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正向心理學運動的興起與意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運動的興起與意涵

壹、 正向心理學運動的興起

美國賓州大學心理學系教授Martin E. P. Seligman 於 1998 年就任美國心理學 會(APA)主席之後,鑑於二次世界大戰後心理學家致力於心理疾病與問題的治 療,郤忽略了心理學自1897 年取得獨立地位後另外兩項任務-協助普通人生活 得更充實幸福、實現與培養有才能的人。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開始在心 理學領域推動「正向心理學」運動,並自2000 年起,藉由「美國心理學家期刋」

發行正向心理學特輯與專題研討方式,呼籲心理學界能重視此一失衡現象,找回 人性固有的正向潛能,以研究人類的長處、美德與能力為出發點,提倡以積極、

正向的態度來解釋人類許多心理現象與問題,進而獲得美好的生活(引自洪蘭 譯,2003)。

短短數年內,藉由舉辦正向心理學研討會與高峰會方式,來自世界各地的正 向心理學家聚集在華盛頓特區,參與年度正向心理學盛會,發表與正向心理學相 關研究成果與未來發展方向;在美國、歐洲甚至已有多所大學和研究所相繼提供 正向心理學課程,相關書籍與手冊也陸續出版,正向心理學相關網站也蓬勃發展 設置。正向心理學運動的豐碩成果與長足進步,充分顯示研究人類長處、美德與 能力,推展正向歸因,對人類迎向心智的光明面等課題是相當受到歡迎的領域。

推展正向心理學運動的目標不是要以取代、對抗或媲美的姿態來否定過去心 理學的成就與貢獻,只是因為拒絕接受以治療病態問題為研究核心而遺忘建構人 類的固有美德與長處(曾文志,2006)。

貳、 正向心理學的意涵

Positive Psychology,在香港被譯成「正面心理學」,中國大陸則譯為「積 極心理學」,國內學者以「正向心理學」稱之,對於什麼是正向心理學,正向心 理學運動的推手 Seligman 於 2000 年與 Csikszentmihalyi 共同發表的「正向心理 學簡介」中提出:「正向心理學是一門以正向主觀經驗、正向個人特質、正向組 織環境為研究主題的科學,研究焦點在於如何改善人類生活品質,同時也致力於 研究當生活變得無助時預防不同的病態產生」。而Sheldon & King(2001)指出正 向心理學是一門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能與美德的科學。Gable & Haidt(2005)也 提出正向心理學是研究樂觀的狀態和過程對於人類、群體及機構的貢獻。

國內學者曾文志(2006)則認為正向心理學是人類長處與心理福址的科學研 究,意圖解釋有效能的人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本質、誰能夠成功地應用所學的技能 與適應環境,以及為什麼大多數的人即使遭遇困難,郤能設法做到讓自己的生活 過的既有尊嚴又有目標。楊荊生(2005)也認為正向心理學旨在幫助個人找到內在 心理能量,隨時作為對抗挫折的緩衝,掌握逆境與困難,使個體遇到困難時,不 輕易陷入憂鬱的狀態,能以正向思維面對人生的困難與挑戰,且能務實的看待生 活中的美好,進而達到愉快、美好、有意義的人生。

從上述學者對於正向心理學的定義中可以了解,正向心理學所探討的內涵相 當廣泛,但其終極目標是希望藉由積極、正向的心理如快樂、樂觀、希望等廣泛 應用,多發揚個人長處、美德與能力,改善人類生活品質,提昇個人、組織效能,

進而創造個人及社會整體的成長與進步。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2000)推展正向心理學運動之初提出了包含正 向主觀經驗、正向個人特質、正向組織環境等三個主要的研究主題。其主要目的 在於實現心理學的價值平衡、強調研究每個人的積極力量、提倡對問題做出正向 的解釋(任俊,2006),其內涵研究者自行整理繪製成圖 2 - 1 分述如下:

(一) 正向的主觀經驗(Positive experience)

