領導,而本文所欲探討美中雙方 的戰略布局,雖說其主要內函乃在美國與中共各自國內安全環境與國際戰略的轉變而演. ‧. 進,但不可否認的是,同一總統任期內的戰略決策往往會因總統的人格特質因素而有所 不同。因此,為切合本文主題的需求,吾人不可偏狹地將研究時間侷限於 1991 年,宜. y. Nat. n. al. er. io. 對策一併納入考量。. sit. 界定在 1989 年布希總統任期開始至 2010 年為止,並將此期間的歷任總統所採取的戰略. 二、主體範圍. Ch. engchi. i n U. v. 本文主題為冷戰後美中權力關係之研究,其主體範圍集中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相對 的「力量流動」 (dynamics of power)變化上。當我們在中國崛起的脈絡裡進一步審視東 亞區域秩序的轉變時,吾人認為在冷戰後,驅策美國與中國大陸進行戰略競爭的主要力 量乃源自於「雙方不平均的國內發展」、「權力之間的轉移」及「權力的重新分布」。因 此,本文係以「權力轉移」的理論基礎,來檢視美國與中國大陸的權力關係。 三、內容範圍 本論文的內容置重點於冷戰後的美中權力關係互動的實質內容,為求研究內容能聚 焦於特定領域,謹將美中的戰略布局區分「軍事、經濟、外交」等三個層面進行研究蒐 18.

(24) 整,並配以國際關係理論、兩岸學者觀點、媒體主流意見等實務觀點匯入研究內容,以 期強化本論文的概念架構。.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為冀求研究之深入、完整,並考量個人研究時間與能力之限制,本文所述之「強權」 限縮於「超級強權-美國」與「崛起強權-中共」為研究的主體對象,排除了其他新興 強權的研究。. 政 治 大 美中權力關係就情勢發展來看,2012 年美中兩國均面臨執政權的交替關鍵年,美國 立. 二、情勢發展的限制. ‧ 國. 學. 歐巴馬總統是否能順利連任;中共新任的集體領導是否能在穩定中接掌政權,均對美中 關係的未來發展投下不確定的因素。. ‧. 三、資料蒐集的限制. 國際關係錯綜複雜,且因立論不同,故其理論或學說各成一門,然國際關係中國家. y. Nat. io. sit. 間之互動彼此牽引,非單一理論可完全涵蓋。本文採用權力轉移理論以為立論依據,自. n. al. er. 亦難以涵蓋各個面向,是為本文之限制。然單一理論的運用,卻能提供從某一專門角度. i n U. v. 的精準研究結果,並使本論文之論述主軸明確,架構單純,利於對理論的深入探討。. Ch. engchi.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壹、研究架構 本文的目的即是探討美中權力關係的實質內容,而分析的立論基礎乃根據「權力轉 移」理論。基於此,本文的研究架構如圖 1-2 所示。. 19.

(25) 權力轉移理論. 全球層級體系. 超級強權 美國. 政 治 崛起大國 大中國. 霸權維護. 立. 崛起挑戰. ‧. ‧ 國. 學 y. Nat. 美中. n. er. io. al. sit. 戰略競爭. Ch. 圖 1-2 研究架構流程圖. engchi. i n U. v. 貳、章節安排 本文的章節安排計區分章節,茲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途徑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架構 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權力轉移理論:說明權力轉移理論的發展、內涵及重要概念、比較與其他相 關理論的差異性,並就英美權力轉移過程作一概述。 第三章超級強權的全面管理:區分軍事、經濟、外交三個層面,來說明超級強權- 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布局。 第四章崛起強權的全面挑戰:區分軍事、經濟、外交三個層面,來說明崛起強權- 20.

(26) 中國對美國的戰略布局。 第五章結論:針對前述章節的主要內容作一扼要綜述,並對本文之研究進行總檢 討,且提出個人研究心得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1. i n U. v.

