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歌劇舞台分鏡

第二節 歌劇舞台第二幕分鏡

圖 4-15【第二幕第一景全景畫面】

第二幕第二景,國王前來尋求近臣協助。在幕啟那一刻,導演安排國王背對 觀眾,大臣面對觀眾,全景畫面的構圖使國王與大臣之間距離上形成對角關係,

替簡樸的舞台增加了戲劇性。

圖 4-16【第二幕第一景國王右側近景、阿爾巴澈詠唱調右側近景及正面半身近景】

宣敘調開頭是依多美聶歐的演唱,他正從上中舞台步下階梯,此景安排 c3 從 右側沿途跟拍;當依多美聶歐步行至下舞台時,阿爾巴澈往舞台左方移動,同一 機位稍微放大拍攝二人近景,此二畫面銜接起來使劇情更為生動。阿爾巴澈的獨 唱則以 c2 拍攝半身近景。

圖 4-17【第二幕第二景全景畫面】

圖 4-18【第二幕第二景右側中景、左側全身近景及正面近景畫面】

譜例 4-10:《依多美聶歐》,第二幕第 11 首,第 1-9 小節

伊莉亞在第二幕第二景開頭飄然入場,表現出溫順的形像,她先向國王問安,

在詠唱調開始之前,弦樂及木管有一段優美的前奏,導演安排伊莉亞在突然的強 音(譜例 4-10 紅框處)作一圈轉身,展現她身為公主的高貴姿態,這幾個連續動 作拍攝時,畫面選取了側面全身近景,便於拍攝演員緩步行走的過程。當公主唱

85 

出「父親」,畫面選取正面近景,營造出父女相聚、團圓的和樂感。

圖 4-19【第二幕第三景全身近景及半身近景畫面】

大臣離去後,依多美聶歐獨自在舞台上思索,他先往右緩步,接著停下腳步 來演唱。由於此景只有一位歌手在舞台上,除了這兩個畫面之外,側面的鏡頭幾 乎不用,僅此兩個畫面來銜接較能增加戲劇張力。

圖 4-20【第二幕第四景全景畫面】

圖 4-21【第二幕第四景半身近景畫面】

譜例 4-11:《依多美聶歐》,第二幕第四景,第 21-22 小節,小提琴聲部

阿爾果公主艾烈特拉自從得知即將與心上人出航,在這一幕中展現了甜美的 心境,莫札特利用弦樂配器描寫出輕柔的樂段,譜面上特地以義大利文標註了「溫 柔的」(dolce)導演安排歌手在舞台上緩慢行走,此景使用正面半身近景拍攝出歌 手全身投注在溫柔愛情的場面,較為特別的拍攝手法則是使畫面停留在半身近 景,預知歌手即將在舞台上轉圈,腳步緩慢,因此攝影機在樂曲演奏時緩緩向左 方跟拍,表現此景如癡如醉的夢幻場面。

圖 4-22【第二幕第五景全景畫面】

譜例 4-12:《依多美聶歐》,第二幕第 14 首進行曲,第 1-4 小節

87 

圖 4-23【第二幕第五景士兵及民眾左側近景、正面近景】

隨著艾烈特拉詠唱調結束,緊接著作曲家使用法國號、小號及定音鼓演奏一 段進行曲,國王派士兵及民眾前來護送船隊上路,因此在艾烈特拉演唱結束之際,

攝影師分別需要追蹤下面幾個鏡頭:士兵及民眾的近景,以及緊接著合唱曲中導 演安排一段民眾替艾烈特拉批上披肩的橋段,全部以近景拍攝,剪接時近景畫面 與全景跳接,營造出電影場面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暴風場景,這一幕 莫札特欲塑造浪花輕拍的岸邊,利用弦樂的倚音製造海水波動的效果(譜例

4-14),因此鏡頭執掌不須晃動或加上特效,以穩定的拍攝傳達古典戲劇的畫面之 美。

譜例 4-14:《依多美聶歐》,第二幕第 15 首合唱曲,第 5-6 小節,小提琴聲部

圖 4-24【第二幕第六景正面中景及右側大景畫面】

雖然艾烈特拉已經準備好了,但是伊達曼德卻拖拖拉拉的不肯上路,合唱團 演唱完後以正面中景拍攝國王在前催促後方的王子,接著畫面銜接至右側大景,

艾烈特拉向國王行禮,構圖以國王為中線,形成一邊願挨、另一邊卻不願打的有 趣對比。

圖 4-25【第二幕第 16 首三重唱全景畫面】

圖 4-26【第二幕第 16 首右側中景、正面近景及左側中景畫面】

譜例 4-15:《依多美聶歐》,第二幕第 16 首,第 72-75 小節,依多美聶歐、伊達曼 德與艾烈特拉的三重唱

這是全劇唯一的一首三重唱,攝影機事先分配好三種不同的畫面範圍,依照

89 

樂譜的演唱順序先後進行切換,這也是多機拍攝的特色之一,能夠依據歌手的演 唱形式不同而改變拍攝畫面。

圖 4-27【第二幕第 17 首全景畫面】

圖 4-28【第二幕第 17 首正面近景及全景畫面】

譜例 4-16:《依多美聶歐》,第二幕第 16 首,第 1-4 小節,小提琴聲部

三重唱演唱完後沒有停頓,緊接著調性從前一首 F 大調轉為 f 小調,顯示劇情 由明朗轉為灰暗。舞台上燈光打暗,民眾一片驚惶,當依多美聶歐出面指責海神 時,畫面選取正面中景拍攝,由於依多美聶歐身上有單獨的燈光,這個畫面便營 造出奇特的氣氛,其他人仍然壟罩在黑暗裡,只有依多美聶歐知曉海神為何現身。

接著畫面銜接民眾在黑暗中摸索著,最終背景緩緩投射出海神的景象,這一幕便 結束在一片漆黑恐怖的場面中。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