Seligman(2002)認為正向的主觀經驗著重於研究人對過去、現在和未來正向 主觀經驗的特徵與產生機制,以時間來區分,在主觀層次上,過去的研究重心包 括幸福感(well-being)及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現在則有流暢(flow)、歡愉

(joy)、感官的愉悅(sensual pleasure)及快樂(happiness);而對未來積極的認知包括 樂觀(optimism)、希望(hope)及信念(faith)。在每一個領域主要的研究者,如:

「Diener 聚焦於主觀幸福感;Massimini & Delle Fave 致力於樂觀經驗;Peterson 著力於樂觀理論;Myers 著重於快樂理論;以及 Ryan & Deci 焦點放於自我決定 理論」(引自 Seligman& Csikszentmihalyi,2000)。

(二) 正向的個人特質(Positive trait)

推動美德的研究使得正向心理學運動開始萌芽,漸漸地也越來越多人從事人 類長處的研究(Snyder & Mccullough,2000)。正向心理學的焦點就是建立長處,而 長處能夠使一個人處理生活中困難的挑戰(Brendtro, Brokenleg & Bockern, 2005)

。Peterson & Seligman(2004)出版《特徵長處與美德分類手冊》中根據東西方文 化、宗教、哲學思想提出六種無所不在的美德(virtues)來描述正向特質,包括智 慧與知識、勇氣、人道與愛、正義、修養、心靈的超越,在美德之下又歸納出二 十四個長處。而王沂釗(2005)認為在正向心理學中談的個人特質,是指個體經由

「後天學習」和「少數遺傳」所產生的「美德」及「長處」,包括良好的人際、

社交能力、創造力、希望、勇氣、同情心與自制力等,若充份發揮美德與長處,

個體將獲得更多的正向情緒與經驗,對於正向特質的建立極為重要。

(三) 正向的組織環境(Positive institutions)

正向的組織環境研究焦點在於如何使家庭、社區、學校、機構甚至社會等創 造出一個有利於正向主觀經驗培養與正向個人特質形成的環境(任俊,2006),在 學校教育環境塑造上,如果要改善學生的學習品質,除必須要著重於長處的發 展,促進對困境的正向思考與反應外,不論是教育主管機構政策指導或是班級氣 氛營造者均應努力營造學生安心、家長放心、教師盡心的友善校園,共同為培育 出具正向思考、樂觀、誠實、自信等正向心理的下一代。

圖2 - 1 正向心理學內涵結構圖

資料來源:”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by Seligman, M. E.P. &

Csikszentmihalyi, M., 2000,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5-14.

參、 小結

本節主要闡述正向心理學運動的興起與意涵,正向心理學運動係由美國學者 Seligman 與 Csikszetmihalyi 在西元 2000 年 1 月在 American Psychologist 期刊正 式提出,以正向預防的觀點取代以往傳統注重心理疾病與問題的治療,要發掘人 性內在的潛能,而不是一昧地消極地彌補缺陷,反而改以積極正向的方式防範於 未然。正向心理學的主題包括正向情緒、正向特質及正向組織等三種,其中包含 24 項美德與長處。本研究以「樂觀(optimism)」(對未來積極認知)領域為研究主 題,屬於正向心理學中正向主觀經驗範疇。研究者認為正向心理學最值得重視的 是如何以「正向、樂觀」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事件,且肯定人性的光 明面,鼓勵發揮個體原有的潛能與長處,而這些均為現今社會各階層人員應特別 重視與強化的部分,如此才能真正擁有美好未來與充滿意義的生活。

正向心理學

正向主觀經驗 正向個人特質 正向組織環境

過去 現在 未來

幸福感、生活滿意 流暢、歡愉、感官愉悅、快樂 樂觀、希望、信念 六大長處 24種美德

智慧與知識、勇氣、人道與愛、正義、

修養、心靈的超越 創造力、好奇心、敞開的心智、愛好學習、見解、真實、勇敢、堅持、熱忱、仁慈、愛、社會會能、公平、領導能力、團隊精神、寬恕、謙恭、審慎、自我調節、美與優點欣賞、希望、幽默、虔誠 家庭 學校

社區 社會 機構