(27) 第二章. 權力轉移理論的發展與內涵. 「權力轉移」理論(Power Transition Theory)是 20 世紀 50 年代末期針對戰爭的相 關解釋,特別是大國之間戰爭的學術論述。經過 50 多年來的發展,該理論已成為國際 關係理論中,解釋大國間權力關係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將如何影嚮戰爭與和平問題的理 論分支之一。 「權力轉移」理論的提出係由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奧根斯基(A.F. Kenneth Organski)於 1958 年在其所著的「世界政治(World Politics)」一書中所提出,47該書並 於 1968 年再版。48奧根斯基考察了近 3 百年的戰爭史,強烈質疑當時所盛行的「權力平. 政 治 大 主要原因是彼此實力的接近。特別是當強國之間的權力分配出現「權力均勢」(power 立 衡」理論(balance of power theory) ,認為強國之間的權力關係變化,從而引發戰爭的最. ‧ 國. 學. parity)時,戰爭爆發的可能性最高。49他也認為國際秩序之所以處於不穩定的狀態中, 其原因不是強國之間不能形成權力平衡,而是因為各國人口、政治結構和工業力量都處. ‧. 在快速的變化和發展之中。其可能的結果是:「一群新來者正在不斷的挑戰世界政治的 現有領導者,如果這些挑戰者一旦成功,將意味著權力結構從一群國家向另一群國家轉. y. Nat. io. sit. 移。這是新的國際秩序的開始」 。50奧根斯基提出「權力轉移」的觀點,目的乃在一方面. n. al. er. 批評歐、美領導人的冷戰思維;另一方面乃在釐清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關係的變革趨. i n U. v. 勢,希望找到當代政治「具有規律性的東西和主要趨勢」。511980 年,奧根斯基與他的. Ch. engchi. 思想追隨者古格樂(Jacek Kugler)兩人合著出版「戰爭總帳」 (The War Ledger)一書, 主要是對於奧根斯基之前所提出的論點做了基本的量化檢證,強調「權力轉移」理論的 解釋力。52 不過,奧根斯基提出「權力轉移」論點之後,並無受到當時各方的青睞,也未引起 應有的回響,究其原因,乃在於面對冷戰時期美蘇的對抗,大多數國家的決策者與學者 均偏愛「現實主義」中的權力平衡、嚇阻等概念,並依此來解釋當時的權力互動,而忽. 47 48 49 50 51 52. A.F.K.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58). A.F.K.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2nd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68).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Chapter 1.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2nd, p.183.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2nd, p.39. A.F.K. Organski & Jacek Kugler, The War Ledger(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2.

(28) 略其他可以解釋的理論。1990 年,蘇聯解體與冷戰結束之後,部分國家決策者與國際政 治學者乃開始對新的國際體系尋求新的基本法則,如林克(Douglas Lemke)從「權力 轉移」理論探討冷戰的結束與未來。53此時, 「權力轉移」理論在學界的重要性逐漸浮現。 邁入 21 世紀,主張「權力轉移」理論的論者於 2000 年出版「權力轉移:21 世紀的戰略 (Power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一書,他們統合過去的論點,用簡 潔的文字讓「權力轉移」理論以更具體且完整的方式呈現。54 本章計區分四個部份,首先針對「權力轉移」理論的發展作一概述說明;其次再對 「權力轉移」理論的內涵作一論述,第三則針對英美「權力轉移」的過程,作一綜合性. 政 治 大. 的分析,最後就「權力轉移」理論與其他相關理論作一比較分析。. 第一節 權力轉移理論的發展. 學. ‧ 國. 立. 國際體系不斷的重複權力轉移的現象,而這種權力轉移的現象大部分均伴隨著戰爭. ‧. 而發生。例如,15 世紀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權力轉移、16 世紀西班牙與荷蘭的權力轉移、. Nat. sit. y. 17 世紀荷蘭與英國的權力轉移等。葡萄牙於 15 世紀在遠洋探險中處於領導地位,因而. n. al. er. io. 確立其霸權地位。到了 1580 年,葡萄牙被西班牙併吞,進入西班牙的世紀。西班牙在. i n U. v. 海陸兩方面的過度擴張和歐洲經濟中心的轉移(由地中海向波羅的海-北海地區轉移),. Ch. engchi. 使得西北歐的國家逐漸崛起,最終由荷蘭取代西班牙。在荷蘭崛起的同時,英、法也強 大起來,由於荷蘭太專注於發展商船,忽視建立正規海軍,最終與重視海權的英國在 17 世紀中後期發生三次海戰(1652-1654;1665-1667;1672-1674)後被取而代之。 18、19 世紀是英國的世紀,法國是英國最強的挑戰者。在 18 世紀,英國藉由三次 戰役,分別為西班牙王位戰爭(1701-1713)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1740-1748)和英法 7 年戰爭(1756-1763)挫敗法國,取得 18 世紀的霸權地位。到了 19 世紀初,法國拿破 崙雖然短暫取得歐陸霸權(1804-1815),但是 1815 年的滑鐵盧戰役後,英國接管法國. 53. Douglas Lemke, ―The Continuation of History: Power Transition Theory and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34, No.1(Feb, 1997), p.23-36. 54 Tammen and Kugler(eds.), Power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of Seven Bridges Press, 2000). 23.

(29) 在亞洲與非洲的殖民地,使得仍繼續維持其霸權地位。 前述近 15-19 世紀的霸權領導,其中當霸權發生更迭,也就是權力轉移時,似乎皆 與戰爭脫離不了關係。事實上,除了戰爭的權力轉移外,也存在著和平的權力轉移,如 20 世紀英美的權力轉移。 19 世紀初期,美國仍非強國,然而,經過一個世紀的努力,到了 19 世紀末,美國 已是美洲的區域霸主,到了 20 世紀中期,更爬升至全球霸主地位。在美國崛起的過程 中,當時的霸權國英國非常注意其動向,並採取措施加以因應,但最終兩國卻以和平的 方式完成權力轉移。為什麼美國可以在短時間內成為霸權國?為什麼英美之間是以和平. 政 治 大. 的方式進行權力轉移?這是本章試圖要回答的問題。本章分為兩部份,首先,探討美國. 立. 崛起的戰略。其次,探討英美的權力轉移。. ‧ 國. 學. 1990 年代以來, 「權力轉移」理論在不斷歷經新的理論發展。經過三代學者的發展, 「權力轉移」理論的研究內容不斷擴展,使得「權力轉移」是否將產生戰爭?什麼時間. ‧. 引起戰爭?和在什麼條件下會發生戰爭?等諸多問題,成為過去 40 多年間最持續的研. sit. y. Nat. 究計劃之一。55. io. er. 1990 年代的一個顯著發展是著眼於全球層次的「權力轉移」理論開始擴展到區域層 次,用來說明區域權力結構中的次大國關係。蘭姆克運用奧根斯基的全球等級秩序學說. n. al. Ch. i n U. v. 來解釋區域問題,認為在全球的權力等級結構之外,並存著諸多區域性的權力等級秩. engchi. 序,這些區域性的結構可以同樣按照「權力轉移」的理論模式來解釋區域國家的行為。 為此,他發展出「多樣性等級模式(multiple hierarchy model)」 ,努力尋找區域層次上國 家間也為出現「權力轉移」而引起的戰爭現象。他考察了南亞、中東、南美等區域政治 的實證案例之後,認為,有些中小國家在權力增加之後,即便在全球的系統層次上不挑 戰主導國家,卻會在區域層次上挑戰區域內的強國。56. 55. 從一項具有綜合性、挑戰性的學術研究項目的角度出發,分析和肯定「權力轉移理論」的是傑克.萊 維教授,他認為「權力轉移理論雖然沒有徹底解決問題,但卻提出了許多有意義的問題。詳見 Jonathan M. Dicicco and Jack S. Levy, ―The Power Transition Research Program: A Lakatosian Analysis‖, in Colin Elman and Miriam Fendius, eds.,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ppraising the Field,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2003, p. 109-157. 56 Douglas Lemke and Jacek Kugler, ―The Evolution of the Power Transition Perspective‖, in Jacek Kugler and Douglas Lemke, eds. , Parity and War: Evaluations and Extensions of ―The War Ledger‖, p. 3-33. 24.

(30) 對奧根斯基的「內在因素」促成權力轉移的理論結論,做出實質性修正的是金宇祥 教授。57金教授質疑奧根斯基的權力轉移「內在要素」決定論。通過對威斯特伐利亞和 約以來大國間戰爭問題的研究,他認為權力轉移不僅受制於「內部因素」,而且更受制 於「外部因素」。最突出的外部因素是大國間聯盟的重組與變遷,從而在特定的歷史階 段決定性地改變了大國間的實力對比。而軍事聯盟關係的重組所產生的權力對比關係的 變遷與權力轉移,甚至可以超越工業化的內部權力變更因素,從而使得權力轉移所導致 的戰爭機率上升的論斷具有更加廣泛的適用性。58金教授研究了權力轉移過程中的同盟 轉移,提出權力分配變化必然導致同盟關係的轉移,恰恰是同盟關係的變化直接導致了 「權力持平」,因而產生了戰爭。59. 立. 政 治 大. 此外,金宇祥教授的研究成果使得「權力轉移」理論所適用的時間擴大了。該理論. ‧ 國. 學. 以往使用的實證研究數據出自對 18-19 世紀的大國間戰爭的分析,這是因為奧根斯基認 為,1750 年是工業革命開始的轉折點。而在此之前,都是「前工業革命時代」 ,並不能. ‧. 適用他的理論。但金教授將該理論的適用時間範圍擴大到了 16 世紀,以「前工業化時. sit. y. Nat. 代」的戰爭來驗證「權力轉移」理論。蘭姆克與金宇祥教授的研究,是 90 年代以來「權. io. er. 力轉移」理論研究的重要發展,前者並稱之為是該研究項目內的理論進展,後者是該理 論吸收了其他理論成果之後所形成的跨理論研究項目的進展。60. n. al. Ch. i n U. v.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冷戰的結束,1990 年代以來的「權力轉移」理論學者對於未來. engchi. 「霸權戰爭」假設的看法相對來說要更為積極。奧根斯基總體上對國際關係的未來非常 悲觀。因為根據他的理論假設,大國間的戰爭似乎總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他對核武器 是否能夠有效遏止大國間的戰爭持非常消極的看法。當主流學者紛紛認為核武器改變了 傳統戰爭規律,使大國間的戰爭越來越缺乏可能性的時候,如肯尼斯·沃爾茲( Kenneth N.. 57. Jonathan M. Dicicco and Jack S. Levy, ―The Power Transition and Problem Shifts: The Evolution of the Power Transition Research Program‖,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43, no. 6 (December 1999), p.692 694. 58 有關 Kim Woosang 對「權力轉移理論」的發展,詳見 Woosang Kim,―Alliance Transitions and Great Power War‖;―Power Transitions and Great Power War from Westphalia to Waterloo,‖ World Politics, Vol.45, No.1 (October 1992), p. 153-172. 59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2nd, p. 325-337. 60 Jonathan M. Dicicco and Jack S. Levy, ―The Power Transition Research Program: A Lakatosian Analysis, ‖ p. 146-147. 25.

(31) Waltz)曾放言核大國間戰爭的可能性接近於「零」, 61 奧根斯基卻認為核武器並不能阻 止後起國家對「主導者」的嚮往,也不會阻止「競爭者」用軍事手段對「主導者」發起 挑戰。62他雖然認為「權力轉移」引起的霸權爭奪戰,並不是不可避免的,但感覺卻是 「非常困難」的。63但 90 年代後,特別是近年來「權力轉移」理論學者的看法有了明顯 區別。例如權力轉移理論的支持者最近對中國,以及中美力量對比發展趨勢的一系列研 究認為,美中是否會發生「權力轉移」理論所強調的霸權爭奪戰的可能性並不一定很高, 關鍵取決於美國是否能夠在現有體系中兼容中國,並且對中國力量發展性質的關注應該 高於對其規模的重視。64蘭姆克則強調,中國即使在實力上超越美國,只要中國沒有要. 政 治 大. 求改變現有國際體系的組織原則, 「權力轉移」所產生的霸權戰爭就完全可以避免。65但. 立. 總的來說,1990 年代以來「權力轉移」理論的追隨者,並沒有對該理論作出實質性的理. ‧ 國. 學. 論發展。許多學術努力都是在給奧根斯基所創立的基本假設修建「防禦性的外圍」,而 不是在進行主體性的理論深化,以及概念體系的完整化。66該理論在如何通過定量分析. ‧. 確定可能導致戰爭的結構條件的具體化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但依然缺乏全面的理論解釋. sit. y. Nat. 能力,來說明為什麼「權力轉移」在相當程度上將導致戰爭,也未能清晰地解釋導致「權. io. a. er. 力轉移」的戰爭結果的因果關聯,究竟是什麼。. n. iv 第二節權力轉移理論的基本內涵 l. Ch. n U engchi. 奧根斯基觀察國際政治的理論方法和立場,基本上承襲了漢斯.摩根索的現實主義 理論。根據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國際關係處於無政府狀態,缺乏權威和秩序是其基 本特徵。國家為了維護自身排他的國家利益,總是在國際行為中不斷地追求權力。權力. 61. Kenneth N. Waltz,―The Origin of War in Neo-Realist Theory,‖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vol.17, no. 3(Sp ring 1988), p. 627;有關核武器對大國戰爭的有效遏止作用的理論性分析,詳見 John Mueller, Retreat from Doom sday: The Obsolescence of Major War(New York: The Basic Books, 1989) ;Kenneth Waltz,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1 (Summer 2000), p.5-11。 62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2nd, 1968, p. 326-330; Organski and Kugler, The War Ledger, p. 33. 63 Organski, World Politics, 2nd, 1968, p. 333. 64 David Rapkin and William R. Thomp Son, ―Power Transition Challenge and the (Re) Emergence of China,‖ p. 334-337. 65 Douglas Lemke, ―Power Transition Theory and the Rise of China,‖ p. 270. 66 Jonathan M. Dicicco and Jack S. Levy, ―The Power Transition and Problem Shifts: The Evolution of the Power Transition Research Program,‖ p. 698. 26.

數據

圖 2-3:內生成長曲線
表 2-1:滿意與不滿意的動態
表 2-2:1890-1938 年大國的生鐵與鋼鐵產量
表 2-6:1890-1938 年大國能源消耗的比較 (單位:百萬噸)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

We have also discussed the quadratic Jacobi–Davidson method combined with a nonequivalence deflation technique for slightly damped gyroscopic systems based on a computation of

The Ttimes history of 20th century (New Edition). London: Times Book.. Oxford: Heinemann Educational. Success in world history since 1945. London: John Murray. London; New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3 Leidy, Denise Patry and Donna Strahan Wisdom Embodied: Chinese Buddhist and Daoist Sculpture in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Literacy text types and language activities relevant to secondary studen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以及最近的著作,Vladimir Tikhonov and Torkel Brekke (eds.), Violent Buddhism: Militarism and Buddhism in Modern Asia (New York:

• Tactics: the art of organizing an army, and using weapons or military units in combination against the enemy in military encounters.. • Operational art: a component of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